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二) 测试卷 习题课件 (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二) 测试卷 习题课件 (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19 20:2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四单元测试卷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1.春天是过敏高发季,空气中的飞絮、花粉等都可能称为过敏原,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身体素质太差 B.第一道防线脆弱 
C.身体反应灵敏 D.免疫系统功能异常
2.使用公筷能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B.该细菌是传染源
C.该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D.使用公筷可切断其传播途径
D
D
3.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和制作物理模型来研究视觉形成的过程和近视的成因(如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中组件a可模拟眼主要折射光线的结构
B.图中组件b可模拟眼感受光刺激的感受器
C.模拟近视矫正,可在a、b间放置凹透镜
D.图中组件c可模拟视觉形成的部位
C
4.如图是感冒灵颗粒说明书(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病情稍有好转即可停止用药
B.此药不需要开具处方就可以购买
C.此药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炎
D.此药是常用药,服用时只需关注生产日期
B
5.幼年时期缺少后会导致个体患侏儒症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6.下列各组腺体中,都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A.唾液腺、汗腺、甲状腺 B.垂体、肾上腺、甲状腺
C.肠腺、汗腺、胰岛 D.肝脏、唾液腺、卵巢
B
A
7.人体内的激素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以下对应合理的是
A.侏儒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
C.巨人症——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甲亢——肾上腺素分泌过多
B
8.下列几幅图片中属于保持心情愉快的正确方法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9.下列关于急救和健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心肺复苏时,先做15次心脏按压,再做1次人工呼吸,反复进行
②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救助溺水者时,应保持被救者的呼吸道通畅
③火灾现场急救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④某人意外受伤,静脉出血时,应立即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B
10.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第一道防线是
A.皮肤和黏膜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C.免疫细胞 D.免疫器官
1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的功能的是
A.吃感冒药治疗感冒 B.某人吃虾引起过敏
C.肿瘤病人发生肿瘤 D.擦破的皮肤红肿发炎
A
A
12.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免疫规划的是
A.为肝炎患者注射胎盘球蛋白 
B.为幼儿口服脊灰质疫苗
C.婴幼儿注射百白破三针 
D.为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
A
13.艾滋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杀手”之一,其病原体简称HI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IV可以离开活细胞而生活 B.可把HIV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
C.患者常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 D.可通过蚊子等昆虫传播艾滋病
C
14.科学家估计,每年大约有3 000名不吸烟的美国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肺病,下列对于香烟的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尼古丁是引起烟瘾的主要物质
B.烟草烟雾中的焦油有致癌作用
C.一氧化碳会导致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
D.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只有三种
D
15.如图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a表示病原体,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A.甲表示易感人群 
B.保护丙的措施只是戴口罩、勤洗手
C.a只包括病毒 
D.缺少甲、乙、丙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解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甲)、传播途径(乙)和易感人群(丙),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无法流行。
答案:D
  【主题一】骑行是一种低碳环保、健康自然的户外运动方式,有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欢。请完成16~20小题。
16.骑行时需要控制速度,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是
A.运动系统  B.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  D.神经系统
D
17.科研人员对90名骑行者的膝关节耐受性进行测试,发现如果长时间骑行速度过快,会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现象,这是由于滑液异常积聚形成关节积液造成的,分泌滑液的结构是
A.关节囊 B.关节腔 C.关节窝 D.关节头
A
18.“助力外骨骼”(如图)是一种可辅助人体运动的新型穿戴设备,结构①的功能类似于
A.骨 B.关节 C.肌肉 D.神经
B
19.某运动员在骑行时意外受伤,出血成喷射状,血液量大,鲜红色,那么该伤者出血部位是
A.静脉 B.毛细血管
C.动脉 D.都有可能
20.青少年骑行时要注意安全,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骑行要求的是
A.佩戴安全头盔 B.戴耳机听音乐 
C.不和机动车抢道 D.注意交通信号灯
C
B
【主题二】小明同学因用眼不当,导致近视,医生建议他多到户外活动。周末家人带他到公园赏花,花海中蜜蜂穿梭其间。在赏花过程中,他听到糖葫芦的叫卖声,迫不及待地去买一个,手不慎被竹签刺到,小明来不及思考立即将手缩回。请根据此段材料,完成21~25小题。
21.如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假如一只蜜蜂朝小明飞来,它身上反射来的光线进入小明的眼睛,依次经过哪些结构后,最终在6上形成物像
A.1→3→5 
B.4→5→7 
C.1→2→7 
D.2→3→1
C
22.除了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也能有效地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下列行为中有利于保护小明视力的是
A.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B.课间休息时,眺望远方
C.躺在床上阅读书籍 D.边走路边看书
23.小明听到糖葫芦叫卖声的过程中,他耳中的哪一结构能将声波转换成振动
A.外耳道 B.耳蜗 C.听小骨 D.鼓膜
B
D
24.小明的手不慎被竹签刺到,来不及思考迅速缩手,对这一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是简单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复杂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是简单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是复杂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A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不能进行反射活动。“草履虫游向食物”属于应激性,不是反射。
25.小明被刺到后缩手是一类反射,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A.小狗听到主人呼唤就去吃食物  B.海豚顶球表演
C.草履虫游向食物  D.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
答案:C
 【主题三】流感高发季节,同学们绘制了流感传播示意图,甲为流感患者,乙为未患流感的人。请完成26~30小题。
