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陋室铭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技能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等学习活动中来。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完成当堂背诵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文章精妙新颖构思的分析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文学常识导入
一、导入
1、从“铭”字到“铭文”:短小的铭记之文。
2、回忆刘禹锡的生平,“陋室”二字使你联想到什么?遭贬谪、居陋室的刘禹锡要铭记什么情怀?
活动2【讲授】朗读分析
二、感受音乐美,落实字词
1、自读文章,读通读顺,争取成诵
2、反复朗读,感受文章的音律之美,思考:文章的音乐美来自何处?
押韵、对偶、骈散结合
3、圈出有疑问的字词,查检工具书,课堂提问解决
三、理解主题,感受精神
1、在刘禹锡看来,他的陋室是“陋”还是“不陋”?从哪一句话中体现出来?
2、作者看来陋室“不陋”,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3、陋与不陋的关键是什么?从文中哪一句话体现出来?
自信、坚定、风骨……
4、反复朗读文章,说说你对刘禹锡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从这篇文章中获得了什么更深的感悟?
5、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其他类似的人物吗?
活动3【活动】拓展交流
四、拓展交流
“座右铭”是现代人常用的勉励自己的方式,想一想,今年你想从哪些方面改变自己?为自己寻找一句能够鼓舞自己的“座右铭”。
活动4【作业】作业布置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2、搜集欣赏刘禹锡的诗。
课件13张PPT。陋室铭作者:刘禹锡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曾中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走近作者:金文(铭文)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返回司母戊鼎上的铭文[商] 利簋上的铭文[西周]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合作探究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环境清幽宁静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人不俗3、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生活情趣高雅知识链接—扬雄扬雄,字子云,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人。
少好学,博览群书,长于辞赋。曾在成都少城西南角简陋的房子里著《太玄》。年四十余,始游京师长安,以文见召。
扬雄是即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扬雄”。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政治上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文学上万古流芳的高远志趣远大抱负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安徽和县刘禹锡“陋室”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