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18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6 16:2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本课介绍的物候知识,激发学生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2、学习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品味说明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说明文接触的并不多,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知识点有所积累,但了解不够具体,针对他们的认知起点和认知需求,学生急需要归纳、整理出一些学习说明文的方法,故针对这堂课的学习,重在指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层次大意,体会文章如何有条理地说明事物。www-2-1-cnjy-com
3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本文说明的条理性,学习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
难点:品味、鉴赏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用一首《大自然的语言》的小诗导入课文。
2、介绍作者生平。
设计说明:学生自主交流诗句中所描写的时令、季节,以及自己对诗的理解。
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究竟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要求:
(1)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思考:“大自然的语言在文章中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作者将它们称作什么?
2、“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这篇文章原来并不是这个标题,(“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思考:为什么题目要这样改呢?21教育网
3、围绕“物候”这个中心,这篇说明文主要还介绍了那些内容?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作适当的批注,2·1·c·n·j·y
4、请同学归纳,哪些语句可以帮你快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帮你理清思路。
引导学生如何寻找关键句,关联词。(开头结尾,过渡句,提问式语句)
5、这种条理性不仅体现在整体上,我们选取文中一个局部6-10节,体会文章清晰地逻辑顺序。
设计说明:本环节主要是对课文的整体结构进行梳理,以感悟体会文章说明的条理性。同时在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出寻找关键句理清思路的方法
活动3【讲授】品析词句,揣摩语言
1、作者有条有理地介绍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的竺可桢先生在语言方面也独具匠心。那么,本文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www.21-cn-jy.com
2、幻灯片出示相关句子,并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教师适当归纳常见的能突出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相关副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师小结: 常见的表程度的词:几乎、比较、相当、更、最;
常见的表估计的词:大约、可能、左右;
常见的表数量、范围的词:多、绝大多数、大都;
常见的表时间的词:将要、在当时、到目前为止……
再读课文的1——2节,,圈画品读,感受这篇文章的语言还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引导学生和朱自清的《春》进行比较,感受语言的“异曲同工之妙”。(形象生动的词语的运用和修辞手法的运用)21cnjy.com
设计说明:该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通过对比的策略,引导学社工交流对词语、修辞方法的认识,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21·cn·jy·com
活动4【活动】拓展迁移,增加积累
1、古代的诗歌中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的。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请同学们能不能结合文中的物候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大林寺桃花》——白居易21·世纪*教育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如转入此中来。
2、结合课后的谚语和诗句,说说看你还知道哪些诗句中蕴含着“大自然的语言”现象?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设计说明:通过诗句中物候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拓展,以检测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深入程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评价反馈
1、选择生活中的物候现象,模仿课文第2段中的写法,试着写一写。
2、课后积累有关物候的农谚,并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设计说明:通过作业加深、巩固课堂教学,做到学以致用,并进行有效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