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17 09:0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祁县中学高2026届高三上10月阶段性检测
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学生保存,以备评讲)。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秘鲁钱凯港(77°W,12°S)于2024年11月14日正式开港运营,这开启了南美飞速发展的新纪元。从此以后,中国与南美之间的国际海运不用再依赖美国掌握的巴拿马运河。新航线23天到达南美钱凯港,比原航线缩短了10天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假如在北京时间11月14日8:00,一艘中国货轮从上海出发前往秘鲁钱凯港,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到达钱凯港时的当地时间为( )
A.12月7日8:00左右 B.12月6日8:00左右
C.12月7日19:00左右 D.12月6日19:00左右
2.在货轮航行期间,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午日影先朝北,后朝南 B.白昼时间越来越短
C.每天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D.昼长变辐越来越大
3.轮船到达钱凯港时,该港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是( )
A.凉爽干燥东南信风控制寒流流经
B.炎热干雨东南信风控制暖流流经
C.凉爽干燥副热带高压控制寒流流经
D.炎热干雨副热带高压控制暖流流经
澳大利亚堪培拉某中学( 地理学习小组于6月21日采用“立笔测影”的方法测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下图为该学习小组在2小时内每隔一定时间测量影子长度,找出正午影长),并根据测算结果绘制了当地冬至日正午时刻笔影顶部位置及太阳光线。图中a点位于冬至日、夏至日两点间线段的中点。据此完成下题。
4.该学习小组进行“立笔测影”的时间段对应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A.7:00~9:00 B.9:00~11:00
C.11:00~13:00 D.13:00~17:00
5.能正确表示当地春秋分日正午时刻太阳光线的是
6.为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测量时应
A.将铅笔立于坡面上 B.缩短测量时间间隔
C.选用长度大的铅笔 D.在教室课桌上测量
在对流层的中低层,风的辐合、辐散和水汽输送是影响天气和气候的重要因子。辐合是水平气流的流速降低或流向变化造成气流聚集而产生的上升运动,辐散是水平气流的流速增加或流向变化造成气流分散而产生的下沉运动。下图为1981~2010年中亚及周边地区中低层1月、7月平均风场分布图(甲、乙测站海拔分别为706m、440m)。据此完成7~8小题。
7. 7月影响甲地的主要天气系统及该系统对甲地天气的影响,正确的是
A.气旋狂风暴雨 B.反气旋晴热天气
C.准静止锋连阴雨 D.冷锋大风阴雨
8.与乙地相比,甲地
A.夏季气温较低 B.冬季气温较低
C.冬季降水较少 D.降水季节变化大
长江荆江段以藕池河口为界,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上荆江属微弯分汊形河道,下荆江属高弯曲流河道,其河流两岸地貌迥然不同。在上荆江两岸分布着决口扇沉积地貌,且北岸决口扇形成时间早于南岸,下荆江北岸牛轭湖地貌明显,下图为长江荆江段河形及沉积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造成上荆江和下荆江河流沉积地貌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流量大小 B.人为因素影响
C.沿岸植被覆盖 D.河道弯曲程度
10.关于上荆江两岸决口扇沉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决口扇沉积地貌只出现在上荆江凹岸
B.北侧决口扇形成前,北岸地势高于南岸
C.决口处向扇缘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
D.大堤外地形坡度缓利于形成面积较大的决口扇
11.牛轭湖沉积地貌主要分布在下荆江北岸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北岸人为裁弯取直 B.南岸基岩出露,难以侵蚀
C.南岸植被覆盖率低 D.北岸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明显
四川盆地是臭氧污染的重灾区,有研究表明川西雅安地区臭氧污染与局地热力环流有关,图1为雅安地区近地面O 浓度多年平均及山谷风多发日日变化图,图2为雅安地区的山谷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甲、乙时刻,雅安风向多为( )
A.甲一山风、偏西风 B.乙一谷风、偏西风
C.甲一谷风、偏东风 D.乙一山风、偏东风
13.山谷风对雅安地区臭氧浓度的影响是( )
A.减小了臭氧浓度的日变化 B.夜晚臭氧浓度低于多年平均
C.增大了臭氧浓度的日变化 D.白天臭氧浓度低于多年平均
2020年1月1日前后,澳大利亚东南部发生大面积高强度森林野火,引发强烈上升气流,在一定的天气形势下,烟尘上升至对流层顶附近,形成积雨云状烟柱。下图表示该区域野火强度与积雨云状烟柱高度随时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积雨云状烟柱最早出现时间为当地( )
A.黎明前后 B.正午前后 C.傍晚前后 D.午夜前后
15.1月1-3日没有产生积雨云状烟柱,其原因最可能是( )
A.野火强度低 B.大气湿度高 C.野火持续时间短 D.大气较为稳定
16.积雨云状烟柱突破对流层顶,将使得( )
A.平流层气温骤降 B.平流层强降雨增加
C.大气中CO 含量减少 D.烟尘扩散范围增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近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总投资大,是我国继三峡工程后的又一超级水电项目。当地独特的地形造就了巨量水能,从源头到墨脱县出口处落差超5000米,尤其是大拐弯段(派镇—墨脱),直线距离仅35公里,天然落差却达2200米,水量充沛,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为水电工程的开发提供了理想条件。该水电站采用了极具创新性的“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发电方案。方案的核心是通过人工缩短河道、集中落差,在大拐弯顶点处设计低坝作为引水口,引导江水流入隧洞,在短距离内依次建设5座梯级电站,提升发电效率。但有专家认为,该水电站可能是有史以来施工风险最大、难度最高的水电基础设施。
(1)从地形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水能资源富集的原因。(6分)
(2)推测该水电站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发电方案的原因。(6分)
(3)分析该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洋河(见图1)地处西藏林芝,是雅鲁藏布江的一级支流,上游流经高山峡谷,中游呈峡谷—宽谷段相间分布,下游为宽谷地貌(如图2所示),发育网状河道(冲积型河道之一,呈现网状形态的多支河道)。调查发现,尼洋河流域建设多级水电站对下游网状河道产生一定影响。
(1)比较八一镇附近河道东西岸的深浅,并说明理由。
(2)简述尼洋河下游形成网状河道的有利条件。
(3)简要分析水电站建设对尼洋河下游河道产生的影响。
19.(20分)
海陆风是指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具有日变化周期的局地风,当背景风(三圈环流、季风等)势力较弱时,局地风强。 图(a)示意海南岛的位置。海南岛夏季盛行偏南风,
某研究表明岛屿北部的临高市夏季白天海风势力较强。图(b)示意临高市2020年7月天气稳定下平均风速与风向的日变化情况。近年来,海南岛的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其覆盖面积变化可影响海风的发展。
(注:图(b)风向0°为北,90°为东,180°为南,270°为西)
(1)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角度,分析临高市7月平均风向、风速在11点至13点变化显著的原因。(8分)

