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重庆市綦江中学牛肉面肉夹馍炸莲藕油煎腌鱼米粉炒饭长寿面粽子干炒牛河馕饺子西湖醋鱼菠萝排骨奶豆腐陈皮鸭青稞粉青稞粉龙井虾仁手抓羊肉小鸡炖蘑菇 牦牛肉重庆火锅吃货眼中的中国地图初识农业什么是农业? 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
栽培 或饲养 ,以获取产品的生产部门。植物动物农业的分类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副业探究农业气候资料土壤资料水稻习性茶树习性水稻生长习性: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播种期(春季)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以上,齐穗期(夏季)的均温要求高于20—22℃。单、双季稻降水量分别在750毫米和1500毫米。茶树长习性: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土壤PH值4.5~6.5为宜;年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年平均温度在18℃~25℃度;地表排水性能良好。 农业区位分析动植物习性地理环境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
政策……)联系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分布例:江西千烟洲山区农业分布1234林木 农田(水稻) 鱼塘 农田
江西千烟洲:位于江西泰和县灌溪镇,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红壤:红壤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PH在4.5~5.2之间;粘重,保水保肥力差,耕性较差,有酸、粘、瘦的特性。年均温约19.5℃,年降水总量约1500毫米区位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该事物的地理位置 Where ? Why? 思考:这些影响因素是一成不变 的吗?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自然因素可以改造温室大棚梯田灌溉 对自然因素的改造不是无限制的,要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如果产出低于投入就不适宜改造了。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 农业区位的定义
2 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
3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2: 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但要遵守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课堂知识总结课件21张PPT。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 看教材,思考:1、农业的概念。
2、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3、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4、影响农业生产的农业技术经济因素有哪些?
5、影响农业生产的农业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农业的概念农业是直接从野生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一、自然条件1、热量
2、光照
3、地形
4、土地
5、水分我国海南一年三熟,能生长椰子、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而山东两年三熟,只能生长苹果、梨等温带水果。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热量:决定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方法1、新疆为什么适合种植哈密瓜、葡萄、棉花?而且瓜果特别甜?
2、欧洲西部的英国为什么最适合发展乳畜业?小组讨论 光照思考:为什么小麦等旱作农业分布在北方,水稻等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南方?
说明气候因素中那个因素影响农业生产?水分:决定作物品种、
耕作方式(水田和旱田)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闻名世界,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原因是什么?问题: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较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区位类型,这是为什么?地形:决定农业类型
山地丘陵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
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
课堂练习分析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
①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 )
②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葡萄。( )
③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 )
④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①—热量 ②—光照 ③—地形 ④—地形二、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劳动力
技术装备
生产技术
种植方式
耕作制度 太空玉米能结出6~7个“棒子”,长出5种颜色,而且味道比普通玉米好。
太空育种的效益和成果吸引了美国、俄罗斯,保加利亚、菲律宾等国家,都希望与我国合作。上天“修炼”回到“尘世”的太空种子,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必将洒播广袤的大地,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太空食品,给人类带来无限的福音课堂练习分析影响下列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技术因素:
a.培育良种 b.机械化 c.节水技术
①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
②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农业工人。
③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三、社会经济条件1、市场
2、交通运输
3、农产品消费状况1234市场长江口该城市的农业为什么要这样布局以前,北方一到冬季,每家每户都会购买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大白菜存在家里,如今再也没有这种现象了,请问是为什么?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我国20世纪90年代苹果畅销,北方许多地区盲目扩大苹果的种植规模。到了2004年,我国市场上苹果供过于求,不仅价格大跌,而且出现严重的滞销局面。”
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光照地形土地水分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热量种植方式耕作制度市场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状况课堂小结课件设计说明 本课件运用powerpoint2003制作,整个课件以学习活动和任务贯穿整个过程,课件内容丰富多彩,图片结合文字,简单明了,有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操作简便。课件18张PPT。高中地理必修2 第三章二节农业区位因素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一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考纲要求一、知道区位及农业区位的含义
二、分析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三、区别农业区位主导因素和限制因素
1、什么是区位?
2、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哪些?这些因素会有怎样的变化?
3、如何区别影响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4、运用农业区位理论,你能否评价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和劣势?
