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1—4课素养综合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黄晕(yùn) 酝酿(liàng) 潦亮(liáo) 宛转(wǎn)
B.应和(hé) 朗润(yùn) 澄清(chéng)吝啬(lìn)
C.着落(zhuó) 莅临(lì) 干涩(sè) 粗犷(guǎng)
D.静谧(mì) 骄媚(jiāo) 高邈(miǎo) 贮蓄(chǔ)
2.(新独家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着新衣、穿汉服,扶老携幼、呼朋引伴,成千上万的人走进博物馆参观国宝。
B.参加比赛的女选手们个个花枝招展,十分引人注目。
C.下课了,同学们在体育委员的统一安排下争先恐后地来到操场上做操。
D.演奏现场,小提琴轻盈的节奏如清风徐来,转瞬之间又是咄咄逼人的狂放旋律。
3.新素材热点综合(新独家原创,★☆☆)小语同学喜欢关注社会上的大事,下列她搜集、整理的材料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全球首架C919 大飞机经过约4200公里的全程直飞,顺利抵达新加坡,准备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2024 年新加坡航展。
B.当前,新一代AI基础设施市场处于高速竞争的初级阶段,云计算、AI原生、硬件系统等各类厂商均有各自优势。
C.2024央视春晚通过“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用平实、喜庆、优美的表达,为人们呈上一道情真意切的“文化大餐”。
D.据统计,5年来我国重特大火灾事故起数下降约1.5倍。
4.新课标文化自信[2022甘肃武威中考改编,1(4),★☆☆]北京冬奥,惊艳全球。学校开展以“自信中国风,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展览活动。展板上需要配图,字体与示例图片一致的一项是
(2分) ( )
5.新中考情境式命题(2024河南周口淮阳中学月考,5,★★☆)班级拟召开“欣赏自然美景,体味诗意生活”主题班会,小文想用一组排比句为班会做总结,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帮他在下面横线处续写关于“夏天”“秋天”的语句,使之与前后句构成排比句。(2分)
四季景色千姿百态,世间万物皆可期待。翠绿的春天,小草萌发,万物生长,美丽的自然勃发出生机与朝气;① ;② ;洁白的冬天,水瘦山寒,玉树琼枝,沉默的自然孕育着希望与梦想。
6.(2024安徽淮北五校联考第一次月考,1,★☆☆)默写。(10分)
(1)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文世界,我们惊奇地发现:诗中有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 ”通过月亮表达自己对远方朋友的关切之情;曲中有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我们看到了一幅“ , ,古道西风瘦马”的苍凉之景;诗中有理,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揭示了自然界新旧交替的规律,极富哲理。
(2)古人对于水的描写很多,如王湾的“ , ”(《次北固山下》)写出了潮水上涨、江面开阔、船行顺风的景象;曹操的“ , ”(《观沧海》)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山水相连的景象。
7.(2024山东济南槐荫期中,5)济南以泉水闻名天下,提到济南的美景,就不得不说济南的泉。泉水叮咚,向世界讲述济南的悠久
文化;泉水喷涌,向世界表达济南的热情好客。(4分)
(1)(★★☆)9月6日,第十一届济南国际泉水节开幕,请你为泉水节拟写一条宣传标语。(16字以内)(2分)
示例:泉水嘉年华,泉城邀天下。
答:
(2)新课标 审美创造(★★☆)下图是济南泉水节标志,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其构成与含义。(标志上的三个相似图案颜色:上为蓝色,左下为绿色,右下为粉色。)(2分)
答: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2024 四川泸州合江期末,12—1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6分)
湖上寓居杂咏(其二)
