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年秋语文第二单元素养提优卷B 六年级上册单元试卷及参考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年秋语文第二单元素养提优卷B 六年级上册单元试卷及参考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6 14:3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素养提优卷B
素养提升与创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11分)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战士们背着沉重的jūn lǚ( ),在mào mì( )的丛林中艰难前行。突然,前方传来敌人的脚步声,班长立刻示意大家隐蔽。敌人的fú zhuāng( )在树林中若隐若现,他们手持武器,四处搜索,妄图找到我军的踪迹。战士们屏住呼吸,紧紧握着手中的钢枪,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守护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绝不让敌人前进一步。最终,在班长的巧妙指挥下,大家成功避开敌人,继续向着既定的mù biāo( )前进,那坚定的步伐彰显着中华民族不可qū( )服的精神。
1. 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字词(8分)
2. 在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一个用“坚”字组成的词语(1分)
3. 读了语段,我不由得想起王昌龄说的“ , ”两句诗(2分)
二、选择题(填序号)(10分)
1. “居高临下”的“临”与下列词语中的“临”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身临其境 B. 临危不惧 C. 临渴掘井 D. 双喜临门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拿起刚收到的家书,仔细______着上面的每一个字,仿佛看到了家人的笑脸。②登上山顶,______远方,连绵的群山尽收眼底,让人心中豁然开朗。③在烈士纪念馆里,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______着墙上的英雄事迹。④她坐在窗边,静静地______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思绪万千。
A. 端详 眺望 瞻仰 凝视 B. 凝视 瞻仰 端详 眺望
C. 眺望 凝视 瞻仰 端详 D. 瞻仰 端详 眺望 凝视
3. 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似的掠过操场
B. 妈妈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关爱,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C. 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同学们写字的沙沙声
D. 路边的野花在风中摇曳,好像在向我们招手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春天的花园里,花儿是那么鲜艳,小草是那么嫩绿,蝴蝶是那么轻盈
B. 夜晚的街道,只听见汽车驶过的声音,只听见行人偶尔的交谈声
C. 童年的记忆里,外婆的怀抱是那么温暖,外婆的故事是那么有趣
D. 秋天的果园里,苹果是那么红彤彤,梨子是那么黄澄澄
5. 下列关于场面描写的语段中,属于“点”的细致刻画的句子是( )
①运动会开幕式上,操场上彩旗飘扬,人声鼎沸。②小明作为运动员代表,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主席台前,双手接过火炬。③同学们整齐地站在跑道两侧,挥舞着手中的小国旗。④班主任站在队伍最前面,面带微笑地看着大家,不时为同学们鼓劲。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 起初是全场安静,只听见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只听见同学们均匀的呼吸声。(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3分)
,只听见 ,只听见 。
2. 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完整(2分)
例:英雄是什么?在董存瑞的故事里,英雄是舍身炸碉堡的壮举。在黄继光的故事里,英雄是用胸膛堵住枪眼的无畏。
在我的笔下,英雄
3.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1个错标点符号,2个错别字,2处语病)(5分)
周末,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游玩。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啊,有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碧绿的小草,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鸟在树上唱歌。我们首先去了湖边,爸爸带着我钓鱼,妈妈则在一旁看书。不一会儿,我就钓上了一条小鱼,心里特别高兴。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了,真是快乐的一天啊!
四、理解课文内容填空(7分)
学习了第二单元,我忘不了《狼牙山五壮士》中 的五位壮士那震撼人心的呐喊;忘不了《灯光》中 的郝副营长,他为了理想不惜牺牲自己;忘不了《我的战友邱少云》中 的邱少云,他用生命诠释了军人的坚守;也忘不了 在长征途中写下的“更喜岷山千里雪, ”,感受到了红军战胜困难后的豪迈;更忘不了1949年10月1日,那 的开国大典,它让中国从此开启了新的篇章,让中国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五、综合实践活动(7分)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某校六年级开展了以“青春·担当·祖国”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青春】活力的青春
展现青春风采,书写青春篇章。请根据示例,为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2分)
①唱青春歌曲 ②绘青春画卷 ③ ④ 2. 【担当】责任的担当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请根据积累,把下列人物及其相关事迹用直线连起来(3分)
林则徐 收复台湾,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郑成功 虎门销烟,抗击外来侵略
戚继光 抗击倭寇,保卫沿海安宁
3. 【祖国】热爱的祖国
胸怀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写一句励志语,激励自己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不得借用名言)(2分)
六、阅读理解(25分)
(一)狼牙山五壮士(节选)(11分)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德林和胡福才还有少量子弹。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五位壮士的英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依托——( ) 宁死不屈——( )
2. 五位壮士在顶峰与敌人战斗时面临的困难有 、 (2分)
3. 下列对“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宁死不屈”体现了五位壮士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B. “毁掉枪支”表明他们不希望武器落入敌人手中,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C. “义无反顾”说明他们在跳崖前犹豫不决,内心十分挣扎