5、画出知识框架图。
结合教材P59—62和《优化设计》考点内容,思考:自主学习一包种子萌发的千万富翁——房淑霞阅读下列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加那利海枣因原产于非洲加那利群岛而得名。喜高温,喜多雨,喜充足的光照。但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寒耐旱能力,一般年最低月气温不低于-2℃, 充足灌溉水源的地方均可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有机壤土最佳。
1997年元月,房淑霞从报纸上得知,漳州市政府要在漳州到漳浦兴建百里花卉走廊。改革开放以来,漳浦的基础设施水、电、路、通信等方面的建设都获得长足的进步。已形成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和乡村道路组成的公路交通网络,村村通公路。房淑霞还打听到厦门植物园已经从国外引进和试种了加那利海枣,并且还在园林绿化工程里推广。很快,她在福建厦门附近的漳浦县长桥镇租了一亩地,把这包种子种了下去。?1、影响加那利海枣生长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2、影响房淑霞具体选址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还是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3、在房淑霞的带动下,周边几个村子的农民也开始大面积种植加那利海枣。面对竞争,房淑霞应如何应对,请同学们出谋划策。小组合作:请你填一填 (12年 海南卷)图6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1、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A典例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图4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1、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13分)
2、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13分)答案:
1、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 (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
2、通过航空运输,
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 (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农业区位因素在变化吗? 读“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回答: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平坦 B、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不足
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
A、甲地全部城市化
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CD 下图是由遥感提供的信息处理后绘成的我国东部某地地图,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中信息简要评价本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6分)答案:
热量丰富,降水多,雨热同期、东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
春季雨水多,易造成低温,夏季伏旱造成减产、寒潮、台风等影响本地;
西部为丘陵,土壤贫瘠。课堂小结不断变化,自然条件可改造课后作业 完成《优化设计》农业区位因素对应习题课件24张PPT。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湘版教材) 江汉平原的水稻 华北平原的小麦大兴安岭的森林内蒙古草原的畜牧舟山渔场的渔业上面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产业活动?
我国农业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如有规律,从规律出发探究綦江三角镇发展木瓜业是否恰当?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标准阐释:
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能运用案例分析主要区位条件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进一步强化地理环境区域差异的地理观念,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三角木瓜园感知体验区 自主学习区1、阅读教材p59-60勾画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有哪些?
2、阅读教材p59-60勾画影响农业生产的人文区位因素有哪些?
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技术地租案例探究区三角镇种植木瓜有哪些有利、不利自然区位条件?生长环境要求温度:喜温暖环境,在江淮流域可露地越冬。
光照:不耐阴,栽植地可选择避风向阳处。
土壤:对土质要求不严,但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较好,低洼积水处不宜种植。
水分:喜半干半湿。在花期前后略干。土壤过湿,则花期短。见果后喜湿。若土干,果呈干瘪状,就很容易落果。果接近成熟期,土略干。果熟期土壤过湿则落果。案例探究区三角镇种植木瓜有哪些有利、不利人文区位条件?案例探究区面对三角镇木瓜种植的新变化,如何发展?有利:政府投资改造土地,种植规
模扩大;从浙江引进了新品
种,产量提高。
不利:受经济发展、反腐等影响,
本地销量减少,金立方工厂
停产;运往重庆的木瓜片,
由于气温高,途中腐男。本节课学到哪些?课堂小结运用检验区教材活动1、阅读教材p60分析四地农业自然因素?
2、阅读教材p60分析四地农业技术因素?
3、阅读教材p60分析四地社会经济因素?自我检测区对点训练 农业区位因素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 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据此完成1~2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解析 盖简易阳光房主要是通过保持热量,改变自然条件中的热量条件;边防站海拔4 900米左右,此处不仅气温低,地温也比较低,不适于蔬菜的生长;A自我检测区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解析 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主要解决的是地温低的问题。C自我检测区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解析 由题干信息知该图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图中显示地形类型是山地丘陵,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布局了水产养殖业、种植业和林业,判定该地农业类型是立体农业。C自我检测区4.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解析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推进,市场对水果、蔬菜及乳畜产品等农产品需求量扩大,使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呈现种植业比重下降的新变化,反映在土地利用上是粮食种植用地规模减小。A12345自我检测区综合提升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上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自我检测区(1)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解析 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是气候温和、水量适宜等。该地区位于赤道地区,且海拔高,气候温暖,年温差小,蒸发较小,雨量较充沛,光照相对充足,适宜花卉生长。答案 (地处低纬)雨热较充沛,(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自我检测区(2)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解析 花卉生产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和广阔市场。该地自身市场较小,只能利用航空运输运到国外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该地劳动力廉价,成本较低;政府政策的扶持,有力地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答案 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