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中访友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1 山中访友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6 14:45:10

文档简介

1 山中访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赏精彩语段,领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拟人手法的运用。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
以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作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个性阅读体会为教学的着力点,以学生的思维创造火花为突破点在实际操作中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和表达自由。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品味文章的语言,在欣赏和品味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细腻的描写)。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走近山中
1、导入新课: 有人说,没有朋友的人生是一片荒漠在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百花争艳的时节出去踏青访友,更有一番好心情,有时还会留下一个好记忆因此,我特地为大家请来一位导游,他是李汉荣作家(课件显示作者姓名)今天,李导满怀好心情带我们到“山中访友”(课件显示课题) 2、播放课件《山中访友》,学生观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走进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中,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为下环节与文本交流打下基础)
活动2【讲授】走进山中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件显示问题) (1)作者满怀好心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是谁?(学生答,师板书: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悬崖、瀑布、云雀、落叶、老柏树、归鸟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点,理清思路) (2)这些“朋友”我们平时也常常见到,我们通常称之为什么?(景物) 文章写的是作者“山中观景”的过程,为什么要以“山中访友”为题呢? 这两个标题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区别?用心体会,认真思考 (3)学生畅谈看法 (4)教师小结:用朋友称呼山中的景物,表现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与它们的亲近,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把景物写活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写作技巧) 2、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1)作者喜爱、亲近大自然的感情还可以从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受出来? (2)作者是“访友”而非“观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进一步感受出来?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让学生于诵读中,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学生可能找到的好词好句有: (1)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用第二人称,好象面对面地与老桥交谈、倾诉,使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更亲切、更自然、更强烈) (2)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躬、俯”二字用得好,拟人手法,既抓住古桥形状的特点,又写出古桥鞠躬尽瘁为人类服务的奉献精神) (3)走进树林,鸟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拟人,“唤”和“交换眼神”,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感觉特别的亲切) (设计意图:在学生列举句子时进行引导,让学生对一些有特点的句子进行分析、感悟、阅读理解并通过朗读加深体会)
活动3【活动】欣赏品味,领悟感受 
在作者的笔下,各种各样的景物好像都活了,都有了它们自己的生命,在朗读中,哪一样景物深深地打动了你?如果可以,你最希望自己成为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景物,为什么?(静心默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文中动人的画面,并且给画面配上色彩和声音,让画面在脑中动起来;也可以联想生活中或者书中,影视作品中相似的情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诗情画意的画面,好,请进入角色找出自己最喜欢、最令自己感动的景物,欣赏领略语言之美、景物的形象之美)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己喜欢的景物的语句 (2)全班交流:你最希望自己成为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景物,为什么?我希望自己成为,因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表述,反映他们对于课文语言的理解和领会,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几句话,着重朗读,深入体会,再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于重要词语、关键语句的理解) (3)不知道大家感受到了没有,为作者所赞扬的、被我们所喜爱所肯定的景物都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一种为我们所熟悉的,在我们身边存在着的可贵的品质,有哪些呢?(无私奉献、自我牺牲、清澈纯洁、充满智慧……)——正是由于大自然中的景物能给人以真的感悟、美的享受、善的启迪,所以才让我们这样流连忘返吧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和熏陶使他们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指导学生朗读美句佳段 5、联想创作: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在我们的眼中,山中的朋友是如此的真、善、美,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亲近在作者的亲切的呼唤声中,在作者热情的赞美声中,山中的景物会有怎样的感悟和回应呢,试着猜想一下它们的内心世界,试着以某一种景物的语气给作者写一段回应的话吧 要求:①同桌两位同学互相配合,一位同学读原文,一位同学进行相应的想象,然后互换角色,再试一次 ②要尽量地唤起自己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自然景物的特点 ③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人称的变化,恰当地选用词语,尽量做到语言生动形象 (1)同桌配合,按要求完成相关练习 (2)全班交流,教师和同学及时予以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设计意图:小组中的交流与合作,这个过程体现了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关注,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例句:你好,德高望重的古桥爷爷!,你无怨无悔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抬头望你,我就想起长征途中的老班长和舍己为人的老支书 古桥爷爷:你好,我矗立在这里,看风云变幻,看人世沧桑,深感时光易逝,几百年,几千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孩子,要珍惜现在的一切啊 (设计意图: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同时也是对知识方法的一种灵活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使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
活动4【讲授】走出山中
李作家把去访友时的“好心情”带回了家为答谢山中好友,他准备举办一个朋友联欢会为此,他特邀记者参加并准备会前接受采访如果你是记者,你有什么问题想采访李作家?(教师扮演李作家,学生扮演记者开展采访活动) (设计意图:一是教师因势利导,适当渗透思想教育要热爱大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二是活动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仿写片断《秋日的山中访友》 板书设计 山中观景(事) 山中访友拟人手法 热爱自然(情)
课件37张PPT。山中访友 李汉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著名诗人、散文家。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首,散文随笔1000多篇,中短篇小说30余篇,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小说月报》、《青春》、《散文》、《散文百家》、《星星》等海内外100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随笔、杂文、小说约2000多篇(首)。先后获市、省、全国各类奖项30余次。作者简介给下列带横线的字注注音。栀子( ) 唱和( )
禅心( ) 湛蓝( )
憔悴( )
逝川( )
zhī
hè 
chánzhàn qiáo cuì shì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流水,比喻消逝的时光。(   )
②精神高度集中,不分散。(   )
③玄秘深奥。(  )逝川  凝神  玄奥  ④指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 )
⑤道德高尚,有很高的声望。 ( )
⑥形容有滋味或有兴趣的说道。 ( )
⑦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唱和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憔悴 阅读感知作者去山里寻访友人,他都见到了哪些朋友?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阅读感知作者去山里寻访友人,他都见到了哪些朋友?见到了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蚂蚁、归鸟等。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山中访友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将古桥、树木、山泉小溪等景物看成自己的山中朋友,将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是为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样说既使行文生动,又为下文与景物对话作铺垫。研 读 赏 析 作者拜访了很多朋友,他是怎么称呼他的朋友的呢?

