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7 13:5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8分)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huàn( )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chuí( )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瘫huàn( ) chuí( )打
(2)“好好儿活”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中的“扑”“抓”两个动词,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通过母亲的鼓励,使史铁生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B. 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她总是默默付出,从不求回报。
C. 腿部瘫痪后,让史铁生变得暴怒无常。
D. 我之所以能坚强地活下去,是因为母亲的絮叨。
2. 根据提示,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1)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双腿瘫换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错字:______ 改正:______
(2)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
错字:______ 改正:______
3. 根据课文内容,补全下列词语。(5分)
(1)翻来______去
(2)喜出______外
(3)各得______所
(4)心______流转
(5)淡______高洁
4.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母亲总是絮絮叨叨地叮嘱我要按时吃饭。
B. 夕阳下,荷叶为红莲遮蔽风雨,画面温馨而荫蔽。
C. 金色花悄悄匿笑,躲在树枝上看着母亲做祷告。
D. 一家人散步时出现分歧,父亲最终决定走小路。
5. 古诗文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6)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秋天的怀念》选段,回答问题。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6. “诀别”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文中描写菊花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可能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结合全文,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二(15分)
阅读《散步》选段,回答问题。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0. “整个世界”在文中指什么?有何深刻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我决定委屈儿子”体现了“我”怎样的品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文中“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本文体现了怎样的家庭氛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甲】【乙】两则短文,完成14-17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14. 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期日中( )
(2)太丘舍去( )
(3)俄而雪骤( )
(4)差可拟( )
15.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甲】文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乙】文中“未若柳絮因风起”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18. 请以《那一次,我懂得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亲情”“责任”“感恩”等;
(2)围绕中心选择典型事例,做到详略得当;
(3)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 (1)痪 捶(每空1分)
(2)强调母亲对“我”的鼓励与期望,突出母爱的深沉与伟大,也表现了“我”对生命的重新认识。(2分)
(3)表现了母亲对“我”自残行为的极度担忧与心疼,想立刻制止并给予安慰。(2分)
(4)B(2分)
2. (1)换——痪
(2)仿——方(每处1分,共4分)
3. (1)覆
(2)望
(3)其
(4)绪
(5)雅(每空1分)
4. B(“荫蔽”不能形容“画面”,应改为“温馨而感人”或“充满荫蔽”)(2分)
5. (1)杨花落尽子规啼
(2)断肠人在天涯
(3)遥怜故园菊
(4)风正一帆悬
(5)百草丰茂
(6)江春入旧年(每空1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6. “诀别”指母亲去世,是与“我”的永别。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突然离世的震惊、悲痛与深深的怀念与愧疚。(3分)
7. 菊花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渲染了秋天的生机与希望;以花喻人,象征母亲虽已离世,但她的精神与爱如菊花般灿烂;也暗示“我”终于走出阴影,开始积极生活。(4分)
8. 孩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地活下去,要好好儿活,珍惜身边的人。(言之成理即可)(3分)
9. 母亲是一个坚强、无私、深爱孩子的人。她自己身患重病,却始终关心儿子的情绪,小心翼翼地呵护他;她用“好好儿活”鼓励儿子,用行动传递爱与希望;她体贴家人,是家庭的支柱。(5分)
10. “整个世界”指家庭中的老一辈和小一辈,象征着“我”和妻子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它体现了中年人承上启下的使命感,也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4分)
11. 体现了“我”尊老爱幼、有责任感、顾全大局的品质。(3分)
12. 动作描写。通过“蹲”“背”“走”等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我”和妻子对家人的小心呵护,体现了对亲情的珍视与责任感。(4分)
13. 和谐、温馨、互敬互爱、充满责任感的家庭氛围。(4分)
14. (1)约定
(2)离开
(3)急、紧
(4)相比(每词1分)
15. (1)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
(2)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每句2分)
16. 不失礼。因为友人先失信又失礼,元方以此方式维护父亲尊严,表现了他明辨是非、有骨气。(言之成理即可)(3分)
17. 比喻新颖,将雪花比作柳絮,轻盈优美;富有诗意和想象力;体现了谢道韫的才情,也受到谢太傅的赞赏。(4分)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18. (略)
评分标准: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事例典型:20分
结构完整,条理清晰:10分
语言流畅,有真情实感:15分
书写工整,无错别字: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