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酸碱性)期中复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酸碱性)期中复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16 13:3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物质的酸碱性期中复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4秋 南浔区期中)如图所示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清碱性最强 B.苹果汁酸性最弱
C.牛奶能使酚酞变红 D.牙膏能使石蕊变蓝
2.(2024秋 平湖市期中)如图是几种常见物质溶于水后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 B. C. D.
3.(2024秋 舟山期中)某兴趣小组准备为同学们表演节目,经过讨论方案如下:在白纸上用干净的毛笔蘸取盐酸画花朵,再用另一支毛笔蘸取氢氧化钠溶液画叶子,然后将这幅画挂在墙上,待晾干后,向画面喷洒石蕊试液,结果将出现(  )
A.紫花红叶 B.红花紫叶 C.红花蓝叶 D.蓝花红叶
4.(2025 绍兴三模)体液的pH能够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下表是四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据表可知,体液在正常pH范围都呈碱性的是(  )
体 液 唾液 胃液 血液 尿液
正常pH范围 6.6~7.1 0.8~1.5 7.35~7.45 4.6~8.0
A.唾液 B.胃液 C.血液 D.尿液
5.(2024秋 诸暨市校级期中)如图“五环旗”的上面3个环代表一种液体,下面2个环各代表一种酸碱指示剂,两环相交部分表示指示剂跟有关液体混合后显示的颜色,如图表示相交部分显示的颜色,其中显示颜色不正确的是(  )
A.红色 B.蓝色 C.绿色 D.白色
6.(2024秋 杭州校级期中)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的有毒的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剧毒的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H2S).又知相同条件下H2S的酸性小于H2SO3,现在室温下向饱和H2SO3溶液通入过量H2S气体,反应方程式为:2H2S+H2SO3═3S↓+3H2O,则溶液的pH随通入H2S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7.(2025 南湖区校级一模)天宫课堂中,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溴百里酚蓝,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表所示。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蓝色的是(  )
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A.氯化钡溶液 B.硫酸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 D.硫酸钠溶液
8.(2024秋 浙江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为X、Y、Z三种液体的近似p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一定是酸溶液
B.Y一定是水
C.Z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可使Z变蓝
9.(2024 金华一模)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小药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小药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色喷泉。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pH <6.5 7.0﹣7.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A.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
B.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
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
D.紫包菜汁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
10.(2024 钱塘区三模)往一定量某浓度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溶液的pH随滴入Ba(OH)2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甲,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电导率越高表示溶液的离子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CuSO4溶液显酸性
B.图乙中B点和D点电导率相同是因为它们溶液的成分相同
C.图乙中的C点表示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液体的pH=7
D.图乙中D点表示滴加Ba(OH)2溶液大于50mL且溶液呈碱性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1.(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地震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据部分研究,地震过程中比较活泼的物质有CO2、氢等。地震过程中在地壳的岩层中碳酸盐受热发生反应:,。
(1)当地应力(压力)增大时,CO2在地下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同时使得水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氢在目前的地震预测中被公认为是一种灵敏元素。一般认为,地壳中水蒸气和氧化亚铁作用会产生氢气和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2024秋 杭州校级期中)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如下表:
液体 雨水 食盐水 厨房清洁剂 洁厕灵
pH 5.6 7 11.8 2
(1)上述液体中,呈中性的是     ,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是     ;
(2)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用pH试纸测定洁厕灵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3.(2024秋 吴兴区校级期中)硫化氢(H2S)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安全、高效地处理硫化氢气体,可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1)测定硫化氢气体水溶液的酸碱度时,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     上,待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2)处理硫化氢的方法通常是:在高温高压下,通过燃烧将硫化氢转化成硫和水。但该过程会产生SO2气体,造成新的污染。工业上常用NaOH吸收SO2,请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
14.(2024秋 杭州校级期中)小金尝试寻找生活中的物质制作酸碱指示剂,下表是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紫薯汁后的现象。
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氨水 雨水
滴加2滴紫薯汁后显示的颜色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红色
(1)紫薯汁     (选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若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2滴紫薯汁后,将显示     (选填“红”“绿”或“紫”)色。