姜夔①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②。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①姜夔(kuí):宋朝著名词人。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
8.(★★☆)第三、四两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 请你展开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幅画面。(3分)
答:
9.(★★☆)第二句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诗句中哪两个字最能体现 (3分)
答:
(二)(2024福建龙岩长汀六校联考,10—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0—12题。(11分)
材料一: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
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材料二:
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甜笑声穿梭浩渺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10.(★★☆)材料一描绘了春草图和春花图两幅春天的画面,材料二描绘了四幅春天的画面,分别是 、 、天空春图、 。(3分)
11.(★★☆)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4分)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从修辞角度赏析)
答:
12.(★★★)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 发挥你的想象力,仿写一个形式相同的句子。(4分)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暖风,和着声声婉转的鸟语;春天是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吻着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 。
(三)(2024山东济宁嘉祥期末,14—17)阅读筱琴的《母亲的雨天》,完成13—16题。(19分)
①我们小的时候,母亲不喜欢雨天。
②春雨绵绵,下起来不爱停歇。我家三间土屋,黄泥抹的屋顶,在春雨的慢慢浸洇下,不出一天就会漏雨,滴答、滴答、滴答,雨水不分昼夜滴落在接雨的盆里罐里,滴滴答答的声音,让母亲愁容满面,一叹再叹。最让母亲发愁的还是我们兄妹三个不懂事的孩子,总趁母亲一眼没看住便蹿出院去,冒着细雨去找小伙伴们玩耍,不玩到衣服湿透,鞋子裹满泥巴,是不会想起来回家
的。母亲苦于拿不出衣服给我们替换,所以一顿巴掌也是躲不过的。那雨天,对母亲来说,是一场绵绵的愁烦。
③夏天的雨断断续续,下得急,又猛烈,一场雨刚过,太阳就出来暴晒,地面刚刚干,接着又是一场。麦收过后,真正入了夏,天气开始湿热,满田的庄稼苗疯长,和庄稼苗同样疯长的还有杂草。母亲整天在田里劳作,施肥打药,间苗锄草,掐尖打杈,她的汗衫湿透,腰身累弯,仍然忙不完地里那些活。她需要炽烈的阳光把刚刚除掉的杂草晒死,可是往往一场大雨过后,锄干净的庄稼垄里又钻出密密麻麻的草芽芽,已拔掉的草棵也会起死回生,又在雨水里扎根活过来。雨过天晴,烈日当空,母亲只好再次汗流浃背地去锄草。那雨,对母亲来说是一遍又一遍的疲累与煎熬。
④秋天,棉花刚刚采摘回来,像小山一样堆在房顶。雪白暄软的棉花需要接连几天明媚的阳光来晒干,然后送到棉站,卖个好价钱。可是总有那么一场秋雨,淅淅沥沥下个没完没了。母亲用塑料布把棉花一层一层捂在房顶上,不出几天,棉花就会被捂得发黄,发黄就会影响验定级别,至少要少卖几十甚至上百块钱。那一场秋雨,对于母亲来说,便是一场剜心剔骨的疼痛。
⑤我们当时年幼,不曾懂得生活的苦,也不曾懂得母亲的累,对于我们来说,雨天最开心!因为只有下雨的时候,母亲才有空闲待在家里,给我们做一餐好吃的。炸丸子,包饺子,烙油饼……总之,那时候的雨天在我们心里是值得期待的,屋子漏雨,田里长草,棉花变黄,这些和一餐美食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⑥下雨天的母亲,竭尽所能满足我们的要求。父亲看我们围在桌前狼吞虎咽,总是打趣埋怨母亲:油是不是放太多了 这三个小家伙会吃死老子的!母亲会送父亲一个白眼,然后和父亲一起笑话我们的吃相,尤其是我,因为是个女孩,总是被数落吃相不雅,却也没妨碍我依然吃得肚皮溜圆。
