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无忧】第9课 辛亥革命(情境化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八上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无忧】第9课 辛亥革命(情境化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八上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9.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6 17:4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八年级历史 上册·统编版2024
辛亥革命是场意外吗?
情境导入
观看《辛亥革命》视频
辛亥年,武昌发生的那点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学习目标
能够运用史料分析武昌起义爆发的过程,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了解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次革命的主要史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立足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历史地位。(家国情怀)
1
3
2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知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性。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二次革命
学习难点:如何辩证的看待辛亥革命的意义?
探究新知
目录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与二次革命

武昌起义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
一、武昌起义的背景
一次大的革命行动往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聚集能量,而辛亥革命的能量正是从1894-1911年聚集的,武昌起义是其能量的释放。——金冲及《辛亥革命史稿》
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投入的民间资本,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的广泛反对,引发了保路运动。
湖北防守空虚
四川保路运动
缓慢积累的革命星火为什么在武昌爆发?
二、武昌起义的过程
自主探究:阅读课本结合地图,归纳武昌起义的概况和过程?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新军
地点:
时间:
主力:
经过:
武昌
计划泄漏
武昌首义,夺取军械库
猛攻湖广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汉阳汉口响应
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三、武昌起义的结果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汉口
汉阳
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问题:为什么称为“辛亥革命”。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 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
狭义:
指1911年武昌起义,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广义:
狭义的辛亥革命
广义的辛亥革命
19世纪末
1912年
1911年
10月10日
辛亥革命的概念
确认一下
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假设你是1912年南京的记者,请为《民国日报》撰写一则头条新闻,报道中华民国成立。”
一、中华民国的成立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将中华民国的资料补充完整。
时间
地点
总统
副总统
国旗
机构
纪元
性质
意义
1912年1月1日
南京
孙中山
黎元洪
临时参议院
公历,中华民国纪元(1912)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五色旗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国旗:五色旗





年份 民国年份
1912年 民国元年
1913年 民国二年
1914年 民国三年
1915年 民国四年
1916年 民国五年
…… ……
公元年=民国年+1911
民国年=公元年-1911
小提醒:民国纪年只适用于公元1912年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
知识拓展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学以致用: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民国11年生人,1949年他的实岁年龄是多大呢?
民国11年+1911=公元1922年
1949-1922=27(岁)
一、中华民国的成立
二、颁布法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二章 人民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试分析以上条文内容体现了哪些原则?
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
自由平等
用宪法形式确定下来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等原则,
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自主学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殊之处?
二、颁布法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意义: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捍卫革命果实的“紧箍咒”
辛亥革命的两大重要成果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知识拓展
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4)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性质、人民权利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做了细致规定。
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约束效力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二、颁布法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与二次革命

袁兄,只要您能解决清帝退位的问题,宣布赞成共和,我即行辞职,推举袁兄继任总统之位!
此话可当真!?
那是必然!尽管放心!
您可瞧好啦!
成立团体:
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1859年-1916年)
袁世凯(1859-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
袁世凯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是大地主大买办资产阶级政治代表。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在辛亥革命前的十几年中,他以叛卖维新派而获得慈禧太后的信任,以血腥镇压义和团和出卖主权而博得帝国主义的欢心,一直是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所倚重人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起北洋军阀独裁统治。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说一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背景?
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袁世凯交涉,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小组合作:阅读课本梳理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过程?
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第一步
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提出辞职,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第二步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职。临时政府迁北京。
第三步
袁世凯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清帝退位诏书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新任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二、二次革命
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的措施
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做的抗争
VS
宋教仁组成国民党
(1912年)
1.背景:
破坏责任内阁制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内阁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必须由内阁总理签署才能生效。
国民党成为第一大党,
宋教仁组阁政府,出任总理
(责任内阁制限制总统权力)
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成员 国务总理 唐绍仪 北洋派 司法总长 王宠惠 同盟会
外交总长 陆征祥 北洋派 教育总长 蔡元培 同盟会
内务总长 赵秉钧 北洋派 农林总长 宋教仁 同盟会
陆军总长 段祺瑞 北洋派 工商总长 陈其美 同盟会
海军总长 刘冠雄 北洋派 交通总长 施肇基 无党派
财政总长 熊希龄 亲袁派 南京留守 黄兴 同盟会
袁世凯亲信
收买 ——刺杀 (宋案)
为宪法流血第一人
二、二次革命
2.概况:
⑴根本原因:
⑵直接原因/导火线:
⑶时间:
⑷领导人:
⑸结果:
1913年
孙中山、黄兴
宋教仁案
袁世凯专制独裁。
问题思考: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
“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
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失败,孙中山、黄兴等流亡日本
结合材料思考袁宋案对时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知识拓展
遗憾: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 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了吗?还有什么遗憾?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chái)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 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 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 潮流的闸门。
课堂小结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与二次革命
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1年10月10日
时间:
时间:
1912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 命的序幕
主力:
湖北新军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二次革命
失败,孙中山、黄兴等流亡日本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情境练习
1.(2025·河北石家庄·三模)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命令吴禄贞率北洋新军第六镇(师)镇压山西革命,但他却暗中与山西革命党人联络,随后并共同反清,最终于1911年11月被旧势力暗杀于石家庄火车站。此事说明( )
A.君主立宪思想广泛传播 B.革命与反革命斗争激烈
C.革命果实落入北洋之手 D.革命党人孤立无援
B
情境练习
2.(2025·江苏盐城·三模)从1911年12月开始,上海某报纸连续刊登了下图所示广告。这则广告中所呈现的现象反映了辛亥革命( )
A.促进了西方科技的传播 B.引发了复古思潮的兴起
C.推动了社会思想的解放 D.促使租界权益全部收回
C
布置作业
话题讨论:
情境设定:假设你是1912年的一名中学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任务:
1. 用3-5句话描述你家门前街道上发生的一个变化(如服饰、称呼、旗帜等)。
2. 写出你听到邻居们讨论的一个与革命相关的话题(如“共和”“剪辫子”等)。
3. 作为学生,你认为辛亥革命给你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1. 街道上不再有挂着龙旗的轿子,不少人剪掉了辫子,穿着新式短衣的学生越来越多。
2. 邻居张大爷说:“现在是民国了,咱们也成‘国民’了,皇帝管不了咱们啦!”
3. 学校里开始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老师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这让我对未来更有期待。
THANKS!
谢谢观看
八年级历史 上册·统编版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