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度上学期山东省平邑县人教版七年及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学业质量测试题
(90分钟 100分)
一、识字与写字。(10分)
1.反思是成长的开始,总结是学习的法宝。请你用下面一段话作为本单元的学习收获,完成(1)(2)小题。
生活中感动总是不期而至。我们感动于白求恩同志没有狭隘( )的民族主义,对技术精益求精,始终保持着极端的热忱( );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写到,我家是佃农,还Zhōujì ( )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母亲那种 kuān hòu rén cí( )的态度,rèn láo rèn yuàn( )的性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感动于诸葛亮对儿子关于修身养德的殷殷教诲。收藏这些感动,让我们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1)给加点字注音。(3分)
狭隘( ) 热忱( ) 佃农(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Zhōujì kuān hòu rén cí rèn láo rèn yuàn
( ) ( )( )
2.“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一笔一划写端庄, 横平竖直皆风骨。请将下面词语,使用楷体完整、认真抄写在下面田字格内。(4分)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二、梳理与探究(18分)
某班级开展“品读好书,感悟人生”的主题活动,请同学们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3.任务一:“少年正是读书时”,在读书中感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礼赞美好的品性,思考总结人生的经验,聆听修心养德的教诲。傅雷在家书中写道:“赤子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赤子之心在孤独中淬炼,成就了光辉的理想和多彩的人生 ,留下了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力。
请结合本单元所学,补充完整课文主旨概括,并根据课外积累,填写相关内容。(8分)
主题词 课内梳理 课外拓展
大爱无疆 孤身来到中国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不顾硝烟战火,用一颗赤子之心成就了人格的丰碑。(1)他用 精神铸就了和平的誓言。(《纪念白求恩》) 请写出一位热爱和平、大爱无疆的国际友人,并简述其事迹(不超过30个字)。
家园卫士 (3)阅读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我们了解到他母亲 的品格。 (4)请写一句表达母爱的古诗句。
孤者励志 (5)陈毅《梅岭三章》中写到,取义成仁今日事, 。 假如你是一名记者,请设计一个采访“杨利伟登空一日”的问题。
修身养德 踽踽独行在前无古人路上的诸葛亮,对年轻一代满含深切的期望,谆谆教诲年轻一代,(7)成大事者必要保持君子 的品行。(用原文回答)(《诫子书》) 默写一句关于修身养德的句子。(从《论语十二章》中选出)
4.任务二:“少年正是读书时”,学校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委托学生会对图书馆藏书和学生借阅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和学生进行了座谈。老师让你把学生会调查和搜集到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完成下列任务。
请提取下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学校图书馆藏书和借阅的现状。(4分)
材料一、图书馆藏书情况
建校30多年,学校图书馆经过不断积累,再加上社会各界的捐赠,共有各类图书三万余册,生均占有量超过50本,藏书总量在同类校中名列前茅。
材料二、学生借阅图书情况统计
各年级借阅数量 初三年级
初二年级
初一年级
喜爱程度前三位 体育类
文学类
科技类
5.任务三:下面是一位爱好读书的同学在活动中分享的一则小故事,故事中的两个人物对同一个词语的意思产生了分歧,请分别说出他们对加点词语的理解。(2分)
一次W先生参加一对年轻华侨的婚礼,他很有礼貌的赞美新娘漂亮,一旁的新郎立即代表新娘表示感谢,“哪里哪里”。 W先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以为未说到地方,便用生硬的中国话再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很漂亮!”新郎摆摆手,我说的不是“哪里哪里”,而是“哪里哪里”!