⑦长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家里翻盖了房子,五间红砖到顶的房子亮堂起来,房顶和地面也都用水泥处理过,房顶也搭了晾晒的架子,再也不用担心房顶的棉花被捂黄,更不用担心漏雨。并且那个时候开始使用除草剂,下再大的雨,杂草也不再疯狂。雨天,终于变成了母亲的假期。
⑧至今脑子里还保存着一个下雨天:我和弟弟趴在门口的饭桌上做作业,母亲坐在床边收拾着一家人的衣服,一件一件抻得平平整整,叠得整整齐齐,再一层一层归置到橱柜里,父亲在厨房的门口哐当哐当修理着农具,弟弟的小黑狗乖乖地卧在屋
檐下的背篓里。而雨,正在院里唰唰地落,一架葡萄藤在雨里,两棵柿子树在雨里,还有几棵月季也在雨里,不忧不惧。
⑨我已不记得当时为什么停下来写字的手,但这一幕就这样印在了脑子里,多少年过去,这一幕依然清晰。
13.(★★☆)通读全文可知,文章主要是通过写 ,来表现母亲 的品质。(4分)
14.( ★☆)第⑤段写“我们”对雨天的期待,其作用是 。(4分)
15.(★★☆)按照要求品析下面句子。(6分)
(1)结合具体语境,品析下面加点词的作用。(3分)
雨天,终于变成了母亲的假期。
答:
(2)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3分)
而雨,正在院里唰唰地落,一架葡萄藤在雨里,两棵柿子树在雨里,还有几棵月季也在雨里,不忧不惧。
答:
16.(★★★)通读全文,说说“我已不记得当时为什么停下来写字的手,但这一幕就这样印在了脑子里”的原因。(5分)
答:
三、写作(40分)
17.(2023广西南宁三中第一次月考,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告别小学,走进初中,你见到了新老师,结识了新同学,在新学校里,一定有许多特别的体验,让你有所收获。在与老师的交往中,你可能学会了感恩;在与同学起冲突时,你可能学会了反思;在第一次竞选班干部时,你可能学会了自信……
请以“我学会了 ”为题,叙写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1)不得抄袭、套作;(2)600字左右;(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第一单元 素养综合测试卷
1. C A.酿 niàng,潦→嘹。B.和hè,润rùn。D.骄→娇,贮zhù。
2. C“争先恐后”指争着向前,唯恐落后。与“统一安排”相矛盾,可改为“井然有序”。
3. D“下降”不能用倍数。
4. D示例图片中的字体潇洒飘逸,收放自如,属于行书。A项的字体古朴典雅,笔画繁复,体正势圆,属于篆书。B项的字体一波三折,蚕头雁尾,横画长而竖画短,属于隶书。C项的字体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端正大方,属于楷书。D项的字体与示例图片字体相似,属于行书。故选 D项。
5.答案:(示例)①火红的夏天,骄阳似火,蝉鸣蛙鼓,热烈的自然绽放出活力与激情 ②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成熟的自然收获着自豪与荣光
解析: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所仿写的句式需要与例句一致。
6.答案:(1)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7.答案:(1)(示例1)展齐鲁古风,品泉水神韵。
(示例2)济南泉水清又冽,人民生活美又甜。
(2)(示例)①济南泉水节标志运用传统水纹组合成草书“泉”字;②三个相互交融的旋涡代表的是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③类似手印纹的效果代表济南人的纯朴和诚信,充满人文色彩;④水墨效果彰显泉城的文化气质之美;
⑤颜色上运用蓝、绿、粉,分别代表泉城的蓝天、绿柳和荷花。
解析:(1)答题时,仿照示例,采用上下句的形式拟写,要突
出泉城的特点,语言要简洁。
(2)观察标志的图案,通过联想回答其含义,同时不要忽视对颜色的理解。
8.答案:展现了静谧怡人的湖上风景。一叶扁舟窗外过,轻快迅捷,微波轻漾,芦苇随之摇曳。
解析:三、四句诗寓静于动,在静得出奇之时,一叶扁舟飘忽而过,惊动了芦苇,摇动有声,更衬托出了湖上的幽静。“忽”“过”两字,使舟行轻疾之状毕现。动静相衬,各极其妙。据此作答即可。
9.答案:体现了诗人闲适、愉悦、沉静的心境,从“卧看”两字可以看出。
解析: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意境,然后体会诗人心境。前两句写景,风恬月淡,湖面如镜,在这样宁
静恬淡的景色中,诗人“卧看”白云的倒影,体现了诗人恬淡、闲适、平和的心境。
10.答案:田畴春图 河畔春图 果园春图
解析:抓住关键句“春在田畴”“春在河畔”“春在果园”概括即可。
