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走进海伦·凯勒的世界,了解作者特殊的经历。
2、领会本文通过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3、理解文章所传达给我们的人文精神,并时时提醒我们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2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聪明好学,也有努力提高学习成绩的想法。其中有几名学生问题比较特殊,课堂上不听讲,经常不完成作业,基础参差不齐。
3重点难点
1、能真正用心灵去阅读一个人用心灵写就的文字。
2、理解文字背后的美丽,并能为之长久的感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第一课时
1、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2、“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渴求生存,热爱生活,善待生灵,珍爱生命,将人性之爱的火炬照亮整个生命的过程;这样,人生才更有价值,生活才更加精彩,生命才能永恒。面对挫折与磨难,人生需要坚强。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一位生命强者的作品,这就是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板书课题,齐读。
活动2【讲授】师生活动
二、简介海伦.凯勒
1、马克·吐温说过:“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但是更让我钦佩的是海伦·凯勒,她的精神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她的名著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2、课前同学们做了很多资料的整理和搜集,请大家一起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海伦.凯勒。
3、学生交流。
4、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课件简介海伦·凯勒:
(1)海伦·凯勒生于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演说家)一岁半时因患猩红热而盲聋哑
(2)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先后完成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及剑桥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业,并荣获坦普尔大学及哈佛大学荣誉学位。
(3)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被人们称为“精神楷模”。
(4)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用心看世界》《我生活的故事》,美国著名作家海尔博士曾断言,海伦的《我生活的故事》是1903年文学上最重大的贡献之一。
三、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
2、分小节读课文,读准字音,声音响亮,注意正确的停顿。
思考:加入作者拥有三天光明,她又将如何来安排这美好的时光,文章哪几小节写出了这一部分的内容?
3、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划分段落。
4、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拥有很多天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一双敏锐的耳朵,可有时我们常常会忽视它们,作者在第二小节中举了一个朋友的例子,她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读读第一段交流。
明眼人对周围的一切往往熟视无睹,希望人们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天赋。
四、重点突破
1、思考:加入海伦能拥有三天光明,她又是如何安排这三天的?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她的这三天美妙时光。读文章第二段
完成下表:
第一天
看人
看望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约朋友来家,观察狗的眼睛,看地毯、画、书籍。
第二天
看历史
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
看戏(电影)
第三天
看日常世界
白天:游览纽约城,看日常人的生活和世界。
2、小结:三天的活动,虽是想象的,却真实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是作者精神世界和人格的写照。
活动3【作业】拓展阅读
阅读:陆幼青的《死亡日记》,张海迪的《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