抓关键词,说说山中众朋友分别有哪些特点?作者分别从山中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
古桥—老朋友——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用第二人称,好象面对面地与老桥交谈、倾诉,使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更亲切、更自然、更强烈。 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
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躬”、“俯”二字用得好,拟人手法,既抓住古桥形状的特点,又写出古桥鞠躬尽瘁为人类服务的奉献精神。 树林—知己—幻想自己也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溪流——妹妹——唱和小诗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大哥——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爷爷——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石头——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落叶——细数命运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眼含柔情,悄悄做一会儿女性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感动又吓人老柏树——为我遮雨的恩泽 蚂蚁——与我有缘分,做了患难兄弟归鸟——伴我带着月色回家古桥——老朋友——古老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幻想自己也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大哥——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
悬崖——爷爷——深深的峡谷刻着清澈的禅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石头——轻轻敲击——听见时间的回声
落叶——细数纹理——看到命运的手相
小花——插上头发——悄悄地做了一会儿女性
老柏树——为我遮雨——天地给我的恩泽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归鸟——伴我回家思考:
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用的是拟人化说法。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样说既使行文生动,又为下文写与景物对话做铺垫。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a.理解法:这篇文章或这句话美,
美在__;
b.感悟法:读了__ ,我感受到
(体会到) __ ;
c.拓展法:读了__ ,我想到
(仿佛看到) __ ;
d.质疑法:读了__ ,我不理解__
学习方法提示:体会反思 你觉得作者对人生有怎样的思考呢? a.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
b.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
c.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
d.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
e.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人 生 启 示 山中访友 李汉荣 (构思新奇)古桥 (拟人) 古老坚韧 树林 (联想) 植根民众 (联想丰富) 山泉 溪流 白云 瀑布 悬崖 云雀 石头 落叶 小花 回归自然雷雨 柏树 蚂蚁 以爱待人 保护自然 (充满童趣)

热爱大自然界(拟人)山中访友无言的朋友走进它热爱它保护它美思珍想像训练 面对这么多的好朋友,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请用"你好____"的句式说一句话。 你好,孔雀仙子!你张开七彩长裙,是邀我与你共舞吗?
你好,蝴蝶表妹!你漂亮的花衣是妈妈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吗?
你好,溪流里欢闹的小鱼!乐观是你的天性,自由是你的财富。

你好,孔雀仙子总结课文: 作者用优美的文笔,“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天地给我们恩泽,自然赋予我们生命。 飞禽走兽,花鸟虫鱼,都是自然之子,都与我们有缘分,让我们把天地万物当成自己的亲友、邻居、伙伴。让我们与自然共荣共存,协调发展。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