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2024)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2024)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7 16:2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
让我们一起走进初中生活,记录精彩瞬间,收获愉悦心情。在春日的湖边散步,听枝头________的鸟儿嘹亮的歌声;在树荫蔽日的池塘边________,赏含苞欲放的夏荷娇媚的情态;在静mì的秋日游玩,品果实成熟的甜美;在________的冬日相约,一起赏蜡梅,看远山。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嘹亮( )            静mì( )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争先恐后 驻足 温情     B.呼朋引伴 驻足 温晴
C.争先恐后 造访 温晴 D.呼朋引伴 造访 温情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比量子计算机还要慢一百万亿倍。
B.我们要响应政府“创建文明城市”,把我市建设成为一个美丽文明的城市。
C.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互相合作。
D.虽然学习的路途漫长又崎岖,但是任何一切困难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和拦路虎。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________,不曾因为疲惫而摒弃对云霄的向往;________,不曾因为失败而抛弃对光明的向往;________,不曾因为害怕而放弃对理想的向往。
A.飞蛾振翅扑火  海燕搏击风浪  雄鹰翱翔天宇
B.飞蛾振翅扑火  雄鹰翱翔天宇  海燕搏击风浪
C.雄鹰翱翔天宇  飞蛾振翅扑火  海燕搏击风浪
D.海燕搏击风浪  雄鹰翱翔天宇  飞蛾振翅扑火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散文《荷塘月色》、小说《背影》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曹操,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
D.“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根据提示默写。(5分)
(1)春天像小姑娘,______________,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诗人李白不仅喜好四处游历,还爱结交朋友,对朋友总是一往情深,《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朋友深切关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4分)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上面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__________》,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________》。“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7.江淮实验中学七年级(2)班正在开展以“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7分)
(1)【活动一:猜谜语】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下面有三条谜语,请猜猜谜底分别是什么节气。(3分)
①人离位心别愁( ) ②为官一世两袖风( ) ③大可不必害怕( )
(2)【活动二:补对联】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围绕“二十四节气”这一主题,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2分)
上联:一犁耕破路边土,今日芒种   下联:双手捧住炉中火,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探结果】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之后经过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写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材料二: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二十四节气与天文、气象、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二十四节气本为节令气候的标志,但后来融汇了祭祀、宗教、庆贺、游乐等内容,形成社群性的活动,演变为中华民族节日习俗的组成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次北固山下(4分)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次北固山下”中“次”的意思是停宿,“乡书何处达”中“书”的意思是书信。(2分)
9.(广东中考)默写古诗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的“雁”常被误写成“燕”。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雁”。(2分)
知识卡片
《汉书·苏武传》记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信的代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张之万①之马(10分)
张尚书②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③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也,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
(有删改)
【注释】①张之万(1811—1897):字子青,张之洞堂兄,晚清大臣,著名书画家。②尚书:官职名称。③固:坚持。
