2015-2016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约50°,南北气温差异大,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B.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C.我国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
D.我国主要位于亚热带
2.2015年男篮亚锦赛在中国湖南长沙举行,下列关于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说法正确的是( )
A.1200万平方千米
B.960万平方千米
C.世界第一
D.世界第二
阅读材料,联系所学内容,回答3~5题.
材料1:2010年11月1日零时,抚州市共有家庭户103.798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86人减少了0.20人.
材料2:抚州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90.456万人,占总人口的99.8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756人,占总人口的0.20%
3.导致抚州市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登记户籍人数在减少
B.实施计划生育
C.出外务工人数增多
D.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4.我国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是( )
A.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C.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大
D.人口的素质不高
5.抚州市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汉族
B.壮族
C.苗族
D.藏族
6.下列风俗习惯或文化传统中,体现蒙古族人文特色的是( )
A.元宵节
B.泼水节
C.那达慕节
D.丰收节
7.观察下列省区轮廓,简称搭配正确的是( )
A.
B.
C.
D.
表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回答8~10题.
类型
山地
高原
盆地
平原
丘陵
百分比(%)
33
26
19
12
10
8.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B.山区面积最大
C.各类地形交错分布
D.平原、丘陵多集中分布在热带地区
9.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量砍伐林木,以满足市场需要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水电站
10.抚州地区主要位于哪一地形区上(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南丘陵
11.关于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山脉是大兴安岭
B.图乙中的山脉被长江深切成长江三峡,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C.图丙中的山脉既是省区分界山,也是高原和盆地的分界山
D.图丁中的山脉的走向是南北走向,其它三省的山脉走向都是东北﹣﹣﹣西南走向
12.下列地形区与其特征搭配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云贵高原﹣﹣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
C.内蒙古高原﹣﹣牧草如茵,山巅白雪,冰川广布
D.青藏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水草丰茂
13.春节前后,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而海口却是花的海洋.造成此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季风影响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纬度因素
1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5.夏季风不能到达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原因是( )
A.夏季风被青藏高原挡住了
B.距海远,盆地周围高山环绕严密
C.纬度高,冬季风挡住了夏季风深入
D.海拔太低,夏季风被山岭层层阻挡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6.读“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 (夏、冬)季风带来的.
(2)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纬度最低的是 (填字母).
(3)通过对四城市降水的判读,可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南方的降水量比北方 ,南方的雨季比北方 ,四地中年降水最少的是 .
17.读“我国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
A 气候C 气候
(2)青藏高原由于 ,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B和C的分界线大致以 一线为界.
(4)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
18.读中国政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四大盆地中的“聚宝盆”所在的省区是 ;跨经度最大的省区是 .(填字母)
(2)秦陵兵马俑位于F省的行政中心 附近;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族,主要分布在 (填E省区全称).
(3)D处是 省,其简称为 ;G为南亚面积最大国家是 (国家名).
19.读图“沿32°N我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 ,呈阶梯状分布.其中C代表地势第 级阶梯,分布在该阶梯上的主要地形为丘陵和 .
(2)我国地势的这一特点,使我国江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 交通,也使大河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河流落差增大,产生丰富的 资源.此外还有利于水汽输入,形成 ,有利于农业生产.
(3)图中序号代表的是:
① 高原
② 盆地.
2015-2016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约50°,南北气温差异大,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B.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C.我国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
D.我国主要位于亚热带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解答】解: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约50°,南北气温差异大,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故A错误;
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故B正确;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故C错误;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B.
2.2015年男篮亚锦赛在中国湖南长沙举行,下列关于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说法正确的是( )
A.1200万平方千米
B.960万平方千米
C.世界第一
D.世界第二
【考点】中国的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
【分析】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
【解答】解: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依据题意.
故选:B.
阅读材料,联系所学内容,回答3~5题.
材料1:2010年11月1日零时,抚州市共有家庭户103.798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86人减少了0.20人.
材料2:抚州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90.456万人,占总人口的99.8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756人,占总人口的0.20%
3.导致抚州市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登记户籍人数在减少
B.实施计划生育
C.出外务工人数增多
D.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分析】2011
年,中国城镇人口6.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1.3%,与1990
年相比,全国城镇人口增加了3.9亿.在全国人口中,仍有约6.57亿人居住在农村.今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中国的城镇人口会继续增加.
【解答】解: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2000年到2010年,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造成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数有所减少.如2010年11月1日零时,抚州市共有家庭户103.798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86人减少了0.20人.
故选:B.
4.我国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是( )
A.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C.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大
D.人口的素质不高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解: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由于中国人口具有基数大,增长快的突出特点,造成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经历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故选:A.
5.抚州市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汉族
B.壮族
C.苗族
D.藏族
【考点】中国的56个民族.
【分析】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
【解答】解:抚州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90.456万人,占总人口的99.8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756人,占总人口的0.20%.
故选:A.
6.下列风俗习惯或文化传统中,体现蒙古族人文特色的是( )
A.元宵节
B.泼水节
C.那达慕节
D.丰收节
【考点】独特的民族风情.
【分析】依据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解答.
【解答】解:体现蒙古族人文特色的是那达慕大会,结合题意.
故选:C.
7.观察下列省区轮廓,简称搭配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分析】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轮廓判断省份,然后得出答案.
【解答】解:根据轮廓可知A为广东省,省会广州,简称粤,B为陕西省,省会西安,简称陕或秦,C为甘肃省,简称甘或陇,省会兰州,D为辽宁省,省会沈阳,简称辽.