11.答案: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把红花比作火,把粉花比作霞,把白花比作雪,想象丰富,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充满动感,描绘了桃花、杏花、梨花盛开的情景。
解析:答题时,可以根据题干要求,先判断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再结合语境,分别指出一般作用(生动形象、增强语势等)和特殊作用(所表现的景物特点)。
12.答案:(示例)一股清凉澄澈的山泉 润着娇嫩害羞的青草解析:仿写时,先思考春天都有哪些美好事物,再分析例句句式,综合考虑仿写,语意要连贯。
13.答案:母亲在下雨天里的烦愁和操劳 爱护子女、勤劳能干、持家有道
解析:第一空:根据第②段“那雨天,对母亲来说,是一场绵绵的愁烦”可知,春雨带给母亲的是愁烦;根据第③段“那雨,对母亲来说是一遍又一遍的疲累与煎熬”可知,夏雨带给母亲的是疲累、煎熬;根据第④段“那一场秋雨,对于母亲来说,便是一场剜心剔骨的疼痛”可知,秋雨带给母亲的是疼痛。据此作答即可。第二空:根据第②段“最让母亲发愁的还是我们兄妹三个不懂事的孩子”和第⑥段中母亲在雨天给“我们”做各种吃食的情节可知,母亲是一个爱护孩子的人;根据第③段中的“母亲整天在田里劳作 仍然忙不完地里那些活”可知,母亲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根据第④段母亲心疼棉花被捂黄卖不了好价钱和第⑦段“长到十三四岁的时候 更不用担心漏雨”可知,母亲是一个持家有道的人。据此作答即可。
14.答案:与母亲不喜欢雨天形成对比,从而更加突出母亲的辛劳
解析:“我们”期待雨天是因为下雨天“我们”能去找小伙伴玩耍,能让母亲给“我们”做好吃的;母亲不喜欢雨天是因为雨天她拿不出给“我们”替换的衣服,是因为要终日在地里劳作,是因为棉花会被捂黄而卖不了好价钱,这更加表现了母亲的辛劳与不易。
15.答案:(1)“终于”写出了雨天能成为母亲的假期来之不易,也表达出作者对母亲能够在雨天安心休息的欣慰之情。
(2)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历数雨中院子里的植物并把它们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下雨天院中植物静默的样子,营造出一种宁静、温馨、和谐的氛围。
解析:(1)结合上下文可知,雨天成了母亲的假期,母亲可以在雨天里好好休息,“终于”体现了母亲这个假期的来之
不易,表现了作者的欣慰之情,欣慰于母亲终于不用在雨天里愁烦,不用再操劳,不用疼痛,可以享受生活的快乐。据此作答即可。
(2)答题时,可以根据题干提示,先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根据三个“在雨里”可判断运用了排比修辞,“不忧不惧”意为“既不担忧,也不畏惧”,这个词语把雨中的葡萄藤、柿子树、月季人格化,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再结合语境,分别指出一般作用(生动形象)和特殊作用(氛围)。
16.答案:因为这个下雨天家里安宁、温馨、幸福的氛围与之前母亲在下雨天的烦忧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气氛让“我”印象深刻。
解析:结合第②③④段可知,此前雨天带给母亲的是愁烦,是疲累,是疼痛。而现在,同样是下雨天,母亲不再操劳,不再愁烦,而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尽情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幸福。这种对比与变化,这种氛围让作者难以忘怀。据此作答即可。
17.[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要求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学会了”的经历。写作时,可以从新学校的生活经历中选取素材,抒发真情实感,打动读者。既然是“学”,应该先明确学习的对象,可选择新校园生活中的人、事、物来写。开篇可简单概括自己学会了什么。接下来记叙具体事件,例如同学激励“我”好好学习,勇攀高峰,“我”学会了拼搏;同桌告诉“我”打招呼其实很简单,“我”学会了主动交朋友。结尾重申自己学会的内容,呼吁大家一起来学习某种精神,深化中心。
[例文1]
我学会了自律
时间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时间像阶梯,催促我们迈向成熟;时间像战鼓,激励我们奋进。转眼间,跨入初中的大门已经几个月了,这几个月里我收获了许多许多。
