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易错题培优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易错题培优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7 14:0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5—8课 素养综合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瘫患(huàn)整宿(xiù) 仿膳(shàn) 暴怒(bào)
B.粼粼(lín) 并蒂(dì) 徘徊(huí) 匿笑(ruò)
C.姊妹(zǐ) 憔萃(cuì) 霎时(chà) 祷告(dǎo)
D.菡萏(dàn) 攲斜(qī) 嫩芽(nèn) 熬过(áo)
2.(新独家原创,★☆☆)下面的语段摘自小语的日记,其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今天中午放学回家,我一进家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这让我喜出望外(A),我以为妈妈不会回来做饭。下午闲暇时,我品读了《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流浪》。这本书洋洋洒洒(B),20万字,40多篇,每一篇都扣人心弦。傍晚放学后,我继续留在学校参加延时课的学习。学校现在为落实“双减”政策,增开了社团课,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可谓各得其所(C)。晚上回家,打开电视,看了小品《坑》。这个小品让我忍俊不禁(D)笑了好一会儿。
3.新中考情境式命题(新独家原创,★☆☆)围绕着“家”的话题,小文搜集到下面几句话,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节日带来的迁徙轨迹中,我们分明看见亿万国人那份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有国才有家,家和万事兴。
B.春节期间,家人们欢聚一堂,叙亲情、唠家常,辞旧岁、迎新春,其乐融融。
C.那一天,我们所有人意外又惊喜,人们常说,长辈慈爱,晚辈孝顺,这大概就是青老两代人之间的感情置换。
D.通过学习《秋天的怀念》一文,使我真正明白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4.(2023江西赣州经开区期中,5,★★☆)在空缺处补充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史铁生明白母亲的用心时,已经无法去尽孝;莫怀戚背起母亲,正是为了尽孝。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生命交接的链条。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我们共同祈愿:积极尽孝,敬老
:
爱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 。 ; 。天道人道孝道,条条光明大道;亲老爱老敬老,人人至爱吾老。
①养父母之心,愉悦心情
②让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③养父母之身,留意起居
④养父母之志,奉献社会
A. ①③④② B. ①②③④
C. 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5.(2024河南新乡新时代学校第一次月考改编,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他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第一人。
B.《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的小说集,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是我国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C.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尊君、舍弟、敝人、寒舍、愚见”都属于谦辞。
D.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
6.新课标审美创造(2023山西中考,14,★★☆)廿四节气中流淌着中国人的诗意生活,传达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社区准备制作“节气文化”宣传片,如果请你为下面宣传“夏至”美食文化的图片配解说词,请将你的解说词写下来。(6分)
写作提示:①选取其中一幅图片;②介绍画面内容及内
涵;③语言生动,表达有条理;④不少于80字。
答:
7.(2024山东济宁梁山期中,15)七年级(1)班正在举行“有朋自远方来”专题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7分)
(1)(★★☆)【补成语,知友情】同学们办了一期以“海内存知己”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仿照示例,将“成语典故”板块补充完整。(2分)
成语典故 示例:管鲍之交 ① ②
(2)新课标 语言运用(★★★)【写介绍,明期盼】父母通常会从古诗、古文中汲取精华,在我们的名字中寄托他们的美好期盼。请你参照示例,从以下两位同学中任选一位,帮他写一则自我介绍。(5分)
A.唐一帆 B.周笃志
示例:大家好!我叫杨灿烂。“灿烂”取自《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爸爸妈妈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像银河里的群星一样闪闪发光,即使在晦暗的日子里,也可以做自己耀眼的星辰。我也愿意把我的光带给大家!
