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46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2024山东青岛调研)20世纪70年代,日本大藏省开始实施国债“流动化”和利率“弹性化”措施,为债券市场的发展以及自由化提供了重要契机;1980年日本修订的外汇法,原则上实现了外汇交易自由化,1984年又撤销了期货交易的实际需求原则。日本金融领域的这些改革( )
A.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质变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C.是当时经济“滞胀”下的被迫调整
D.使日本资本主义社会化程度提高
2.(2024广东揭阳二模)1955年,一位美国总统顾问说,美国已经发展出一种全新的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这是因为美国人民通过广泛参与股票市场而获得了资本所有权并成为资本家,因此苏联提出的工人与统治阶级的阶级二分法根本不适用于美国。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
A.两大对立阶级矛盾消解
B.试图掩盖社会的深层次矛盾
C.社会形态发生重大变化
D.积极促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2024江苏南通二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政府颁布了以下法律。这些法律的颁布( )
《卡特尔法》 设立卡特尔局,对各类限制竞争的行为进行监督。将竞争自由同竞争秩序二者联系起来,为市场竞争的有关各方规定了一个法律范围
《联邦银行法》 联邦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执行机关,负责调节货币流通和经济企业的信贷供给,“保卫货币”
A.推动社会结构变化
B.力促市场良性运作
C.适应欧盟发展需要
D.强化贸易保护主义
4.(2024山东烟台、菏泽高三上期末)下表为1960—1985年美国男女劳动力所占比例情况。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 )
年份 男性就业人数/万 男性就业比例/% 女性就业人数/万 女性就业比例/%
1960 5 566.2 83.3 2 324.0 37.7
1970 6 430.4 79.7 3 154.3 43.3
1980 7 939.8 77.8 4 423.5 50.9
1985 8 446.9 76.3 5 105.0 54.5
A.全面义务教育的实现
B.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C.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
D.战后女权运动的兴起
5.(2024福建泉州五模)下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年经济增长率预测与实际年经济增长率(部分)。
时间段 年经济增长率预测/% 实际年经济增长率/%
1966—1970 5.0 5.8
1971—1975 5.9 3.8
1976—1980 5.2 3.8
1981—1984 2.7—3.2 1.2
由表推知,当时法国( )
A.政府经济职能已经缺失
B.自由放任政策弊端显现
C.国民生产总值趋于下降
D.经济运行机制亟待调整
6.(2024湖南高三适应性测试)赛博朋克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幻小说新浪潮运动,特点是关注高科技和低生活的结合,金融寡头、财阀和跨国公司掌握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底层人民毫无存在价值,肮脏的贫民窟和充满科技感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知,赛博朋克( )
A.体现信息时代的思维特征
B.反映了人们对科技文明的反思
C.对未来充满了神秘的憧憬
D.剖析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根源
7.(2024湖南长沙一中二模)下面为美国南部州黑人议员数量表,据此可推知( )
A.黑人民权运动为黑人重新争得选举权
B.美国南部各州经济发展水平动荡反复
C.19世纪后期美国黑人公民权未被承认
D.美国黑人争取民主权利道路漫长曲折
8.(2024湖南5月模拟)丹麦是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20世纪70年代以后,丹麦政府从传统的“消极的福利政策”转变为“积极的福利政策”,即给予居民更多技能培训,帮助人们自救,并逐步缩减社会性福利开支,使享用社会服务的各种条件更加严格。这一调整旨在( )
A.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
B.减少社会性福利开支
C.平衡社会效率与公平
D.增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9.(2024湖南宁乡高三11月调研)下图为1973—1983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率统计,对其解释合理的是( )
A.自由放任政策引发的经济危机
B.通货紧缩现象通过国际市场传播
C.西方经济政策调整存在局限性
D.体现福利国家政策带来诸多弊端
10.(2024福建漳州高三三模)1981—1992年,里根、布什政府发起了减少政府干预运动;1993年后,克林顿当局又主张在一些领域中保留政府计划,以便缩小政府规划和预算赤字。以上变化说明( )
A.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逐步退出
B.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摇摆无序
C.宏观调控政策选择趋于理性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影响巨大
11.(2024湖北八市高三3月联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著名女性主义代表莉丝·沃格尔亲身参与美国女性主义运动实践,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受压迫的根源,进而提出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社会是实现女性彻底自由的必要条件。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女性解放的主要途径是社会变革
B.美国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C.战后格局严重影响美国社会进步
D.美国女性经济地位日益突出
二、非选择题(13分)
12.(2024山东淄博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为:冻结工资、物价、房租,要求国会削减联邦开支,停止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对进口商品增收10%的附加税,对外援助减少10%。
新经济政策引起了西欧及日本等国的强烈反应,除纽约和东京外,各国的黄金和外汇市场纷纷关闭。经过激烈的斗争和谈判,1971年12月18日,十国集团代表在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举行会议,达成“史密森协议”。主要内容有:
①美元对黄金贬值7.89%,每盎司黄金的官价由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
②调整汇率平价,美元贬值,其他各国主要货币升值。
③非储备货币对美元的波动允许幅度由正负1%调整为正负2.25%。
④美国政府取消10%的临时进口附加税。
