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43 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文档属性

名称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43 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0 08:4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43 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山东滨州二模)1905年,列宁在《两种策略》中写道:“俄国与其说苦于资本主义,不如说苦于资本主义发展得不够。”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重新提起并多次强调这一论断。这反映出列宁致力于(  )
A.扭转俄国经济落后局面
B.探索建设国家的方向
C.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D.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2024河北衡水模拟预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发生了严重的难民危机。据统计,截至1915年12月,有200多万难民被列车带到了东方,而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难民数量至少在500万。难民的大规模流动给俄国造成了严重的治理困境,工人罢工、农民骚乱、士兵哗变此起彼伏。这一现象(  )
A.加剧了俄国社会危机
B.表明资产阶级政府失去民心
C.导致了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说明社会主义革命时机成熟
3.(2024江西高三2月联考)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等重要文件,宣布组建第一届工农政府即人民委员会。由此可见,苏维埃政权(  )
A.得到农民阶级广泛拥护
B.推行全面社会改革
C.积极准备社会主义建设
D.注重满足群众诉求
4.(2024山东潍坊三模)1922年列宁指出:“我们在设法建立合营公司。我们已经在建立这种公司,这种公司的资本,一部分属于私人资本家,而且是外国资本家,另一部分属于我们。第一,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学习做生意,这对我们是必要的。第二,如果我们认为必要,我们随时都可以取消这种公司。”这一主张(  )
A.体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原则
B.力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C.强调维护经济独立的重要性
D.为工业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5.(2024安徽安庆一中三模)20世纪30年代初期,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大部分被苏联购买:1931年全球机器设备出口量的30%进入苏联,1932年高达50%;有数据显示,从1929年到1931年,苏联同外国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由70个增至124个。这反映了当时(  )
A.苏联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经济实力强大,外汇储备充足
C.国际形势客观助推苏联工业化建设
D.国际上普遍与苏联建立经济联系
6.(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苏联时期的某次改革提出:放松集体农庄对庄员的各种限制;在提高畜产品、马铃薯和蔬菜的征购及收购价格的基础上,改进收购制度,使其转到合同制的轨道上来;改善拖拉机站的工作;等等。下列措施属于这次改革的是(  )
A.推行粮食税制度
B.实行余粮收集制
C.恢复商品的交换
D.开展大规模垦荒
7.印度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和平手段争取自治;埃及人民以游行、罢工、罢市、街垒战斗的方式争取国家独立;埃塞俄比亚通过游击战击败意大利侵略者,恢复国家独立。这反映出(  )
A.西方殖民扩张性质变化
B.各国反殖民斗争受国际环境影响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亚非拉反殖民斗争具有多样性
8.(2024江西红色十校9月联考)以1919年3月9日的学生游行为先声,在开罗、亚历山大及其他各城市都爆发了全民性的大规模的总罢工、罢课、罢市和示威游行,进而转化为武装起义,愤怒的群众与前来镇压的军警发生了流血冲突,甚至连埃及的妇女也打破了旧习俗,走上街头,手执武器与英国侵略者搏斗。这折射出(  )
A.埃及民族解放运动斗争的艰巨性
B.民族自决成为反殖民斗争的思想武器
C.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成为历史必然
D.埃及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舞台
9.(2025八省联考四川卷)据联合国相关报告,直到1968年,拉美各国之间的贸易几乎完全依赖海运,在这一地区运营的118家海运公司中,只有17家本土公司,且运价和航线由世界运输垄断组织操控。据此推知,当时拉美国家(  )
A.深受冷战影响
B.出口贸易繁荣
C.高度依赖外资
D.相互竞争激烈
10.(2024安徽合肥二模)20世纪30年代,卡德纳斯改革期间,成立了联邦电力委员会,对私人的(主要是外国人的)电力公司实行监督;修改了关税保护法,禁止进口与本国产品相类似的商品(如纺织品、服装、食品等)。上述改革措施旨在(  )
A.发展民族经济
B.加强国家干预
C.保护本国贸易
D.抵制列强侵略
11.(2024九省联考江西卷)下图为墨西哥艺术家迭戈·里维拉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画作,图中建筑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右上角的人物是桑地诺。该图旨在(  )
A.批判尼加拉瓜独裁政权
B.揭露金融资本控制美国
C.讴歌墨西哥的民主改革
D.抨击美国的压迫与掠夺
12.(2024山东青岛三模)20世纪30年代,部分非洲知识分子发起了“黑人特色”运动,表达对非洲的自豪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黑人特色”运动进一步发展,许多诗人继续表达他们与非洲的联系,鼓励非洲人远离欧洲文化和殖民统治。这一运动(  )
A.激发了非洲共同体意识
B.保持了非洲文化的多元性
C.瓦解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D.促进了非洲民族意识觉醒
二、非选择题(12分)
13.(2024福建漳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政治运动的概况(部分)
地区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领导 力量 资产阶级;共产党 民族主义政党;部落酋长;皇帝 资产阶级;共产党
代表 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印尼反对荷兰大起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埃及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摩洛哥里夫反抗西班牙、法国侵略;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
1.B 根据材料可知,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提出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理论,致力于探索国家发展方向,故选B项;列宁作为俄国无产阶级的领袖人物,致力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扭转俄国经济落后局面,排除A项;C项因果关系倒置,故排除;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致力解决的问题,与1905年要致力解决的问题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A 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的难民问题加剧了俄国社会危机,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资产阶级政府失去民心,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机成熟,排除D项。