(3)向正常雨水滴加2滴紫薯汁后显示红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5.(2024 温州二模)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化学试剂,可以用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质。下表展示了它的发现及发展历史。请结合下表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红茶茶叶来初步测定自己汗液的酸碱性,发现茶叶颜色变红,则说明汗液呈     性。
(2)为进一步精确地获取汗液的酸碱度,小科利用pH试纸进行测定,请描述此方法的过程:    。
(3)关于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及发展历史,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可多选)
A.现代的酸碱指示剂能够更加精确地测定物质的酸碱性,因此石蕊试液会被淘汰
B.酚酞可以用来区分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
C.生活中处处存在科学,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善于发现、勇于探索
D.人们对于酸碱指示剂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延伸的过程
16.(2023 鹿城区校级模拟)“天宫课堂”上航天员做的泡腾片实验,让同学们再次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泡腾片中含有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等物质,科学兴趣小组决定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度及性质进行探究。
(1)用pH试纸测得等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pH为9,碳酸钠溶液pH为11。请写出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    。
(2)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试液变成     色。
(3)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充分搅拌,测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
17.(2024秋 温州期中)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小药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小药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色喷泉。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
pH <6.5 7.0—7.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1)紫包菜汁是否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并说明原因     。
(2)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     色。
(3)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     。(请写出化学式)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8.(2022秋 鹿城区期末)某同学要在一块空地上种植作物,于是对这块空地的土壤酸碱度进行测定。
(1)在空地上确定5~6个位置进行取样测定土壤酸碱度。以下三种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     。
(2)将采集到的土样进行处理后,测土壤的pH的方法是     。
(3)根据颜色对比,空地土壤的pH约为7.8,查阅资料,常见作物最适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表,则这块空地上适合种植的作物有     。
作物 马铃薯 胡萝卜 西瓜 海水稻 沙枣
最适pH范围 4.8~5.5 5.3~6.0 6.0~8.5 7.5~8.5 8.0~8.7
19.(2021秋 上城区校级期中)许多植物的花中含有某些显色的物质,它们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会显示不同的颜色。梅梅同学在家中尝试制作酸碱指示剂,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菊花花瓣若干,洗净切碎后置于洁净的碗中捣烂;
②向碗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筷子充分搅拌,静置;
③在一个去底的饮料瓶中塞入适量棉花,倒置,如图所示;
④将碗中物质倒入饮料瓶中,用洁净的杯子承接瓶口流出的花瓣浸出液;
⑤换用其他花的花瓣重复以上步骤。
花名 花的颜色 变色情况
酸性 碱性
菊花 紫色 红色 黄色
月季花 红色 红色 黄色
一串红 红色 红色 黄绿色
(1)已知各种花的变色情况如表,则将菊花浸出液滴入纯碱溶液中,颜色为     。
(2)实验步骤③④相当于实验室中的     操作。
(3)实验中采用酒精浸泡花瓣而非用水,原因是     。
20.(2024秋 绍兴期中)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黑枸杞自制酸碱指示剂,并对其在不同pH下的颜色进行了测定,其显色结果如下表:
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颜色 粉红 粉红 粉红 浅紫 浅紫 浅紫 紫 蓝 蓝 深蓝 深蓝 灰绿 黄 黄棕
该小组同学又利用该指示剂测定了下列物质的酸碱性,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物质 洁厕灵 杨梅汁 蜜桔汁 牛奶 肥皂水 炉具清洁剂
颜色 粉红 粉红 浅紫 紫 蓝 黄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杨梅汁与蜜桔汁,酸性更强的是     。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洁厕灵适合消除     类污渍(选填“酸性“或”碱性”)。
(3)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柯同学首先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了2~3滴黑枸杞提取液,接着向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与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表示恰好反应的点是     (填字母),b点到c点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为     。
第一章物质的酸碱性期中复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C CD B C C C B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碱性溶液的pH大于7,pH越大,碱性越强,酸性溶液的pH小于7,pH越小,酸性越强,中性溶液的pH等于7,据此解答。
【解答】解:A、pH大于7时,显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四种物质中牙膏的pH最大,因此其碱性最强,故A说法错误;
B、牛奶和苹果汁的pH均小于7,均显酸性,且苹果汁的pH比牛奶的pH小,因此苹果汁的酸性最强,故B说法错误;
C、牛奶的pH小于7,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故C说法错误;
D、牙膏的pH大于7,显碱性,能使紫色的石蕊变蓝色,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2.【分析】根据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图中所示是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正确。
