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卖油翁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运用古今贯通法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能使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理解并掌握常用虚词“之” “以” “而”的用法。2、过程与方法:(1)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2)从短小的篇幅中借鉴写作的技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2)从不同角度感受待人、接物、学习、工作等的启示。
2学情分析
这篇文言文字面意思比较浅显,学生借助工具书基本能够独立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我借助导学案把一些文学常识和解词的内容放到课下由学生自主完成,课上通过预习检测、交流展示、研讨归纳,盘点收获等几个环节的实施,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由于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年纪比较小,所以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强。但是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比较强,表现欲望也比较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愿意举手回答问题。因此,针对文章内容设计几个提纲挈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尤其对本文在写作上给予人的启示更是学习的又一重点。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的作用,对重点问题进行强调,对疑难问题进行点拨。
3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常用虚词“之” “以” “而”的用法。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3、学习并借鉴写作技巧来刻画人物、叙述事情。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趣味导入新课 1、请为这幅图配上一个成语做题目。【熟能生巧】这个成语就出自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卖油翁》,是我国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2、分角色朗读全文。这是一篇人物故事,文章描写了哪两个人物的言行?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
活动2【讲授】古今贯通学词语,言为心声显个性
1、陈尧咨是位射箭高手,文中哪个句子直接写出了他对自己技艺的认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众人的评价) ,公亦以此自矜(自评)。”
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如称夏衍先生为夏公、恩公。】
自矜:(夸耀、自得) 【骄矜之气】
翻译句子: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着这种(本领)自夸。
★文中写到陈尧咨 “尝射于家圃”,同学们想一下当时陈尧咨的神态和心情是怎样的?
得意洋洋、满足、愉快、神气活现、骄傲自大
2、陈尧咨这样的态度,卖油翁认可吗,故事通过卖油翁的哪些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卖油翁说的:“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睨之:(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睥睨天下】
久而不去:离开 【扬长而去】
发矢: (箭) 【有的放矢】
十中八九:正对上 【一语中的】
微颔之: (下巴、点头) 【颔首微笑】
翻译句子: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也没有离开。看康肃公射十箭能射中八九箭,(对此)只是微微点点头。
★卖油翁为什么“睨之”,却又“久而不去” ?
“睨之”是因为轻视,“久而不去”应该是想看个究竟,到底有多大本领。
★当陈尧咨在表演射技时,围观的人肯定爆发出阵阵欢呼喝彩声,但卖油翁不但没有像旁人那样激动,仅仅“微颔之”,为什么“颔”却“微”呢?
“点头”是觉得陈尧咨还有点本领,还是认可了陈尧咨的射技,“微微”是因为卖炭翁觉得陈尧咨没什么了不起,何必得意洋洋,这么狂妄呢,只是手熟练罢了。
★卖油翁所说的“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唯手熟尔”,两次重复讲“无他”是因为什么呢? 为了突出 “熟”字。
★两次“手熟尔”一次用“但”(只),一次用“唯”(只)从语气上看,哪个语气更重?
“唯”转折语气更重
3、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那陈尧咨又是怎样表现的?
就质问卖油翁 【男生齐读康肃公质问卖油翁的两个语句】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从陈尧咨的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神态是怎样的?
轻视、自傲、气愤
◆那如果你是陈尧咨,当时会怎么想,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你竟然藐视我,如此胆大无礼!你知道我是谁?我可是神箭手,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而在这陈尧咨的咄咄逼人之下,卖油翁的语气又是怎样的呢?
卖油翁始终平静、坦然、淡定 【女生齐读卖油翁的两个回答】
4、卖油翁如此胸有成竹、敢于直言,凭借的是什么呢?
卖油翁凭借行动、娴熟的手艺来证明,哪个语句
【老师读“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翻译句子:于是卖油翁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钱币盖住葫芦口,慢慢地用杓子舀油向下灌注进入葫芦口,但钱币不沾湿。
这句话中哪几个字现在仍有生命力?
酌油知之: (倒油) 【斟酌、小酌】
徐以杓: (慢慢地) 【清风徐来、徐步】
沥之: 下滴 【 呕心沥血】
“以钱覆其口”整个钱币外围大于葫芦口,而孔比葫芦口小,油从高处向下灌注,钱币不沾湿。你们觉得老翁的这种酌油技艺高超吗? 技艺高超……
●卖油翁的刚才说无他但手熟尔现在又表演了倒油的技艺(前后行为),使我们想到了哪句话?(多说无益)“事实胜于雄辩”“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际干一干”。
5、写到这儿,文章的中心就自然而然凸显出来了。当然欧阳修是不会像有些同学那样诸如“通过这一故事,我或者是某人明白了……的道理”这样一种简单套路,来和盘托出写作主题、文章中心的。欧阳修是通过陈尧咨的最后反馈来含蓄表达的,看看他是怎么写的?
