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体味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抒发感情的生动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通过对海伦·凯勒精神的学习,树立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品味精警句段及其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表达方式。
2学情分析
很多同学在小学就看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对于海伦凯勒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可以在课前预习的学习任务单中解决作者介绍和三天里看了些什么等内容问题,在十分钟内交流完成,而把课堂重点放在海伦凯勒是什么样的人,她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以及学生的阅读感悟的交流。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味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抒发感情的生动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
教学难点:品味精警句段及其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表达方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当我们失去了视力,生活会怎样?同学们回家都做过二十分钟体验黑暗的活动,大家一起来谈谈你的经历和感受吧。……
我们暂时失去的仅仅是视力,虽然还可以依靠敏锐的听力感知世界,但内心还是恐惧、无助、孤单。而海伦凯勒不仅是一个盲人,也是一个聋人,整个世界在她的面前,不仅是漆黑一片,也是寂寂无声的,但是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屈服,甚至达了正常人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我们先来了解这位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请学生交流作者资料)
她取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她还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之一。
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
《假如给我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发表在《大西洋周刊》上的一篇著名散文,三天的时间在健全人的一生中只是转瞬之间,但是三天的光明对于海伦来说是何其珍贵。在想象中,她饱含热情安排下三天的活动。我们来交流一下。
时间
活动
理由
第一天
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朋友
长久地打量亲爱的老师
为我开启世界的大门、性格的力量
请来所有的亲爱的朋友
内心美
细看婴儿的面庞
天真的美
观察忠心耿耿的狗的眼睛
热烈、温柔快活的友情给了我极大安慰
看看熟悉的琐碎的事情
是它们把房屋变成了家
盲文书籍和印刷的书籍
为我照亮了生命和精神的航道
第二天
人与自然的历史
和黎明同时起身
令人惊心动魄的奇迹
纽约历史自然博物馆
揭示世界的物质面,亲眼看到地球和居民简要历史
都会艺术博物馆
反映人类精神的千姿百态,用艺术探索人类的灵魂
看戏或看电影
演出的色彩、动作和美
第三天
当今的
世界
匆匆忙忙登上帝国大厦
看到脚下的城市
闹市的角落凝望行人
为他们高兴、骄傲或同情
沿着五号大街漫步
欣赏沸腾的、五彩缤纷的场面
观光全城(公园大街、贫民窟、工厂、孩子们游玩的公园、外国人居住区)
加深我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理解
、在想象中的第一天里,当她在看人、看狗、看物品的时候,她是带着怎样的感情的呢?珍惜、热切、深情、充满敬意
活动3【活动】合作探究
在这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三天安排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海伦凯勒呢?
海伦凯勒是个 懂得感恩、珍惜生活、友爱 渴求知识、有着深厚文化修养、有深刻洞察力和责任感、坚强乐观、追求美、博爱、美好善良……
如何理解“对于欢乐与悲哀,我总是睁大眼睛去关心”一句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体现了海伦·凯勒怎样的精神实质?(提示:请从作者是位残疾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作者在游览整个城市时,要到花园大街去,到贫民区去,到工厂去,到孩子们玩耍的公园去。“对于欢乐和悲哀,我总是睁大眼睛去关心。”一个残疾人,本应该让世人同情、关怀,但她却同情、关怀别人,表达了海伦·凯勒对世人的博爱襟怀。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最美好的心灵和最善良的天性。海伦·凯勒让人们不要对“悲哀和忧郁”闭上眼睛,就是要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尽管她善良,但她并不回避世间的阴暗和痛苦;她客观、冷静,具有坚韧不拔的性格和直面抗争的勇气,这也是她另外一个突出的精神品质。
海伦凯勒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除了表达自己对光明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外,还有什么目的?品读1-4,22-24
是告诫有视力的人珍惜自己的天赋,享受生命中的种种美好。
为什么有视力的人反而看见的东西很少?
因为现在很多有视力的人对于自己的天赋习以为常、漠然置之,天赋只是一种方便,而不被珍惜,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情。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恰恰是什么也看不见的海伦,她凭借触觉“看见”了什么?
海伦凯勒先以自己为对比,写自己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体验,她看到的是如此全神贯注,如此细致入微,如此动人心弦。
反观我们教室里每一位同学和老师,你能说出今天早晨为你准备早餐或者送你上学的家人穿的衣服吗?你能说出窗台上的小花又新开了哪几朵吗?你能说出它们花蕊的颜色吗?
结合你做的黑暗体验,学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感悟?
………………
虽然作者只能用手来感知世界,但是她一往情深的以动人的、富于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爱恋,对人类生活的高度礼赞,这不能不给我们以更强烈的震撼和更深的启迪。在海伦的面前,我们油然而生的可能不是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同情,而是深深的敬佩,和深深的惭愧。海伦凯勒身上的光芒就像太阳为眼不盲却心盲的我们带来光明。
为她带来温暖快乐的亲朋好友,人类往昔的历史和艺术、灿烂的艺术、沸腾的生活、自然界的奇景,这些是海伦凯勒生活中美好珍惜向往的,如果你的视力只剩下三天,你将如何安排这三天呢?
活动4【练习】作业
抄写词语积累一个身残志坚的故事阅读毕淑敏《盲人看》,做读书笔记
课件14张PPT。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在能看见的第一天下午,我将到森林里进行一次远足,让我的眼睛陶醉在自然界的美丽之中,在几小时内,拼命吸取那经常展现在正常视力人面前的光辉灿烂的广阔奇观。自森林郊游返回的途中,我要走在农庄附近的小路上,以便看看在田野耕作的马(也许我只能看到一台拖拉机),看看紧靠着土地过活的悠然自得的人们,我将为光艳动人的落日奇景而祈祷。
当黄昏降临,我将由于凭借人为的光明看见外物而感到喜悦,当大自然宣告黑暗到来时,人类天才地创造了灯光,来延伸他的视力。在第一个有视觉的夜晚,我将睡不着,心中充满对于这一天的回忆。 我有视觉的第三天即将结束了。也许有很多重要而严肃的事情,需要我利用这剩下的几个小时去看,去做。但是,我担心在最后一个夜晚,我还会再次跑到剧院去,看一场热闹而有趣的滑稽戏,好领略一下人类心灵中的谐音。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1770-1827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
26岁时听觉衰退
35岁时完全耳聋……
——世界不给他欢乐 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与世界 二十多岁时患眼疾双眼相继失明……
二胡作品《二泉映月》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阿炳 1893-1950
原名华彦钧自学掌握了英语 日语 德语
当代知名作家 翻译家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 高位截瘫……张海迪 1955- 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
苏联俄罗斯作家
25岁全身瘫痪 双目失明……天生跛足……乔治·戈登·拜伦
1788-1824 英国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坛的拿破仑”美国政治家
41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 下肢瘫痪……
1932年当选美国总统
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命运联想拓展本文给了你
哪些启示?追求美渴望知识珍爱生命友爱热爱大自然积极乐观博爱执著感恩坚忍不拔学会珍惜勇敢勇于面对困难一颗炽热、求索的心。 一颗坦诚、热情的心。 一颗朴素、博爱的心。 一颗对生活热恋的心。 一颗对知识渴望的心。 一颗对人类友爱的心。 一颗坚韧不拔的执著的心。 一颗积极乐观的上进心。 一颗追寻人类美和崇高精神心。
结语:珍惜我们视而不见的平凡的世界和平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