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畜一红马(饲养)  B.公不许(同意)  C.遣人来买(派遣)  D.连易数人(改变)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B.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C.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D.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12.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张之万家里有一匹红马,它是一匹可以日行千里的好马。
B.军人坚持要买马,张之万没有办法,只好把马卖给了他。
C.军人买到马后认为是劣马,是因为马的表现让他误解了马的脾气和性格。
D.面对军人退回的这匹马,张之万哀求无果,只能退金收马。
13.文中的“军人”识马却驾驭不了马,这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4分)
一方面由于马愿意跟随原来的主人,另一方面军人没有摸熟马的脾气、习性,没有掌握驾驭马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芦花雪(17分)
王 洁
①晨光微露,我沿着出城的公路骑行,去寻找穆柯寨村芦苇荡里的冬天。
②村庄笼罩在薄雾当中,乡道上行人稀少。穆柯寨仿佛还在沉睡中,显得幽静而质朴。
③我穿过茫茫的田野,路过连片的村宅,沿着小路拐过几个弯,不一会儿,一大片漫天蔽日的芦苇荡便出现在眼前。白茫茫的苇丛层层叠叠,一直延绵到视线的尽头,与天边火红的朝阳相接。
④一缕缕金色的霞光透过云层洒向芦苇。一株株并肩而立的苇秆挺立着,顶着饱满的穗子,芦花摇曳,妙曼多姿。叶片和花穗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在霞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⑤微风过处,洁白的芦花飘飘洒洒地飞舞着,宛若浪漫的雪花纷飞,又仿佛千万只白蝴蝶翩然展翅。此刻,每一朵芦花仿佛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在寒风中跳跃着,共同奏响一曲冬季恋歌。
⑥晨光尽洒,蓝天白云下,芦花如雪肆意飞扬,在水光中映出美丽的倒影。眼前这迷人的画卷,为秦楚古道上苍凉沉寂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浓浓的诗意和几分款款的柔情。闭上眼睛,耳畔,只有风的吟唱和花穗的簌簌低语,似有似无的云雀啾鸣,缥缈旷远。
⑦正当我惬意地独享着这一片美好时,一阵“哗哗”的桨声由远而近。睁开眼来,只见一只小船在湖水中荡漾而来。我向划船的少年打了个招呼,便踏上了小船。船桨不紧不慢地划出圈圈涟漪,小船钻进了芦丛深处。阳光透过苇秆洒向水面,湖水如碎金子闪烁着光芒。飘扬的芦花划过我的指尖,又拂过我的头发,飘向那些在浅水里觅食的水鸟,落在它们的翅膀上,与洁白的羽毛浑然一体。那些水鸟立在芦苇丛中,优哉游哉地晒着太阳,偶尔用细长的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偶尔钻进水里叼出一条小鱼。船桨惊动了那些正在栖息的鸟儿,它们扑腾着翅膀飞远,激起层层细浪,掀动丛丛芦苇,抖落出蓬蓬芦花。
⑧千百年来,时光荏苒,这片芦苇荡陪伴穆柯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穆柯寨历史悠久,村口的古树盘根错节,斑驳的树皮上写满了沧桑。如今古树历尽风霜雨雪,依然屹立不倒,陪伴着穆柯寨祖祖辈辈的乡民们,经历着一次又一次春去秋来,迎来一场又一场芦雪纷飞。
⑨相传,历史上女将穆桂英曾屯兵于此,谱写了巾帼英雄之歌。不知,穆桂英是否在村口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沉吟苦思兵法布阵?是否走进过这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阵阵芦花飘来,落在她的头顶,装点着她的发髻,那是一幅多么令人神往的画面。
⑩一只白鹭扑腾着翅膀飞过来,停在我们的船舷上,打断了我那无边无际的遐思。小船划出苇丛,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开阔的湖面。艳阳高照,水天相接,芦花纷飞。
冬日的芦苇荡,呈现出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素雅风姿和寂静之美,足以打动每一颗向往宁静的心。沐浴着芦花雪,我的内心也慢慢静下来,沉醉其中。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12月9日,有删改)
14.【散文·迷人画面】作者笔下描摹了一幅幅迷人的画面,你最喜欢哪幅图?为什么?请仿照例句,分享你的阅读感受。(2分)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的冬季恋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散文·诗意语言】本文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写景抒情。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散文·精巧构思】有同学觉得第⑨段内容应该删去,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散文·隽永标题】交流会上,有同学认为本文题目可改为《穆柯寨村的冬天》,也有同学觉得可改为《冬日的芦苇荡》,你觉得这三个题目哪个更好?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散文·个性情思】有同学认为本文可以作为类文阅读编入七年级第一单元,请结合本单元的导语,说说你的看法。(4分)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本单元课文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用文学语言编织成富有诗意的美的情境,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阅读这些课文,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美妙,生活的醇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每个人的四月天(13分)
雨 茂
①四月初,我一早起床,到小区南门外散步、吃早点。清晨6点,天气有些凉,虽然北风瑟瑟,但我感觉并不刺骨,风中氤氲着温润的甜香,这是春天花草生发的气息吧!