(2)从地形和海陆位置的角度,说明临高市夏季白天海风势力较强的发生条件。(6分)

(3)分析森林生态修复后海南岛白天海风强度变小的原因。(6分)

祁县中学高2026届高三上10月阶段性检测
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B C B B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C C D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18分)
(1)(6分)从上游到下游地势起伏大,尤其是大拐弯段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丰富;流域内尤其是中下游河段以峡谷地形为主,多深窄V形峡谷,水能富集;下游河谷地区成为西南季风水汽通道,多地形雨,年降水量大。
(2)(6分)截弯取直,缩短流程,更高效地利用天然落差,提升发电效率;隧洞引水,梯级开发,既降低单级电站面临的巨大落差压力,又能提升发电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更好地适配电网的调峰需求);低坝设计,减少淹没面积和移民,保护河岸生态环境;工程建筑物主要隐藏于山体内部,减少地表植被破坏。
(3)(6分)①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发;山体岩石破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较大;②高寒气候条件恶劣:海拔高,气温低,缺氧,对施工带来了一定困难:③生态环境脆弱:该区生态系统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水电站的修建可能会破坏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④基础设施较落后,材料运输成本高;⑤国际关系敏感:印度和孟加拉国依赖雅鲁藏布江下游水资源,我国的水电开发可能引发跨境水资源争端。
18.(1)东岸河道较浅,西岸河道较深。理由,八一镇附近河道相对平直,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大,西岸河水多、流速快,侵蚀作用强,以冲刷为主,河道较深,东岸河水少、流速慢,侵蚀作用弱,以淤积为主,河道较浅。
(2)地势平坦,河道开阔;上中游流经高山峡谷,汛期径流量大,泥沙来源充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泥沙易堆积。
(3)水电站建成拦截泥沙,导致下游河道泥沙量减少,河水下切作用增强,河床深度增加,河谷加深;下游冲刷作用增强,增加河岸崩塌风险,影响河道稳定性。
19.(1)风向:临高市7月11点至13点陆地升温快,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海洋升温慢,近地面气温低,气压高;近地面气流从高压指向低压,形成海风,即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风速:11点至13点海陆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增大。(8分)
(2)临高市地处沿海,易受海风影响,夏季白天海陆温差大;临高市地形为平原,对海风的阻挡小;海南岛中南部山地阻挡了偏南夏季风,临高市夏季背景风势力小,对海风形成的干扰小。(6分)
(3)由于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白天陆地升温幅度变小,海陆温差变小;植被蒸腾作用变强,近地面温度变低,海陆温差变小;地表摩擦力变大,对海风的削弱作用变强,故海风强度变小。(6分)
2
第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