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1 春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6 11:0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
3. 揣摩文章运用叠词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特点,并用点评的方式鉴赏表达效果。
2学情分析
本文是沪教版六下第一单元的一篇散文,也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六年级学生对写景抒情的文章缺少写作训练,可从写作角度学习本文的语言,感知语言的生动性。
3重点难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21教育网
活动2【讲授】整体把握文章
一、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21cnjy.com
二、整体把握文章。
1.朗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写的?
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三、再读课文,并选择其中一段背诵,初步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以“春草图”为例,从语言表达角度学习本文写景方法,并尝试用点评的方式鉴赏表达效果。
1.朗读(齐读),思考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2.语言赏析示例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运用叠词,从质地、颜色角度突出春草新鲜的特点。(结合“知识卡片”中“常式句与变式句”知识)
②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运用反复和口语显示了春草生机勃勃的特点。
③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通过描写春草给人的欢乐和感受,从侧面表现春草的新、嫩、充满活力,也表达了人们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3.学习上述方法赏析“春花图”。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表达的情感。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准确、生动地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3【练习】当堂检测
1.选择一个语段背诵
2.抄写文中叠词,并分类整理
活动4【导入】布置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表达”
2.练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