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愚公移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衬托、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3.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课文的字词有了一定的疏通和理解,对故事有了内容上的了解,但是对人物的精神和故事内涵还没有深入地挖掘和理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衬托、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学习愚公精神并体会它的时代意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练习】检查字词的理解
教师检查预习作业,强调重点字词句子。
方七百里
(方圆,指面积,这里是周围的意思)
年且九十(将要)
面山而居
(向着)(居住)
惩山北之塞(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sè阻塞)
出入之迂(曲折、绕远)
聚室而谋(商量、谋划)
毕力平险(用尽、竭尽)
指通豫南(直)
杂然相许(赞同)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尚)(削减)
如太行、王屋何
(把……怎么样)
且焉置土石(况且)(哪里)
投诸渤海之尾(就是“之于”)
荷担者三夫(负荷、挑)
寒暑易节(变换)
始一反焉(才)(同“返”)(语气助词)
笑而止之(阻止)
汝之不惠(同“慧”,聪明)
以残年余力(凭)
固不可彻(通)
虽我之死(即使)
无穷匮也(穷尽)
何苦而不平(愁)
惧其不已(停止)
帝感其诚(被……感动)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命令)(背)
活动2【活动】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课文从哪几方面表现愚公移山之难?
高万仞——山之高;
方七百里——山之大;
年且九十——人之老;
移山之难(衬托——愚公)
子孙荷担者三夫——人之少;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之远
4、愚公认为两座大山可以搬走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活动3【活动】深入分析课文——“愚”和“智”
思考愚公“愚不愚”?
愚:一把岁数了,不安享晚年,却要移山。
不愚:愚公经过一生的总结和反思,悟出了俄一个道理,要想出入坦途,必须移走太行、王屋二山。
愚:干嘛要大动干戈移山,搬家不是更省时省力?
不愚:坐实来讲,就个人而言,我们也许能“逐水草而居”,选择搬家,但就民族、国家而言,我们只能“挖山不止”。比如说,我们能不能设想把中国中西部的人民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来?我们能不能考虑来一次往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中华民族大迁移呢?不能,我们只能“挖山不止”,把自己的家乡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人类发展史上多少创举受到了常理常情的压制啊!哥白尼的日心说,布鲁诺的宇宙运行理论,血液循环的发现,经典力学的成热,相对论的建立和发展,哪一项不遭到按常理常情来思考的“智叟”们的反对!从这个角度来看,愚公藐视困难,挖山不止,实际是人类不断前行的历史的一个写照)
2、由此类推智叟“智不智”?
智叟之“智”在于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则是“愚”;愚公的“愚”在于他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不绝而山不增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是为明智之举。智叟实“愚”。愚公实“智”,这样反义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更突出了愚公的形象——与自然抗争的进取精神和执著精神。
3.既然愚公是智的,那么为什么本文还要以神话结尾?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活动4【活动】拓展延伸
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教师总结: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 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 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 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活动5【作业】作业布置:
1、基础型:熟读课文,整理课文相关的字词句子。
2、拓展型:根据《愚公移山》的歌词,仿写《精卫填海》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