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石壕吏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深刻理解诗中反映出的作者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限摧残的悲悯与同情。
2、锻炼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借助想象理解诗歌的主题。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民众的博爱情怀;让学生能够珍惜现在的和平美好的生活。
2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反复诵读和对词句的解析,理解诗歌中作者表现出的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限摧残的悲悯与同情。
3教学难点
在阅读诗歌时运用合理的想象,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4教学工具
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技术,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减少教师书写负担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有效记忆。充分调动学生眼、耳、手、脑等多元条件,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教学设计说明
《石壕吏》这首诗是初一上学期第三单元“唐诗精华”的第一首诗。以此拉开了诗歌教学的序幕。对于诗歌教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上有明确的规定:1、背诵、默写一定量的古诗文;2、把握古诗词的中的形象;3、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4、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5、培养审美情趣;6、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针对《石壕吏》这首诗的特点(这首诗文风质朴,情感真挚深远。特别是诗中体现出的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的博爱情怀尤其让人感动。而诗歌以明暗相交的叙事手法表现内心的复杂矛盾的写法也值得称道)以及初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我把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解诗歌基本内容”和“把握作者感情倾向”两个方面。虽然是两个方面,但“理解内容”是基础,“把握情感”是延伸。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我制定了“通过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解读诗歌内容,深刻理解诗中反映出的作者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限摧残的悲悯与同情。”这一教学目标。
此外,诗歌阅读有其特殊性。诗歌是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内涵。作者往往为了追求音韵和谐或意象深远而将许多不必要的内容省略或压缩,可谓一字千金。而学生在阅读诗歌时却要求他们将作者省略或压缩的内容补充完整,才能保证诗歌的完整性,才能对诗歌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因此,想象力在诗歌阅读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却是学生缺乏的。他们往往把诗歌当成文言散文去解读,大大破坏了诗歌的美感。鉴于这一现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成为本节课的一个目标。
同时,在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我都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自主感知、质疑、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逐步深入到文本中去。通过自主合作、小组探究的方式去研究解决问题。比如:1、在理解文意时,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反复诵读,逐步深入到文本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过“泛读”、“精读”、“思考后再读”的过程,可以对文本实现由表面感知到深入内涵的发展。2、在理解主题时,我采用让学生演绎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换位思考中,全身心融入文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创设情境及引导的作用。教师关键在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课堂生成,以此为抓手,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有所发展。
6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
教师活动预设
在凄凉的背景音乐下播放战争图片,主要表现现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
教师激情解说:战争,从人类诞生起就与人类“结伴”而行。而每一次战争都意味着鲜血铺满大地,无数生命随之消逝。多少人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多少母亲流干了眼泪,多少孩子哭泣着呼唤亲人的归来。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些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时,不知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学生发言后教师将内容引入课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也同样给我们描绘了一场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石壕吏》
学生活动预设
学生谈看到图片后的感受。
学生感受应多以对因战争而遭受苦难的人们的同情。但是如果部分学生能够对战争产生的原因进行思考,教师要予以鼓励。如没有,也不必过分挖掘。
目的及期待效果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要营造一种沉重悲戚的氛围。要将学生一下子就拉入整个氛围中去。为正堂课奠定感情的基调。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希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从情感上产生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活动2【活动】反复诵读,理解文意。
教师活动预设
展示诵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注意重音及语调;
3、注意节奏,读出感情。
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应予以指导:1、语调应低沉缓慢;2、注意重音:“夜捉人”、“逾”、“一何”、“怒”、“苦”、“且偷生”、“长已矣”、“更”“唯有”、“无完裙”、“独与”等词要重读。3、“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一句节奏缓慢,音调拖长。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将分析内容与指导诵读相结合。如:1、为什么这首诗应以低沉缓慢的语调朗读?因为作者在诗中表现的是“老妪”一家因战争而惨遭不幸的经历。作者对此表示深刻的同情。2、哪些词应该重音?