D. 这句话充分展现了五位壮士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气概
4. 为什么人民群众将他们誉为“狼牙山五壮士”?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军需处长(14分)
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早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们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脸上,融化成了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1.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2. 文章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了队伍行进的场面,其中,“面”的描写有______等,“点”的描写有______、______等,这样的写法让文章更具感染力(4分)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将军______的情绪,从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2分)
4. 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分)
5. 文中的军需处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分)
七、习作(30分)
激烈的拔河比赛、温馨的班级生日会、热闹的校园运动会……生活中,总有一些活动场面让你难以忘怀。请你以“那场景,令我______”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把过程写清楚,将活动中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③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描写活动场面,要写出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出真情实感。500字左右。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素养提优卷B参考答案:
一、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11分)
1. 军履、茂密、服装、目标、屈(每空1分,共8分)
2. 坚定(1分)
3.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每空1分,共2分)
二、选择题(10分)
1. A(“居高临下”与“身临其境”的“临”均为“面对、处在”之意;B项“临”指“面对(危险)”,C项“临”指“到,快要”,D项“临”指“到来”)
2. A(“端详”侧重仔细看文字细节,匹配“家书”;“眺望”侧重向远方看,匹配“山顶看群山”;“瞻仰”侧重怀着崇敬看英雄事迹,匹配“烈士纪念馆”;“凝视”侧重专注看静态事物,匹配“雪花”)
3. A(将“他跑的速度”比作“风”,有明确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像”;B项“仿佛”表推测,C项是环境描写,D项“好像”表拟人)
4. B(B项用“只听见……只听见……”表限定,突出夜晚街道的安静;A、C、D项用“那么……那么……(那么……)”表并列,强调事物的特点)
5. B(“点”的描写侧重个体细节,②聚焦“小明”的动作;①、③、④侧重整体场景或群体状态,属于“面”的描写)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 示例:深夜的村庄格外宁静,只听见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只听见远处偶尔传来的犬吠声(每空1分,共3分,符合“安静环境+两种声音”的结构即可)
2. 示例:是抗疫中白衣天使逆行的身影,是火灾里消防员冲锋的背影(2分,符合“英雄是什么?在……里,英雄是……”的句式,内容合理即可)
3. (1)错标点:“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啊”后逗号改为感叹号;(2)错别字:无(原语段无错别字,若需调整可假设“带”改为“代”等合理错误);(3)语病:删去“时间过得很快”(与“不知不觉”重复);在“真是快乐的一天啊!”前加“这”(成分残缺)(共5分,修改符号使用正确且修改到位即可)
四、理解课文内容填空(7分)
英勇无畏、为理想献身、严守纪律、毛泽东、三军过后尽开颜、庄严隆重(每空1分,前三个空符合人物品质即可,如“视死如归”“舍己为人”“坚韧不拔”等)
五、综合实践活动(7分)
1. 示例:③讲青春故事、④写青春感悟(每空1分,符合“青春”主题的活动环节即可)
2. 林则徐——虎门销烟,抗击外来侵略;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戚继光——抗击倭寇,保卫沿海安宁(每连对1组得1分,共3分)
3. 示例:以青春之力,筑强国之梦,用奋斗书写报国篇章(2分,符合“爱国+励志”主题,不借用名言即可)
六、阅读理解(25分)
(一)狼牙山五壮士(节选)(11分)
1. 依靠、宁折不弯(每空1分,近义词合理即可,如“凭借”“不屈不挠”)
2. 班长负伤、子弹耗尽(每空1分,共2分,符合文段中战斗困境的描述即可)
3. C(“义无反顾”指坚决果断,毫无犹豫,并非“犹豫不决”,3分)
4. 因为五位壮士在战斗中依托有限条件顽强抗击敌人,即使弹尽负伤也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不留给敌人,最终纵身跳崖(2分)。他们用生命诠释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气节,所以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2分)
(二)军需处长(14分)
1. 队伍在冰天雪地前进时,将军发现冻死的老战士竟是负责分发棉衣的军需处长,深受震撼并向他敬礼(2分,概括出主要人物、事件和结果即可)
2. 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前进、等待队伍的恶劣环境和残酷战斗(“面”的描写,1分);将军让马给重伤员、冻僵的军需处长倚靠树干的神态(“点”的描写,每空1分,共3分,符合“面写整体、点写个体”即可)
3. 愤怒(1分)、吼道、红着眼睛(或“两腮的肌肉抖动着”,每空0.5分,共1分)
4. 军需处长作为负责分发棉衣的人,却因把棉衣让给战友而自己冻死,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如丰碑般崇高(2分);大雪覆盖他的身体,晶莹的雪花与他的精神融为一体,所以说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1分)
5. 他是一个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具有高度责任感的革命战士(3分,围绕“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等品质展开,结合事例即可)
七、习作(30分)
评分标准
1. 题目补充完整,符合“场景+情感”的要求(2分)
2. 能完整叙述活动过程,印象深刻的部分有具体细节描写(8分)
3. 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既有整体场景描绘,又有个体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刻画(8分)
4. 写出活动中的真实感受和体会,情感真挚(8分)
5. 语句通顺,无明显语病,字数达标(4分)
(根据以上标准,按内容、结构、表达、情感四方面综合评分,分优秀30-25分、良好24-20分、合格19-15分、待提高14分以下四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