B、图中所示是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硫酸铜,溶液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是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氯化钾,氯化钾溶液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是氢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分析】根据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盐酸显酸性,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在白纸上用干净的毛笔蘸取盐酸画花朵,再用另一支毛笔蘸取氢氧化钠溶液画叶子,然后将这幅画挂在墙上,待晾干后,向画面喷洒石蕊试液,画的花朵部分接触石蕊试液后会显示红色,画的叶子部分则会显示蓝色,结果将出现“红花蓝叶”。
故选:C。
4.【分析】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唾液的pH为6.6~7.1,显酸性或中性或碱性,不合题意;
B.胃液的pH为0.8~1.5,小于7,显酸性,不合题意;
C.血液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符合题意;
D.尿液的pH为4.6~8.0,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不合题意。
故选:C。
5.【分析】根据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酸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纯水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D。
6.【分析】根据题意,随着反应2H2S+H2SO3═3S↓+3H2O的发生会导致亚硫酸不断减少,溶液的酸性变弱,pH会不断变大,至恰好反应时pH等于7;继续通入硫化氢气体,溶液显酸性,且酸性不断增强,pH会不断减小.
【解答】解:酸性溶液pH小于7,且酸性越强pH越小。随着反应2H2S+H2SO3═3S↓+3H2O的发生,溶液的酸性变弱,pH会不断变大,图象会是一条上升的曲线;至恰好反应时pH等于7,继续通入硫化氢气体会再次显酸性,但由于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故溶液最后的pH会比开始时大。
故选:B。
7.【分析】根据题意,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蓝色的是碱性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化钡溶液显中性,能使溴百里酚蓝溶液显绿色,故选项错误。
B、硫酸溶液显酸性,能使溴百里酚蓝溶液显黄色,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溴百里酚蓝溶液显蓝色,故选项正确。
D、硫酸钠溶液显中性,能使溴百里酚蓝溶液显绿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8.【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解:A、X的pH为3,小于7,呈酸性,但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可能是硫酸氢钠溶液等,故不符合题意;
B、Y的pH为7,所以呈中性,但呈中性的溶液不一定是水,如氯化钠的溶液也是中性的,故不符合题意;
C、Z的pH为10,大于7,呈碱性,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符合题意;
D、Z的pH为10,大于7,呈碱性,因此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而不是紫色石蕊试液可使Z变蓝,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分析】根据紫包菜汁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的pH=10,由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表可知,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故正确;
B、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显酸性,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所以在注射器中溶液为绿色,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开始盐酸过量,最后氢氧化钠过量,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故正确;
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说明溶液显酸性,盐酸过量,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和HCl,故错误;
D、紫包菜汁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明显不同,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故正确;
故选:C。
1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电导率越高表示溶液的离子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强;CuSO4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导电性最低;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溶液的导电性又开始增强,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往一定量某浓度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一开始溶液的pH小于7,说明CuSO4溶液显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图乙中B点和D点电导率相同,不是因为它们溶液的成分相同,B点时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D点时溶液中溶质中氢氧化钡,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图乙中的C点溶液的导电性最低,表示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液体的pH=7,故选项说法正确。
D、滴加Ba(OH)2溶液大于50mL,溶液的pH=7,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则图乙中D点表示滴加Ba(OH)2溶液大于50mL且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1.【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呈酸性,pH小于7解答;
(2)根据已知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只要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解答】解:(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呈酸性,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
(2)地壳中水蒸气和氧化亚铁作用会产生氢气和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1)减小。
(2)。
12.【分析】(1)依据溶液的酸碱度与酸碱性关系分析: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物质显碱性;
(2)根据空气中易溶于水且溶液显酸性的是二氧化碳来回答;
(3)pH试纸用水润湿,会把原溶液稀释,从而改变溶液的pH:酸性溶液pH会变大,碱性溶液pH会变小,中性溶液不变。
【解答】解:(1)溶液呈中性,pH=7,故是食盐水;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溶液应是碱性溶液,pH>7,应是厨房清洁剂;
(2)正常空气的成分中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使雨水的pH约为5.6,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3)洁厕灵的pH=2,显酸性,用pH试纸测定洁厕灵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会把蘸取的溶液稀释,酸性减弱,导致pH会偏大.
