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金孔雀轻轻跳》
一、教学内容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自然、流畅,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金孔雀轻轻跳》的学习,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②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意识,并从优美的舞姿中领悟到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探究孔雀的同时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3、知识与技能:①指导学生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②学习傣族舞的基本动作,自己创编舞蹈。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启发学生初步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2、学会傣族基本舞步,能随着音乐律动。 教学难点: 1、歌曲中同节奏、同歌词,但不同旋律的最后两乐句的比较:6 33| 12 2| 16 12| 2 -|和6 33| 12 2| 31 61| 1 -| 2、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简短的音阶练声 (二)、舞蹈导入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舞蹈,小朋友认真看,来猜一猜老师舞蹈动作或手型表示的是什么动物角色?(教师傣族舞小片段展示) 2、师:你们喜欢孔雀吗?在哪见过孔雀吗?知道孔雀的家乡在哪儿吗? 3、你欣赏完这些图片后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 4、师:同学们,孔雀生活在被称为“动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里也是“孔雀之乡”。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到美丽的傣族去做客,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吉祥的象征,还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 5、同学们我们也入乡随俗,学跳孔雀舞好吗?师教几个傣族典型动作, (三)、新歌教学 1、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傣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听听歌曲节奏和情绪如何?(播放音乐) 问:歌曲是怎样的情绪?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2、学习歌曲(出示曲谱) 师:现在请同学们听清楚老师的琴声,再用“wu”模仿着唱一唱。 师:再来一遍 师:6 33 | 12 2| 16 12| 2 -|”和“6 33| 12 2| 31 61| 1 -|” 老师唱,小朋友们比较两乐句有什么区别? 再次感受这两句旋律,最后完整的模唱一遍歌曲的旋律。 师:接着请小朋友们跟一起有节奏的读歌词。 师:歌词中小卜少和小卜冒是什么意思呢? 师:究竟是什么呢?小卜少代表的是傣族小女孩儿,小卜冒代表的是傣族小男孩儿。 师:老师叫小卜少,女孩子们就站起来,老师喊小卜冒,男孩子们站起来。 师:你们今天愿意做个快乐的小卜少小卜冒跟老师一起学唱这首傣家歌曲吗?(生答) 3、教唱曲调二至三遍,请小朋友完整地跟钢琴伴奏唱一遍歌曲。(师听学生歌唱问题) 4、师:这首歌好听吗?(生答)接下来请小朋友跟老师双手击桌为歌曲伴奏(师生互动) 7、反复练习 (四)、音美整合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傣族的歌、还记得老师刚上课时跳的舞蹈吗?小朋友们想不想学几个简单的动作?(生答) 师:一起跳一下吧! 、课后作业 编创活动:请小朋友们回家后根据课上学习的几个舞蹈动作,为歌曲编创舞蹈吧,下节课咱们请各位小卜少和小卜冒们上来展演哦!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西双版纳风景优美,孔雀生活在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因为傣族人民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环境保护得很好。作为同学们应该怎么样来保护环境呢?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时间过得真快,就要下课,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说再见吧! 学生跟音乐进教室 生答孔雀 (欣赏孔雀图片) 生听老师介绍 (生随音乐模仿孔雀舞简单动作) (初步感受节奏情绪) 生1:开心 生2:快乐 跟着老师用wu来哼唱旋律。 加深旋律印象; 生1: 生2: 生3: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旋律的特点。 把容易混的旋律反复练习,加深印象。 生1:是孔雀。 生2:是人。 师生配合。 所有的小卜少和小卜冒一起带歌词学习歌曲 反复练习唱不准的乐句。 自主感知节奏的律动 跟老师一起学习几个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 要保护环境,让动物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要爱护动物,不滥杀滥捕动物。 同学们随着音乐模仿小孔雀,翩翩起舞地离开了教室。 感受浓浓的音乐气氛。 学生对傣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加深学生对傣族文化的深刻了解 6 33| 12 2| 16 12| 2 - | |6 33| 12 2| 31 61| 1 -|| 通过反复演唱解决旋律难的两个乐句 让学生自己熟悉歌词 感受傣族舞美 自主参与编创活动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八、板书设计
金孔雀轻轻跳 小卜少 小卜冒 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