答: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2024山东泰安宁阳期末,15—1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6分)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8.(★★☆)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诗人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记忆,首句却处处从反面扣紧诗题,描绘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
B.本诗精练含蓄,用语质朴浅近而寓情深微悠远。
C.本诗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直抒胸臆,语言豪壮,感人肺腑。
D.最后一句写出了“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为诗人增添新的白发。
9.(★★★)沈德潜评论第三句诗:“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为什么说“愈有意味” 请作具体分析。(4分)
答:
(二)(2024广东韶关乐昌期中,7—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4分)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安怜翁
谢奕①作剡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③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绔④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⑤,欲放去邪 ”遂遣之。
[注]①谢奕:字无奕,谢安的长兄,谢道韫之父。②剡(shàn):指剡县,在今天的浙江嵊州。③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④绔:裤子。⑤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弟弟。
10.(★★☆)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太 傅 时 年 七八岁著青布绮在兄膝边坐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乃至过醉而犹未已亡
(3)奕于是改容曰
(4)遂遣之
12.新中考情境式命题(★☆☆)阅读两则短文,请用自己的语言补全下面对话。(4分)
小文:读了上面这两则短文,我发现两文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咏雪》中,谢太傅问:纷纷扬扬的雪像什么 兄女回答:(1)
。《谢安怜翁》一文中,童年谢安看到兄长惩罚老翁时,劝谏兄长说:(2) 小涵:你说得没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往往最能体现人物性格。两篇短文里都有孩童的形象。我在《咏雪》一文中看到童年谢道韫是一个(3) 的人;而《谢安怜翁》中,童年谢安则是一个(4) 的人。
13.(★★☆)用 现 代 汉 语 翻译下 面 句子。(4 分)
(1)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
(2)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
译文:
(三)(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21—24)阅读《迎着风,一顶草帽》,完成14—17题。(17分)
①一顶金黄的草帽,是爸爸刚从集市上买来的,还带着干燥的草香。
②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尤其是在夜晚,露天的打麦场上,一边看守麦子,一边和家人聊天。望着满天眨眼的星光,一盏茶工夫,我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天光大亮,口水溢湿了爸爸的草帽,抖一抖,像荷叶上的水珠。
③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草帽里总有淡淡的麦香,那是收获的气息。
④白天,一场活忙下来,那草帽,就属于我了。我把它连同叔叔的那一顶扣在一起,“砰——哐哐,砰——哐哐……”两顶草帽,像乐器中的铙儿一样碰在一起,草帽相撞哪里会有声音 那声音,是农场上闲下来的父亲的杰作。父亲,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优秀的配乐大师!
⑤“砰————哐哐”,爸爸黝黑的脸膛上盛放着璀璨的笑容,那笑起来的皱纹,分明就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伴随着两顶碰在一起的草帽,爸爸的脸上浪花浮动。在我童年的印象里,清楚地记得,父亲帮我“配乐”时手舞足蹈的样子,那舞蹈,像极了蒙古的摔跤。也只有爸爸才会把舞蹈跳得那样夸张,仿佛爸爸一跳起这种舞蹈,就从来没有疲惫过,直到我拿草帽的手酸了,他才停下来擦汗。
⑥记得有一两次,我也抢过毛巾给爸爸擦过汗。当时的爸爸突然变得好安静,高兴地让我擦。不知为什么,每次还都闭上
眼睛,可能是也想起了他的童年吧,要不然,为什么每当爸爸睁开眼睛,总会眼眶湿润呢
⑦爸爸的草帽,不只能在夏天发挥作用。春天时,爸爸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上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那时候,我总会说,爸爸真是个发明家!
⑧光阴荏苒,记不得这样的场景过了多少个年头。现在,我定居城市,父母依然留在乡下。前几天,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说:“你们要一个孩子吧,你爸爸整天念叨着重操旧业呢!”我的眼泪簌簌地流下来,我明白“重操旧业”的意思。
⑨脑海里重现多年前的场景:一样热闹的打麦场,一样的旷野,一顶草帽,迎着风!
