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20 07:07:14

文档简介

2025 年高三模拟卷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 ,则 ( )
A. B. C. D.
【答案】C
【详解】因为 ,所以 ,
2.已知函数 在 处取得极值,则函数 的极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详解】因为 ,该函数的定义域为 ,所以, ,
由已知条件可得 ,解得 ,所以, ,则

列表如下:
增 极大值 减 极小值 增
所以,函数 的极小值为 .
3.等比数列 中,公比为 q,首项为 ,则“对任意正整数 n,都有 ”是“ 且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详解】 ,“对任意正整数 n,都有 ”,
即等比数列 是单调递增数列, 且 或者 且
由 成立可以推出 且 或者 且 所以命题充分性不成立
由 且 成立可以推出 必要性成立
试卷第 9 页,共 13 页
4.已知函数 ,则下面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B. 的最小正周期为
C.函数的定义域是 D. 是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
【答案】A
【详解】对于 A, ,故 A 错误;
对于 B, 的最小正周期为 ,故 B 正确;
对于 C,由 ,可得: ,故 C 正确;
对于 D,令 ,解得 ,则函数 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
令 得 ,故 是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故 D 正确.
5.在声学中,声音的强度级(单位:dB)常用于描述声音的强弱.强度级 计算方式为: ,其中 是声
音强度(单位:), 是常数,表示人耳可听到的最小强度.设声源 A 单独发声时,产生的声音强度为 ,强度级为
;声源 B 单独发声时,产生的声音强度为 ,强度级为 ;且 .当声源 同时发声时,产生的声音强
度 ;则此时的强度级 ( )
A.0.47 B.1.7 C.3 D.4.7
【答案】D
【详解】由题意 ,且 ,所以
,所以 .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①命题“ , ”的否定是“ , ”
②幂函数 对于 ,都有 ,则
③函数 ( 且 )的图象所过定点的坐标为( 2,0)
④已知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则 的取值范围是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试卷第 10 页,共 13 页
【答案】B
【详解】对于①命题“ , ”的否定是“ , ,错误;
对于②,由幂函数的定义知, ,解得 或 ,
又对于 ,都有 ,所以 为偶函数,当 时, ,为偶函数,符合题意;
当 时, ,为奇函数,不符合题意,故 ,正确;
对于③,令 ,得 ,此时 ,故定点坐标为 .错误;
对于④,因为 时,由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单调性可知 单调递增,所以 在 上单调递增,
则需满足 ,即 ,解得 ,
则 的取值范围是 ,正确,综上,正确的个数为 2 个.
7.已知 分别为△ABC 内角 的对边,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A.若 ,则△ABC 为等腰三角形
B.在钝角△ABC 中,A,B 为锐角,则不等式 恒成立
C.若 , 的平分线交 于点 , ,则 的最小值为 9
D.若 ,且△ABC 有两解,则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C
【详解】选项 A,因为 ,即 ,
所以有 整理可得 ,所以 或 ,
故 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 A 错误;
选项 B,若 为锐角三角形,所以 ,所以 ,
由正弦函数 在 单调递增,则 ,故 B 不正确.
选项 C, 的平分线交 于点 , ,由 ,由角平分线性质和三角形面积公式,
得 ,即 ,得 ,得
,当且仅当 ,即 时,取等号,故 C 正确.
选项 D,如图,若 有两解,则 ,所以 ,则 b 的取值范围是 ,故 D 错误.
试卷第 9 页,共 13 页
8.已知函数 ,若函数 恰有 4 个零点 , , , ,且 ,
为实数,则 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作出函数 的图象,根据与 的零点分 和 利用数形结合法讨论求解.