第一句中“夜捉人”一词即拉开了整篇诗歌的序幕,也营造了一种紧张恐怖的氛围。
第二句中“逾”字表现了老翁越墙之快,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即使深夜也寝不安席。
第三句中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鲜明对比充分表现了官吏的横蛮嚣张的气焰和老妇的凄楚。“一何”一词加重了这种感彩。
“存者”一句中,“且偷生”、“长已矣”两次表现了老妇的无奈。
“室中”一句中,“更”“唯有”两词都起到强调作用。可以看出老妇的恐慌。
“有孙”一句中“无完裙”一词充分表现了老妇一家生活的贫困。
“天明”一句中“独与”一词即交代了结局,又让我们感受到老翁痛失亲人后的孤独凄苦。
注:教师在指导分析时不需要全部分析,可以试举几例,其它让学生自己分析。
学生活动预设
齐读课文在教师讲解后小组讨论,改善诵读。并思考这样读的原因。个别学生范读,其它学生给出意见。试着抛开课本,朗诵诗歌。
学生应注意以下词句:1、能体现诗歌主题的词句;2、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句;3、起强调作用的词句。
学生可能一开始把握不好,教师应予以指导。
目的及期待效果
这一环节是将诵读与理解内容相结合。古诗文阅读要反复诵读,所谓“诗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而内容理解主要是要求学生深入文本,通过理解词句的含义进而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诵读与理解是相辅相成的。理解了诗意才能读出内涵,读出情感。而准确的朗读,又能提升对诗意的理解。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边读边思,思后再读的过程深刻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同时也为背诵诗歌做好准备。
希望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对诗歌的内容熟练掌握,理解诗歌的主旨及作者的感情。同时也基本能够背诵全诗。
活动3【讲授】难点质疑 深入解析
教师活动预设
1、引导质疑:大家在读本文的主体部分即老妇所说得话时,有没有发现老妇的话前后并不连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大家想一想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2、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将官吏的话补充出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将官吏与老妇的对话用现代汉语的形式演出来。
学生表演后,教师对“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一句进行重点讲解。
这句话估计学生演不出来,教师可据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这句话体现了老妇怎样的心理?
由此教师可深化本文的主题:战争对人的伤害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对人灵魂的摧残。
学生活动预设
1、对于第一个问题,应该比较简单,经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能够得出合理的答案。因此此问题只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即可。然后回答问题。
2、第二个问题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展开。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想象力。对文章内容加以延伸。此处需要学生注意的是:想象的内容不能脱离诗歌的主题,不能违背作者的情感。
学生上台表演后找个别学生予以点评。
3、小组讨论后发言。总结归纳答案。
目的及期待效果
这一环节主要是对诗歌主题的深入挖掘。通过“吏”与“妇”的问答,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体会到官吏对老妇的层层逼迫,以及老妇的悲惨可怜。引发学生对老妇的悲惨生活的同情,进而将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相联系。达到文本与读者的沟通共鸣。同时,在研讨过程中,初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希望通过这一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阅读习惯。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活动4【讲授】总结归纳,巩固强化
教师活动预设
1、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通过阅读这首诗,同学们总结一下战争给老妇人带来了哪些灾难?作者对此是什么态度?
对老妇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教师板书
2、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是因为他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他能够对百姓之苦有着切肤之痛。老师也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能够学习杜甫的这种情怀。下面,让我们再次怀着沉痛的心情来背诵这首《石壕吏》
学生活动预设
1、学生归纳总结。
2、学生齐背课文。
目的及期待效果
这一环节是对整堂课的总结。作为总结,我认为应当回归到文本中。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因此这一环节问题并不难。重点在于对文章内容的归纳上。同时,教师的板书可以让学生对整堂课的重点内容有着较为深刻的印象。
希望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够独立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活动5【活动】课堂检测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齐背或单独挑学生背诵诗歌。
目的及期待效果
背诵诗歌是对诗歌教学成果的有效监测,如果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了较为充分的理解,那么背诵起来就比较容易。如果学生对某部分内容容易遗忘,这里就会成为学生理解的疏漏点,教师应及时予以进一步的讲解。
活动6【作业】作业设计
1、必做:A、背诵诗歌。B、完成《文言文点击》相关练习。
2、选作:展开想象,给这首诗续写一个结局。增加诗歌的悲剧色彩。
作业设计目的
作业的设计是对课堂内容的延伸。必做作业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选做作业即可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又可以加强学生对诗歌主题的认识。
活动7【讲授】板书设计
石壕吏
杜甫
吏呼怒嚣张跋扈残酷暴虐
丧子之苦
妇啼苦穷困之苦悲戚莫名
应征之苦
“我”:同情厌恶
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无尽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