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素养提升能力测试(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素养提升能力测试(附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6 12:4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素养提升能力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积累与运用(37分)
一 、阅读妙妙对麻雀的观察记录,体会多角度观察的好处,完成练习。(20分)
1. 用“√”在括号里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7分)
2. 根据拼音将正确的字写在田字格中。(7分)
3. 我发现,麻雀的家有“ ”和“ ”两种叫法,请补充“动物之家”, 完善下面的成语。(6 分 )
龙潭虎 鸟入樊 鸠占鹊 殃及 鱼
阅读自然观察随笔,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观察的方法,完成练习。(17分)
1. 随笔中描绘了秋高气爽的天气,我想到了“八月暖,九月温, ”“立了秋, ”“一场秋雨一场寒, ”等有关秋日气候的谚语。( 6 分 )
2.有同学认为将第③句中的“缓缓”去掉更好,你怎么看 为什么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全下面的对话,参与讨论。(6分)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28分)
三 、阅读法布尔的文章,学习连续细致的观察方法。 (28分)
(一)蟋蟀的住宅(节选)(13分)
①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 完善下面的思维导图,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蟋蜂住宅的特点的 。(5分)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怎样体现出作者对蟋蜂住宅的细致观察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结合蟋蟀住宅的特点和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作者要将蟋蟀的住宅称为“伟大的工程”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螳螂的巢(15分)
法布尔
①螳螂的巢穴结构十分复杂,附着在某个固定的物体上,长约4厘米,宽约2厘米,颜色金黄。整个巢穴垂直分成上、中、下三节。中间的那块区域比 另外两节要窄一些,上面布满一片片鱼鳞似的薄片,一行一行地整齐排列着。 若竖着看,这些薄片层层悬空覆盖,很像是农家屋顶上的瓦片。上下两行间的 小细缝看似微不足道,却隐藏着孵化后的小螳螂们走向世界的出口,所以这一 节也叫“出口区”。其余两节是构成巢穴的主体,上面有一道道的横纹,都是 坚硬的堡垒,它是放置螳螂卵的极佳场所。
②而且雌螳螂在筑巢时恰好是自己的产卵期。我在经过多日的守候后,终于 目睹了这 一切的发生。
③那是一个晴朗的早上,一只怀孕多日的雌螳螂左挑右选,寻找着最合适的筑 巢地点。它发现了一个罐子,在离罐沿儿只有几厘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头朝下倒挂着,安静地不再动弹。
④不久,雌螳螂的尾部就不断地冒出一团团泡沫,很像肥皂泡。我试探着把一根草枝插进去,轻轻搅动一下,再往外拉,那泡沫竟然把草枝粘住了。又过了两分钟,泡沫就完全凝固了,变得像老巢穴一样坚固。看来,筑巢的主材料就是这种黏液。当然这也绝对不能忽视空气的作用,因为就在每次黏液被排出的瞬间,雌螳螂腹部末端那条长裂缝形成的两个裂瓣就会有节奏地打开、合拢,打开、合拢,不断地充分搅拌黏液,使其与空气极度混合,从而形成最终的材料——泡沫。
⑤而产卵的过程就是在泡沫的海洋中进行并完成的。每形成一层泡沫,母螳螂就会把尾部深深地扎进去排一次卵,直到卵巢排空,只剩最后一颗卵变成巢穴的尖头,而此时白色的泡沫正好逐渐凝固,将螳螂卵密闭起来。就这样,卵产下了,巢穴也建好了。
⑥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过程啊!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选文有删改)
1.文章围绕“螳螂的巢”讲了哪些内容,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完善下面的导图。(6分)
2. 通过连续细致的观察,作者都发现了什么 请你阅读文章,用“ √ ”选出法布尔 的发现。(3分)