【详解】如图所示:
因为 ,当 时, ,与 的零点为 所以 ,即
,所以 ,当 时, ,与 的零点为 ,
所以 的对称轴方程为 ,。所以 关于 对称,
设 ,所以 ,
则 ,所以 ,
二、多选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函数 的定义域为
B.已知函数 的定义域为 ,则 定义域为
C.若 且 ,则
试卷第 10 页,共 13 页
D.若 ,则
【答案】AD
【详解】对于 A,要使函数 有意义,须满足 ,即 ,解得 ,所
以函数 的定义域为 ,故 A 正确;
对于 B, 的定义域为 ,则 定义域为满足 ,解得 ,故为 ,B 错误,
对于 C,因为 ,
且 , ,所以 , ,所以 ,即 ,故 C 错误;
对于 D,设 ,则 ,所以 ,即 ,故 D 正确.
10.关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 ,则实数
B.若数列 为等比数列,且 ,则
C.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则 成等差数列
D.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公差 ,则 的最大值为 30
【答案】BCD
【详解】由 ,可得 时, ,
作差得 ,当 时, ,解得 ,所以 A 错误;
由等比数列性质可知 ,因为 ,所以 ,
,所以 B 正确;
由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可知, 成等差数列,所以 C 正确;
等差数列 中 ,公差 ,则 ,
当 或 时,前 项和取得最大值,最大值 ,所以 D 正确.
11.已知函数 ,则( )
试卷第 9 页,共 13 页
A. 在 内单调递增
B.当方程 有三个不等的实根时,
C.当不等式 恰有三个不等的正整数解时,
D.当过点 可作曲线 的三条切线时,
【答案】BC【详解】由题意,
在 中, , , ,当 时,解得 或 ,
当 即 , 时,函数单调递减,当 即 时,函数单调递增,
∴ 在 内单调递增,在 内单调递减,故 A 错误;当 时, ,当 时, ,
∴ ,当方程 有三个不等的实根时,∴ ,即 ,故 B 正确;
当不等式 恰有三个不等的正整数解时, 的图象在 上方的正整数解有 3 个,
∵ , , , ,
在 , 内单调递减,在 内单调递增,
∴当 即 时, 的图象在 上方的正整数解为 ,C 正确;
设切点为 ,则切线斜率 ,切线方程为 ,
∵切线过点 ,∴ ,
当 时,切线方程为 ,满足过点 且与 相切条件;
当 时,得 ,即 ,∵过点 可作曲线 的三条切线,
∴方程 有两个不同的非零实根,∴ 且 ,即 且 ,
解得 或 或 ,D 选项错误.
三、填空题
12.已知半径为 的扇形面积为 6,则扇形的圆心角为 .
【答案】4【详解】设扇形的圆心角为 ,且半径为 的扇形面积为 6,
由扇形的面积公式得 ,解得 ,则扇形的圆心角为 .
13.设数列 的前 n 项和为 ,若 ,则
试卷第 10 页,共 13 页
【答案】
,①当 时, ,②
两式相减得: ,即 ,设 ,则 ,所以 ,
故 ,又 , , ,故当 时,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 2,C
错误;B 选项,当 时, ,故 ,所以 ,
14.若关于 的不等式 在区间 上恒成立,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 【分析】同构之后令 ,求导分析最值,然后再换元令 ,构造函数 ,
【详解】因为 ,所以 ,
令 ,则 ,易得 ,
设 ,则 ,分离参数可得 令 ,
,易得函数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
所以 ,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四、解答题
15.记△ABC 的内角 的对边分别为 ,且 .
(1)求 ;
(2)若 的周长为 ,求△ABC 的面积.
【答案】(1) (2)
【详解】(1)(方法一)由 及正弦定理,
得 . ……2 分
又 ,得 ,
即 . ……5 分 (不明确 sinc 不等 0 扣 1 分)
因为 ,所以 . ……7 分(不写 A 角范围扣 1 分)
试卷第 9 页,共 13 页
(方法二)由 及正弦定理,
得 .
又 ,得 ,
即 ,
因为 ,所以 ,故 ,
所以 ,故 ,即 .
(2)由(1)得 .
