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写给云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写给云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6 12:5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4
写给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个性化朗读,体会诗中充满童趣的自由意境;
通过细读、对比式朗读,认识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
通过仿写和反其意改写的方式,说出、写出自己的心声。2·1·c·n·j·y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童心未泯,拥有一颗天真与好奇的心,对诗歌还保持着鲜活的感受力,我们不能用肢解、嚼碎诗歌的方法,去打破学生鲜活的感受力;在学习基础上,他们曾经接触过诗歌单元,但是基本不接触诗歌的写作知识。然而到了七年级,他们应该要懂一点儿读诗、写诗的方法了,可以试着写起来了。www.21-cn-jy.com
3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个性化朗读,体会诗中充满童趣的自由意境;
难点:通过仿写和反其意改写的方式,说出、写出自己的心声。
4教学过程
一、游戏读,铺垫“读”的课堂
1.课前“开嗓”,“游戏”朗读。
2.让学生带着这种朗读感觉进入《写给云》的朗读
二、多样读,与云结识(分层推进式朗读)
1.放开地读,读出诗情诗境
2.放松地读,读出诗歌基调
3.游戏式地读,读出轻重缓急
朗诵般地读,读出自己个性
三、细细读,与自己邂逅(微型话题式品读)
读题解诗,知人论世:
谁写给云?
主问题(选择其一思考回答):
站在自己角度:
带着一颗童心,把自己放进去读,哪些地方引起了你这个少年儿童的共鸣(你读出了自己)?
站在作品角度: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在模仿少年儿童的语气在写,并且抓住了少年儿童的特点(你读出了作品特点)?
教师关注:
◎字词的特别关注:“想……就……”;“即使……也”
◎适时地进行仿写:二三段为重点
◎重点句子的理解:“没有人……没有人……没有人”
◎制造轻松氛围: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四、对比读,与诗歌结缘(妙点揣摩式欣赏)
对比读(《写给云》与《写给自己》;反其诗写作)
2.补写原诗的结尾(标点符号商讨,机动)
对比品读,更喜欢哪首?自选背诵
五、深思考:这首诗歌是写给谁看的?
师生一起游戏式朗读。
学生用大量时间进行语文朗读实践:各种形式、不同目的、充分时间。
学生从诗歌题目入手,思考相关内容。
学生让自己沉入作品,从作品中感受自己的感受。
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深入思考,进行相关的品味、朗读、仿写实践。
学生反其诗朗读;
学生对比朗读;
学生体会两首诗的不同的感情表达方式;
学生补写原诗结尾。
学生深入思考并交流。
通过游戏式的朗读训练奠定轻松、充满童趣的氛围。
让学生在朗读游戏、多样读之中,学会朗读时气息、轻重缓急的控制,以及增加自信心等。
让学生选择符合自己思维习惯的问题去思考:一尊重了习惯感性思维和习惯理性思维的不同学生的需求;二让学生在选择面前学会选择;三让学生意识到可以从“自己”入手理解诗歌,也可以从“作者”入手走近诗歌。21教育网
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仿写的过程中理解“押韵”、了解“意象”的选择等创作诗歌的方法——进而一步步开始
自己的诗歌创作之旅。
通过反其诗改写,让学生感受到原诗的含蓄与改诗的直抒胸臆;通过对原诗和改诗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因为个人性格的不同,会喜欢不同风格的诗歌。21cnjy.com
其实这首诗歌并非如学生们普遍认为的写给家长看的,更多的是写给社会的——引导学生放开思维,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思考。21·cn·jy·com
【作业布置】
1.阅读:阅读拜伦《我想做无忧无虑的小孩》理解拜伦所追求的“自由”;
2.写作(1)试着改写《祖父与我》段落,改成诗歌《写给祖父的园子》特别注意段落、押韵,表达现在的你对自由幸福的向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写作(2)用联想的方法仿照“你想成为雨就成为雨……飞呀,飞回天上老家”的表现形式写一段话。
(第2题二选一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