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百校 2025-2026学年高三 10月联考
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万寿岩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的石灰岩孤峰上,距今 20万年左右。遗址区发现了石制
品近百件,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与刮削器等,同时还有多种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发现反映了
A.当时三明地区已进入新石器时代 B.我国南方文明程度明显高于北方
C.远古时期三明地区已有人类活动 D.国家雏形在当时福建地区已出现
2.《史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秦简《为吏之
道》则要求官吏“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当赏罚”。此外,秦统一后“收天下之兵聚咸阳,销锋镝铸金人十
二”。这些信息反映的政治现象
A.体现集权特征 B.延续分封传统 C.直接导致秦亡 D.强化贵族特权
3.下表所示为元和二年(807年)秋唐朝藩镇剑南东川治理下的部分州的秋税情况。导致各州税率差异的主
要因素是
州名 元和二年秋税数/贯 元和年间当州户数/户 户均税负/(贯/户)
睦州 24606 1985 12.21
合州 3462 2892 1.57
绵州 38093 7148 6.20
A.藩镇割据的动乱局势 B.以资产为宗的征税标准
C.户口大量隐瞒的弊端 D.货币成为税收主要形式
4.北宋立国后,宋太祖颁布《开宝通礼》,规定“寒食后三日为清明,士庶皆祭先茔”。《梦粱录》详述临安
城酒肆推出“清明宴”套餐,“以青团、子推燕(面食)为节食”,更有商人开发“代客祭扫”服务。据此可知,
北宋清明节活动
A.助推商品经济发展 B.局限于官僚士大夫阶层
C.宣扬忠君爱国思想 D.促进了南北方文化交流
5.辽太宗时期,诏令“契丹人授汉官者,听从汉仪,与汉人缔姻”,并设南面官“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
事”,同时保留北面官“以国制治契丹”,使“契丹、汉人久为一家”,但“耕牧之俗”并未“尽易”。这体现了辽
朝
A.全面汉化的统治思想 B.实行蕃汉分治巩固统治根基
C.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 D.打破华夷界限实现民族平等
6.清朝藏传佛教大活佛的转世灵童通过金瓶掣签方式产生,若干“灵童”的名字用满、汉、藏 3种文字写在牙
签牌上,放进瓶内,由中央政府派员监督,指定人员当众抽签掣定。转世灵童经金瓶掣签认定后,立即上
报中央政权,获批准后择吉日举行坐床典礼,完成活佛转世的程序。金瓶掣签制度
A.标志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理 B.促进了多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C.有利于提高藏族人民的社会地位 D.加强了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7.1863年,李鸿章奏请创办上海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下表是上海同文馆的演进历程。这一演进
演进历程 课程设置
1867年改名为广方言馆 课程与原先一致,包括英语和经、史、算、词等中学。
下班增设外国公法、代数、几何学、重学等课程;上班还需在矿物学
1869年并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和冶金学、金属铸件和锻件、木器和铁器制造、蒸汽机的设计与操作、
航海、水陆攻战、外国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七门课程中选习一种。
A.推动了近代企业的发展 B.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
C.突破了器物层面的认知 D.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8.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正式提出改造民族文化和国民性的问题,倡导民族自我更新。
新文化运动时期,尤其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日益和中国相结合。据此可知,新文化
运动
A.为中共成立做了干部准备 B.对中西文化的认知存在偏差
C.契合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9.1935年 1月遵义会议上,在检讨和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时,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会产生错误
的军事路线?是因为错误地估计政治形势,过分夸大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革命力量的发展,忽视革命的长
期性和不平衡性。”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B.重新调整民主革命纲领
C.实行“三三制”原则 D.成功找到革命发展道路
10.1938年 5月,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永安县成为福建省战时省会。一大批著名作家、爱国进步人
士、热血青年和一些身份隐蔽的共产党员云集永安,组成一支颇具规模的文化大军。他们以笔墨为枪、以
音符为刃,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活动。永安抗日救亡运动
A.有利于推动国共合作实现 B.彰显国人在团结中奋力前进
C.阻止了日军对福建的侵略 D.谱写了敌后战争的壮丽诗篇
11.2022年中共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据此可知,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A.呈现明显阶段性特征 B.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C.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 D.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优势
12.古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前 522—前 486年)曾从国库中拨付专款,资助埃及、犹太、希腊和埃兰
等族群的宗教活动和庙宇建设。这一举措
A.意在强化神权政治 B.造成了财政危机
C.利于缓和民族矛盾 D.加剧了地方分裂
13.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交易广场上的搬运工、理发店里的理发匠……都在根据自己的激情和偏见谈论
