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教学设计
课时素养目标:
1.通过学习西方文官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认识历史发展延续与变迁的辩证统一。分析西方文官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及其与中国科举制度的渊源;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等时代因素对选官制度的影响,培育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2.在了解西方文官制度演进史实的基础上,尝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健全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国际视野,培育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课时重、难点:
重点: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和影响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难点:科举制与西方文官制度之间的联系;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教法:
讲授法、问题引导法、史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比较教学法
学法:
自主预习、史料收集、合作学习、归纳总结
媒介使用: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文官概念,让学生认识到文官就是“公务员”。接着展示两组图片明确: 成为公务员不仅是很多中国大学生的选择,在首先确立文官制度的英国也是如此。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我们本节内容的主人公憨豆先生也希望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光荣的文官。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教师:请大家阅读课本P35—P36,然后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在哪一年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
2.如果在1870年以前的英国,平民出身且没有加入任何政党的憨豆先生是否具备成为一名英国文官的可能?
[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归纳后展示
时期 社会特征 选官方式 内容
中世纪后期 封君封臣、王权与教权并立 恩赐官爵制 国王挑选亲信, 赐予官职
17世纪 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个人赡徇制 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任人唯亲
18世纪以来 西方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 政党分肥制 执政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
时期 社会特征 选官方式 弊端
中世纪后期 封君封臣、王权与教权并立 恩赐官爵制 官员只是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于仆从
17世纪 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个人赡徇制 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
18世纪以来 西方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 政党分肥制 腐败泛滥,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教师课件展示英国文官制度建立过程的重要时间节点,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明确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过程
[学生:根据课本整理具体改革内容]
教师:英国确立文官制度后,文官制度也开始在其它西方国家扩展开来,大家阅读课本并简述西方文官制度扩展的概况?
[学生思考后结合课本和材料内容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归纳并展示
教师: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一个制度的确立如此,我们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是如此。尽管有时我们可能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正如荀子所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三、英国文官制度出现的原因
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哪些因素促使英国在1870年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进行展示。
1.历史因素: 传统官制的弊端
2.经济因素(根源):工业革命
3.政治因素:资本主义制度确立,需要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
4.思想因素:随着“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思想深入人心,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
5.外来文化:科举制的影响
6.催化剂: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
教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工业革命、启蒙运动、中国科举制的共同作用下,建立公平、廉洁、高效的政府成为社会共识。
课堂习题训练:
1.(2022·福建泉州·三模)19世纪以来,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这一做法( )
A.保障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标志君主立宪制的成熟
C.防止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滋生 D.完善了代议制民主政治
2、(2022·河北·模拟预测)1893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不从属于任何政党,并将文官固定化和职业化。改变了以往文官跟随本政党在政治上共进退的状况。这种变化( )
A.改变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结构
B.强化了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C.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影响
D.促进了国家管理水平的提高
教师:结合以上所学,我们假设:憨豆先生经过一场艰难的考试后,成功成为了一名英国文官。在此,我们首先对憨豆先生表示祝贺,接下来,我们和憨豆先生一起走近文官制度,近距离了解西方文官制度的相关内容。
四、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追随憨豆先生的成长轨迹,分析英国文官制度在入职、任职、晋升方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后结合课本和材料内容回答]
材料一: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
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
材料二: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
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
材料三: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
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进行展示
1.特点:
①公开性 ②中立性 ③稳定性 ④公平性
教师: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西方文官制度有什
么影响?教师展示材料后提问:
材料一: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
——[英]玛格丽特·撒切尔《唐宁街岁月》
材料二:现如今,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也在吸收中国传统人事制度合理成分和借鉴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上得以基本确立,并于2005年颁布《公务员法》,反观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制度,不仅具有与西方接轨的共性一面,还具有自身不同于西方的个性之处。
——杨延昭《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比较研究》
材料三:英国文官制度的问题主要在于部门和部际磋商之间,为处理专门问题而设立的部际委员会往往成为扯皮的场所,迄今还没有看到谁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但大量官僚主义的现象严重存在,似乎不在中央各部,而在庞大的管理社会福利的政府机构之中。这里人员众多,规章繁琐,行政开支浩大,工作差错最多,是英国行政管理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冉隆勃《文官制度在英国的特殊作用》
[学生思考后结合课本和材料内容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进行展示
2.影响
积极:
①范了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②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③为世界其他各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局限性:
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③文官层次越来越多,推诿扯皮、争权夺利,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
合作探究:接下来请同学们关联中外,对比西方文官制度与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并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学生根据材料讨论后概括]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进行展示
[课堂小结]:
西方文官制度深刻影响了世界各国官员选拔与管理的变革。进入新时代,我们不仅要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同时也继承中国既有传统,与国情相结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务员选拔制度。作为文科生的你们本身在公务员考试中就占据一定的优势,请相信“仰观天宇,时间更加深邃;俯身耕耘,未来无限可能”
[板书设计]: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我国公务员制度→西方的文官制度→科举制
建立 背景 建立过程 特点 影响
1870 历史因素 考试录用 积极:
中立、常任 消极:
其他因素 先英国,后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