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14课 难忘九一八(4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14课 难忘九一八(4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05 23:47:52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沈阳九一八纪念馆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学习目标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识记
概况了解
经过掌握
影响识记
概况理解
对事变的处理
掌握
意义
重点重点难点日本局部侵华扭转时局的关键?1931年9月18日沈阳日本柳条湖事件 日军制造 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 ,炮轰 城。柳条湖北大营 沈阳东三省沦陷一、九一八事变预习反馈 小组自查 九一八事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东北的
九一八事变?师生合作思考(一)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
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二: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
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
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
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三: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
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1)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2)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3)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九一八事变的原因师生合作思考一 九一八事变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师生合作思考(二)一、国之危难:柳条湖沈阳北大营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变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九一八事变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为什么东北在短短的四个月就沦陷了?根源在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师生合作思考(三) 攘外必先安内 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时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师生合作思考(四)蒋介石为什么推行不抵抗政策? 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带来的后果 什么态度?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全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是怎么做的呢?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的侵略。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师生合作思考(五) 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中国人民进行了怎样的抗争?九一八事变的影响:小组抢答1.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2.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赵一曼杨靖宇马占山故事会抗日英雄榜抗日英雄榜之杨靖宇 1940年2月,由于日寇的“围剿”与屠杀,东北的严寒、极度饥饿和疲劳,使抗联部队陷入极端的困难之中。这一天,杨靖宇的部队已经五天没有一点食物了,他和剩下的十几名战士忍受着饥寒、疲劳,与敌人奋战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将军阵亡后,日酋岸谷隆一郎下令将其遗体解剖,试图发现饥饿严寒条件下野外生存并战斗的秘诀,结果在将军肠胃中发现的只有树皮、草根和棉花;侵略者大受震骇,惊为天人。抗日英雄榜之杨靖宇对杨靖宇的评价民族英魂 气贯长虹 满腹棉絮草根, 战至最后一人。 纵然肠剖颅断, 犹令倭奴惊魂。 凭吊密营旧地, 萦怀九宵英灵。 长存浩然正气, 尚遗篝火余尘。 显扬中华血性, 赢得赤县长春。 于今忠骨眠处, 陵园葱郁柏森。 抗日英雄榜之
赵一曼抗日英雄榜之赵一曼 一次激战中,赵一曼受伤被俘。负责审讯她的日本军官大野,为了获取所需情报,一边以药物治疗维持赵一曼的生命,一边软硬兼施,使用非人的酷刑和“心理战术”进行逼供。
日军用了多种手法,进行了各种尝试,甚至不顾她的伤势,施加残酷的拷打,可是她一直没有改变态度。赵一曼,四川宜宾人。九一八”事变不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赵一曼舍子从戎、奔赴东北。她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抗日的活动,而后带领一支游击队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红衣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日军审讯赵一曼时,用到的部分“轻刑”:
鞭打、吊拷、老虎凳、竹筷夹手指、
脚趾、拔牙齿、压杠子、扭胸肉、搓肋骨 但无论是对肉体的摧残还是精神上的折磨,赵一曼崇高的革命气节和无畏的民族气概始终让日寇一无所获。 酷刑之下,赵一曼伤口溃烂,生命垂危。由于日本特务机关怕她死去得不到重要口供。从她那里获取重要情报,便转送市立医院,由伪警方监视治疗。
赵一曼住院时,董警官和韩护士暗中帮助赵一曼越狱,但半路上不幸再次被捕。
穷凶极恶的日寇最后对赵一曼动用了电刑,企图通过破坏神经达到让她开口的目的。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绝望了,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抗日英雄榜之赵一曼在赴刑场的列车上,赵一曼提笔给儿子写下了遗书: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
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
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希望你,宁儿啊!
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
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抗日英雄榜之赵一曼赵一曼杨靖宇马占山故事会抗日英雄榜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1936年12月12日西安张学良、杨虎城逼迫蒋介石抗日扣押 ,实行兵谏。
要求停止 ,联 抗
蒋介石内战共日二、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预习反馈 小组挑战蒋介石被迫接受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西安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西安事变的背景?)
