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3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体会诗歌中丰富的想象和新奇的比喻。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热爱少年,热爱新生活,勇于塑造新我的思想感情;
注意节拍和重音,初步学会朗诵诗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在六年级时就进行过诗歌的朗读教学,我一向认为诗歌的教学只需反复诵读,在诵读过程中感知语言和情感。所以对这首诗亦不宜讲得过多,引导学生多朗读,在朗读中体味诗意;抓住关键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重点难点
与朗读同行,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通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青少年或青少年时期呢?
如:花季雨季,花样年华,花季少年……
十二、三岁的你们正拥有着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样年华,因为年轻,所以充满希望;因为年轻,所以充满力量。这火红青春值得所有人为它大声歌唱。今天我们就一起分享这一首诗歌,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21教育网
二、初读诗歌
1、自己轻声朗读,要求通顺。
2、同桌互相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3、全班齐读,要求:整齐、响亮。
4、教师范读,同时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快乐奔放、积极向上、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语速稍快,语调适当高亢一点,尤其是排比性的诗句,要读得有气势一些。
(给全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
三、了解作者和诗歌的写作背景
1、何其芳:现代诗人、文艺评论家。代表诗集有《汉园集》(与人合集出版)、《预言》,散文集《画梦录》
2、写作背景:1938年,何其芳离开黑暗压抑的国统区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这里,他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新世界,他被深深震撼和感染着,立刻投入到全新的火热的生活之中。于是他的诗风也从原来的缠绵压抑逐渐转为明朗朴实,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写1941年的这首诗歌正是这种诗风的代表。21cnjy.com
四、再读诗歌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边读边品析诗歌内容,说说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以学生活动为主,老师负责点拨追问)
1、第一节歌唱的内容是什么?它们有何共同特点?
早晨、希望、属于未来的事物、正在生长的力量
共同特点:积极向上、充满希望
2、这首诗诗题中所说"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里的少男少女有什么更为深广的含义?
明确:这里的少男少女,其实不是实指,而是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新的希望和新的力量,所以诗人在这首诗中实际上是为新世界歌唱。21·cn·jy·com
3、诗的第三节是写自己在这种新事物新快乐新思想的感染、熏陶下发生一些大的变化,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写自己的变化,诗人把现在与过去进行对比,在肯定这种变化的同时,其实还是在赞颂、歌唱新事物新快乐新思想。诗意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又深入一层。
4、作者为什么要歌唱?
(联系诗歌写作背景)诗人来到延安,在这一片全新的天地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快乐。因此,他要大声歌唱,表达自己的快乐、赞美和热爱,歌颂这新的生活、新的世界。
五、朗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六、总结诗歌特色
A.朴素清新、自然流畅
B.想象丰富、比喻新奇
C.欢快活泼、节奏感强
七、拓展:(何其芳的诗《欢乐》、《花环》)
八、作业:
熟读这首诗。
板书: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早
晨
歌唱的对象
希
望
生机
(第1节)
属于未来的事物
勃勃
正在生长的力量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歌声在飞扬
飞到四面八方
热情
(
第2、3节)
像一阵微风
洋溢
像一片阳光
失掉忧伤
歌声的变化
变得年轻
充满
(第4节)
充满梦想
活力
充满希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