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综合复习课件 (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综合复习课件 (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05 23:5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北师大版九(上)历史
线索复习及重难点重点政治上: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2.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经济上 1.新航路的开辟
2.两次工业革命
思想上: 1.文艺复兴
2.启蒙运动
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的开辟
(经济上的准备)文艺复兴
(思想上的准备)资本主义发展启蒙运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业革命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制度
在世界范围在确立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市场、原料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拉美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并发展巴黎公社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崛起;英法衰落形成两大军事集团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
①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②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③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
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
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实质:
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
7.意义:
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②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经济基础)
1.时间
2.过程
3.根本原因:
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4.条件:
①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
②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5.影响:
积极:①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②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
场的形成。
③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消极: 新航路的开辟,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
此开始。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
时间 :
明朝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
影响:
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新航路的开辟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也伴随着血腥的殖民扩张
1.兴起的原因:
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根本原因)
2.性质:
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兴起于英国,繁盛于法国

4.文艺复兴被称为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对天主教神学思想,追求现世的幸福
启蒙运动被称为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 ,追求自由平等
5.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
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避免出现独裁和专制,首先在美国用于实践)
②卢梭(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法国大革命的导师)
③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
6.影响:
它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依据。1.工业革命:
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2.首先开始的国家:
英国 棉纺织业
3.首先在英开始: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条件: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积累了丰厚资本并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4.重大发明: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是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能够同时纺出多根纱,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改进蒸汽机:——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面貌,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美国人),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突破。
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后来又发明更为先进的“火箭号”机车: 人类迈入“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人们活动范围。
5.性质:
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变革。
6.影响:
①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
②产生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③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的过渡。
④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
⑤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1.马克思主义诞生
时间:1848年。
标志: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共产党宣言》。
2.《共产党宣言》
内容: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还有旺盛的生命力。
意义:
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首创精神;公社战士所体现的英勇不屈、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永垂青史。1.条件:
①政治制度趋于完善,资本主义统治得到巩固
②经济繁荣
③自然科学的新突破
2.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3.标志:
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
4.主要成果:
① 新 能 源 的 出 现 和 利 用; (电力、石油)
② 新 机 器 和 新 产 品 的 创 制;(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家用电器)
③ 新 交 通 运 输 工 具 的 出 现; (汽车、飞机 )
④ 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 (电报、电话)
5.特点:
①以电为核心;
②发明超出一国范围,几乎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同时进行;
③发明者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
④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6.影响:
经济方面: 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产业结构发生由轻工业主导到重工业主导
政治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终于形成了。
文化方面:西方国家开始逐步走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道路。
1.原因:(必然性、偶然性)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其之间矛盾的进一步发展。
③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
2.时间:1914年7月~1918、11
3.开始:奥匈帝国在1914年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
4.交战双方:同盟国阵营(德、奥匈、保、土4国)
协约国阵营(英、法、俄、塞、意、罗马尼亚、日、中、美等29国)
5.主要战场:欧洲 三条战线: 东线:俄——德、奥匈
南线:塞 ——奥匈
西线:英、法—— 德 (主要战线在西线)
6.主要战役:西线——凡尔登战役(双方:法、德)
(特点: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绞肉机。作用: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7.新式武器:毒气、坦克、战舰、飞机
7.结束:1918年11月11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同盟国战败。
8.影响:对人类造成巨大灾难(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参与国家33个,15亿人口卷入,战火燃遍欧亚非,阵亡人数840万,受伤人数2100万,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
9.一战性质:主要是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掠夺性战争。
10.1916年,凡尔登战役,德法投入重兵作战,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11.感悟:我们要珍爱生命,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复习重点:
1.政治部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2.经济部分: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3.思想文化部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4.重点文件:《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拿破仑法典》《共产党宣言》《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5.重点战争:拿破仑对外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3.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权”,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5.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大革命结束。6.法国大革命影响:
(1)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反封建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2)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7.拿破仑战败的根本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大于法国资本主义势力 2.1857年——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是:反殖反封建(不能说成反帝反封建)8.农奴制改革感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减轻农民的负担,维护社会稳定。1.《宅地法》:加速了西部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北方扭转战局的关键。瓦解了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增强了北方军队战斗力4.南北战争的根本目的:维护美国的统一(林肯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9.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大陆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是德、法、俄。10.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火车时代——(英国 轻工业 )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汽车时代钢铁时代——(多国 重工业 )11.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我国的启示:我国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发展高新科技,将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