故答案为:(1)食盐水;厨房清洁剂;(2)CO2+H2O═H2CO3;(3)偏大。
13.【分析】(1)根据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亚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测定硫化氢气体水溶液的酸碱度时,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待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2)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故答案为:
(1)pH试纸;
(2)SO2+2NaOH═Na2SO3+H2O。
14.【分析】(1)根据酸碱指示剂是指能与酸性或碱性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酸碱指示剂是指能与酸性或碱性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薯汁由紫色变成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薯汁由紫色变成绿色,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
(2)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薯汁变成绿色。
(3)向正常雨水滴加2滴紫薯汁后显示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导致显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故答案为:
(1)能;
(2)绿;
(3)CO2+H2O=H2CO3。
15.【分析】(1)根据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2)根据测定pH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及发展历史来分析。
【解答】解:(1)小科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红茶茶叶来初步测定自己汗液的酸碱性,发现茶叶颜色变红,由题干信息可知,汗液呈酸性;故答案为:酸;
(2)利用pH试纸进行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适量的待测汗液,滴在pH试纸上,立即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对,读出汗液的pH;故答案为: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适量的待测汗液,滴在pH试纸上,立即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对,读出汗液的pH;
(3)A.现代的酸碱指示剂能够更加精确地测定物质的酸碱性,但石蕊试液显色明显,操作方便,不会被淘汰,选项说法错误;
B.酚酞在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均显无色,无法用酚酞试液鉴别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选项说法错误;
C.生活中处处存在科学,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善于发现、勇于探索,选项说法正确;
D.人们对于酸碱指示剂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延伸的过程,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D。
16.【分析】(1)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
(2)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3)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
故答案为: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
(2)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试液变成红色。
故答案为:红。
(3)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c点溶液显中性,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
故答案为:氯化钠。
17.【分析】(1)根据酸碱指示剂是指能够与酸性或碱性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紫包菜汁遇酸性溶液呈粉红色,遇中性溶液显紫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绿色、黄色,与酸性或碱性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
(2)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
(3)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溶液的pH<6.5,溶液显酸性,稀盐酸有剩余,则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HCl。
故答案为:
(1)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紫包菜汁与酸性或碱性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
(2)绿;
(3)NaCl、HCl。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8.【分析】(1)根据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pH的测定方法来分析;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来分析。
【解答】解:(1)根据图片可知,A和C中的取样位置过于集中,很大范围没有取到,而B中5个取样位置平均分布,覆盖面更大,故答案为:B。
(2)将采集到的土样进行处理后,测土壤的pH的方法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故答案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3)根据常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信息可知,这块空地上适合种植的作物是西瓜和海水稻;故答案为:西瓜、海水稻。
19.【分析】(1)根据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步骤③④是将固液分离开进行分析;
(3)根据花瓣中的显色的物质更容易溶解在酒精中进行分析。
【解答】解:(1)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能使菊花浸出液变黄色,故答案为:黄色;
(2)实验步骤③④是将固液分离开,相当于实验室中的过滤操作,故答案为:过滤;
(3)实验中采用酒精浸泡花瓣而非用水,原因是花瓣中的显色的物质更容易溶解在酒精中,故答案为:花瓣中的显色的物质更容易溶解在酒精中。
20.【分析】(1)溶液的pH小于7时,溶液显酸性,且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2)根据洁厕灵显酸性来分析;
(3)根据中和反应的原理以及溶液的pH来分析。
【解答】解:(1)根据表格可知,杨梅汁颜色为粉红色,那么pH=2~3;蜜桔汁颜色为浅紫色,那么pH=4~6,比较可知,酸性更强的是杨梅汁;
(2)洁厕灵的颜色为粉红色,pH=2﹣3,呈酸性,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适合消除碱性类污渍;
(3)根据图像可知,b点时pH=7,说明恰好反应。d点时温度最高,此时不再放出热量,因此恰好完全反应;bc段pH从7到1,则颜色从紫色变成粉红色。
故答案为:(1)杨梅汁;
(2)碱性;
(3)b、d;紫色变成粉红色或紫色变成浅紫色再变成粉红色。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