故选:A.
表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回答8~10题.
类型
山地
高原
盆地
平原
丘陵
百分比(%)
33
26
19
12
10
8.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B.山区面积最大
C.各类地形交错分布
D.平原、丘陵多集中分布在热带地区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分析】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解答】解: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别在第三阶梯,主要位于北温带,故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量砍伐林木,以满足市场需要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水电站
【考点】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
【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总的来说,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的多种经营等发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但是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
【解答】解:A.山区风景秀丽,可以开发生态旅游,故说法正确;
B.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可以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故说法正确;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易出现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故说法错误;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可以积极建设小水电站,故说法正确.
故选:C.
10.抚州地区主要位于哪一地形区上(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南丘陵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分析】抚州位于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解答】解:抚州位于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选:C.
11.关于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山脉是大兴安岭
B.图乙中的山脉被长江深切成长江三峡,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C.图丙中的山脉既是省区分界山,也是高原和盆地的分界山
D.图丁中的山脉的走向是南北走向,其它三省的山脉走向都是东北﹣﹣﹣西南走向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分析】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为: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是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小兴安岭等.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甲所示的是吉林省,图中是山脉是长白山;乙所示的是湖北省,图中的是山脉是巫山;丙所示的是山西省,图中的山脉是太行山;丁所示的是福建省,图中的山脉是武夷山;
甲图中的山脉是长白山;故A错误;
乙图中的山脉是巫山,被长江深切成长江三峡,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故B正确;
图丙中的山脉太行山,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是山西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故C错误;依据题意;
丁图中的山脉武夷山是东北﹣西南走向,而长白山、巫山、太行山也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故D错误.
故选:B
12.下列地形区与其特征搭配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云贵高原﹣﹣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
C.内蒙古高原﹣﹣牧草如茵,山巅白雪,冰川广布
D.青藏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水草丰茂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分析】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观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形崎岖,内蒙古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面坦荡.
【解答】解: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水草丰茂,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观,故A、D错误;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故B正确;
青藏高原牧草如茵,山巅白雪,冰川广布,故C错误.
故选:B.
13.春节前后,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而海口却是花的海洋.造成此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季风影响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纬度因素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解答】解:哈尔滨和海口纬度相差大约30多度,春节前后,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而海口却是花的海洋.造成此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
故选:D.
1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考点】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
【分析】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解答】解: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故选:D.
15.夏季风不能到达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原因是( )
A.夏季风被青藏高原挡住了
B.距海远,盆地周围高山环绕严密
C.纬度高,冬季风挡住了夏季风深入
D.海拔太低,夏季风被山岭层层阻挡
【考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分析】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距海洋远,加上盆地周围高山环绕严密,夏季风无法到达.
【解答】解: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距海洋远,加上盆地周围被昆仑山、天山环绕,夏季风无法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故选: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6.读“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 夏 (夏、冬)季风带来的.
(2)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D ,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 ,纬度最低的是 D (填字母).
(3)通过对四城市降水的判读,可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 夏 季,南方的降水量比北方 多 ,南方的雨季比北方 长 ,四地中年降水最少的是 A .
【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解答】解:(1)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
(2)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D,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A,纬度最低的是D.
(3)通过对四城市降水的判读,可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南方的降水量比北方多,南方的雨季比北方长,四地中年降水最少的是A.
故答案为:(1)夏;(2)D;A;D;(3)夏;多;长;A.
17.读“我国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
A 温带大陆性 气候C 亚热带季风 气候
(2)青藏高原由于 海拔高 ,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B和C的分界线大致以 秦岭、淮河 一线为界.
(4)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气候复杂多样 、 季风气候显著 .
【考点】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解答】解:(1)A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C南方地区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四季分明.
(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原山地气候区.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B北方地区与C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4)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
故答案为:(1)温带大陆性;亚热带季风;(2)海拔高;(3)秦岭、淮河;(4)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8.读中国政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A ;四大盆地中的“聚宝盆”所在的省区是 C ;跨经度最大的省区是 B .(填字母)
(2)秦陵兵马俑位于F省的行政中心 西安 附近;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壮 族,主要分布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 (填E省区全称).
(3)D处是 江西 省,其简称为 赣 ;G为南亚面积最大国家是 印度 (国家名).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大盆地中的“聚宝盆”是柴达木盆地,所在的省区是C青海省;跨经度最大的省区是B内蒙古自治区.
(2)秦陵兵马俑位于F陕西省,在其行政中心西安附近;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3)依据位置,D处是江西省,其简称为赣;G为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国家.
故答案为:(1)A;C;B;(2)西安;壮;广西壮族自治区;(3)江西;赣;印度.
19.读图“沿32°N我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 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其中C代表地势第 三 级阶梯,分布在该阶梯上的主要地形为丘陵和 平原 .
(2)我国地势的这一特点,使我国江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 东西 交通,也使大河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河流落差增大,产生丰富的 水能 资源.此外还有利于水汽输入,形成 降水 ,有利于农业生产.
(3)图中序号代表的是:
① 青藏 高原
② 四川 盆地.
【考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水能的影响.
【分析】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其中C代表地势第三级阶梯,分布在该阶梯上的主要地形为平原和丘陵.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江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交通,也使大河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河流落差增大,产生丰富的水能资源.此外还有利于水汽输入,形成
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3)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形区是:①是青藏高原,位于第一级阶梯;
②是四川盆地,位于第二级阶梯.
故答案为:(1)西高东低;三;平原;(2)东西;水能;降水;(3)青藏;四川.
2016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