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小石潭记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16 小石潭记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6 13:1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小石潭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柳宗元的经历及作品常识,能顺畅地诵读课文;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积累常用文言词语,重点掌握以下词语的含义:乐、尤、以、为、参差、可、斗折蛇行、凄神寒骨、居;学习有序、细致描摹景物的方法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品味,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突破重点、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悟和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悲凉凄怆的的孤寂心情;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领略其山水之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诗文,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也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文言文学习以老师讲、学生背为主要方法,未能养成查阅资料、圈点勾画、归纳整理的良好习惯,文言文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同时还存在“言”和“文”分离现象,学习以记诵和解释为主要目的,对文章内容、情感和文学性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不足。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掌握、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理解文章的结构内容;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序、细致描摹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失意被贬,悲凉凄怆的的孤寂心情;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4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教师活动预设: 1.出示几组诗句,交流从诗句中感悟的景色和情感。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山水游记名篇《小石潭记》,感受柳宗元眼中之景和心绪情怀。
学生活动预设:
1.诵读诗句,交流感悟。
设计意图:在诵读诗句、交流感悟中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初读感知
教师活动预设:
1.指导学生散读课文,发现学生散读中的问题。 2.提问:朗读中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重点掌握?哪些字的读音还存在困难? 3.指导正音正形。朗读全文,要求读正确字音。 4.出示未句读的文章,请学生试着添加句读,朗读全文,要求正确停顿。
学生活动预设:
1.学生散读。 2.学生交流应掌握的读音,提出困惑,同伴互助解决。 3.学生朗读全文。 4.学生讨论句读,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
1.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朗读,朗读首先关注读正确,包括读正确字音,读正确停顿。
2.添加句读,意在培养学生语感。正确断句停顿,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理解。
三、再读理解
教师活动预设:
1.在学生预习基础上, 引导学生交流各段落常用和重要的文言词语及其含义,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帮助学生选择和判断。 2.出示各段未排序的句子,要求学生正确排序,并陈述为什么这样排序的理由。 3.引导学生与作者同游小石潭,请用小标题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4.教师小结:文章以游踪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组织材料,结构完整、构思新颖,匠心独具。
学生活动预设:
1.学生交流,讨论常用的和重要的文言词语的含义,积累这些文言词语。 2.学生讨论排序,交流看法,陈述理由。 3.学生讨论,形成对文章内容和层次结构的理解。
设计意图:
1.阅读文言文,疏通文义是必要的,但要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的能力,注重常用文言词语含义的积累。
2.对句子顺序和段落顺序的梳理,也是对文章内容和层次结构的理解,从而认识文章要“言之有序”,把握本文以游踪为序的特点。
四、品读感悟
1.引导学生与作者同游小石潭,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描绘一下小石潭的景致(水、石、树、鱼、溪流、岸势、氛围)。 2.请其他组的成员评价发言的同学描述得是否生动?是否抓住景物的特征? 3.教师适时引导、评价、小结、板书。
景物特征及描写手法:水—清(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石—奇(绘形,排比),树—绿、摇曳(有形有色),鱼—乐、呆、活泼(动静结合,拟人),溪流—蜿蜒,岸势—曲折(比喻),氛围—凄清。
4.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有人说,本文“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你觉得作者在游览小石潭时心情和感受如何?你从哪里感悟到的? 5.出示作者有关境遇的介绍,请学生分析作者因何而乐,又因何而悲? 6.教师小结:王国维说“以自身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的孤寂凄苦,使《小石潭记》成为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流传于世。
学生活动预设:
1.小组学习,推荐在全班交流的同学,小组提名交流,同伴补充描述。 2.他组评价,在评价中理解景物的特征和作者对景物所作的生动描写。 3.学生感悟作者的心情和感受。能找到“似与游者相乐”和“凄神寒骨”两句,说出“乐”和“悲”前后不同的心情和感受。 4.学生交流,理解作者忘情山水,在山水中找到慰藉和片刻的快乐,但是,小石潭凄清悄怆的氛围,又触动其内心深处因贬谪而抑郁、孤寂、忧伤的心情。
设计意图:
1.不采用逐句、逐段串讲的方式,而是通过让学生描绘景物和评价所描绘的景物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作者所选取的景物,所描绘的景物特征和所运用的描写手法。
2.与作者对话,理解和感悟作者寄情山水、由乐而悲的情感是学习的难点,也是品读本文的关键。让学生通过找出寄托在景物中的情感,进而解读“乐”和“悲”中反映的作者境遇和思想情感。
五、课后作业
教师活动预设:
1.整理一词多义,名词作状语等。 2.翻译句子。 3.小作文:运用在《小石潭记》中学习到的一种或多种写作手法,选取校园一景进行描绘,字数200字左右。
学生活动预设:
学生作业,自我检测,书面表达。
设计意图:
1.文言文字词句的落实需要夯实,通过作业,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强化理解。
2.注重读写结合,关注学生的书面表达,通过写作,将学习到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等手法和修辞手法运用到写景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