新郎:
W先生:
6.任务四:下面这段文字是“品读好书,感悟人生”主题活动主持词的一部分,请你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仿写两句话,补全内容。(4分)
“少年读书正当时”,苏轼云:“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书是一盏灯火,照亮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书是一支笔,书写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家国情; , ; , 。
三、阅读与鉴赏(32分)
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2分)
父母之爱,则为之计长远, 时期,有“卧龙”之称的蜀汉政治家、军事
家 (人名)写下《诫子书》,予以儿子教诲与劝勉,成大事者要修心养性。
阅读《诫子书》,完成8—13题。(18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2分)
(1)险躁则不能治性( ) (2)非学无以广才 ( )
9.找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意义及用法不同的一项。 ( )(3分)
A.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 一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10.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B. 非/宁静/无以/致远
C. 险躁/则/不能/治性 D.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抓关键词)(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2.《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说理透彻,思路清晰。请将本文的行文思路补充完整:文章首先提出了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 ;然后从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阐述了“静”与“学”的关系;最后作者谆谆教导儿子要 ____________(4分)
13.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读了《诫子书》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阅读《捅马蜂窝》,完成14—18题。(12分)
捅马蜂窝(冯骥才)
(1)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荫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里。
(2)“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摘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3)“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4)“怎么不行 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桶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5)“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6)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7)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8)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好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9)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挥手召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10)“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11)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12)“那它干嘛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
(13)“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14)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15)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 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16)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17)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18)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14.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 (2分):
-----“我”捅了马蜂窝 -----爷爷后院又有了马蜂窝
15.请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梳理出第(7)自然段的行文思路。(2分)
16.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3分)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17.作者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窝,他前后的不同表现说明了什么?(2分)
18.作者在结尾说: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请结合原文,说明其中的缘由。(3分)
四、表达与交流(40分)
19.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行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美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请你以“一段 _ 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内容具体,思路清晰,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5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学业质量测试题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识字与写字(10分)
1.(6分)(1)ài chén diàn (每空1分,共3分 )
(2)周济 宽厚仁慈 任劳任怨 (每空1分,共3分)
2.(4分)评分标准:楷体书写、笔画正确、结构合理、整体美观
二、梳理与探究(18分)
3.(8分,每空1分)(1)示例: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精益求精的精神。 (答出两点即可)
(2)示例一:柯棣华,印度著名的外科医生,国际主义战士。他随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协助抗日,先后在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服务, 后因病逝世。
示例二:马海德,美国医生,著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抗战时期,他在延安担任八路军总卫生部顾问,他为建立、健全边区医疗网络、培训边区医务人员做出了贡献。
(3)任劳任怨、宽厚仁慈、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等。(答出两点即可)
(4)示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人间遍种自由花。
(6)示例一:你为什么要做太空人?做太空人十分辛苦,什么使你坚持下去?
示例二:你进入太空后,第一时间想说什么?首先最想看到什么?
示例三:你在返回舱里第一次解开束缚时,在笔记本写下了一句话:“为了全人类的和平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你为什么写下这句话,当时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示例四:杨先生谈了上太空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下一步,杨先生觉得对青年人的梦有些什么建议,具体来说一说。
(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8)示例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示例二: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4分)示例: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大,年级越高借阅量越大(说趋势),最受喜爱前三名图书依次是文学类、体育类和科技类(由高到低顺序)。
5.(2分)示例:新郎:谦虚的说法,表示委婉的否定,不像您说的那样漂亮。
W先生:理解为哪个部位漂亮
6.(4分)书是一座阶梯,托起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抱负;书是一杯清酒,润染李清照“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惊喜。
三、阅读与鉴赏(32分)
7.(2分,每空1分) 三国 诸葛亮
8.(1) 明确、坚定 (2)增长 (每空1分,共2分)
9.A(3分) 10. A(3分)
11.(每句2分,共4分)(1)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提示:“淡泊”“无以”“明志”“致远” 缺一处扣1分,缼三处及以上不得分。) (2)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提示:“淫慢”“ 励精”“ 险躁”“治性” 缺一处扣1分,缼三处及以上不得分。)
12.(4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做人 学习 珍惜时光,有所作为
13. (2分)示例一:我领悟到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人生真谛,体会到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命哲思。示例二:学习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也不能好高骛远。
示例三: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避免老了后悔。
14.(2分)爷爷后院有马蜂窝 后悔捅马蜂窝
15.(2分)先写开始行动,再写捅马蜂窝的经过,最后写逃跑被蛰。
16. (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马蜂比作战斗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蜂窝家园被毁,受到伤害后马蜂拼死复仇的气势,突出了马蜂复仇时的高速度,追击人时的凶猛,更突出了马蜂那种拼死一搏、决不后退的气势。
17.(2分)说明了“我”从捅马蜂窝这件事中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8.(共3分。做了什么2分,感受1分)示例:自己一时好奇捅掉了马蜂窝,不仅毁灭了一群马蜂辛苦建成的家园,还使那只视死如归拼死一战的马蜂牺牲了生命,作者顿觉它真像一个英雄,钦佩之情伴着深深的罪孽感。再想到那群无家可归的马蜂,恨不得马上帮助它们重建家园。但期待了三年才又迎来了筑巢建窝的马蜂,遂感无比欣慰,因此再不会做出让自己追悔莫及的事了。
四、表达与交流(40分)
19.评价量表
评 价 标 准 一类文 二类文 三类文 四类文
基本 要求 1.字数合格,字体端正,书面整洁,能正确、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 8-7 6-5 4-3 2-1
2.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表达清楚,能写出表达规范的句子。 8-7 6-5 4-3 2-1
专项要求 1.中心明确并能据此选择合适的材料。 12-11 10-8 7-5 4-1
2.能根据文体特点和材料内容选择合适的写作顺序,思路清晰。 12-11 10-8 7-5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