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背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重点难点
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体会语言的特点。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了解作者,激起共鸣
作者简介
活动2【讲授】生字词语,扫清阅读障碍
字词教学
活动3【讲授】理清脉络,全面把握
1、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同时完成以下任务:①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②体味本文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③梳理文章脉络。
明确:本文字里行间渗透着淡淡哀愁的父子间相爱相怜的感情,爸爸疼爱儿子,儿子感念爸爸。
第1段: 开篇点题,难忘背影
第2~3段:描述家境,渲染气氛
第4~5段:车站送行,细心关照
第6段: 车站惜别,刻画背影
第7段: 思念父亲,再现背影
活动4【讲授】师生互动,精心探究
1、学习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难忘背影
这两句交待了作者的写作原因,用一个“最不能忘记”表现了父亲的“背影”给“我”留下的是无比深刻的印象,显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
为什么父亲的背影“最不能忘记”呢?
明确:这里是作者设置的悬念,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课文题目是背影,而这里第一段就提到了背影,这种写作手法叫做什么呢?
明确:这种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开门见山,开篇点题。点明这是难忘的背影。
2、学习第2~3自然段 描述家境,渲染气氛
“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那作者这里指的是哪些事情,请在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
第3段写的是什么?
明确:主要描述了家境的惨淡。结合刚才所讲的祸不单行来看,这两段文字阐明了作者当时的家境是非常的困难。而这又在整篇课文里面起到什么作用呢?这些都是令人伤心的事情,作者这样写,实际上是为了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所以这两段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描述家境,渲染悲凉气氛。”
3、第4~5自然段 车站送行,细心关照
在第4自然段中,写了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由不送我到决定送我,作者为何刻意写这个环节?
明确:作者这样写恰恰是为了强调父亲对儿子的那种细心关照。通过两次“再三”和两次“踌躇”都可以表现出来。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在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儿子。
这一段共出现过几次“聪明”?请找出原文。
明确:共出现两次。第一次的“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当父亲忙着和脚夫讨价还价的时候,“我”总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其实并不是父亲说话不得体呢,实在是家境日下,囊中羞涩,可是当时作者并没能体会到父亲的想法。而现在想起来,自己那时候太不成熟了,自以为是,心里面很内疚,这里的聪明是反语。第二次的“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儿子,“我”暗笑父亲的迂,自以为看破世情,其实以父亲的经历,他怎么会看不出这种人情事理呢!只是“我”当时完全不能领会父亲的用意,这里的聪明也是反语,是作者对父亲的关怀的一种反省!悔恨自己不理解父亲。
在第4、第5这两段中,作者几次提到我的年纪?请找出来。
明确:作者两次提到我的年龄,“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父亲的做法并不理解,觉得没必要,这也正呼应了刚才所讲的两次聪明的悔恨自责心理,同时也从侧面反应出父亲对我的关照是细致入微的。
4、重点研读课文的第6、7自然段。
(1)研读第6段内容: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这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我”在车站看到的父亲的两次背影。
这一段,第一次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的?
明确:父亲去买橘子爬月台的时候。
作者是如何来描写这个背影的?
明确:①先写父亲的外表和衣着,“父亲是一个胖子”“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接着再写父亲爬月台,这样就能把父亲的爬月台画面更好描绘出来。交待父亲是个胖子,是为了后面的爬月台做铺垫。②父亲的衣着是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突出了什么颜色?(黑色)为什么突出黑色?(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作者接着又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
明确:蹒跚。
“蹒跚”这个词的意思?作者为什么用“蹒跚”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
明确: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写完父亲的蹒跚,作者又写了什么?父亲爬月台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明确:动作描写。作者运用了哪几个动词来描写父亲爬月台?
明确:“攀”、“缩”、“倾”。
为何用“攀”不用“抓”?
明确: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
用“缩”字有什么好处?
明确:“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同样,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学生齐读这几句话,要突出应重读的词。
作者看到这样的背影,他的反应如何?
明确:“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作者被父亲深深地感动了,这是一种伟大的父爱。
这一段的第二次背影是在什么时候看到的?
