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漫画”老师》习作指导 和范文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漫画”老师》习作指导 和范文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6 21:0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漫画”老师》习作指导+范文
【习作要素】
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习作导航】
一、情景创设,走进“漫画”写作
1. 抓关键词明类别:在习作要求中抓关键词句,本次习作“‘漫画’老师,写一位老师最突出的特点”。注意“漫画”,就是要“突出特点,写出趣味”。不能太写实,要夸张一些。
2. 整体构思明框架:习作要求中,要找到他最突出的特点,可以从外貌、性格、喜好等方面,并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事情来写。
3. 认真审题明要求:要运用“漫画手法”(比喻、夸张等);所选的事例,最好是细致的、典型的。
二、任务驱动,以评促写,创习作
任务一:走进“漫画”写作
活动1.走进“漫画”
(一)思考:漫画有什么特点?
独特的画风、夸张的情节、人物特点非常突出
(二)讨论:为什么漫画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抓住特点、极力夸张、特点非常突出
活动2:认真审题
(一)观察:看漫画中的这三位老师,说说他们有什么特点?
眼神犀利、肌肉发达、笑眼眯眯
(二)思考:《“漫画”老师》和《我的老师》在写作要求上有什么不同?
《我的老师》照实
《“漫画”老师》突出老师特点,使用夸张手法,语言轻松幽默。
任务二:创编“漫画”情节
活动1:抓特点
(一)讨论:同学们,你们有留心观察过身边朝夕相处的老师吗 学校将举办一次“校园最具风格老师”评选活动,评比出同学们心目中最有特点的老师作为学校的形象代言人。你的老师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二)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突出老师的特点呢?
评价标准 得星
找到老师的突出特点
活动2:选事例
(一)紧扣特点选事例
爱唠叨——老师的唠叨从早到晚在我们耳边萦绕。从学习上的爱唠叨“今天作业要认真完成”,到生活中的“天冷记得加衣服”,大事小事她都要反复叮嘱。
创编顺口溜——面对枯燥的知识点,老师总会迅速“产出”一段顺口溜。让大家笑着笑着就把知识都记住了。
爱美——王老师长得美,爱笑,而且会打扮自己。一年四季,她总爱穿裙子。她虽然四十多岁了,但显得很有青春活力,学生们都很喜欢她。
关心学生——张老师很关心学生,从不嫌弃学习一般的同学。他每次讲完新课,总会问大家听懂了没有,只要有一个学生没听懂,他就会单独再对那个学生讲一遍,直到全班每个同学都弄懂为止。
(二)漫画不是丑化,要用具体的事例,把老师的优点表现出来,不能丑化老师。
评价标准 得星
事例和人物特点匹配 ☆
所选事例正面、积极 ☆
活动3:写生动
(一)使用人物描写的基本手法:
神态描写——以“神”画人
外貌描写——以“形”画人
语言描写——以“声”画人
动作描写——以“动”画人
心理描写——以“心”画人
(二)使用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比喻等。
外貌夸张 动作夸张
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可严厉了!她的个头儿高大,往我们面前一站,我们就像瞻仰泰山一样。她的嘴很大,似乎嘴里藏着一个大喇叭。她的眼睛也大,大得像是两颗玻璃球,又像是两个瞄准镜,班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她还舞得一手“好剑”——一戒尺。她“剑”不离身,只要有人“为非作歹”,她就会给他一“剑”。只见她一个“凌波微步”飘了过来,手起“剑”落,“剑气”震得那位偷偷说话的同学瞬间头皮发麻,耳膜临界炸裂,就差仰面倒地了。
神态夸张 语言夸张
蒋老师手里拿着口哨,目光在班里冷冷一扫,抬起胳膊,指了指班里的某些同学,像端着枪威吓一群犯人似的,表情严肃地说:“你们班的声音最大,为了惩罚你们,我准备让你们接受我的体能训练。”说完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眼睛眯成一条缝,嘴里露出“獠牙”。 老师冷冷地但带点儿幽默地说:“敢迟到?来人哪,把她拖下去‘折’了!”小红吓得快要过去,发着抖说:“老师息怒!我不想被砍头。”老师这才说:“‘折’有弯曲的意思,而‘斩’的话,你就被‘咔嚓’了。”说着,老师用手划了一下脖子。我们都快耍笑翻了。原来,这几次听写,小红总是“折”“斩”不分。
评价标准 得星
使用描写手法 ☆
使用修辞手法 ☆
任务三:分享“漫画”作品
活动1:自由写作,互相修改
请选择一位老师,运用“漫画”方式,将他的特点生动的写出来。
写完后可以同桌互相修改,还可以读给你写的老师听,问问他对你的习作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评价标准 得星
通过鲜明事例写出人物特点
活2:“漫画”展