②返回公寓时,被小区内的几株花树吸引,近前驻足观看,感觉像是海棠。花瓣白中沁粉,从底部向上渐变,整体颜色清爽雅洁,像极了少女的脸色。海棠素净淡雅的气质、亭亭玉立的形象与少女相投合,没有扑鼻的香气,反倒能让人们潜心欣赏,这可能是文人墨客偏爱它的原因吧!苏轼的《海棠》诗构思颇精妙:“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作者“烧高烛”以待,这当然不是真的,更不是把玩,是物我两忘。
③时间还早,我索性四处走一走。一处单元门前有一个高大的紫藤架,架上渐次生出了许多穗状蓓蕾,少数在花穗底部含苞欲放,大多数还在积蓄力量。从外形上看,紫藤的蓓蕾很像构树的花穗,但要致密得多、大得多、颜色也鲜亮得多。我憧憬着谷雨前紫藤花盛开的景象,串串倒悬状如刺槐花,朵朵像紫色的蝴蝶,小鸟藏在其中鸣叫,姑娘们坐在紫藤架下小憩,真是“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④大自然就是一所大学校,我们在其中生活、学习、工作,大自然给了我们栖息地,也给了我们美的体验与愉悦,因为大自然就是一座大花园。
⑤我不禁想起了故乡,虽然那是一个四季花开的地方,但春天还是最美的。当大地从冬眠中醒来,杏花、桃花、梨花渐次开放,油菜花、刺槐花竞相斗艳。
⑥开得最欢的油菜花,花期长,盛开时铺展连片,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我痴迷于油菜花轰轰烈烈的气质,觉得它张扬但不张狂。可惜油菜花有刺鼻的气味,在它旁边待久了会使人发晕,但仍让人欲罢不能。
⑦稍后开放的是刺槐花。刺槐木质疏松,生长快速,很适合做烧材,隔两三年砍伐一次,来年又争先恐后地发芽抽条,不用担心它的生命力。刺槐开花是一簇一簇的,单花状如蝴蝶,白色,穗穗倒挂,压弯了柔软的枝条。家乡没有人采摘槐花,所以花开得极繁盛。刺槐开花持续时间长,香气浓郁,沁人心脾。每当槐花盛开的时节,蜜蜂成群结队穿梭其间,如精灵般翩跹起舞,嗡嗡的声音此起彼伏,好一派“刺槐枝头春意闹”!
⑧如今人们生活好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有人不远千里去观赏油菜花、杏花、桃花、荷花、梅花、茶花……在当年的人们看来,这是难以想象的。
⑨现在,中国城市、乡村广种花树,遍植鲜花,各地有名目繁多的赏花节,有如潮的观光客,可惜很少看到中学生。大自然就是课堂,各种草木花卉都能启迪人、涵养人、教化人,多么希望处于花季的少男少女们能像我们当年那样,从容地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以闲适恬淡的心态对待大自然。
⑩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韶华不负己。这是每个人的四月天,希望大家都能在花香中绽放最美的自己。
(选自《齐鲁晚报》2023年4月25日,有删改)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中的“物我两忘”写出诗人沉浸于对海棠花的欣赏,忘却世俗纷扰。
B.“开得最欢的油菜花”中“欢”字直抒胸臆,体现作者赏花时的愉悦之情。
C.文章结尾段与题目《每个人的四月天》相呼应,总结全文,升华文章主旨。
D.文章脉络清晰,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细腻,语言典雅,富有文采。
20.写景状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结合选文内容,填写下表。(3分)
植物 特点
海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藤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菜花 花期长,盛开时铺展连片,轰轰烈烈,气味刺鼻
刺槐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我憧憬着谷雨前紫藤花盛开的景象,串串倒悬状如刺槐花,朵朵像紫色的蝴蝶,小鸟藏在其中鸣叫,姑娘们坐在紫藤架下小憩,真是“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任选角度赏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蜜蜂成群结队穿梭其间,如精灵般翩跹起舞。(赏析加点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四月天”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以《________的心声》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告别小学时光,进入初中生活。成长路上,亲情、友谊、梦想,时时与我们相伴;孤独、迷茫、挫折,常常与我们同行。一路走来,每个人都有着别样的青春滋味。
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500字左右。
答案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
