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25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文档属性

名称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25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0 08:4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25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天津河西区三模)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世界银价暴涨,导致中国白银外流,影响中国经济。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紧急安定货币金融办法》,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收兑全部白银归国库,作为发行法币的准备金;所有税赋及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都应使用法币,不得使用金银。此举(  )
A.导致银元流通
B.消除了通货膨胀
C.统一了全国货币
D.稳定了世界经济
2.(2024湖南常德一模)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全国农产品产量较前三年高出44%,工业产品的产量比1935年增加70%,商品交易量如棉花、棉纱等也增加30%。此时,国家经济的发展(  )
A.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关
B.有效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C.得益于政府的经济改革
D.是国共关系调整的必然结果
3.(2024江苏如皋三模)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没有贫农阶级,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贫农,因为最革命,所以他们取得了农会的领导权。”这一认识(  )
A.强调农民是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
B.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C.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为新革命道路开辟提供支撑
4.(2024北京朝阳区期中)古田会议决议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建设共产党的组织等重大的任务。这一决议(  )
①开启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②明确了工农红军的人民军队性质 ③有利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④重申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1929年10月,共产国际致电中共中央,将国民党从整体上定性为“中国革命的压迫者和帝国主义的奴仆”,但同时又反对共产党介入国民党内部的反蒋斗争,且不得与反蒋势力签订任何协议、做出任何承诺和给予“任何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这一指示(  )
A.避免了国共关系的彻底破裂
B.违背了中国革命发展实际
C.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形势需要
D.冲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6.(2024北京海淀区二模)1930年10月,毛泽东在《兴国调查》中列举了贫农在12个方面得到的利益:第一,分了田,这是根本利益。第二,分了山。……第五,吃便宜米。……第十一,自己可以吃肉了。第十二,最主要的就是取得了政权。上述变化(  )
A.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导致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C.体现土地革命取得的成果
D.标志着红军长征完成战略转移
7.(2024重庆南开中学质量检测)1931年,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在江西德兴苏区设立了四大对外贸易处,履行“管理并监督苏区与非苏区的贸易,流通苏区与非苏区的经济”的职能,落实“保护贸易自由,准许外商经商”的政策。该做法旨在(  )
A.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B.贯彻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C.探索统一战线新路径
D.改变农村的小农经济结构
8.(2024山东临沂二模)1932年5月,毛泽东指出,在三次反“围剿”战争以后,我们的军事战略,大规模上决不应再采取防御式的内线作战战略……在现时敌我形势下,在我军的给养条件下,均必须跳出敌人的包围之外,采取进攻的外线作战,才能达到目的。这一策略(  )
A.坚持了城市中心革命道路
B.旨在指引红军进行长征
C.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使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9.(2024河北邯郸三模)1932年,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创立妇女夜校、问字所、识字班、读报团,为女性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场所。赣南、闽西苏区规定,6岁以上的女孩同男孩一样实行免费教育。各级农民协会设立妇女干部,女性在苏区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这可用于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将女性解放与抗战相结合
B.坚持群众路线
C.倡导社会主义国家新风尚
D.重视党建工作
10.(2024广东佛山一模)1927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共成立60多家金融机构,如福建省蛟洋农民银行、江西省东固平民银行、鄂豫皖苏维埃银行等。这些机构的设置(  )
A.得益于金融市场的稳定
B.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C.统一了根据地货币形态
D.促进革命根据地建设
11.(2024海南海口二模)英国《泰晤士报》曾在一篇报道中写到,红军主力……的剩余部队据说正在与他们在贵州和四川及其附近地区的同盟军建立联系,并向西、向更偏远的地区移动。这篇报道从侧面反映了(  )
A.英国主流媒体同情中国革命
B.工农红军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C.中央红军军事战略发生改变
D.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根据地的开辟
12.(2024天津河北区一模)1934年10月,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犹如一条红色铁流,经过十几个省,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直到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由此可知,红军长征最大的精神力量是(  )
A.人民群众的患难与共
B.紧密团结的精神
C.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D.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非选择题(14分)
13.(2024广东调研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东北红色国际交通线是指经由中东铁路以及沿线联络站、交通站、情报站,护送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进步青年赴苏参会学习,为中国共产党、东北抗日联军与共产国际之间传递情报、物资、信件的秘密交通线。该线起初目的是保障往来中俄(苏)两国革命者的安全。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东北红色国际交通线也承担了传递信件、情报、指示和输送物资的功能。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红色国际交通线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战争隐蔽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摘编自于司酮《东北红色国际交通线研究》
材料二 南昌起义后,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的反革命“围剿”和严密封锁,中共中央建立了从上海经香港、汕头、大浦、永定到达瑞金的秘密交通线。这一交通线以水路为主,沟通了位于上海的中共中央和位于赣南、闽西根据地的中央苏区之间的信息往来,向苏区输送了大量物资,同时也护送了大量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安全进入中央苏区。红色地下交通线成了中共中央和红军联系的“血脉”通道,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席杰《红色地下交通线的建立与使用》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条红色交通线的经由路线,试从空间观念的角度分别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条红色交通线承担的主要任务及其存续的伟大意义。(8分)
答案:
1.C 据材料“《紧急安定货币金融办法》……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可知,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由中央、中国、交通银行发行法币,将白银收归国库,推动了白银国有,统一了全国货币,故选C项;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将白银收归国有,导致银元流通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世界银价暴涨,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可以缓解危机的影响,但不能消除通货膨胀,排除B项;币制改革是国民政府对内的财政政策,不能起到稳定世界经济的作用,排除D项。