(1)螳螂巢穴的长度、宽度、颜色以及结构。 ( )
(2)巢穴上下两节布满像鱼鳞一样的薄片,是放置螳螂卵的极佳场所。 ( )
(3)雌螳螂筑巢不只是靠自身分泌出的黏液,还需要与空气充分混合。 ( )
(4)雌螳螂产卵的过程是在泡沫中进行并完成的。 ( )
(5)雌螳螂多次产卵直至卵巢排空,然后在巢穴守候螳螂卵的孵化。 ( )
3. 作者为什么说螳螂产卵和筑巢的过程是“神奇的过程”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习作与表达(35分)
四、快来运用已经掌握的观察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吧!(35分)
(一)你发现妙妙中午坐在操场,顶着大太阳看讲解观察方法的书,于是你对她进行了劝说,请写下劝说的具体内容。(70字左右)(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神奇的发现呢 请以“观察 有感”为 题,写一篇观察感悟,写清楚你的发现、感受或启示。不少于350字,不得抄袭。 (30分)
答案:
一 、(20分)1 . (7分)zhái yǐn zhì sōu jūn shèn xiáng ( 每空1分)
2. (7分)侧 较 选择 穴 茎 占(每字1分)
3 . (6分)巢 窝 穴 笼 巢 池(每空1分)
二、(17分)1. (6分)十月还有小阳春 把扇丢 十场秋 雨要穿棉(每空2分)
2. (5分)我认为“缓缓”一词不能去掉。“缓缓”生动地描绘出江畔落日慢慢西沉的动态过程,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时 间的流逝和落日的悠然姿态。去掉“缓缓”后,无法凸显出 落日西沉的缓慢节奏。(看法1分,原因4分)
3. (6分)梅须逊雪三分白 示例:要正确看待自我的长处与短处,取长补短
半江瑟瑟半江红 示例:余晖洒在江水之上,江面一半呈现深碧色,一半被染得通红(哲理和景象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28分)
(一)(13分)1.(5分) ① 洞口 隐蔽 ② 平台 平坦 ③光滑 ④简朴 ⑤干燥(每空1分)
2 .( 4 分)“最多九寸深”“一指宽”精准地写出了蟋蜂住宅的 深度和宽度,体现了作者对蟋蟀住宅观察的细致。(答出 “精准”“深度和宽度”等关键词得4分)
3 .( 4 分)①从蟋蜂住宅的特点看,它选址谨慎、设计优良;
②从建造住宅的工具看,蟋蜂建造住宅的工具十分简单。住宅的优良和工具的简单形成巨大的反差,所以作者称这样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每点2分)
( 二 )(15分)1.(6分 ) (1) ① 颜色金黄 ② 窄 ③ 上 下
④坚硬
(2)⑤筑巢时是产卵期,同时进行并完成
⑥像泡沫一样的黏液(每空1分 )
2.(3分)(1) √ (3) √ (4) √
3 .( 6 分)①因为雌螳螂的产卵和筑巢是同时进行并完成的;②筑巢的材料是泡沫,且十分坚固;③产卵不是一次完成,是在泡沫形成中不断排出的。(每点2分)
四、(35分)(一)(5 分)示例:妙妙,喜欢看书固然是好的, 但是中午的时候户外紫外线特别强,在太阳下长时间看 书会损害你的视力,你可以到室内光线柔和一点的地方看书。(言之有理即可)
(二)(30分)【佳作赏析】
观察蚕宝宝有感
我养蚕时对蚕进行了仔细观察,学到了很多知识。
那天,我回家打开放蚕宝宝的盒子。“噢,桑叶干了,得 马上换掉。”我跑到阳台上,用新鲜桑叶把不新鲜的桑叶一 张张换下来,蚕宝宝似乎闻到了桑叶的芳香,扭动着滚圆的 身子纷纷爬了过来,围着桑叶“沙沙沙”地啃起来。突然,我发现其中一只与众不同:它的身体呈淡黄色,头上有一个透明的三角形。它仰着头,不吃也不动。它在干什么呢 我 心里疑惑着。我马上把它放在另一个盒子里,仔细地观察起来。
不一会儿,只见它的头上慢慢地出现了一道裂缝,那道 缝渐渐地变大,不一会儿从中钻出来一个小脑袋。与此同 时,原来的旧皮头部部分没有力气地垂了下来,变得干瘪了。 对!它是在蜕皮。只见蚕宝宝的头频频左右摇动,使劲向前伸。可表皮并不是很听话,紧紧地粘住它的身子,蚕为什么要蜕皮 我决心弄懂它。很快,在课外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原来孵出的蚕随着不停地生长,身体会受到表皮的限制,这时就需要蜕皮。一般每隔一周蜕一次皮,一生共蜕4次。
这时蚕宝宝已经从表皮里完全钻出来了。获得新生的蚕宝宝比以前更白了,更胖了。为了能吐丝做茧,蚕宝宝不畏蜕皮之苦,真是可敬可佩。
【名师点评】①结构完整,内容清晰。小作者完整记叙了自己发现蚕宝宝蜕皮的过程,并在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感悟和收获。②描写生动,记叙详细。小作者在描写蚕宝宝蜕皮的过程时,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