材料二 1972年2月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情况表(基数1971年4月30日)
货币名称 对美元升值百分比/% 货币名称 对美元升值百分比/%
比利时法郎 11.57 荷兰盾 11.57
法郎 8.57 瑞典克朗 7.48
联邦德 国马克 13.57 瑞士法郎 13.88
里拉 7.48 英镑 8.57
日元 16.88 加拿大元 浮动
——摘编自彭春林《尼克松政府应对“美元危机”的探究(1971—1973)》等
(1)尼克松政府为什么实行“新经济政策”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对“史密森协议”进行评析。(7分)
答案:
1.C 据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对国债和外汇进行改革,以促进金融自由化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滞胀”危机,政府应减少干预以应对危机,故选C项。
2.B 美国普通民众因为购买公司的股票而成为公司的小股东,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仍然存在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本质区别,题干材料是在想办法掩盖其社会深层次矛盾,故选B项;工人与资本家的阶级矛盾依然存在,两大对立阶级矛盾依然没法消解,排除A项;1955年的美国依然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形态并未发生重大变化,排除C项;题干所述是所有权方面的调整和变化,而不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D项。
3.B 据材料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颁布了相关法律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目的是促进市场良性运作,故选B项;材料中法律的颁布并不能推动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欧盟成立于德国统一后,材料为联邦德国,此时欧盟没有成立,排除C项;材料中法律是为了规范国内市场、金融秩序,与国际贸易无关,不属于贸易保护主义,排除D项。
4.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使得女性有了更公平的就业机会,女性的就业率日益提升,故选B项;男性和女性都属于义务教育对象,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项;D项不是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
5.D 由数据可以推知,当时法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导致实际经济增长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故选D项;政府只是减少干预,政府经济职能并没有缺失,排除A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自由放任政策弊端就已显现,排除B项;年经济增长率是正的,说明经济呈现正增长,“国民生产总值趋于下降”说法错误,排除C项。
6.B 据材料可知,赛博朋克一方面关注高科技,一方面关注低生活,揭示了现代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下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严重,体现了人们对科技文明的反思,故选B项;材料强调对信息时代科技影响的反思,排除A项;赛博朋克并没有体现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排除C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排除D项。
7.D 材料反映了美国南部州黑人议员数量在19世纪中后期趋于下降,20世纪60年代后慢慢上升,这说明了美国黑人争取民主权利的道路漫长曲折,故选D项;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为黑人争得了选举权,排除A项;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后国家得到了统一,统一的国内经济市场形成,南北方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排除B项;美国南北战争后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排除C项。
8.C 丹麦政府“积极的福利政策”更注重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的就业能力,鼓励他们自救,减少对福利的长期依赖,这些调整反映了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平衡的追求,故选C项;福利国家的调整是资本主义统治的手段和方法的调整,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的弊端,排除A项;减少社会性福利开支是这一调整的表现,而不是目的,排除B项;这一调整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增强,排除D项。
9.C 由材料中1973—1983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统计呈现出曲折发展的态势可知,西方的经济政策调整存在局限性,故选C项;1973—1975年失业率上升是由于国家干预引发的经济危机,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国际市场无关,且从失业率也无法得出通货紧缩的现象,排除B项;福利国家政策的弊端表现在扩大了政府的财政支出,降低了民众的工作积极性,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
10.C 克林顿当局并没有继续减少政府干预的政策,而是在一些领域中保留政府计划,这有利于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说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趋于理性,故选C项;美国始终实行市场经济,排除A项;材料内容只涉及里根、布什政府与克林顿政府经济政策的差异,排除B项;美国仍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排除D项。
11.A 沃格尔主张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社会,使女性获得解放,故选A项;材料中涉及的是女性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国内的女性主义运动,并未提及世界格局,战后格局严重影响美国社会进步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沃格尔指出了女性受压迫的现实,美国女性经济地位日益突出的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12.参考答案 (1)原因:美国经济衰退,通货膨胀严重;美苏争霸、越南战争加大美国财政赤字;西欧、日本崛起,冲击美国的经济霸权;布雷顿森林体系弊端显现。
(2)评析:
从原因角度作答:新经济政策引发美元信任危机,损害了西方国家的利益;美国与西欧国家的矛盾凸显,加剧了国际经济、金融的动荡。
从影响角度作答:史密森协议部分实现了币值、汇率、关税的调整,没有解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性问题,美元国际地位下降,其他国家货币作用增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