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
永远执著的美丽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阅读品味课文中能体现袁隆平执著追求梦想的词句,体会他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用生命和科学的力量创造美好的精神。
2、初步了解人物专访的写作特点(抓住人物特点,真实生动刻画人物的神采)
3、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丽”,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
2学情分析
本篇文章难度不大,为此设计时考虑思维的难易度由浅入深。导入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袁隆平科研成果的意义以及他的个人魅力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初读课文”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概括材料的能力,并能有意识地关注平实语言中的关键词,充分品味从过于严重折射的人物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深入文本”这一环节主要是理清课文线索,并理解课文主旨。在学生充分认识到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是美丽的,个人梦想的成功为社会带来的巨大推动也是美丽的!“拓展延伸”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丽”,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www.21-cn-jy.com
3重点难点
阅读品味课文中能体现袁隆平追求梦想的词句,体会他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用生命和科学的力量创造美好的精神(
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丽”,重视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2·1·c·n·j·y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华社记者曲志红撰写的人物专访《永远执著的美丽》。教师出示照片,请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对袁隆平的印象,引出“美丽”这一关键词。(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美丽”)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提出了很多问题。大家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永远执著”这一题目的含义。今天,咱们就围绕这一点进行研读研讨。21cnjy.com
二、课文分析
1、请学生在文中找出能对“执著”这个词语解释的词语或句子。
认准的路一定要走到底”(第10段)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第12段)
2、“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从哪儿体现出来?(文章中哪些语句体现“执著的”?)
1)儿时,立下“学农”支愿,在再见到落后、贫瘠和疮痍的农村后,依然不退缩。
2)30多岁时,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的追求。(学生朗读第11节,教师分析本节关键词语)
3)几十年中,面对科学道路上必然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环,他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凭着他对梦想的不懈追求、永不放弃、坚忍不拔的精神,他确实获得成功。本文如何简述他的成功的?)21教育网
成功以后,袁隆平又是如何面对呢?
4)功成名就后,依然执水稻育种事业。(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
(学生朗读第16、18节,教师分析关键词语)
古稀之年,仍有远大的目标(梦想)
三、深入文本
1、我们理解了题目中的:“永远执著”,那么题目中的“美丽”,它与袁隆平的一生有何联系呢?
2、开头说美丽没想过、没有必要,也无法与袁隆平并列,第四段说美丽与他有直接关系,是否矛盾?
美丽”一词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开头的美丽指袁隆平的外表,从世俗的眼光看称不上美丽,袁隆平的非凡成就也无法用美丽来简单概括,后者指他学农梦想的由来以及他在从事崇高事业中所体现的精神很美,所以并不矛盾。
3、说明题目中“美丽”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让我们了解他的“美丽”具有丰富内涵(第1节,精干、睿智、幽默)
他的美丽还指他的精神,指一种为追求理想执著不懈、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人生境界。这种为造福人类的理想境界,才是光彩夺目的、高尚的也是美丽的。(永远执著、不懈追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淡泊名利、无私奉献)21·cn·jy·com
四、拓展:生活中,你认为什么是美丽的?
五、总结
最后,我们用“感动中国”的颁奖词结束今天的课。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室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六、作业
1)积累好词好句。
2)写我的美丽故事(300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