由 的周长为 ,得 . ……8 分
由 , ……9 分
所以 ,即 ,
故 , ……11 分
所以 . ……13 分
16.设 是递增的等差数列, 是等比数列,已知 , , , .
(1)求数列 和 的通项公式;
(2)设 ,求数列 的前 n 项和 ;
(3)设 ,记数列 的前 n 项和为 ,证明: .
【答案】(1) , (2)
【详解】(1)解:设数列 的公差为 , 的公比为 ,
因为 , , , ,所以 , ……2 分
所以 ,
则 ,解得 或 (舍去), ……4 分
所以 ,所以 , ……5 分
试卷第 10 页,共 13 页
; ……6 分
(2)解:由(1)可得 , ……8 分
所以
. ……10 分
(3)证明:由(1)可得 , ……11 分
所以 ……13 分
. ……15 分
17.某县承包了一块土地,已知土地的使用面积与相应的管理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土地使用面积 亩 1 2 3 4 5
管理时间 月 8 10 13 25 24
并调查了某村 300 位村民参与管理的意愿,得到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单位:人
愿意参与管理 不愿意参与管理 合计
男性村民 150 50
女性村民 50
合计
(1)求出样本相关系数 的大小,(精确到 0.01)并判断管理时间 与土地使用面积 是否线性相关(当 时,
即可认为线性相关);
(2)依据 的独立性检验,分析村民的性别与参与管理的意愿是否有关;
(3)以该村村民的性别与参与管理意愿的情况估计该县的情况,从该县中任取 3 人,记取到不愿意参与管理的男性村
民的人数为 ,求 的数学期望.
试卷第 9 页,共 13 页
参考公式: ,其中 .
临界值表:
0.1 0.05 0.01 0.005 0.001
2.706 3.841 6.635 7.879 10.828
参考数据: .
【答案】(1)0.93,管理时间 与土地使用面程 线性相关.(2)认为村民的性别与参与管理的意愿有关.
(3)
【详解】(1)由题知, ,
, ……1 分
, ……2 分

, ……3 分
则 ……5 分
故管理时间 与土地使用面程 线性相关. ……6 分
(2)依题意,完蟙表格如下:
单位:人
愿意参与管理 不愿意参与管理 合计
男性村民 150 50 200
女性村民 50 50 100
合计 200 100 300
……8 分
零假设为 :村民的性别与参与管理的意愿无关.
计算可得 . ……10 分
试卷第 10 页,共 13 页
依据 的独立性检验,推断 不成立,即认为村民的性别与参与管理的意愿有关. ……11 分
(3)法一:依题意, 的可能取值为 ,从该县中随机抽取一位村民,取到不愿意参与管理的男性村民的概
率为 ,故 ,
故 的分布列为
0 1 2 3
……14 分
则数学期望 . ……15 分
法二:依题意,从该县中随机抽取一位村民,取到不愿意参与管理的男性村民的概率为 , ……12 分
则 , ……14 分
故 . ……15 分
18.已知函数 的相邻两个对称中心间的距离为 .
(1)求 的单调递减区间;
(2)将函数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把每个点的横坐标扩大为原来的 2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的图象,若 且 ,求 的值.
(3) 设 , ,当 时,求 的值域;
【答案】(1) , (2) (3) 的值域为 ;
【详解】(1)
试卷第 9 页,共 13 页
. ……2 分
因为函数 的相邻两个对称中心间的距离为 ,所以函数 的周期 .
由 ,解得 ,
……4 分
令 ,
解不等式得: , ;
所以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6 分
(2)将函数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 的图象.
再把每个点的横坐标扩大为原来的 2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 的图象, ……8 分
因为 ,所以 .
, ,
又 , , ……9 分
则 . ……10 分
.
……12 分
(3 因 , ,
所以 ……14 分
设 , , ,
, , ……16 分
因为 在 上单调递减,所以 在 上单调递增,则 , ……17 分
所以 的值域为 ;
试卷第 10 页,共 13 页
19.若定义域为 D 的函数 满足 :非空集合 , ,若 ,则称 是一个 I 上的“非负函
数”;若 ,则称 是一个 I 上的“非正函数”.