政治”。受到贵族私人赞助的艺术作品多为“表现威尼斯人战争胜利”“歌颂共和国”及“宣传‘威尼斯神话’”等主
题。这反映出当时的威尼斯
A.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心 B.市民具有强烈的公共意识
C.平民政治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D.理性精神受到了广泛推崇
14.20世纪 20年代,苏联的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在城市范围开展,农村严重缺医少药。1929年,卫生部颁布
命令,要求村委会与集体农庄密切合作,坚决解决农业生产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落后之间的主要矛盾,此
后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迅速铺开。苏联农村医疗卫生的发展反映了
A.城乡建设不平衡依然严重 B.农民的医疗需求得以满足
C.苏联模式形成后优势彰显 D.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
15.下图为 1936年 3月 22日《申报周刊》上刊登的漫画《两条被牺牲的牛》。该漫画
A.揭露了国联牺牲他国利益的真实意图 B.揭示了当时中埃两国政府的不抵抗态度
C.旨在批评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野心 D.表达了坚决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坚定信心
16.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免费的午餐”,任何国家在这一进程中都面临着风险并要付出代价。但由于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所处地位不同,实力不同,发达国家面临的风险和付出的代价要小于发展中国家,它们是国
际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使它尽可能地趋利避害。材料意在说明
A.发达国家是全球化进程的唯一获利者 B.发展中国家总能在全球化中趋利避害
C.经济全球化对任何国家都是利大于弊 D.世界经济旧秩序制约全球化发展进程
二、非选择题:共 52分,17题 8分,18题 8分,19题 24分,20题 1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1979年 3月,四川省将广汉县列为该省第一个改革试点县,县域改革进入积极探索局部试点阶
段。1984年始,山东、江苏等 11省区,先后确定了一批改革试点县,并制定了县级改革的方针和政策,积
极进行了各类试点工作。1992年 1月,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把积极开展县级综合改革列为当年经
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壮大县域经济”,县域改革进入比学赶帮,
异彩纷呈阶段。
——摘编自高焕喜《论我国县域改革 30年的历程、特征及经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县域改革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第 12王朝法老森乌塞特三世统治时期,为尼罗河神献祭公牛百头、绵羊千只,以祈求河水丰
沛。下令开凿从尼罗河支流到法尤姆绿洲的运河,引尼罗河水入新灌溉区,使三角洲地区新增良田三千亩。
在上下埃及各建立谷物仓库十二座,丰年时由官吏监督农民缴纳粮食入库,荒年则开仓救济百姓,避免饥
荒引发动乱。命神庙工匠在岩壁上刻记过去百年的尼罗河水位变化数据,以此预测农时;中央官吏每三年
下乡清查一次土地面积与产量,按等级向农户征收赋税,赋税多以谷物、亚麻等农产品缴纳。
——整理自古埃及第 12王朝官方铭文汇编《巴勒莫石碑》残片
材料二 埃及人是最早根据尼罗河的泛滥周期制定精确历法的民族,他们观察到尼罗河每年 6月开始
泛滥,10月退水,于是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三十天,年末额外增加五天作为祭祀冥王奥西里斯的节
日。埃及的祭司们世代居住在神庙中,不仅主持祭祀仪式,更研习数学与几何学——每当尼罗河泛滥淹没
土地边界后,祭司便用绳索测量重新划分田亩,这种计算土地面积的技艺后来经腓尼基人传入希腊。埃及
的神庙不仅是神灵的居所,更是国家的经济与文化中心:神庙粮仓储存着王室赏赐的谷物,神庙学校则教
授文字、历法与工程知识,神庙壁画中既有农民耕作、灌溉的场景,也记录着法老远征努比亚获取黄金、
与黎凡特地区开展贸易的历程。
——摘编自希罗多德《历史》第二卷“埃及志”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早期埃及文明发展的重要依托,并简析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1918—1939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这些国家多是帝国主义压迫下的殖民地或半
殖民地社会……它们都在艰难地寻觅世俗化、现代化的出路。在这些运动中,印度国大党、墨西哥资产阶级
政党等主张非暴力斗争或温和改革;印尼、越南等国的共产党则领导武装起义以追求民族独立,其不仅得
到苏联道义支持,且与中国斗争互相声援;阿富汗、埃塞俄比亚等国则利用王权推动改革或独立。20世纪
30年代,埃塞俄比亚抗意、中国抗日战争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一部分。
这些运动不仅动摇了殖民者的经济控制和政治权威,还暴露了旧的世界体系的不公正性,促使国际社
会重新审视殖民地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多国曾尝试建立民主制度,如埃及 1923年宪法、墨西哥 1917年
宪法,为战后国家的政治转型奠定了基础。运动中的斗争策略也为后人所借鉴,如桑地诺的游击战模式影
响了拉美革命,而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则启发了曼德拉等后世领袖。
——摘编自何成刚主编《世界现代史》等
材料二 “我是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在长沙参的军,那时候武汉刚陷落,鬼子想打通粤汉路……印
象最深的是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底到 1942年初),我们奉命在长沙城外‘天炉’里节节抵抗,在捞刀河
边上,我们连死守一个小高地三天三夜,打光了子弹就用刺刀、石头,我亲眼看见连长抱着炸药包冲进鬼
子堆里……最后增援上来,鬼子溃退了,我们连一百多号人,就剩下十几个能站着的……后来在常德(1943
年底),那仗更惨!余程万师长带着我们 57师守孤城,日本人飞机大炮炸得城里没一间好房子,粮食吃光
了就啃皮带、吃老鼠……我们湖南人,硬是用血肉顶住了鬼子的进攻,……多少好兄弟都倒下了。现在想起
来,恨鬼子,但也自豪,没当孬种,用刺刀也捅死过日本兵!”