让我们一起走进初中生活,记录精彩瞬间,收获愉悦心情。在春日的湖边散步,听枝头________的鸟儿嘹亮的歌声;在树荫蔽日的池塘边________,赏含苞欲放的夏荷娇媚的情态;在静mì的秋日游玩,品果实成熟的甜美;在________的冬日相约,一起赏蜡梅,看远山。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嘹亮(liáo)            静mì(谧)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A.争先恐后 驻足 温情     B.呼朋引伴 驻足 温晴
C.争先恐后 造访 温晴 D.呼朋引伴 造访 温情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比量子计算机还要慢一百万亿倍。
B.我们要响应政府“创建文明城市”,把我市建设成为一个美丽文明的城市。
C.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互相合作。
D.虽然学习的路途漫长又崎岖,但是任何一切困难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和拦路虎。
【点拨】A项,不合逻辑,表示慢或少的时候,不能用倍数,可改为“量子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比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还要快一百万亿倍”;B项,成分残缺,在逗号前加“的号召”;D项,语意重复,删掉“任何”或“一切”。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________,不曾因为疲惫而摒弃对云霄的向往;________,不曾因为失败而抛弃对光明的向往;________,不曾因为害怕而放弃对理想的向往。
A.飞蛾振翅扑火  海燕搏击风浪  雄鹰翱翔天宇
B.飞蛾振翅扑火  雄鹰翱翔天宇  海燕搏击风浪
C.雄鹰翱翔天宇  飞蛾振翅扑火  海燕搏击风浪
D.海燕搏击风浪  雄鹰翱翔天宇  飞蛾振翅扑火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散文《荷塘月色》、小说《背影》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曹操,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
D.“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点拨】《背影》不是小说,是散文集。
5.根据提示默写。(5分)
(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诗人李白不仅喜好四处游历,还爱结交朋友,对朋友总是一往情深,《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朋友深切关怀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名著阅读。(4分)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上面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鉴略》。“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无奈和痛苦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对“我”要求过于严格,完全不顾及孩子心理的人。
7.江淮实验中学七年级(2)班正在开展以“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7分)
(1)【活动一:猜谜语】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下面有三条谜语,请猜猜谜底分别是什么节气。(3分)
①人离位心别愁(立秋) ②为官一世两袖风(清明) ③大可不必害怕(小寒)
(2)【活动二:补对联】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围绕“二十四节气”这一主题,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2分)
上联:一犁耕破路边土,今日芒种   下联:双手捧住炉中火,明朝大寒
(3)【活动三:探结果】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之后经过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写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材料二: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二十四节气与天文、气象、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二十四节气本为节令气候的标志,但后来融汇了祭祀、宗教、庆贺、游乐等内容,形成社群性的活动,演变为中华民族节日习俗的组成部分。
示例一:二十四节气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__示例二: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次北固山下(4分)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次北固山下”中“次”的意思是停宿,“乡书何处达”中“书”的意思是书信。(2分)