3.D 根据材料可知,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建立,通过颁布法令的形式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照顾工人阶级利益,进行土地改革,满足人民对于和平、土地和面包的需求,即注重满足群众诉求,故选D项;得到农民阶级广泛拥护的说法过于片面,排除A项;“全面社会改革”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巩固苏维埃政权,并非准备社会主义建设,排除C项。
4.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22年,列宁提出了与外国资本家建立合营公司的想法,这一政策体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原则,即在保持国家对经济主导权的前提下,允许一定程度的私人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故选A项;材料提及的是发展本国经济的一系列做法,没有体现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维护经济独立问题,排除C项;1922年属于苏俄(联)实施新经济政策时期,斯大林执政时期为工业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排除D项。
5.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初期苏联正处于工业化建设时期,购买大量机器设备是为了助推工业化建设,此时资本主义国家正遭遇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出口,当时客观的国际环境有利于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故选C项;材料没有将苏联重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排除A项;20世纪30年代苏联还是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外汇储备充足”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国际上普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6.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模式下的集体农庄存在诸多弊端。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放松集体农庄对庄员的各种限制,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措施,他还试图通过大规模垦荒来增加粮食产量,D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联)推行粮食税制度,排除A项;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实施于1918—1921年,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时期,恢复了商品的交换,排除C项。
7.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斗争形式多样,既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武装斗争,还有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既有暴力斗争,又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从全球观点来看,这些事件反映出当时亚非拉反殖民斗争具有多样性,D项正确;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殖民扩张的性质并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际环境”对“各国反殖民斗争”的影响,排除B项;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排除C项。
8.C 埃及全民性的大规模的总罢工和武装起义,显示出对英国殖民者的抵抗日益强烈,而英国人的镇压会激发更大的反抗意愿,这种趋势使得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成为历史必然,故选C项;材料没有强调埃及民族解放运动充满困难且任务繁重,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民族自决成为思想武器,排除B项;材料强调全民性的反抗,不单是无产阶级,排除D项。
9.C 据题干信息可知,拉丁美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几乎完全依赖海运,而在这一地区运营的海运公司中,只有少数是本土公司,且运价和航线由世界运输垄断组织操控。这表明拉丁美洲国家的海运业被外资控制,进而可以推断出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高度依赖外资,C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拉丁美洲国家深受冷战格局影响,只是说明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仍然高度依赖外资,排除A项;“出口贸易繁荣”与材料内容相悖,因为材料中提到的是拉丁美洲国家在海运方面的被动地位,排除B项;材料信息未涉及拉丁美洲地区各个国家之间相互竞争激烈,排除D项。
10.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卡德纳斯改革期间,墨西哥政府采取措施打击外国资本并保护本国资本,目的在于减少外国资本冲击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故选A项;加强国家干预是措施而非目的,排除B项;保护本国贸易是其经济措施的一部分而非主要目的,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已经取得独立,排除D项。
11.D 根据图片内容可知,纽约证券交易所周围有枪支、坦克等武器,意在说明拉丁美洲独立后长期受到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压迫与掠夺,“桑地诺”反映的是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所以图片旨在批判美国的殖民主义,故选D项;批判尼加拉瓜独裁政权与“纽约证券交易所”无关,排除A项;揭露金融资本控制美国不能体现与“右上角的人物是桑地诺”的关系,排除B项;墨西哥的民主改革是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后卡德纳斯进行的,与图片内容不符,排除C项。
12.D 根据材料“表达对非洲的自豪感”“鼓励非洲人远离欧洲文化和殖民统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运动促进了非洲民族意识觉醒,即摆脱西方殖民侵略进而争取民族独立,故选D项;“黑人特色”运动激发了非洲人的民族意识,而不是“共同体意识”,排除A项;“黑人特色”运动要求摆脱西方殖民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并未涉及其文化,排除B项;瓦解了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统治的标志是纳米比亚独立,排除C项。
13.参考答案 示例一
论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阐述:随着亚非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极大地鼓舞了亚非拉地区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示例二
论题: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力量不同。
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非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20世纪初,亚洲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较快,随着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不断觉醒,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领导力量。非洲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反对外来殖民侵略的斗争中,领导阶级主要是部落酋长或封建皇帝。综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两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力量不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