——摘编自《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回忆录》(2005年采访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18—1939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及意义。(16分)
(2)根据材料二,简析抗战老兵口述的史料价值。(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表所示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圣人) 上中(仁人) 上下(智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愚人)
尧舜 孟子 子贡 老子 齐桓公 李斯
宋襄公 夏桀 商纣
孔子 荀子 廉颇 韩非 荆轲 秦始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
说明须史论结合)福建省百校2025-2026学年高二10月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
1.(C【解析】根据材料“地今20万年左遗址区发现了石制品近门件,包拓石核、石片、砍器与刊削器
等可,远古时期的三明地区已出现简单的人上打制石器,反映远古时期三明地区已有人类活动,C项正
确:材料中“饮砸器等为旧石器,根据所学可,“距今20万年左:右为旧石器树代,排除A项:材料未涉
及我国南北方文明的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南方文明度高丁北方,排除B项:材料卡涉及国家出现的相关
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早期国家雏形出现丁新石器时代的三呈五帝传说时代,排除D项
2A【解析】根材料信总可知,“犬卜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体现了皇权高度集中:“收犬下之兵聚成聊林
现了中央对军事力量的控制,这些都反映了秦政治的集权特征,A项止疏:秦废除了分封制,排除B
项:秦广的直接原因是她汉战争,排除项:秦粉的措施打击了贵族特权,排除D项
3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唐中后期推行两税法,核心是“以资产为宗,即按十地、财
产多少征税,而非单纯按户籍(户数)平均征收。表格巾陵州户数最少(1985户),和户均税负最高(12.21
贯户),绵州户数最多(7148户)·仙户均税负并非最多〔620贯户),这种“户掇与户均税负不呈正相
关的现象,正符合“按资产征税的逻缉,即资产多者税负高,资产少者税负低,这是各州税率差异的主要
原因,B项正确:表格仪呈现剑南东川藩镇治理下各州的秋税数据,未提及“藩镇割摒的动乱局势”,排除A
项:“户冂门大量隐病”会宁敛它府统计的户擞少于实际户数,可能伙“均税负”训算结果偏高,但无法解释为
何同一藩镇内不同州的户均税负差异悬殊,排除C项:表格中税收以“贯”(货币单位)训量,仅说明秋税
以货币形式纳,且“货币成为税收主要形式”是税收缴纳方式的特点,ⅷ非“各州税率差异“的成因,排除D
项,
4A【解析】根据材料“临安城酒肆扣出‘清明宴’会餐.…更有商人开发‘代客祭打'服务可,北宋清明节活
动为商人提供商机,助扯商品经济发胺,A项正确:材料“上庶背祭先节”反映北宋清明节活动并非“局限丁
官僚上大夫阶层”,排除B项:材料术涉及忠壮爱国思想及南北方文化交流的相关信息,排除C、D两项。
5B【解析】根据材料信总并结合所学可知,辽太宗时期实行南北面官制,南面官治理汉人韦务,北面官保
留契丹山制,同吋允许契丹人与汉人通婚但未改变契丹“耕牧之俗”,这体现了辽湖“蕃汉分治”的政策,有利
于巩固辽統治的根基,B项止疏;“全面汉化的统治思想与材料“同时保留北面官‘以国制治契丹”的表述不
符,也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核心是辽朝“蕃汉分治”的统治制度设计,未涉及其同力的显弱,排除(C
项:“实现民族平等的表述不符合史实,辽朝仍存在民族差异,排除D项
6D【解析】根据材料“山中央政府派员临督,立即上报巾央政杖,获批准后择青口举行床典礼,完成活
佛转世的程序可知,藏传佛教转世灵帝的产尘山巾央政府监督和批淮,这有利丁加强巾央对西藏地区的管
理,D项正确: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标志西藏地区正式归属巾央攻杖管迎,排除A项:材料仪涉
及藏族地区宗教习俗,不能说明促进了多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排除B项:金掣签制度涉及的是藏传佛
教大活佛转世灵童的产生方式,与藏族人民社会地位提高兀关,排除C项:
7A【解析】根据材料“上班还需在矿广物学和治金学、金属持件和锻件、木器和铁器制造、蒸机的设计与操
作、航海、水陆政战、外国培言义字风俗习惯等七门课程中选习·种并结合前学知识可知,上海同文所1869
年并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后,增设了多门公法、代数、儿何学、重学以及矿物学、治金学、蒸汽机设计与
怏作等与近代工业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培养的人才能够白接服务丁江南机器制造总同等近代企业,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