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伤仲永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熟读、朗诵课文,积累“生、具、为、名、作、使、从”等文言词汇。
2.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了解课文语言表达简洁、洗炼的特点。
3.感悟文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文言文的学习能力还比较低,对文章中揭示的道理往往也不太了解,教师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些方法.
3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 2.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简洁、洗炼的特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成长,是第一单元的主题,这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说到成长,我们就会想到人才、天才,都希望自己成长为人才,甚至都希望自己就是天才。什么是天才?怎样才能成为天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古往今来有许多激励人们成材的格言,谁知道?(学生说)。
那么,究竟什么是天才呢?今天我们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让我们在品学中感悟真知、品析事理,体味怎样才能成才的人生真谛吧!
活动2【讲授】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投影出示课文原文,找一生读文,其他学生纠错、正音,并注意节奏、语气。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隶(lì) 扳(pān) 谒 (yè)称 (chèn) 泯 (mǐn)
2.学生齐读全文,共同翻译,投影出示重点词句,师生释疑。(生问生答、师生对话)
教师注意引导:文言文的字词的学习要注意联系自己的学习积累,同时也应注意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分析揣摩。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要注意字字落实、语句通顺,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句式,特别是省略句。
字词:
①仲永生五年(出生、诞生)②未尝识书具(工具)
③并自为其名(题写、署上;名字)④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作为)
⑤指物作诗(写作、创作) ⑥不使学(让)
⑦从先人还家(跟随)
句子:
①父异焉/邑人奇之②稍稍宾客其父
③父利其然也④不使学⑤泯然众人矣
3.请大家再细读课文,思考仲永的变化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些变化?(学生小组分析,教师明确:
(1)阶段:“仲永生五年……可观者。”写方仲永天资过人、才能出众;
(2)阶段:“……不能称前时之闻”写仲永才能衰退;
(3)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仲永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4、请学生根据文章的脉络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5.再读文章思考仲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仲永的成长经历,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仲永的成长经历让我们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天才,也要注重后天的学习,后天的教育。从中也让我们明白所谓的天才就如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所说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6、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简洁、洗炼的特点。
1.文中"忽啼求人"、"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作用?
真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7.通过我们上述分析,你认为作者对方仲永的态度和情感如何?
(明确:“伤”。写可伤之事,说何以可伤之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惋惜、悲伤之情,态度鲜明。)
活动3【作业】布置作业
1.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之: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
余闻之也久:下能称前时之闻:于:环谒于邑人:于舅家见之:
2、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实际,请你以“方仲永,我想对你说”或“方仲永的父亲,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字数300字左右。
课件30张PPT。作者:王安石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简介作者 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 辙
欧阳修 曾巩 王安石唐宋八大家唐朝宋朝朗
读
训
练划分节奏注意语气1读准字音仲 隶 尝
啼 焉 邑
扳 谒 称
泯 矣 zhònglìchángyìyāntímǐnyèpānyǐchèn一、读准字音朗读检查二、划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1、金 溪 民 方 仲 永3、借 旁 近 与 之,即 书 诗 四 句,并 自 为 其 名。 朗读检查2、仲 永 生 五 年4、其 诗 以 养 父 母、收 族 为意……
朗读检查5、传 一 乡 秀 才 观 之6、自 是 指 物 作 诗 立 就7、日 扳 仲 永 环 谒 于 邑 人8、余 闻 之 也 久。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父利其然也。3、不能称前时之闻。4、泯然众人矣。——愤怒语气——惊叹语气——遗憾语气——痛心语气三、揣摩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朗读检查才艺展示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掌
握节奏,把握语气。 才艺大比拼翻译接力赛
翻译接力赛,看看谁最棒。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出生、诞生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父异焉,
给
借旁近与之, 属于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曾经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写字的工具 , 对……感到诧异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 从邻居家借来给他, 疏通文意 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 写他当即写了四句诗, 题写并且自己在诗后题写上他的名字。 奉养这首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宗族的人作为内容, 传出去后,全乡的读书人都看了这首诗。 全疏通文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 文 理 皆 有 可 观 者。
邑人奇之, 稍 稍 宾客其父, 这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 文采、道理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乡的人认为他很神奇,渐渐地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 立即完成值得欣赏渐渐把……当做宾客 疏通文意 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
日 扳 仲永 环谒于邑人,不 使学。 有人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认为……有利可图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 拉扯、强要每天拉扯着仲永到处拜访同乡的人,不让他学习。 讨取到处拜访让 疏通文意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 作 诗,不能 称 前时之 闻。 听说我听说这件事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 在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让让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传闻相符合了。 回相当传闻疏通文意 又七年,还 自 扬州,
复 到 舅 家 问 焉。
曰:“ 泯然 众人 矣。” 回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 再,又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 说舅舅说:“他的特异之处消失净尽,已成为普通的人了。”从消失的样子普通的、一般的之,代指方仲永疏通文意重要字词①仲永生五年(出生、诞生)
②未尝识书具(工具)
③并自为其名(题写、署上;名字)
④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作为)
⑤指物作诗(写作、创作)
⑥不使学(让)
⑦从先人还家(跟随)
重要句子①父异焉/邑人奇之
②稍稍宾客其父
③父利其然也
④不使学
⑤泯然众人矣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即变化)经历有哪几个阶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些变化??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有作诗才能,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十二三矣,会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请学生根据文章的脉络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 ㈡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仲永的成长经历,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仲永的成长经历让我们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天才,也要注重后天的学习,后天的教育。从中也让我们明白所谓的天才就如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所说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简洁、洗炼的特点1.文中"忽啼求人"、"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作用?
真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伤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含有痛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神童,“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析题:EXIT 《伤仲永》究竟为谁而“伤”?说说你的理解。仲永:天资过人,却“泯然众人”,丧失成长的自主权
仲永之父:为名利所困,不使学
邑 人:吹捧、趋之若鹜的不良心态。 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从幼年时的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实例,说明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小结: 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
----爱因斯坦 赠 言布置作业1.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之: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余闻之也久: 下能称前时之闻:于:?环谒于邑人:于舅家见之:
2、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实际,请你以“方仲永,我想对你说”或“方仲永的父亲,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字数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