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变形记》习作指导+范文
[习作要素]
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习作导航]
一、仔细审题,整体构思,明习作
1. 抓关键词明类别:本次习作要求“把自己想象成另一种事物”,是想象类习作。核心是要以变形后事物的独特视角展开故事,且重点部分需详细描写。
2. 整体构思明框架:思考要变成的事物,构想变形后的生活场景、经历的事件,比如遇到的伙伴、发生的趣事、面临的挑战等,确定重点要详细写的情节。
3. 认真审题明要求:完全代入变形后的事物,所有思考、行动符合该事物特点,同时让读者清晰感受变形的奇妙。注意段落开头空两格,保持习作格式规范。
二、任务驱动,以评促写,创习作
任务一:确定变形对象,做好素材选择
活动1:选择积极向上、恰当的变形角色,比如自然中的风、雨、云,动物里的蚂蚁、小鸟、兔子,或者物品类的书本、路灯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活动2:选择恰当的情节作为重点来想象,比如变成蚂蚁后搬运食物的过程,变成路灯后夜晚见证的故事等。
评价标准 得星
选材积极向上,变形角色选择恰当 ☆
选择恰当的情节作为重点来想象 ☆
任务二:围绕写作要点,描绘变形经历
1. 写出变形特点:简要、精准地写出变形后的特点,如“我变成了一朵云,一朵软绵绵、白乎乎的云,浑身透着轻盈的感觉”。
2. 描述精彩经历:以变形后的视角描述经历,让过程精彩、跌宕起伏。比如变成一只小鸟:“我刚学会飞翔,就迫不及待地冲上天空,却突然遇到一阵强风,被吹得东倒西歪,好不容易才稳住身形,又看到下方有只凶猛的老鹰,我赶紧钻进云层躲了起来。”
3. 运用多种感官: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把重点部分写详细。运用一种得1颗星,运用两种得2颗星,运用三种及以上或围绕一种感官重点描述得3颗星。例如写变成雨滴:“我从云层坠落,(视觉)看到下方的大地越来越近,房屋、树木都变得清晰;(听觉)耳边是呼呼的风声,还有自己快速下落的‘嗖嗖’声;(触觉)落到一片叶子上时,能感受到叶子冰凉且略带粗糙的触感,还能感觉到叶子因为我的到来而轻轻震动。”
评价标准 得星
简要、精准地写出变形后的特点 ☆
以变形后的视角描述经历,过程精彩、跌宕起伏 ☆
运用多种感官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
任务三:注重细节描写,让故事更生动
围绕重点部分,通过动作、语言等,将经历写生动。如变成蚂蚁搬运糖果:“我使出全身力气,用触角顶着糖果的一角,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前挪。同伴们也都各司其职,有的在前面拉,有的在旁边推,我们还时不时用触角互相碰一碰,好像在喊‘加油,再坚持一下’。”
写作任务 得星
围绕重点部分,通过动作、语言等,将经历写生动 ☆
任务四:锤炼语言,养成良好写作习惯
1. 语言运用:语句通顺合理,贴合变形后事物的特点,善用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比如写变成风:“我如同一位灵动的舞者,轻盈地穿梭在山谷之间,拂过鲜艳的花朵,花朵便摇曳着向我点头;掠过嫩绿的树叶,树叶就‘沙沙’地唱起歌来。”
2. 写作习惯:书写认真,卷面整洁,分段合理,字数不少于450字;基本无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评价标准 得星
语句通顺合理,贴合变形后事物的特点,善用好词好句 ☆
书写认真,卷面整洁,分段合理,字数符合要求 ☆
基本无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
任务五:大胆创意表达
习作选材有新意,表达有创意,如变形的途径新颖、变形后的经历奇特等。比如变形的途径不是突然变化,而是通过一枚魔法徽章;变形后经历了拯救陷入困境的其他小生物等。
评价标准 得星
习作选材有新意,表达有创意 ☆
三、聚焦细节,优化提升,让故事更精彩
聚焦变形事物的一两个关键特点,结合经历,运用多种感官和细节描写,让变形形象更鲜活。
原句:我变成了一只小鸟,在天上飞。
改后:我变成了一只拥有彩色羽毛的小鸟,翅膀一扇,就轻盈地冲上了天空。(视觉)我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翅膀偶尔碰到水面,激起一圈圈细小的涟漪,湖水的清凉透过羽毛传来(触觉);我穿过茂密的森林,“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听觉),树叶在我身边“沙沙”作响,仿佛在和我应和,空气中还弥漫着花草的清香(嗅觉),感觉自由极了。
[佳作赏析]
我是幸福的雨滴
我曾是溪流中的一滴水,在阳光下蒸腾,轻盈地上升,直到融入天际的云朵。此刻,我已成为万千雨滴中的一员,在灰蒙蒙的云层中等待坠落的那一刻。世界在我眼中变得不同——山脉是墨绿的褶皱,河流是闪光的银带,而人类建造的城市像散落的积木。作为雨,我的使命即将开始。
风推着我们前行。第一滴雨落下时,我紧随其后,挣脱云层的怀抱向下坠落。空气撕扯着我的身体,将我拉成细长的银线。我看到干裂的土地张开焦渴的嘴唇,禾苗蜷缩着枯黄的叶片。那一刻,我明白了自己为何而来。
我落在荷塘里。荷叶将我捧起,我在它翡翠般的圆盘上滚成一颗珍珠。青蛙蹲在叶心鼓鸣,把我震得微微颤动。孩子们躲在亭子里伸出手,我恰好跳进一个女孩的掌心——她惊喜地叫起来:“凉凉的!”那一刻,我触摸到了人类的温度。