9.(广东中考)默写古诗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的“雁”常被误写成“燕”。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雁”。(2分)
知识卡片
《汉书·苏武传》记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信的代称。
示例:古人曾在雁足上系书信传递,后来“雁”成为书信的代称;“归雁洛阳边”意思是希望返回的大雁代自己捎去家书,在诗中作者借“归雁”表达思乡之情,故此处应写作“雁”。
(二)张之万①之马(10分)
张尚书②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③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也,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
(有删改)
【注释】①张之万(1811—1897):字子青,张之洞堂兄,晚清大臣,著名书画家。②尚书:官职名称。③固:坚持。
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畜一红马(饲养)  B.公不许(同意)  C.遣人来买(派遣)  D.连易数人(改变)
【点拨】易:更换。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B.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C.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D.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
12.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张之万家里有一匹红马,它是一匹可以日行千里的好马。
B.军人坚持要买马,张之万没有办法,只好把马卖给了他。
C.军人买到马后认为是劣马,是因为马的表现让他误解了马的脾气和性格。
D.面对军人退回的这匹马,张之万哀求无果,只能退金收马。
【点拨】“张之万哀求无果,只能退金收马”理解错误。张之万对于此事求之不得,于是马上退了卖马的钱收回了这匹马。
13.文中的“军人”识马却驾驭不了马,这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4分)
一方面由于马愿意跟随原来的主人,另一方面军人没有摸熟马的脾气、习性,没有掌握驾驭马的方法。
【参考译文】尚书张之万,畜养了一匹红色的马,非常地神气,速度非常快,曾经在一天内奔跑数千里,大气不喘。一个军人看见了非常地喜欢它,派人前来买下那匹马,张之万不答应。他坚持请求,张之万没有办法,于是那军人就拉着马离开了。不久,马被送了回来,张之万为此感到很奇怪,询问(把马送回来的)原因。他说:“刚刚骑上去,就被(马)踢了下来,连续换了几个人,都被甩得掉了下来。这是只性子暴躁的马,所以把它退了回来。”张之万对于此事求之不得,于是马上退了卖马的钱收回了这匹马。等到他骑上马,马仍像从前一样温顺善良,原来是这马希望跟随(自己原来的)主人。
(三)芦花雪(17分)
王 洁
①晨光微露,我沿着出城的公路骑行,去寻找穆柯寨村芦苇荡里的冬天。
②村庄笼罩在薄雾当中,乡道上行人稀少。穆柯寨仿佛还在沉睡中,显得幽静而质朴。
③我穿过茫茫的田野,路过连片的村宅,沿着小路拐过几个弯,不一会儿,一大片漫天蔽日的芦苇荡便出现在眼前。白茫茫的苇丛层层叠叠,一直延绵到视线的尽头,与天边火红的朝阳相接。
④一缕缕金色的霞光透过云层洒向芦苇。一株株并肩而立的苇秆挺立着,顶着饱满的穗子,芦花摇曳,妙曼多姿。叶片和花穗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在霞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⑤微风过处,洁白的芦花飘飘洒洒地飞舞着,宛若浪漫的雪花纷飞,又仿佛千万只白蝴蝶翩然展翅。此刻,每一朵芦花仿佛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在寒风中跳跃着,共同奏响一曲冬季恋歌。
⑥晨光尽洒,蓝天白云下,芦花如雪肆意飞扬,在水光中映出美丽的倒影。眼前这迷人的画卷,为秦楚古道上苍凉沉寂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浓浓的诗意和几分款款的柔情。闭上眼睛,耳畔,只有风的吟唱和花穗的簌簌低语,似有似无的云雀啾鸣,缥缈旷远。
⑦正当我惬意地独享着这一片美好时,一阵“哗哗”的桨声由远而近。睁开眼来,只见一只小船在湖水中荡漾而来。我向划船的少年打了个招呼,便踏上了小船。船桨不紧不慢地划出圈圈涟漪,小船钻进了芦丛深处。阳光透过苇秆洒向水面,湖水如碎金子闪烁着光芒。飘扬的芦花划过我的指尖,又拂过我的头发,飘向那些在浅水里觅食的水鸟,落在它们的翅膀上,与洁白的羽毛浑然一体。那些水鸟立在芦苇丛中,优哉游哉地晒着太阳,偶尔用细长的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偶尔钻进水里叼出一条小鱼。船桨惊动了那些正在栖息的鸟儿,它们扑腾着翅膀飞远,激起层层细浪,掀动丛丛芦苇,抖落出蓬蓬芦花。