14.(★★★)标题“迎着风,一顶草帽”的妙处有哪些 (4分)
答:
15. ( ★★☆) 概 括第 ⑤段画横线句的内容。(4 分)
答:
16.(★★☆)从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⑦段画横线句对塑造人物形象及表达情感的作用。(4分)
答:
17.新课标思维能力(★★★)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5分)
答:
三、写作(40分)
18. (2024河南驻马店平舆期中,22,★★★)根据要求作文。
作文题目:那天,我真 (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等)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②要注意有重点地展开叙述,突出事件中触动你情感的部分。
第二单元 素养综合测试卷
1. D A.患→痪,宿xiǔ。B.徊huái,匿nì。C.萃→悴,霎shà。
2. D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与后面的“笑了好一会儿”语意重复。
3. D缺少主语,可以删去“通过”或“使”。
4. C本题需注意递进顺序,应是先“养父母之身”,然后“养父母之心”,再“养父母之志”,最后②句作总结,且③①④句分别对应②句中的“有所依”“有所乐”“有所为”。据此,排序为③①④②。故选C。
5. C“尊君”是敬辞。
6.答案:(示例1)我选取第①张图片。可爱的熊猫左臂轻放腹部悠然地躺着,边用吸管吮吸杯子里的酸梅汤,边美滋滋地想:真是神清气又爽。大熊猫化身节气文化宣传员,提醒人们夏至喝酸梅汤。图片反映了中国人根据节气合理饮食的生活智慧。
(示例2)我选取第②张图片。图中憨态可掬的熊猫头戴小帽手挥彩带,站在豌豆糕上翩翩起舞,开心地说:“食豌豆糕,防病又开胃。”国宝大熊猫表明节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豌豆糕清凉解暑,体现出顺时节而为的生活理念。
(示例3)我选取第③张图片。头戴小帽的大熊猫满脸萌态,目光炯炯,双手扒着一颗果肉晶莹的荔枝,唱着“甜美荔枝,健体又益智”,告诉人们夏至要食荔枝。妙趣横生的图片表达了人们希望身体健康、头脑聪慧的美好愿望。解析:先明确选择哪一张图片,然后描述画面内容,最后解释画面中包含的节气文化。
7.答案:(1)(示例)刎颈之交、伯牙绝弦、莫逆之交(写出两个即可)
(2)(示例1)大家好!我叫唐一帆。“一帆”取自《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爸爸妈妈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前途平坦宽阔,人生一帆风顺。这个名字寄托了爸爸妈妈的美好希望,我喜欢这个名字,也希望能够不负父母的期望,不断努力前行。
(示例2)大家好!我叫周笃志。“笃志”取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爸爸妈妈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做一个志向坚定的人。这个名字寄托了爸爸妈妈的殷切期望,我喜欢这个名字。
解析:(1)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写出有关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成语典故即可。
(2)答题时,应仿照示例对名字的内涵进行阐述,需要点明出处,写出父母的期盼,语句通顺即可。
8. C“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大意是: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由此可知,诗人用家人思念自己和年华易逝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非“直抒胸臆,语言豪壮”。
9.答案:诗句虚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诗人,其实是写诗人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这样写,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蓄,因而“愈有意味”。
解析:诗句“故乡今夜思千里”中,“故乡”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诗人自己。意思是说: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一定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晚。不说自己思念故乡和亲人,反说故乡的亲人思念着自己,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是含蓄委婉地表达,从而使诗情的流露更富有意味,别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10.答案: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绔/在兄膝边坐
解析:答题时,先理解句子大意:谢安当时七八岁,穿着青布裤子,在哥哥谢奕的身边坐着。在此基础上,将连动成分“著青布绔”“在兄膝边坐”直接断开即可。
11.答案:(1)相比 (2)停止 (3)脸色或仪容 (4)打发解析:应结合日常积累或句意判断词义。
12.答案:(1)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 (2)哥哥,老人家很可怜,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3)天资聪慧 (4)有爱心、有同情心