明确:在父亲慢慢远去的时候看到的。这是一个由近及远的背影,由清晰可见慢慢变成再找不着了。
当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正慢慢消失在视线之内,他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明确:作者流下了眼泪,内心非常感伤,对自己不能理解父亲而悔恨。这是一种对背影逝去的追忆,包含无尽的牵挂。
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就是父亲与我在车站离别时的情形,文章具体写到了父亲的两次背影,一次是买橘,一次是看着父亲离开的时候。那么这一段的段落大意我们可以概括为“车站惜别 刻画背影”。
板书:第6段:车站惜别,刻画背影
(2)研读第7自然段
小结:这一段写的就是从那次浦口车站分别以后,作者看到父亲来信,又回想起了父亲的背影,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我们把这一段概括为“思念父亲,再现背影”。
活动5【讲授】五、课堂小结
文章从背影的角度刻画了父爱子、子爱父的感人画面,表达了深深的父子之情。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父亲用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远行的游子几番落泪,父子之情跃然纸上。文章在记人、叙事、抒情等方面都十分平实,却蕴含着极为深挚的情感,可谓“真情真感真文”。
活动6【练习】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
课件16张PPT。背 影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朱自清基础测评正音练习:给加底线的词注音
交卸( ) 奔丧( ) 橘子( )
晶莹( ) 迂腐( ) 琐屑( )
栅栏( ) 差使( ) 照看行李( )
踌躇( ) 举箸( ) 颓唐( )基础测评正音练习:给加底线的词注音
交卸(xiè ) 奔丧(sāng) 橘子( jú )
晶莹(yíng) 迂腐(yū ) 琐屑(suǒxiè)
栅栏(zhà ) 差使(chāi) 照看行李(kàn)
踌躇(chóuchú)举箸( zhù ) 颓唐(tuí)基础检测检测练习一
根据意思写出该词语
1)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2)奔赴亲人的丧事
3)把自己的财产、衣服出卖和典当出去 4)乱七八糟的样子
5)有了空闲的时间,指失业在家 6)凄惨暗淡,不景气
7)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8)精神不振作
9)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10)细小而繁多的事
精读全文,深入讨论1、文章几次写到了父亲的背影,重点是哪一次背影?
2、这几次背影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几次背影的?
3、文章题为“背影”,但第2-4段的内容似与背影无关,删去后是否会对中心产生影响?
4、文章中朱自清几次流泪,每次流泪的原因一样吗?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
<1>难忘背影(思念父亲)
<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思考讨论a: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时候;
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表现动作的词语:走、探下身去、穿过、爬上、攀、向上缩、向左微倾等。
比较下面这段文字中与原文的区别: 我看见他戴着小帽,穿着大马褂、棉袍,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攀在上面,再向上缩;他身子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b:父亲送子时,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时 候。
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写这个背影,表达了朱自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
课文第2-4段删去后对中心是否会有影响?
有一定的影响。这几段主要交代了祖母亡故、日渐衰败的家境,“我”乘车北上,父亲执意要送我等内容。有了这些铺垫的介绍,读者更易理解深沉的父爱,“我”的内疚之情,并深受感染产生共鸣。
思考讨论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
a: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b:感动之泪:望父买橘,父子离别
c: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思考讨论开篇点题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1
悲凉气氛(别时家境)2-3
铺垫背影(细心关照)4-5
刻画背影(爱子深情)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7段落层次父子情深回忆往事6语言品味,主旨理解1、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
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2、作者为什么抓住“背影”来塑造父亲的
形象。妙语深味1、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
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妙语深味<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本已决定不送我,但犹豫再三,仍放心不下,这句话中包含着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体现了父亲对子的关怀、体贴)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担心、不舍等感情都蕴含在这只言片语中)
朴实而简洁的语言,却饱含深情,充分地表达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
理解“背影”2:作者为何要抓住“背影”来塑造父亲的形象
背影是进入了“老境”的“颓唐”的父亲的特征。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父亲在家境潦倒、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劳、不怕麻烦地送儿子去北京念书,艰难地穿过铁路去买橘子。这“背影”集中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也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父亲留给儿子最深刻的印象。祖母死了
父亲失业
悲哀之泪(见父亲 睹家境 想祖母)
感动之泪(望父买橘 父子离别)
伤心之泪(再现背影 泪光莹莹)
难忘背影(思念父亲)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归纳小结见面背景三次流泪(祸不单行,家境惨淡)四个背影当堂练习●结合文章内容中的父亲形象,完成片段训练
父亲是 。
要求:要有针对课文内容的总结性语言,还要有议论抒情
例句一:父亲是一座山,伟大而坚强。严酷的现实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脊背,他从无怨言,默默地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
例句二: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读不懂,直到他们真正长大,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它时,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