风带我飘向田野。麦穗们沙沙歌唱,我渗入泥土,被根须吮吸,沿着茎秆上升,最终到达金色的麦粒。我感受到生命在膨胀,听见庄稼喝饱后满足的叹息。农人站在田埂上,雨水顺着草帽流下,他望着滋润的田野,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我成了他眼中希望的光。
最奇妙的旅程在地下。我穿过土壤的缝隙,遇见蚯蚓在松土,蚂蚁在扩建巢穴。最终汇入暗河,与其他水滴一起奔流。我们穿过岩层,过滤掉所有杂质,从山岩间涌出——我竟成了一处清泉!旅人俯身掬饮,甘甜让他露出笑容。我以另一种形态延续着旅程。
夜幕降临时,大部分同伴已回归大地。太阳出来,我们又开始蒸腾上升。回望身下:荷叶更加碧绿,麦田泛起波浪,溪流丰盈欢唱。作为雨,我没有固定的形态,却成为所有生命的纽带;没有永恒的存在,却在循环中获得永生。
当我再度升向云端时,不再恐惧消亡。因为我懂得:坠落是为了升起,消失是为了重现。每一次化作雨滴降临,都是天地间最温柔的拥抱——以渺小之躯滋润万物,正是我作为一滴雨最幸福的使命。
[点睛酷评]
以雨滴为第一视角,串联起水循环的奇妙旅程,将科学知识与文学想象完美融合。比喻、拟人等修辞信手拈来,把大地万物写得鲜活灵动,更在字里行间传递出“渺小亦能滋养伟大,消逝只为更好重现”的哲思,让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体悟到生命循环的幸福与力量。
变形记
我变成了一朵云,一朵洁白无瑕的云,我活泼开朗,无忧无虑,我感到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帮助别人。
清晨,我在蔚蓝的天空中散步,时而变成一只“汪汪”欢叫的小狗,时而变成一个“貌美如花”的少女,千变万化,随心所欲,之后在天空中飘了很久,在那儿我看大地妈妈因没有水喝而干涸,皮肤皴裂,奄奄一息,吓得我赶紧把乌云哥哥叫来,让它变出珍珠和药水,洒在大地妈妈的身体上,让枯井重生,溪流汨汨,大地妈妈的伤口渐渐愈合,慢慢绽放出她的笑颜。
中午,在回家的途中,我看农民伯伯们在地里辛勤劳作,他们满脸通红,汗水如雨珠一颗颗悄无声息地滴落在土地上,我用自己的巧记把太阳哥哥遮了起来,给农民伯伯们一时的凉爽,我看见农民伯伯们笑了,仿佛在说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我开心的跳起了舞,却看到花草妹妹们都耷拉着脑袋,昏昏欲睡,昔日美丽娇艳的面庞变得无精打采,我伤心的哭了起来,泪如雨下,花草妹妹们得到了滋养而重新鲜活了起来,我也转悲为喜了。
下午,太阳快要落山了,我回到家穿上红色的衬衣去天边看风景,我们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成了风景,那一片片深红,金黄,如同火海一般烧红了半边天空,让孩子们沉迷其中。
哦!我是一片云,无瑕而纯洁,深知助人为乐是快乐之本!
[点睛酷评]
小作者化身云朵,以时间为轴,让“变形”之旅充满童趣与温暖。清晨救干涸大地、中午荫劳作农民、午后润蔫耷花草,每一幕都把云朵的善意写得鲜活;最后化作晚霞成风景,更添浪漫想象。文字像欢快的风,带着童真,把“助人为乐”的种子轻巧播撒,读来满是阳光味~
我是一只快乐的蚯蚓
下午放学后,我对着作业本发呆,听着窗外的蝉鸣,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要是能像蚯蚓那样在泥土里自在穿梭,不用写作业就好了!想着想着,我眼皮越来越沉,等再次睁眼时,四周漆黑一片,身体变得软软的、长长的,我竟然变成了一条蚯蚓!
“新来的,一起干活吗?”旁边传来友好的声音,是一条灰褐色的蚯蚓。我跟着它扭动身体,钻过松软的泥土。原来泥土里这么热闹:蚂蚁们扛着食物匆匆赶路,小甲虫在腐叶下捉迷藏,还有细细的根须在悄悄吸收水分。
不一会听到地面上传来脚步声,是农民伯伯扛着锄头来了,他要给菜地里的黄瓜苗松土。我和同伴立刻干劲十足,把坚硬的泥土翻得松软。“这土真透气,今年黄瓜肯定长得好!”农民伯伯欣慰地说。而我心里也暖洋洋的,觉得自己的力气没白费。
就在这时,一只麻雀“扑棱”一声突然落在地上,尖嘴直往泥土里啄。我吓得赶紧往深处钻,可麻雀的嘴还是追上了我,一下把我叼了起来。我拼命扭动身体,绝望地看着地面离我越来越远。就在这时,一阵急雨突然落下,豆大的雨点砸得麻雀浑身湿透。它慌乱地扑扇翅膀,我趁机从它嘴里滑落,重重摔进泥土里,我喘着气,心脏还在怦怦直跳。
忽然,我感觉身体一阵发麻,等再睁眼时,自己正趴在书桌上,作业本还摊开在面前。
回想起当蚯蚓的经历,我笑着摇了摇头。原来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责任与危险,与其羡慕别人,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
[点睛酷评]
小作者以“变成蚯蚓”为切入点,生动展现了地下世界的热闹与危险,情节紧凑,如帮助农民松土的自豪、被麻雀捕食的惊险等场景,描写细腻,能让读者身临其境。结尾从经历中感悟出“每种生物都有责任与危险,应踏实做好自己”的道理,升华自然,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是一篇很不错的想象作文。
[拓展练习]
想象自己变成了家里的一件物品,比如冰箱,运用新颖的变形途径(如被魔法师的咒语击中),把变成后的经历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