解析:第(1)(2)空可结合对文意的理解作答。第(3)(4)空,可根据人物的语言进行概括,谢道韫巧妙比喻,可见其天资聪慧;谢安可怜老翁,可见其有同情心。
13.答案:(1)大体可与在空中撒盐相比。
(2)有一个老头犯了法,谢奕就让他喝烈酒来惩罚他。
解析:答题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将重点词语落实到位,如“差”“拟”“以”“罚”等。
[参考译文]
(乙)谢奕做剡县县令的时候,有一个老头犯了法,谢奕就让他喝烈酒来惩罚他,老头已经喝醉了,还不让停。谢安当时七八岁,穿着青布裤子,在哥哥谢奕的身边坐着,劝道:“哥哥,老人家很可怜,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谢奕于是缓和了脸色,说道:“你是想放了他吗 ”于是就把老头打发走了。
14.答案:①“草帽”是文章的线索;②回忆了儿时父亲陪伴“我”成长的往事,暗示了父亲对“我”的爱及父子之间挚爱亲情的主题;③充满画面感和动感,新颖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标题“迎着风,一顶草帽”具有极强的画面感,起到了吸引读者阅读的作用。通读全文可知,“草帽”这个意象贯穿全文,文章围绕“草帽”展开叙述,因此“草帽”也是串联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草帽”讲述了“我”和父亲之间快乐温馨的故事,如带着口水的草帽、为“我”“配乐”、草帽风筝等,画面温馨,里面有父亲对“我”的爱,也寄托了“我”对父亲的爱。据此概括即可。
15.答案:回忆了童年时父亲帮“我”“配乐”时手舞足蹈的情形。
解析:画线句描述了儿时的“我”用草帽演奏,父亲为“我”“配乐”、伴舞的画面。
16.答案:动作描写,运用“撑”“系”“绑”三个动词,准确地写出了父亲把一顶草帽做成风筝的过程,表现儿时“我”眼中的父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表达“我”的敬佩之情。
解析:联系上下文可知,本句是在描写父亲将草帽改造成风筝的画面,运用了“撑”“系”“绑”三个动词,写出了父亲熟练的改造过程,体现了父亲的慧心巧思;再结合第⑦段“那时候,我总会说,爸爸真是个发明家”可知,本句的描写体现了“我”对父亲的赞美,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佩之情。
17.答案: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照应,呼应文题。内容上:揭示父亲对“我”的爱及父子之间挚爱亲情的主旨。
解析:答题时,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结构上,结尾段中的“一顶草帽,迎着风”与文章标题及文章开头相呼应,使得文章结构完整;“脑海里重现多年前的场景”一句也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内容上,结尾语句中有关草帽温馨画面的再现,寄托着“我”的怀念之情,点明了文章主旨。
18.[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那天”表明需要写过去的某一天,这一天应该很特殊,让人难以忘怀;横线上可以填“快乐”“开心”“感动”“后悔”等,这是写作的重点。如何凸显主旨呢 这就需要在完整叙事的基础上,做到点面结合,“面”就是一整天的经历,应略写;“点”就是让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如,因做错了某件事而悔恨,因受到家人的关怀而感动,因与同学一道出游而快乐,等等,该部分应详写。同时,需要有恰当的细节描写,如人物描写、环境衬托等。结构安排上,可以开篇点题,结尾扣题,注意过渡要自然,做到结构完整、严谨。
[例文1]
那天,我真感动
不知不觉,5年过去了。这5年中发生的每一件酸甜苦辣的事情,像一本本档案储存在我的脑海里。翻开这一本本档案,仿佛在读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回味无穷。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那年秋天发生的一件事,那天真的让我很感动。
9岁那年秋天,由于天气突然转凉,感冒在当时传播得很快,不巧我也感染上了风寒。那天,我发高烧,躺在床上,头痛让我不得安宁。妈妈见我这样子,便帮我冲了一包退烧药。邻居家的小妹妹玲玲听说我病了,特地过来看我。她站在我的床边,笑嘻嘻地看着我。她见我头上冒着汗珠,样子很难受,就奶声奶气地问:“姐姐,你怎么了 很热吗 ”我半闭着眼睛,感觉喉咙很痛,就懒得说话。她见我没有回答,于是踮起脚尖想用毛巾帮我擦擦汗,无奈,人太矮了,根本够不着。
这时,妈妈走了进来,手里那碗药热气腾腾的。妈妈说:“来吧,把这碗药喝了就不难受了。”我端起碗闻了闻,好难闻呀!肯定很苦。我犹豫不决,真不想喝!可是如果不喝,脑袋可就不高兴,它会让我一直痛下去。再说小妹妹在这里,怕喝药可就丢脸了。玲玲见我迟迟不喝,大概猜到了我的心思,说:“姐姐,喝吧,不苦的,我以前也是喝了药病才好的。别忘了,你还要陪我玩呢!”听着玲玲天真的话语,我决心喝,良药苦口嘛!我尝了一口,好苦呀!我差点吐出来,可是看见玲玲天真无邪的眼睛一直紧紧地盯着我,我硬着头皮喝了下去。好不容易喝完了。这时玲玲从她的口袋里拿出一颗糖,满面笑容地递给我,说:“姐姐,吃吧,这是我最喜欢的糖,可甜了!”我感动得不知怎么好,接过她的糖,放进嘴里,真的很甜。这股甜一直蔓延到了我的心里。
虽然只是一声天真简单的安慰,可我听了却是那么舒服;虽然只是一颗普普通通的糖,可我觉得它是世界上最甜最甜的糖。玲玲,一个6岁的小孩子,她之所以懂得怎么安
慰别人,是因为她有一颗真诚善良的童心,也正是这颗纯真的童心,感动了我!
