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清贫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11 清贫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6 09:2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1
清贫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体会方志敏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其坚定的革命志向,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2.学习文章运用语言描写和反衬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2学情分析
本文是方志敏同志被俘入狱后,在狱中以笔作枪,写下的文稿之一。它影响了许许多多志士仁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单元的主题是“为生命喝彩”,而教学这篇文章的难度在于如何解决学生内心对作者追求的信仰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为革命英雄喝彩。人总是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联系的,现代社会有些人崇尚物质享受,以富为荣,学生难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作者追求革命信仰,而这个年龄的学生连自己的学习目标尚不明确,这些对学生学习文本造成了心理认知的难度。21教育网
教学中准备从解题入手,引导学生区别“清贫”和“贫穷”的不同之处。然后以“清”和“贫”两条线索展开,文章是通过哪些事表现作者的清贫的?如何表现的?通过追问引导学生阅读、解析文本,理解“清贫”的含义。21cnjy.com
3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运用语言描写和反衬手法表达人物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2.难点: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由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导入课文。
活动2【讲授】整体把握
1.请学生说说题目“清贫”的含义。
(学生可能答不出,可存疑,分析后再总结。)
2.文章是通过哪两件事表现作者的清贫的?
活动3【讲授】课文品析
1.作者为何称被俘那天的事是“趣事”?
思考:(1)文中通过哪些人物描写来揭示国民党士兵贪婪特点的,请概括国方士兵的心理变化过程。(2)方志敏以贫为耻吗?文中通过哪些人物描写来体现其精神风貌的?
2.“趣事”如何反映方志敏的清贫的?
反衬
3.“传家宝”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活动4【讲授】感悟
总结:说说题目“清贫”的含义?
方志敏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
活动5【作业】作业布置
1.有人说方志敏同志是“清而不贫”,请用80字左右谈谈自己的看法。
2.完成“拓展练习”。
活动6【活动】整体把握
学生交流预习内容。
1.学生说说对题目的理解。
2.学生概括事件。
方志敏被捕后,国民党士兵企图搜到金银财宝,最终却一无所获。
活动7【活动】课文品析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圈画出能表现出方志敏精神品质和国民党士兵性格特征的句子。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人物形象。
3.学生分析并交流文章的写作技巧。
4.学生分析第9段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