(1)判断 是否为定义域上的“非正函数”,并说明理由.
(2)已知函数 为 上的“非负函数”,求 a 的取值范围.
(3)设 ,且 ,证明: .
【答案】(1) 是一个 I 上的“非正函数”,理由见解析;(2) ;
【分析】(3)由(2)知, ,即 ,把 代入 ,有 ,
放缩得到 ,累加证明出结论.
【详解】(1) 是一个 R 上的“非正函数”, ……1 分
理由如下:
定义域为 R, ,令 得 , ……2 分
当 时, ,当 时, ,
所以 在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
故 在 取得极大值,也是最大值, ……4 分
又 ,所以 在 R 上恒成立,
故 是一个 R 上的“非正函数”; ……5 分
(2)要使 在 上为“非负函数”,
则 在 上恒成立, ……6 分
其中 ,令 ,则 ,
令 ,则 ,
其中 ,故当 时, ,
所以 在 上单调递减,且 ,
故当 时, ,当 时, , ……8 分
试卷第 9 页,共 13 页
故 在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
其中 ,故 在 上恒成立,
故 在 上单调递减,
故 ,
令 ,解得 ; ……11 分
(3)由(2)知, ,即 , ……12 分
把 代入 ,有 ,
因为 ,所以 , ……14 分
当 时, ,当 时, ,……,
, , ……15 分
以上不等式相加
得 ,证毕. ……17 分
试卷第 10 页,共 13 页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数学试题
考生请注意:I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Ⅱ只交答题纸,在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已知集合A={221,B={-x2>0,则AUB=()
A.{x-1-}
D.{xx20}
2.已知函数f(x)=21nx+二x2-ax在x=i处取得极值,则函数f(x)的极小值为()
A.2
B.2n2-4
D.2ln2-2
3.等比数列{an}中,公比为g,首项为a,则“对任意正整数n,都有an1>an”是“a,<0且
0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匆函数/=如2x+引
则下面结论不正确的是()
A.∫(x)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B。()的最小正周期为究
西藏的定文城是后+宁太eD一(告可)是儿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
C.
5.在声学中,声音的强度级(单位:dB)常用于描述声音的强弱强度级L计算方式为:
乙=10%万,其中/是声音强度(单位:),1,是常数,表示人耳可听到的最小强度.设声源A单
独发声时,产生的声音强度为I4,强度级为L4;声源B单独发声时,产生的声音强度为l。,
强度级为Lg;且I。=2I4,当声源A、B同时发声时,产生的声音强度I。=14+I。:则此时的强
高三数学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第】页共6页
度级L台-L4≈()Qg2≈0.30,lg3≈0.47)
A.0.47
B.1.7
C.3
D.4.7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①命题“3r∈R,x2+1<0”的否定是“xeR,x2+1)0”
②幂函数∫()=(2m2-m)小x2对于x∈R,都有f(-x)-了(x)=0,则m=-
2
③函数y=1og.(2x-3)+2(a>0且a≠1)的图象所过定点的坐标为(2,0)
@己知函数f)=儿o+10r+ax<2
2+10g2xx22
R上单调递增,则a的取值范围是(-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已知a,b,C分别为△ABC内角A,B,C的对边,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A.若a cosA=bcosB,则△ABC为等腰三角形
B.在钝角△ABC中,A,B为锐角,则不等式sinA>cosB恒成立
C.若∠ABC=120°,∠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BD=1,则4a+c的最小值为9
D.若B=于a=23,且△ABC有两解,则b的取值范围是(2,25)
1og1x,08.已知函数∫(x)=
,若函数y=(x)-a恰有4个零点x1,x2,,x,
cos
πx_π
,2≤x≤16
63」
且xXXA
239
A
355
55
.()
二、多选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全选对得5分,部分对部分得分,有选错
的得0分.)
高三数学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