“自律”二字,曾经离我那么遥远,我与它是那么陌生。但上了七年级,我试着与它交上了朋友。
那是一个晴空万里的下午,我的同桌和后座正聊得不亦乐乎呢。“哈哈哈”的笑声在教室的天花板上回旋,手拍桌子的声音似乎能响彻云霄。唉,正在计算数学题的我愁眉苦脸。天啊!这一对活宝就不能歇一会儿吗 我终于忍不住了,冲着同桌大吼道:“你的嘴巴就不能停一停吗 你不能做会儿作业吗 你不能考虑一下我的感受吗 ”他明显愣住了,但当他看了一眼我正在做的试卷,他马上又笑着说:“我早就做完了。给,拿去抄吧!不过有条件,我要一根黑笔芯,嘿嘿!”我犹豫了一下,然后坚决地说:“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我绝不抄你的作业!”他惊讶地看着我说:“我给其他人抄作业时,别人从来没有拒绝过。好吧,笔芯我不
要了,你还要抄吗 ”我淡定地对他说:“笔芯我有,我可以给你,但是,我不抄作业!”我打开笔盒,取出一根针管状的笔芯给他。他像是嘲笑,又像是一本正经地说:“那好吧。”我趁机与他商量道:“你可不可以不要讲话了 我都给你一根笔芯了。”“好好好。”他点头哈腰道。
我又埋头做起作业。但只过了一秒钟,就在他转过身去的一秒钟之后,拍桌子的声音、大声叫嚷的声音又恢复如前。唉,算了算了,这两个活宝。嗯,求人不如求己,我既然都能控制自己不抄他的作业,那我为什么做不到专心致志学习,不去听他们讲话呢 我笑了,对啊,我们管不住别人的嘴巴,但我们可以管住自己的耳朵、管住自己的心呀!我深吸一口气,全神贯注地投入自己的世界……
哦!我做出来了!我兴奋地抬起头,瞧,那两兄弟还在热聊中。可是,刚才我似乎没有听到他们的声音,真的没有听到。这就是自律吗 哦,我终于做到自律了。
在成长中自律,在自律中成长。崭新的七年级,让自律伴我一路前行!
[点评]文章开篇先写收获了许多,为下文做铺垫。主体部分先交代“自律”“离我那么遥远,我与它是那么陌生”,“但上了七年级,我试着与它交上了朋友”;然后具体介绍了“交友”的过程,突出了文章主题。结尾部分再次扣题,升华主题,结构严谨。
[例文2]
我学会了放弃
放弃,也许你会说那是懦弱、胆怯的表现。其实,我也曾这样认为过,但后来我发现并不都是如此。那天,我学会了放弃,而且还是那么地安然自若。
那天下午的日记课,按要求是从每一组中选出四个人来朗读自己的日记,这对被选中的同学来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作为一个组的负责人,我应安排好这件事。虽然大家嘴上都说“我不读”“我不愿意”,但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能看出他们内心的想法,他们想去读,因为他们都明白这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我犹豫了,不知让谁读好!我把大家的日记都拿来看,每一篇都不放过,想选出最优秀的文章。看过之后发现大家的日记都很精彩,有的语言优美、语句流畅,有的感情真挚、扣人心弦。左挑右选之后,选出的人数还是超过了四个,去掉谁呢 这可让我左右为难呢!我思考了一下,决定先将自己的日记收起来,我不能只考虑自己,那样未免太个人主义了。然后另辟蹊径选了几个平时没有读过日记的同学的日记本。我知道他们在平时的考试中成绩也许不怎么理想,但我知道他们也有自己的闪光点,也需要展示自己的机会。
当他们走上讲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以自己最好的状
态去朗读时,我沉默了,我为什么不早一点拿去自己的日记本把机会让给他们呢 我曾经为了一个小小的机会,和朋友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选日记时的我是怎么了呢 怎么轻易地就放弃了呢 或许是那一瞬间我想到了自己丧失机会、被人漠视的感觉了吧,我理解他们的心情。再说我已有了太多的机会,而在他们的眼里,读自己的日记可能还是一个梦想。
今天,我放弃了,我心甘情愿地退出了,但并不代表我停止学习的脚步了,因为我知道,机会不能靠别人施舍,而要靠自己去争取。这正如严冬的梅花,如果它不抓住机会,不绽放,人们会知道这位一枝独秀的“英雄”吗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也不能只顾展示自己而挤掉别人展示的机会,百花盛开才是春天。
[点评]这篇习作立意角度独特,内容积极向上,传播了正能量。作者避开常规,选择“放弃”作为立意出发点,设下悬念,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将“把机会让给别人”作为文章主题,传递积极的价值观。文章还细致地描述了自己“把机会让给别人”的心理斗争过程,以及看到同学获得机会后的心理体验,细腻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