⑧千百年来,时光荏苒,这片芦苇荡陪伴穆柯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穆柯寨历史悠久,村口的古树盘根错节,斑驳的树皮上写满了沧桑。如今古树历尽风霜雨雪,依然屹立不倒,陪伴着穆柯寨祖祖辈辈的乡民们,经历着一次又一次春去秋来,迎来一场又一场芦雪纷飞。
⑨相传,历史上女将穆桂英曾屯兵于此,谱写了巾帼英雄之歌。不知,穆桂英是否在村口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沉吟苦思兵法布阵?是否走进过这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阵阵芦花飘来,落在她的头顶,装点着她的发髻,那是一幅多么令人神往的画面。
⑩一只白鹭扑腾着翅膀飞过来,停在我们的船舷上,打断了我那无边无际的遐思。小船划出苇丛,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开阔的湖面。艳阳高照,水天相接,芦花纷飞。
冬日的芦苇荡,呈现出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素雅风姿和寂静之美,足以打动每一颗向往宁静的心。沐浴着芦花雪,我的内心也慢慢静下来,沉醉其中。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12月9日,有删改)
14.【散文·迷人画面】作者笔下描摹了一幅幅迷人的画面,你最喜欢哪幅图?为什么?请仿照例句,分享你的阅读感受。(2分)
示例:我最喜欢霞光漫照图,这是一首曼妙多彩的冬季恋歌。金色的霞光洒向芦苇,挺立的苇秆顶着饱满的穗子,摇曳多姿,与露珠相映生辉。
示例一:我最喜欢芦花纷飞图,这是一首灵动美妙的冬季恋歌。洁白的芦花飞舞着,如雪花纷纷,如蝴蝶展翅,在寒风中跳跃,灵动美丽。__示例二:我最喜欢水光映照图,这是一首美丽迷人的冬季恋歌。金色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洁白的芦花如雪花肆意飞扬,绘成一幅迷人的画卷,充满诗情画意与款款柔情。
15.【散文·诗意语言】本文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写景抒情。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分)
调动听觉,细致写出风声、花穗簌簌声、云雀声,声音由近及远,逐渐变得悠远,衬托出芦苇荡的安静,表现作者置身于芦苇荡中的惬意以及对宁静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16.【散文·精巧构思】有同学觉得第⑨段内容应该删去,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4分)
示例:不能删。作者由眼前的穆柯寨、历史悠久的古树引起无边无际的遐思,联想到女将穆桂英,并想象穆桂英在大树下苦思兵法布阵、走进芦花雪中的画面;将现实和想象的画面巧妙融合,体现穆柯寨历史悠久,丰富文章内容,增添人文内涵,赋予穆柯寨神秘感和历史厚重感,深化文章主旨。
17.【散文·隽永标题】交流会上,有同学认为本文题目可改为《穆柯寨村的冬天》,也有同学觉得可改为《冬日的芦苇荡》,你觉得这三个题目哪个更好?为什么?(4分)
示例一:我认为《芦花雪》更好。此题目运用比喻,更具有诗意美和画面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主体部分描写穆柯寨芦花荡中的芦花如雪花般飘舞,由此带给作者美的享受与无限遐思,表达对让人心旷神怡的景物的沉醉与赞美以及对宁静的向往之情。以“芦花雪”为题,不仅彰显文章主要内容,更突出情感与主题。__示例二:我认为《穆柯寨村的冬天》更好。这个题目不仅交代并强调时间、地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也更能突出穆柯寨经历了漫长岁月,增加厚重的历史感与文化底蕴。__示例三:我认为《冬日的芦苇荡》更好。这个题目交代时间、景物,点明本文主要描写对象;强调冬日芦苇荡素雅的风姿和寂静之美,表达作者向往宁静的心。
18.【散文·个性情思】有同学认为本文可以作为类文阅读编入七年级第一单元,请结合本单元的导语,说说你的看法。(4分)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本单元课文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用文学语言编织成富有诗意的美的情境,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阅读这些课文,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美妙,生活的醇美。
示例:我认为可以。因为本文主要描写了穆柯寨冬天的芦苇,与“四季美景”的单元内容关联;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运用多种修辞和多样表现手法描摹了霞光漫照图、芦花纷飞图等迷人画面,表达作者对穆柯寨冬天的喜爱之情,抒发作者向往宁静之心,符合本单元“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的人文主题。
(四)每个人的四月天(13分)
雨 茂
①四月初,我一早起床,到小区南门外散步、吃早点。清晨6点,天气有些凉,虽然北风瑟瑟,但我感觉并不刺骨,风中氤氲着温润的甜香,这是春天花草生发的气息吧!