举办一次活动,评选“最具风格老师”。
三、聚焦细节,以改提质,优习作
聚焦人物一两个显著的特点,如外貌、性格等,结合事例,让人物形象更立体鲜明。
他有两条大长腿,个子非常高。
改:他有两条大长腿,站在那里好像两根擎天柱,跟他对视说话久了,脖子都要仰断了。
[佳作赏析]
【佳作引路一】
万花筒——语文老师
万花筒轻轻一转,就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我的语文老师,就如“万花筒”一样奇妙。她一头柔顺的长发垂在肩头,一副眼镜架在鼻梁上,更衬得眼睛格外有神,高兴时像两弯皎洁的新月,闪烁着温柔的光芒;生气时瞬间变成锐利的探照灯,让我们不禁屏住呼吸。
那是一节语文课,老师正讲《观潮》,悦耳的声音就像带着魔力:“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我们听得入迷了,仿佛真的到了钱塘江边,看着千万匹白色战马奔涌而来。
突然,“噗嗤——”一声轻笑,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搅乱了教室的宁静。下一秒,我们就见证了“万花筒”的转动。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只见她眉头“唰”地拧成了疙瘩,脸上写满愤怒,扬起的眉毛像两把出鞘的利剑,眼神里的“火苗”几乎要喷出来,就连我们这些旁观者能感受到她周围散发的“怒火”。她手中的课本“啪”地攥紧,仿佛化作一柄“长矛”。眼见老师走来,那两个同学立刻端正坐姿,大气不敢出。
然而,就在我们以为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时,“万花筒”又开始了奇妙的转动。老师轻轻放下课本,走到那两个同学面前,温柔的说:“看来两位同学对课文有独到见解,不如和大家分享一下?”那两个同学的脸“唰”地红透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课堂又重新融洽起来。
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一个神奇的“万花筒”。我天天盼着语文课,就像盼着转动万花筒——永远猜不到下一次会有怎样的的变化,但次次精彩。
【点睛酷评】
这篇作文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语文老师的形象,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其如“万花筒”般多变的特点,将她的形象塑造的金光闪闪,语言活泼而富有画面感,细节描写突出,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佳作引路二】
会“画”课堂的老师
如果要给老师画一幅漫画,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不是用画笔画画,而是用语言和行动,在课堂上“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知识像彩虹一样洒进我们的心田。
老师个子高高的,走路轻盈,像一只美丽的蝴蝶,走起路来带着节奏感。她的头发乌黑发亮,总是扎成一个利落的马尾辫,随着步伐轻轻跳动。最特别的是她那双藏在眼镜后的眼睛,明亮如星星,仿佛会“说话”。只要她一扫视教室,谁在走神,谁在认真,她一眼就能看出来。
有一次上作文课,我被窗外的白云吸引住了,望着天空发呆。老师轻轻敲了敲讲台,笑着对我说:“有位同学的眼睛掉进云彩里了哦。”全班哄堂大笑,我红着脸回过神来,心里却暖暖的。
宋老师不仅幽默,讲课还特别生动。学《桂花雨》这篇课文时,她一开口,教室里仿佛真的飘来了桂花糖的香味。她讲得绘声绘色,声音像一首动听的歌,带着我们走进那片桂花林。讲到重点句子时,她不像别的老师那样照本宣科,而是像拆开礼物盒一样,一层一层地打开句子的秘密。比如讲到“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她会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老家的院子里,闻着桂花香,听妈妈讲故事。她的话语就像一把钥匙,轻轻一转,就打开了我们理解的大门。
这就是我会“画”课堂的宋老师,她用她的语言和行动,把课堂描绘的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画,每一页都藏着惊喜和感动。我真喜欢她!
【点睛酷评】
这篇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把老师的幽默、智慧跃然纸上,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老师的敬爱与感激。让读者仿佛亲眼见到了这位可爱的老师,感受到了师生间浓浓的温情。
【拓展练习】
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领略了“漫画”老师的独特魅力,完成相关习作后,接下来让我们开启一场新的创意之旅。请大家将目光聚焦于身边朝夕相处的小伙伴或家人。就像为老师勾勒“漫画”形象一样,试着为他们创作一幅“语言漫画”。然后,用你们那如诗般优美的语言,为这位小伙伴“绘制”一篇专属的“漫画”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