“康肃笑而遣之”
遣之: (打发,也指派遣) 【调兵遣将】
而:表修饰,解释为着 (而:表修饰,有三种解释,着,地、不译)
▲为什么不是“怒”而遣之? 这个“笑”包含几层意思呢?【同桌展开讨论】
(1)赞同、认可、欣赏卖油翁的话,认为卖油翁讲得有道理。
(2)感到羞愧。故事刚开陈尧咨认为自己箭术当世无上而盲目自满,自以为是,看了卖油翁酌油的过程,恐怕现在要自以为非喽!
(3)为自己解嘲、无奈,找个台阶下。
6、通过故事对人物的描写,可以看出陈康肃和卖油翁主要的特点吗?
陈尧咨:射技高超但狂妄自大 自以为是、盛气凌人、自负而霸道、自我炫耀
卖油翁:身怀绝技且朴实沉稳
活动3【讲授】多方分析获启示
那么,最终陈尧咨到底明白了什么道理?
是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不必狂妄自大,熟能生巧。(中心句就是“唯(但)手熟尔”)
★什么叫“巧”? 心思灵敏,技术高明,如心灵手巧,
★“巧”从何来? 熟来 ★“熟”从哪里来?练来 巧从熟来,熟从练来。
哪种演员很辛苦?我们本学期学过的的《顶碗少年》,少年的成功多不容易啊,真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哪!那么老师再想问,每天只埋头苦练,比如你只是一味做题(题海战术),不管对错,只是数量的堆积,行吗?
同学们,故事除了让我们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外,从其他角度又给我们哪些启示?
【齐读全文】
(1)事实胜于雄辩,善于让事实说话。
(2)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真理)。
(3)有了一点成绩,不可骄傲自满。
(4)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5)不可轻视普通劳动者有实践的真知。
活动4【活动】借鉴技巧学写作
学这篇古文,我们还能够在不长的篇幅里学到一些很好的写作技巧。首先是他的写人有优点:
1、写两个人的记叙描述是通过哪些描写来做到简练生动的?
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为展现文章主旨服务。
2、作者用两个人物来表现自己的褒贬评价,这两个人的语言行为彼此构成什么关系?
两人对陈射箭: 陈——以此自矜,翁——但微颔之
两人对翁酌油: 翁——唯手熟尔,陈——笑而遣之
对自己技艺的态度: 陈——以此自矜,翁——唯手熟尔
用卖油翁的“睨之”和“但微颔之”来映衬陈康肃自恃有本领,不过如此。用卖油翁“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却谦虚自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再用陈尧咨先是“忿然”,到最后是“笑而遣之”来构成多重对比对照。
再看一下《导学案》中陈尧咨的简介材料,得到什么启示?陈尧咨书法写得好,为什不写在文中呢?
3、写作材料应围绕文章主旨作必要的筛选。
那么今天我们的作业就是确立一个中心记叙某人(也可以是自己)和他人的一件事,学
习本文人物多样化描写的写法,努力穿插主人公与对方前后彼此对照对比的写法。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写作练习:( )和朋友
写作要求:确立一个中心记叙某人(也可以是自己)和他人的一件事,学习本文人物多样化描写的写法,努力穿插主人公与对方前后彼此对照对比的写法。
活动6【活动】谈这节课的收获
1、学习文言文词语我们可以和现代文词语的意思联系在一起。
2、写作上的带给我们的启迪。
3、一篇我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获得启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4、围绕某启示谈。
结束语:同学们,让我们徜徉在文言文趣味的海洋里,一路欢歌!
课件14张PPT。 欢 迎
莅 临 指 导 这幅图描述的画面所告诉我们的道理,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熟能生巧 卖油翁北宋 欧阳修公亦以此自矜 陈尧咨“尝射于家圃”时的神态和心情怎样?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夸耀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点头 射中目标 离开箭 “无他,但手熟尔。”
“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倒油慢慢地 下滴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不湿。康肃笑而遣之1、对卖油翁所言和技艺的认可。
2、对自己不明事的羞愧。
3、无奈、解嘲,找台阶下。怒陈尧咨射技高超但狂妄自大身怀绝技且朴实沉稳卖油翁 (1)善于让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2)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
(3)有了一点成绩,不可骄傲自满。
(4)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5)不可轻视普通劳动者有实践的真知。
……道理熟能生巧启示巧从熟来,熟从练来……心思灵敏,技术高明
反思总结,掌握规律……1、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为展现文章主旨服务。2、运用两个人物的语言行为彼此构成多重对比映衬,来表现作者的褒贬评价。写作鉴赏3、写作材料应围绕文章主旨作必要的筛选。写作练习: 和朋友
写作要求:确立一个中心记叙某人(也可以是自己)和他人的一件事,学习本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手法,来展人物的性格,努力穿插主人公与对方对比的写法。作业布置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