②返回公寓时,被小区内的几株花树吸引,近前驻足观看,感觉像是海棠。花瓣白中沁粉,从底部向上渐变,整体颜色清爽雅洁,像极了少女的脸色。海棠素净淡雅的气质、亭亭玉立的形象与少女相投合,没有扑鼻的香气,反倒能让人们潜心欣赏,这可能是文人墨客偏爱它的原因吧!苏轼的《海棠》诗构思颇精妙:“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作者“烧高烛”以待,这当然不是真的,更不是把玩,是物我两忘。
③时间还早,我索性四处走一走。一处单元门前有一个高大的紫藤架,架上渐次生出了许多穗状蓓蕾,少数在花穗底部含苞欲放,大多数还在积蓄力量。从外形上看,紫藤的蓓蕾很像构树的花穗,但要致密得多、大得多、颜色也鲜亮得多。我憧憬着谷雨前紫藤花盛开的景象,串串倒悬状如刺槐花,朵朵像紫色的蝴蝶,小鸟藏在其中鸣叫,姑娘们坐在紫藤架下小憩,真是“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④大自然就是一所大学校,我们在其中生活、学习、工作,大自然给了我们栖息地,也给了我们美的体验与愉悦,因为大自然就是一座大花园。
⑤我不禁想起了故乡,虽然那是一个四季花开的地方,但春天还是最美的。当大地从冬眠中醒来,杏花、桃花、梨花渐次开放,油菜花、刺槐花竞相斗艳。
⑥开得最欢的油菜花,花期长,盛开时铺展连片,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我痴迷于油菜花轰轰烈烈的气质,觉得它张扬但不张狂。可惜油菜花有刺鼻的气味,在它旁边待久了会使人发晕,但仍让人欲罢不能。
⑦稍后开放的是刺槐花。刺槐木质疏松,生长快速,很适合做烧材,隔两三年砍伐一次,来年又争先恐后地发芽抽条,不用担心它的生命力。刺槐开花是一簇一簇的,单花状如蝴蝶,白色,穗穗倒挂,压弯了柔软的枝条。家乡没有人采摘槐花,所以花开得极繁盛。刺槐开花持续时间长,香气浓郁,沁人心脾。每当槐花盛开的时节,蜜蜂成群结队穿梭其间,如精灵般翩跹起舞,嗡嗡的声音此起彼伏,好一派“刺槐枝头春意闹”!
⑧如今人们生活好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有人不远千里去观赏油菜花、杏花、桃花、荷花、梅花、茶花……在当年的人们看来,这是难以想象的。
⑨现在,中国城市、乡村广种花树,遍植鲜花,各地有名目繁多的赏花节,有如潮的观光客,可惜很少看到中学生。大自然就是课堂,各种草木花卉都能启迪人、涵养人、教化人,多么希望处于花季的少男少女们能像我们当年那样,从容地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以闲适恬淡的心态对待大自然。
⑩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韶华不负己。这是每个人的四月天,希望大家都能在花香中绽放最美的自己。
(选自《齐鲁晚报》2023年4月25日,有删改)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第②段中的“物我两忘”写出诗人沉浸于对海棠花的欣赏,忘却世俗纷扰。
B.“开得最欢的油菜花”中“欢”字直抒胸臆,体现作者赏花时的愉悦之情。
C.文章结尾段与题目《每个人的四月天》相呼应,总结全文,升华文章主旨。
D.文章脉络清晰,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细腻,语言典雅,富有文采。
【点拨】“开得最欢的油菜花”中“欢”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花的欢喜体现作者赏花时的愉悦之情,是借景抒情(或间接抒情)。
20.写景状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结合选文内容,填写下表。(3分)
植物 特点
海棠 ①素净淡雅(或:清爽雅洁)、亭亭玉立
紫藤 ②蓓蕾致密且较大,颜色鲜亮
油菜花 花期长,盛开时铺展连片,轰轰烈烈,气味刺鼻
刺槐 ③生命力强,花开得繁盛,花期长,香气浓郁
21.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我憧憬着谷雨前紫藤花盛开的景象,串串倒悬状如刺槐花,朵朵像紫色的蝴蝶,小鸟藏在其中鸣叫,姑娘们坐在紫藤架下小憩,真是“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任选角度赏析句子)
示例一: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进行描写,描绘了一幅紫藤花盛开引来鸟儿和人们流连其间的和谐美好的画面。__示例二:作者把紫藤花比作紫色的蝴蝶,并引用诗句,描绘了一幅紫藤花盛开引来鸟儿和人们流连其间的和谐美好的画面。
(2)蜜蜂成群结队穿梭其间,如精灵般翩跹起舞。(赏析加点词语)
“翩跹”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蜜蜂轻盈、灵动、优美的舞姿。
22.“四月天”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四月天”在文中指大自然的四月天,它繁花盛开,景致优美,生机勃勃;也喻指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繁花似锦的青春阶段,作者希望大家特别是青少年亲近自然,不负春光,努力绽放。
三、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以《________的心声》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告别小学时光,进入初中生活。成长路上,亲情、友谊、梦想,时时与我们相伴;孤独、迷茫、挫折,常常与我们同行。一路走来,每个人都有着别样的青春滋味。
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