2.C 据材料信息可知,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农业、工业、商业都有所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得益于国民政府进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于1935年发起的一场全国性的以发展经济为宗旨的运动,该运动开展后,在工业、农业、交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故选C项;材料与多领域的经济改革相关,且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没有对土地政策进行调整,排除A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有效抵制了”说法夸大,不符合20世纪30年代的史实,排除B项;材料信息涉及的是经济方面,不涉及国共关系,排除D项。
3.D 据材料“没有贫农阶级……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可知,毛泽东强调农民的革命性,肯定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论断为即将到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革命道路的开辟提供支撑,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而非农民阶级,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正式提出于1928年,1927年3月尚未提出这一理论,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的中共二大明确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4.D 古田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29年12月,在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后,故①错误;据材料“中国的红军……政治任务”可知,古田会议明确了工农红军人民军队的性质,故②正确;据材料“宣传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可知,古田会议的这一决议有利于发动群众,从而有利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故③正确;据材料“建设共产党的组织等重大的任务”可知,重申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5.B 据题意可知,共产国际反对共产党介入国民党内部的反蒋斗争,且不得与反蒋势力合作,此举不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违背了中国革命发展实际,故选B项;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国共关系全面破裂,排除A项;1929年日本还没有局部侵华,民族战争尚未爆发,排除C项;共产国际的指示限制了共产党对国民党内部反蒋势力的支持,并不能冲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排除D项。
6.C 据材料时间“1930年10月”可知,此时处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农民阶级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材料中列举了贫农在12个方面得到的利益,如分田、分山、吃便宜米、自己可以吃肉等,这些变化都是在土地革命中取得的成果,故选C项;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是在1924年,此时早已经破裂,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此时已经开辟,排除B项;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排除D项。
7.A 由“苏区与非苏区的贸易”“流通苏区与非苏区的经济”“准许外商经商”可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设立四大对外贸易办事处是为了能在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包围和封锁的背景下,保持对外的经济交流,以缓解根据地的经济困难,所以其做法旨在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故选A项;贯彻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不是目的,与题目要求不符,排除B项;题干所述是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政策,目的是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与政治领域的统一战线无关,排除C项;当时正处于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使得小农经济的范围扩大,改变小农经济结构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8.C 根据题干“1932年……毛泽东……军事战略……采取进攻的外线作战”可知,毛泽东在武装斗争中改变军事战略,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C项;1927年八七会议标志着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成为中国革命走上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的开端,排除A项;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与题干时间“1932年”不符,排除B项;“使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是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
9.B 据材料“中国共产党……为女性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场所”“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等可知,党从教育、政治等方面注重女性权益,为民众谋取福利,体现了群众路线,故选B项;据材料“1932年,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可知,此时是土地革命时期,材料没有涉及抗战,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大改造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而材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时期,排除C项;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女性地位和权益的提升,不是党建工作,排除D项。
10.D 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共成立60多家金融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至1936年期间正处于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成立金融机构,主要是服务于当时农村根据地的建设需要,促进了根据地经济建设,故选D项;1927年至1936年,中国处于国共对立时期,国内政局动荡,因此这些机构的设置不是得益于金融市场的稳定,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而1927年至1936年,中国处于国共对立时期,此时国共第一次合作已经失败,排除B项;材料所述金融机构能够促进根据地建设,但不一定能够统一根据地货币形态,排除C项。
11.C 据材料“红军主力……贵州和四川……向更偏远的地区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故选C项; 《泰晤士报》作为英国主流媒体报道了我军长征这一事件,并未表明其所持态度,排除A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的胜利,使工农红军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而该报道表明是长征尚未取得胜利,排除B项;根据地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据以长期进行武装斗争的地方,而材料描述的是红军长征的历史信息,与根据地的开辟无关,排除D项。
12.C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途中,红军遭遇了重重困难,战士们顽强拼搏,无所畏惧,因为红军有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激励他们向前,故选C项; “人民群众的患难与共”与“红军长征最大的精神力量”不符,排除A项; “紧密团结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也是精神力量之一,但不是“红军长征最大的精神力量”,排除B、D两项。
13.参考答案 (1)经由路线:东北红色国际交通线经由中东铁路及其沿线联络站、交通站、情报站前往苏俄(联);红色地下交通线从上海经香港、汕头、大浦、永定到达瑞金(或由上海的中共中央至江西瑞金的中央苏区)。
东北红色国际交通线形成的历史原因: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东北地区比邻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联),该交通线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进步青年经由中东铁路赴苏(俄)参会学习提供了地理空间上的便利。
红色地下交通线形成的历史原因: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总部曾位于上海,而此时中央苏区位于赣南、闽西根据地。从地理空间上看,陆路通衢均为国民党反动派控制。红色地下交通线以水路为主,有利条件较多,如南昌起义军南下地区,群众基础好;香港、汕头等地易于隐蔽和物资输送。
(2)主要任务:传递信息;输送物资;护送领导人和进步青年。
伟大意义:及时有效地沟通了党中央与共产国际、中央苏区间的信息联络;护送了大批党的重要干部;输送了大批的紧缺物资和资金;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和反侵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赓续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传承了中国革命的红色基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