(友情提示:可从日本、共产党、蒋介石等方面考虑)
探究一3分钟小组合作中华民族张杨将军共产党蒋介石生死存亡的关头,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攘外必先安内,拒不抗日 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背景日本占领东北后,又侵略华北 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小组合作探究一○是 “杀蒋”“放蒋” ?如何处置被抓的蒋介石? 西安事变 请你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作出你的选择并分析原因。
周恩来3分钟 西安事变小组合作探究二小组辩论OR○是 “杀蒋”“放蒋” ?抉择:是“杀蒋”?还是“放蒋”
和平解决民族大幸: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秦邦宪、叶剑英、周恩来西安事变后赴西安调停的中共代表团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小组合作记忆 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局部抗战开始)(全民族抗战即将开始)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日本侵华加剧导致:
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全民族抗战即将开始)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知识体系1.下图中的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郊柳条湖地区,它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与该建筑物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学案反馈B2.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全面反攻阶段A3.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是( )
A.吉鸿昌 B.杨靖宇
C.佟麟阁 D.赵登禹4.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 )
A.抗日义勇军 B.抗日救国
C.八路军  D.新四军BA5.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次历史事件之后(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6、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
本出发点是( )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
C.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D.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C7.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带领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诚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诚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请回答:
(1)张学良和杨虎诚“兵谏”的目的是什么?
(2)蒋被捉后,对如何处置蒋介石中共的主
张是什么?
(3)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逼迫蒋介石抗日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难忘…………………………学完难忘的九一八,你最难忘的是什么?思想碰碰车难忘……………………………………………………
……………………………………………………
……………………………………………………
……………………………………………………难忘九一八,勿忘国耻! “3443,高效课堂”历史导学案
班级: 姓名:
课题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主备人
课前任务:
搜集抗日英雄人物的图片或资料,并能讲述其事迹。
小组活动及评价
一.组长检查:检查本小组成员预习案和训练案的完成情况并记录:(1)认真完成+1分;(2)未按要求完成不加分并督促,帮助成员完成;
二.小组自查:组长负责本小组自查活动,(1)熟练掌握并给全班同学演示者+1分;(2)基本掌握所学内容但不熟练者不加分;
(3)未能全部掌握所学知识者,组长督促并检查,直到其全部掌握,并反映给老师。
三.小组挑战
各组组长分别负责:
(1)同号挑战成功者+1分;(2)不同号挑战成功者:大号+2分,小号+1分;(3)挑战不成功者不加分。四.小组推荐或自荐
(1)在各个环节的学习中被小组推荐或自己主动回答问题并正确者+1分;(2)回答问题不正确者不加分。
五.组长将记录汇总给值日班长并留底。
北顾。
思考(1):根据材料分析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思考(2):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思考(3):为什么东北在短短四个月就沦陷了?
思考(4):蒋介石为什么奉行不抵抗政策?
二.西安事变
1、背景:
(1)根本原因(民族因素):日本侵略华北,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客观原因: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 的主张
(3)主观原因: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要求蒋介石 。
(4)直接原因: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
2、时间: 目的:为了 。
3、经过: 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 , 。
4、中共关于西安事变的主张:中国共产党从 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5、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了 ,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6、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探究案
1.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参考:西安事变的背景)
(友情提示:可从日本、共产党、蒋介石等方面考虑)
(1)日本:
(2)中华民族:
(3)共产党:
(4)张杨将军
(5)蒋介石:
6、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
C.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D.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
7.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带领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诚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诚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请回答:
(1)张学良和杨虎诚“兵谏”的目的是什么?
(2)蒋被捉后,对如何处置蒋介石中共的主张是什么?
(3)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知识体系

↙ ↘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结果;简单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了解日本在东北三省犯下的战争罪行;记住西安事变的时间、地点、目的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学习史料了解历史的真相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通过展示图片、讲述杨靖宇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介绍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
学习重点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学习难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教师讲授指导
预习案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 年9月18日;地点: ;发动国: 。
2、经过:日军以 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 ,炮轰 。
2、结果:由于蒋介石实行 政策,日军占领沈阳, 沦陷。
3、影响:中国人民的 开始了。
(1)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 抵抗日军侵略。
(2)中国共产党派 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史料链接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二: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
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三: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
2.小组辩论:如何处置被抓的蒋介石?是“杀蒋”还是“放蒋”?
请你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作出你的选择并分析原因。
训练案
1.右图中的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郊柳条湖地区,它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与该建筑物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全面反攻阶段
3.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是( )
A.吉鸿昌 B.杨靖宇
C.佟麟阁 D.赵登禹
4.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 )
A.抗日义勇军 B.抗日救国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
5.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次历史事件之后(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