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无忧】第1课 鸦片战争(情境化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八上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无忧】第1课 鸦片战争(情境化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八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6 17:4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鸦片战争
(
教学目标
)
1.学生能够阐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及清朝战败的原因,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通过分析史料,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通过史料分析中英贸易状况,认识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结合地图梳理战争进程,培养时空认知能力。对比条约条款,分析主权丧失的影响,提升历史解读能力。(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深刻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大影响,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家国情怀)
(
教学重点
)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
教学难点
)
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转变的深远影响。
(
教学过程
)
情境导入
(一)导入新课
展示内容:展示中国近代历史开端相关视频。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近代屈辱史是如何开始的吗?你们认为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呢?
提示:引导学生从视频中寻找信息,从中国被打开国门的时间、方式等方面思考;并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从清末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是偶然还是必然。
过渡语: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到位,1840年中国被英国用炮火轰开了紧闭的国门,从此进入到了屈辱的近代。这段历史具体是如何一步步发生的?中国因此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
探究新知
(二)新课讲授
1. 鸦片战争的背景
(1)中英两国情况对比
展示内容 :展示中英两国在政治、经济、外交、贸易方面的情况对比文字图片资料。突出贸易对比,体现中国出口茶叶、生丝等,进口呢绒、布匹滞销的情况,同时标注“出超”“入超”字样。
教师提问 :在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贸易状况如何?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找出中国出口和进口的主要商品。
提示 :引导学生关注茶叶、生丝等中国商品在英国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以及英国呢绒、布匹在中国滞销的情况。
过渡语 :英国商人发现正常商品贸易难以打开中国市场,赚取利润,于是他们开始向中国走私一种特殊的商品 —— 鸦片。
(2)鸦片走私的危害
展示内容 :展示鸦片实物图片、吸食鸦片者萎靡不振的图片以及相关危害文字说明(如摧残精神、损害健康等)。
教师提问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严重危害?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材料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
提示 :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如白银外流导致财政危机,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等。
过渡语 :面对鸦片泛滥的严峻形势,清政府决定采取行动,而广东作为对外通商的重要口岸,成为了禁烟的关键地区。
2. 林则徐虎门销烟
展示内容 :展示林则徐禁烟的影视视频(如林则徐在广州销毁鸦片的现场、销烟池等);虎门销烟的时间、地点和意义的文字说明。
教师提问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虎门销烟的时间、地点、意义分别是什么?
提示 :引导学生提取视频和文字中的关键信息,如林则徐采用生石灰进行集中销烟等措施,1839年6月25日在广东虎门销烟,这是禁烟的伟大胜利,显示了反抗外来侵略的意志等。
过渡语 :虎门销烟作为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极大地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然而,英国并没有就此罢休,反而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3. 鸦片战争的爆发及经过
(1)战争爆发的原因
展示内容 :展示《(英)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史料,展示英国贸易和走私鸦片在中国的受挫情况。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和前面所学知识,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提示 :引导学生明确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是林则徐虎门销烟。
过渡语 :虎门销烟这一事件,虽然看似只是禁烟运动的一个举措,但它却如同导火索一般,点燃了英国发动战争的野心。英国以维护鸦片贸易为幌子,实则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攫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了解了战争的起因,我们也将目光投向战争的进程,去看看在战争中发生了哪些关键事件。
(2)战争的主要阶段和民族英雄
展示内容 :展示鸦片战争形势图(标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关键地点,如广州、定海、镇江、吴淞等),同时展示牺牲的民族英雄汇总表格、画像图,三元里民众英勇抗敌的史事资料。
教师提问 :鸦片战争分为哪两个阶段?在战争期间,涌现出了哪些民族英雄?他们分别在哪些地点进行了英勇抵抗?
提示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相关地点,讲述英雄事迹,如关天培在虎门抵抗英军,陈化成在定海抗英等。
过渡语 :尽管中国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清朝战败的原因。
4.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展示内容 :展示清朝军队武器装备落后相关图片,同时展示对比图(如清朝军队与英军武器装备对比)。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结合课本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分析,如封建制度的腐朽、经济落后、武器装备陈旧等。
过渡语 :清朝的战败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的签订,下面我们将详细了解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5.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条约内容
展示内容 :展示《南京条约》原件图片,同时呈现五口通商、割地、赔款、协定关税的文字内容说明(如“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等)。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P8页内容,完成表格,填写《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提示 :引导学生关注五口通商、割地、赔款、协定关税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过渡语 :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深刻变化。
(2)条约影响
展示内容 :展示英国输华货值数据变化图、中国领土被割占示意图(突出香港岛被割让)、清朝末年百姓穷苦生活图像、中英关税变化图等。
教师提问 :《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材料进行分析。
提示 :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思考,如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加剧财政危机、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
过渡语 :《南京条约》的签订并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始,签订《南京条约》后,其他列强蜂拥而至,纷纷要求和清政府签订条约,以获得在中国的特权。
其他条约
展示内容:展示中英、中美、中法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其他条约表格和图片信息。
教师提问:除了《南京条约》外,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又被迫与哪些国家签订了哪些条约呢?这些条约又使列强从中国获得了哪些利益呢?
提示:引导学生从课本寻找有效信息,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理解列强在中国权益的扩大。
过渡语:一系列的条款看似只是纸上的规定,但它们却如沉重的枷锁,沉重地套在中国人民的身上,引发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从领土的割让,到经济的掠夺,再到主权的破坏,中国的社会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鸦片战争的全过程,包括其背景、爆发、经过、失败原因以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然而,中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反抗精神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布置作业
情境设定 :假设你是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后的一名广州中学生,亲眼见证了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变化。请用手绘数轴形式记录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历史细节与个人思考。
示例讲解 :展示手绘时间轴的示例,讲解如何绘制,包括标注关键事件(如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爆发等)、配简笔画、写感受等。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手绘数轴,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
(
板书设计
)
(
教学反思
)
教学过程基本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对鸦片战争相关知识有了了解。通过图片、图表等展示,学生直观理解了中英贸易对比、鸦片危害及条约影响等内容;小组讨论鸦片战争失败原因,提升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但存在不足,如学生对“出超”“入超”概念理解不透彻,部分小组讨论不深入,今后应加强概念讲解和小组讨论组织引导,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