26.甲在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中属于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病原体
27.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血液 B.空气或飞沫 C.生物媒介 D.饮食
A
B
28.流感高发季节,学校每天都会广播通知班级开窗通风,学校后勤保障处的叔叔阿姨们也会在放学后对班级进行消毒,这正是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C
【解析】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的是抗体。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没有作用,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故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
29.疫苗是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预防接种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后,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的物质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A.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B.抗体、特异性免疫
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D.抗原、特异性免疫
答案:B
30.当你因病需要在家里自行选择并服用药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了缩短治疗时间可以适当增加用药的剂量
B.只要有轻微的发热症状就需要立即服用抗生素
C.从国外进口的药一定比我们国产的药疗效好
D.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服用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习近平总书记就青少年近视防控作出重要指示:“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2025年3月是我国第10个近视防控宣传月,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抓早抓小抓关键,更快降低近视率”。如图甲是人体部分生理结构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课堂上,一体机屏幕上的影像落在眼球的[  ]     上形成物像,最终在[  ]         形成清晰的视觉。
(2)课堂上,你演示生物小实验时,心跳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这是由于体内     的分泌增加,增加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你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演示实验,这属于    反射。
(3)课堂上认真学习考验了同学们的自控能力,大部分同学能有意识地控制在上课期间不排尿。人体能产生尿意,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   (选填“A”或“B”)处。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         能控制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

视网膜(共1分)
A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共1分)
肾上腺素
条件
传导
B
大脑皮层(或“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
(4)【作图题】课间休息时,老师提醒同学们要移步窗前,极目远眺,保护视力。请在图乙中画出眼睛目视近处物体到远眺远处物体过程中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曲线。
如图所示(趋势对即可,2分):
(5)由上述生命活动可知,通过        的调节作用,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相互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神经系统和激素
32.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一种蛋白质)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是否能治疗糖尿病,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表方案,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甲鼠 乙鼠
1 将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2 ①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3 重复步骤2,一段时间后,采集两只小鼠尿液,检测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1)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使血糖浓度    ,一部分糖随尿液排出,从而使组织细胞供能不足,影响代谢,使人体患糖尿病,因此胰岛素可以    血糖浓度。
(2)在该探究实验中,根据题干要求,你认为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中设置甲鼠的目的是    。在步骤1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避免小鼠自身产生    ,对实验产生干扰。步骤2中①处的正确处理方式是                 。
升高
降低
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 
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或“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作对照
胰岛素
定时喂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乙鼠等量的胰岛素
(4)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指出并改正:
            。
(5)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请你给出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1条)。
小鼠的数量太少(1分),每组应多用几只小鼠(1分)
规律饮食与锻炼(合理即可)
3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口、鼻或眼结膜侵入人体。已获得麻疹免疫的母亲,在孕期会向胎儿输送抗体,但这些抗体在婴儿生长至9个月后会逐渐消失。我国计划免疫规定8月龄婴儿要接种麻疹疫苗。近年来,我国麻疹类疫苗接种比例都保持在99%以上。
(1)引起麻疹的病原体是      ,该生物营    生活,它的结构简单,仅由       和内部的      构成。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看,划线处属于      ,对麻疹病人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3)母亲血液中的抗体通过    和脐带输送给胎儿。给婴儿接种麻疹疫苗会刺激其体内的      产生相应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4)【开放性设问】我国实行免疫规划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点)。
麻疹病毒
寄生
蛋白质外壳
遗传物质
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胎盘
淋巴细胞
特异性
保护易感人群(或“预防传染病”或“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34.康康在校运会上参加了“掷实心球”项目。“掷实心球”的步骤包括:持球、准备姿势、预摆、出手前的“反弓”姿势、缓冲并维持身体平衡(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面问题。
(1)赛前康康进行热身,活动肩关节、肘关节等部位,目的是使
    分泌滑液,提高关节的    性。
(2)图乙中①     由肌腱和    组成。
(3)康康在投掷实心球的过程中,图乙中①处于    状态,牵动
    绕关节活动,将球掷出,这个过程至少需要    组肌肉配合完成。
关节囊
灵活 
肱三头肌
肌腹
收缩 

 两
(4)听到裁判指令后,康康动作连贯、一气呵成,将实心球从头顶掷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    中。该过程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    系统的调节。
(5)赛后,康康观看了比赛录像并在老师帮助下绘制了三次投掷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如图丙)。为了使投掷距离更远,该图给康康的启示是
           。
耳蜗
神经
要选择合适的投掷角度
【解析】(5)根据图丙可知,三条抛物线距离不同,由于康康投掷时的角度不同,使得实心球的远近不同。为了使投掷距离更远,该图给康康的启示是,投掷时应注意投掷角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