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永远执著的美丽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语句,理解课题“永远执着的美丽”的含义,体会袁隆平崇高而执着的人生追求。
2重点难点
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理解袁隆平真正美丽的精神内涵。
3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向世界发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因为他,我们可以坚定的向世界宣告——是中国人自己,能给予我们这般信心的人便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二)初读文章,引出课题
1、谁能用2,3句话为我们介绍一下袁隆平?谈谈你眼中的袁隆平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
2、著名报社记者曲志红这样评价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竟然和美丽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出示图片,从外表看美不美?
那么袁隆平的美丽,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小组讨论:请大家细细品读这篇人物通讯,寻找袁隆平的美丽,圈画出来并赏析。
2、师生交流
①意志之美 执著、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等。主要品析第六段、第十段、第十一段、。
②梦想之美 为自己——为人民——为人类
3、如何理解“永远”? (抓住时间)
时隔六十多年的漫长岁月
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的追求
三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古稀之年的科学家之梦
小结:从6岁时的园艺场之梦到将造福全人类作为终生的追求,梦想伴随了他的一生,生命不息,梦想不止。一切都源于他的“痴”。他的美丽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中国。
出示PPT(感动中国颁奖词)
(四)拓展延伸,深入感悟
袁隆平永远的执著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像这样美丽的人还有许多,请同学举出一两例。
居里夫人、霍金……
(五)老师小结,作业布置
小结:袁隆平他执著的追求着崇高的梦想,他无疑是美丽的。而这种人性的美并不仅仅存在于他身上。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美丽的人,他们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让我们也努力去做一个美丽的人,为自己的梦想执著的追求吧
作业: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篇读后感,300字左右。
课件10张PPT。永远执著的美丽曲志红
……这位享誉世界、功勋卓著的杂交水稻之父的横空出世,竟然和美丽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
美丽?小组讨论:袁隆平的美丽表现在哪里?圈画相关内容并谈谈你的理解。“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 ,认准的路一定要走到底。”CCTV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chóu),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shū)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斯蒂芬.霍金1972年,考查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辐射。
1974年以后,他的研究转向了量子引力学。使不可知性从经典统计物理学、量子统计物理提高到了量子引力的第三个层次。
1978年获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
1988年,出版《时间简史》
1988年,史蒂芬·威廉·霍金的书《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获沃尔夫基金奖
2001年:《果壳中的宇宙》
2010年:《大设计》
居里夫人1898年 31岁 发现钍的放射性
1902年 35岁 4月提炼出0.1克的镭;
1903年 36岁 12月10日因为对放射性的研究工作,与皮埃尔和贝克勒尔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 44岁 因为发现钋和镭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1918年 47岁-51岁组成移动式放射疗法医疗队,奔赴前线。
1918年 51岁 向军需部放射物资委员会报告放射性元素及其原理和应用问题。
1933年 66岁 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生成放射性”。
1934年 67岁 著作《放射性》(两卷)写成,下年出版。因过量接触放射线而导致的血癌去世,享年67岁。 作业: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篇读后感,300字左右。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