[点评]这篇文章开篇点题,先从回忆入手,引出“那年秋天发生的一件事”;再详细叙述“我”受凉发烧,妈妈、邻家小妹妹对“我”的悉心照料之事,由此表现了“我”被感动的主旨。其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腻而生动。结尾以“感动了我”扣题,结构完整、严谨。
[例文2]
那天,我真勇敢
前方是一片荆棘,是退缩还是面对 我选择,勇敢面对。
学校要举行一次演讲比赛,语文老师正在挑选参赛选手。班里很多同学都踊跃报名,而我却在座位上惴惴不安,将头低下,不敢直视老师的眼睛。
我向来最怕演讲,原因是我口齿不清且容易紧张,就连每次的班会发言我都吞吞吐吐,经常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一边担忧,一边自我安慰,像我这样的演讲水平,怎么也不可能选我吧 就在我沉思之际,刚才还闹哄哄的教室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我诧异地环顾四周。
难道是我
我慌忙看向老师,脸上的表情似乎在说:“怎么可能是我 我不行的。”老师微笑着对我说:“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那话语,像轻柔的春风,安抚了我慌乱的心。我一下子有了勇气,说:“那我就试试吧!”但一想到自己将要出丑,顿时又泄了气。
下午,我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发呆,心里正考虑演讲比赛的事。忽然,一只小麻雀从树上掉了下来,浑身沾满了灰尘。不久,它重新站起,抖落身上的灰尘,拍打着翅膀,缓缓飞起,但飞了几米高又跌落了下来。这是一只正在学飞行的小麻雀,失败了这么多次,它会放弃吗 我带着疑问看向这只小麻雀。没有!它一次次站起,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尝试,我的目光紧盯着小麻雀,它一点点升高,慢慢掌握了飞行的技巧,开始在空中翻腾,回旋,它终于成功了。
看到这一幕,我握紧了拳头,连一只麻雀都能勇敢地尝试,我为什么不行呢
我开始为演讲比赛做准备,精心准备演讲稿,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向老师请教。我努力地将每个字都说得清晰流畅。每当想放弃时,我就会想起那只小麻雀,自信的火焰又重新燃起。
比赛的日子终于到来,我深吸一口气,迈着自信的步伐走向演讲台。我的演讲感情充沛,自然流畅,没有错误。演讲结束,观众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笑着流出了眼泪。窗外,一只小麻雀正展翅飞翔。
穿越荆棘,或许会伤痕累累;选择面对,或许会一败涂地。但冲破荆棘,突破自我后,一定会迎来一片更加广阔和光明的未来!
[点评]这是一篇优秀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点特色:(1)选材典型,叙事清楚。文章以“参加演讲比赛”为线索,叙写了自己参加演讲比赛前后的心理活动以及参加演讲比赛的经过,内容充实,叙事清楚。(2)构思巧妙,切题自然。文章在叙事的过程中,用一只小麻雀练习飞翔的场景引发联想,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结尾和开头遥相呼应,切题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