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36 中古时期的亚洲与古代非洲、美洲

文档属性

名称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36 中古时期的亚洲与古代非洲、美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0 08:4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36 中古时期的亚洲与古代非洲、美洲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湖南株洲二模)某一历史研究小组在对中古时期某一文化进行研究时提取了如下关键词。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关键词:吸收东方文明;伊斯兰文化;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沟通东西方
A.阿拉伯文化
B.拜占庭文化
C.古罗马文化
D.俄罗斯文化
2.(2024湖北模拟测试)自674年起,阿拉伯帝国舰队连续在每年夏季进攻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678年,拜占庭帝国采用一种叫作“希腊火”的可以在水上燃烧的液体燃烧剂,不仅有效粉碎了阿拉伯帝国舰队的进攻,还迫使阿拉伯帝国签订和约,向拜占庭帝国进贡。由此可以看出(  )
A.阿拉伯帝国由盛转衰
B.军事需求牵引技术进步
C.火药武器已广泛应用
D.海军实力决定国家发展
3.(2024湖南高三联考)下图所示的象钟是中世纪阿拉伯发明家加扎利撰写的《精巧机械装置的知识之书》中介绍的一种装置。此装置上的大象让人想到印度和非洲,龙让人想到中国,不死鸟让人想到古埃及。这反映了阿拉伯(  )
A.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
B.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C.文化具有多元融合性
D.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4.(2024福建模拟预测)奥斯曼帝国建立初期,桑贾克(县)是基本的地方行政机构。14世纪,帝国开始设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行省总督由苏丹直接任命,“一个行省由数个桑贾克构成,一个桑贾克又由数个村庄构成”。到17世纪初,帝国行省达到32个。上述变化(  )
A.增强了基层政权的自治力量
B.意在控制欧亚间的商贸
C.适应了帝国疆域扩张的态势
D.强化了政教合一的体制
5.(2024广东广州一模)笈多帝国时期,国王扩大了赠赐土地的规模。赐地文书规定,政府放弃所赠土地的行政司法权,以及包括森林、牧场和矿藏在内的地上地下的全部资源;土地上的耕作者和手工业者同样随土地转到封地占有者的控制之下。这促进了笈多帝国(  )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专制王权强化
C.行省制度的建立
D.封建化的进程
6.(2024湖北武汉模拟)如果以时间和语言区域划分,印度可分为吠陀文化、雅利安文化、达罗毗荼文化、阿萨姆文化等。如果按宗教派别区分有婆罗门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锡克教文化等。上述材料旨在说明印度文化具有(  )
A.宗教性 
B.统一性 
C.多样性 
D.世界性
7.(2024湖南雅礼中学一模)德川幕府将朱子学奉为官学,注重以君臣关系和家族关系维持社会秩序。德川家康曾亲自邀请“日本朱子学之祖”藤原惺窝为诸侯公卿讲授“四书”。这主要反映了德川幕府(  )
A.强化统治的思想基础  
B.推崇中国儒家思想
C.重视忠义和孝行品性 
D.善于学习外来文化
8.(2024天津二模)《三国史记·新罗本纪》记载,景德王十五年(756年),“王闻玄宗在蜀,遣使入唐,溯江至成都朝贡。玄宗御制御书五言十韵诗……兴言名义国,岂谓山河殊。……衣冠知奉礼,忠信识尊儒”。材料可以说明(  )
A.蜀地割据政权的形成
B.中华文化对古代朝鲜的辐射
C.实行大化改新的背景
D.古代越南与唐朝关系友好
9.(2024安徽高三学业质量评价)16—17世纪,非洲古国贝宁的青铜雕像作品主要是王室成员的雕像。这些雕像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非洲的传统宗教的核心内容是尊天敬祖。他们崇拜自然,认为自然中的许多事物都有精灵,如河精、树妖、神蛇、神鸟等,在雕像上常会雕刻一些动物和植物的形象来寓示某些内涵。这反映了当时(  )
A.青铜制造业以国有为主
B.教会严格控制民众思想
C.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D.王权统治理念较为落后
10.(2024福建模拟预测)在殖民者入侵之前,玛雅文明的中心区是以石灰岩地形为主的尤卡坦半岛,他们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木器和骨器。该地区一个农民每年用250小时的劳动就可给全家提供80%的食物,这主要是由于(  )
A.工具技术的改进
B.地理条件的影响
C.农业管理的进步
D.对外交流的加强
11.(2024河北保定一模)阿兹特克人能把1 200多种植物予以分类,能对动物和矿物进行分类研究。他们在吸收玛雅人和托尔托克人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历法。在他们的历法中,1年为365天,闰年多加1天。这些成就(  )
A.具有近代自然科学的某些特征
B.改变了美洲社会发展进程
C.来自美洲内部文明间频繁交流
D.与人类的劳动实践密切相关
12.(2024江苏高三联考)下表为古代印加帝国的社会调控机制。这一系列机制(  )
主要方面 主要表现
社会组织 管理 严密的居民编制及土地、税务调配制度
宗教机制 推崇太阳神,神化印加诸王。不反对人们在信仰太阳神的同时,保持对原有神灵的崇拜
物质调 配制度 对沿海地区、高原地区、亚马逊森林地区的物品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配
处罚制度 对不同的犯罪活动制订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A.推动了印加文明走向世界
B.保障了君主的绝对权威
C.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D.维系了帝国的长治久安
二、非选择题(12分)
13.(2024浙江绍兴会稽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千百年来,来自不同自然环境、拥有不同历史记忆的族群,在独特的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属性。拥有相似文化信仰的群落,以文化认同的方式建构起对文明的归属,塑造了文明下的鲜明身份。不同的语言思维、文化信仰、传统习俗汇聚交织,塑造了多彩缤纷、熠熠生辉的文明篇章。而随着新商路的开辟,来自不同文明的个体愈发频繁地踏上彼此的版图,文明的交流与合作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注入了动力。区域文明间的互联互通,全球文明间的包容并蓄为新思维、新观念的产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推动人类文明形态不断向前发展。
——摘编自李远《以深化交流互鉴开创全球文明发展新时代》
根据材料,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世界史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答案:
1.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阿拉伯文化的特征,A项正确;拜占庭文化以东正教文化为主,排除B项;古罗马文化并未吸收伊斯兰文化,排除C项;俄罗斯文化是典型的东正教文化,排除D项。
2.B 据材料可知,为了应对阿拉伯帝国的进攻,拜占庭发明了可以在水上燃烧的武器并取得较好效果,可见军事需求对技术发展起到了客观推动作用,故选B项;阿拉伯帝国由盛转衰是在9世纪中期以后,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合,排除A项;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是在12、13世纪,排除C项;D项中“决定”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且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
3.C 据题干可知,阿拉伯文化融合了世界多地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元融合性,故选C项;题干并没有将阿拉伯文化与世界其他文明进行比较,也就无法得出“领先于世界”的结论,排除A项;图片描述的是阿拉伯文化融合了世界各地文明,即文化特点,与“政治”无关,排除B项;“桥梁”作用指的是阿拉伯文化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图片内容体现的是阿拉伯文化“多元融合性”特点,与“桥梁”作用无关,排除D项。
4.C 据材料可知,通过设立行省体制,强化了中央集权,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帝国疆域的扩张,C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并不是增强基层政权的自治力量,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对欧亚商贸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奥斯曼帝国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未提及政教合一的体制,排除D项。
5.D 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笈多王朝时期,封建采邑制度形成,促进了帝国封建化的进程,故选D项;材料描述的是笈多帝国的土地赠赐制度,与商品贸易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王扩大了赠赐土地的规模,不是强化专制王权,排除B项;笈多帝国除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外,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德里苏丹国在地方实行行省制,排除C项。
6.C 根据材料可知,印度文化划分为诸多文化种类,体现了印度文化的多样性,C项正确;材料不仅提及依据宗教派别区分的印度文化,还提及不同时期和语言区域的印度文化类别,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印度文化的多样性而非统一性,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印度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的联系,不能体现世界性,排除D项。
7.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川幕府将朱子学奉为官学,并且注重以君臣关系和家族关系来维持社会秩序,这反映了德川幕府用朱子学巩固统治,强化统治的思想基础,故选A项;推崇中国儒家思想是其现象,不是其实质,排除B项;“重视忠义和孝行品性”是利用朱子学维护统治的手段,排除C项;学习外来文化不是其最终目的,排除D项。
8.B 根据材料“王闻玄宗在蜀,遣使入唐,溯江至成都朝贡”“衣冠知奉礼,忠信识尊儒”等可知,以朝鲜为代表的周边国家表现出的知礼、尊儒等是受到唐文化的影响,说明中华文化在唐玄宗时期对以朝鲜为代表的周边国家具有辐射作用,故选B项;根据材料“玄宗在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蜀地归唐朝中央政府管辖,不是割据政权,排除A项;大化改新开始于646年,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古代朝鲜与唐朝的关系,并没有提及古代越南,排除D项。
9.D 据材料信息可知,16—17世纪,非洲古国贝宁以崇拜自然的传统宗教思想作为加强王权统治的工具,说明其统治理念较为落后,故选D项;从材料看不出青铜制造业的所有权,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反映教会控制民众思想的信息,排除B项;由材料无法推导出当时民众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态度,排除C项。
10.C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玛雅人的农业管理技术较先进,他们采用了多种农业技术,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故选C项;“工具技术的改进”与材料中“他们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木器和骨器”相矛盾,排除A项;优越的地理条件是粮食产量高的条件之一,没有农民的辛勤耕作与管理,粮食产量依然不高,排除B项;在西方殖民者入侵美洲之前,美洲与外部交流较少,D项表述不符史实,排除。
11.D 据材料可知,阿兹特克人在植物和动物的分类研究和天文历法上取得了成就,这些知识主要是在农业种植、动物畜养等生产劳动中积累起来的,与人类的劳动实践密切相关,故选D项;近代科学的特点是实验观察和数学演绎,古代阿兹特克人的科学成就不具备这样的特点,排除A项;改变了美洲社会发展进程的是西方的殖民扩张,排除B项;阿兹特克人的成就主要来自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并对美洲其他文明的成果有一定继承,美洲内部存在文明之间的交流,但未达到“频繁”的程度,排除C项。
12.C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印加帝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宗教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完善有利于统治的稳定,能够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故选C项;印加文明仅在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传播,没有走向世界,排除A项;上述机制有利于加强君主对国家的管理,“绝对权威”说法错误,排除B项;印加帝国兴起于12世纪,16世纪后期在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下灭亡,“长治久安”说法错误,排除D项。
13.参考答案 示例
标题:文明以多种形式发展与延续。
论述:有的文明通过战争的形式不断扩展其影响,如亚历山大远征开创了希腊化时代,希腊哲学、艺术和科学在被亚历山大征服的地区得到传播,这对希腊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为后来的罗马帝国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有的文明在原有地理区域的基础上,先是受到外来强势文明的入侵,后与外来文明融合,形成新的文明类型,如拉丁美洲文明。
因此,文明的传播、互鉴和传承,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