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主备教师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水浒传》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名著推荐与阅读对象。《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属于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农民起义”为素材加工而成。通过对农民起义经过的描写,表现宋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揭示“官逼民反”的主题。
《水浒传》以其复杂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描写而著称。阅读这部作品,对于初学写作的人会有很重要的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给重要人物列传、梁山大事记述等方式,梳理故事情节;选择重点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感知小说靠人物之间的衔接串联情节的构思艺术。(重点) 2.多角度评说人物与小说主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充分运用阅读成果,结合活动提示做展示,学习同伴互相启发,互为成果阅读者、评价者,提高阅读技能,培养阅读兴趣。(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水浒》的主题曲《好汉歌》,同学们可以跟着一起唱。
一群英雄豪杰,一个理想社会,一种反抗精神,一部英雄传奇,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的英雄形象,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致敬英雄!一起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活动一:了解成书 夯实基础
作者简介
施耐庵(生卒年不详),名子安,字彦端,号耐庵。今江苏兴化人,著名的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三十多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搜集并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水浒传》。
成书介绍
(1)成书过程
《水浒传》的故事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其事在《宋史》之《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以及其他一些史料中有简略的记载,大致可以知道:以宋江为首的这支武装有首领三十六人,一度“横行齐魏”,“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后在海州被张叔夜伏击而降。
宋江等人的事迹很快演变为民间传说。宋末元初人龚开作《宋江三十六赞》记载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并在序中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著。”由此可知,一则当时关于宋江事迹的民间传闻已经很盛,二则龚开所录三十六人,未必与历史上头有的人物相符。又据同为宋末元初人罗烨的《醉翁谈录》记载,当时已有“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说话名目,显然是一些分别独立的水浒故事。《宣和遗事》也有一部分内容涉及水浒故事,从杨志等押解花石纲、杨志卖刀,依次述及晁盖等智劫生辰纲、宋江私放晁盖、宋江杀阎婆惜、宋江九天玄女庙受天书、三十六将共反、张叔夜招降、宋江平方腊封节度使等情节,虽然像是简要的提纲,却已有了一种系统的面目,像是《水浒传》的雏形。而元杂剧中也有相当数量的水浒戏,今存剧目就有三十三种,剧本全存的有六种,它们于水浒故事有所发展,其中李逵、宋江、燕青的形象已相当生动了。概要而言,自宋元之际始,水浒故事以说话、戏剧为主要形式,在民间愈演愈盛,它显然投合了老百姓的心理与爱好。这些故事虽然分别独立,而相互之间却有内在的联系。《水浒传》的作者,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创作出了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但《水浒传》究竟为何人所作,却有不同的说法。目前通行的说法是,此书当是先由罗贯中将说书、戏剧中的水浒故事综合、加工而成,故曰“编次”;后由施耐庵对这种本子加以发展、提高。
(2)版本信息
《水浒传》的版本很复杂。大致可以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简本文字简略,描写细节少;繁本描绘细致生动,文学性较强。在繁本系统中,现在所知的最早版本是《忠义水浒传》一百卷(当即一百回)。另有明嘉靖年间武定侯郭助所刻行的一百回本,也是较早的刻本,但已经过修改。上述百回本在梁山大聚义后,只有平辽和平方腊故事,没有平田虎、王庆的故事。繁本中还有一种一百二十回本,是袁无涯根据杨定见所提供的本子刻行的,但增入了一般繁本系统所没有而只有简本系统才有的平田虎、王庆故事,并做了增饰。书名因此称为《忠义水浒全传》。……明末金圣叹将繁本的《水浒传》砍去梁山大聚义以后的部分,又把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七十回本,诈称是一种“古本”。因为它保存了原书最精彩的部分,文字也有所改进,遂成为最流行的版本。简本系统的《水浒传》也有许多种,现在只作为研究资料来使用,现知较早的本子有明万历年间余象斗的《水浒志传评林》。
2.作品简介
《忠义水浒全传》全书可分为三段:
第一至第四十回讲述的是各个好汉的故事,他们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
第四十一至第八十回讲述的是好汉们在梁山集合,形成了以宋江为寨主的梁山山寨,并发动一系列对官僚恶霸及附近城池的战争,直到接受北宋朝廷的招安;
第八十一回至第一百二十回讲述的是梁山好汉归顺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的战争,到最后鸟尽弓藏,悲壮死亡的故事。
活动二:自主探究 整体感知
自主探究一
1.探究任务:
选择你最喜欢的人物,为他写一个小传。(此任务应该在课前布置给学生,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展示预习成果。)
2.过程安排:
①梳理人物出现的章节回目,总结主要情节/英雄事迹。
②明确人物落草原因、最终结局。
③分析总结人物性格、以及落草/最终结局必然性。
3.成果展示:
预设一:
武松,清河县(今属河北省清河县)人。因排行第二,故人们又称为“武二郎”,三十六天罡星之第十四天伤星。武松在鸳鸯楼杀人后,为了逃跑,听从了母夜叉孙二娘的主意,剃掉头发,换上僧衣,脖子上挂一串佛珠,配两把戒刀,像个行脚的僧人,武松故而又被人称为“武行者”或“行者武松”。行者,即行脚僧。
武松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抚养成人,他回乡探兄过景阳冈时,借着酒劲打死猛虎,威震天下,做了阳谷县步兵都头。武松与哥哥武大郎在阳谷县团聚,原来武大郎已经与嫂子潘金莲搬到了阳谷县居住。武松去外地出差,结果哥哥武大郎被奸夫淫妇西门庆、潘金莲杀害。武松回来后,得知真相,于是杀了奸夫、淫妇并投案自首,遂被发配孟州牢城。武松在孟州安平寨牢营,结识了“金眼彪”施恩。为替施恩夺回店铺,武松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武松被蒋门神勾结张团练所陷害,又被发配恩州。张团练、蒋门神等人还不放过武松,派杀手和押解公人要在半路结果其性命,但武松非常警觉,在飞云浦武松杀死公差和蒋门神的两个徒弟。武松返回孟州,找到鸳鸯楼,将张团练、蒋门神等人杀死。后武松在十字坡张青酒店改扮成行者,去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打青州”时一起投奔了梁山泊。
梁山排座次时,武松任步军十头领第二名,排梁山头领第十四位。后来,梁山在与朝廷的较量中,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武松屡立战功。招安后,武松参加了征讨辽国、平定田虎、王庆和方腊等的战争。武松随宋江平讨方腊攻打睦州时,被“灵应天师”包道乙用玄元混天剑,施以魔法砍去左臂。还军时武松留在六合寺照看林冲,后在六合寺出家,甘心做清闲道人,被朝廷封为清忠祖师。武松对封建统治阶级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当众兄弟欢呼胜利还朝受封时,他已视爵禄为粪土,看破红尘。武松活至八十,善终。
预设二:
“手持玉蟒禅杖,身披皂直缀背双袖,青圆绦斜缩双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骆腮胡须。”看到这几句,每个人几乎都会想到他吧。
鲁智深,原名鲁达,当提辖后,人们也经常称他为鲁提辖,在梁山一百单八单将中排行第十三位。他豪爽豁达,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一百单八将就数他行侠仗义。为了帮助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为了逃脱杀人罪便上了五台山,当了和尚,法号为“智深”。他自不是守规矩的人,很快就破了三戒,他借着酒劲,大闹五台山,便有了“花和尚”这个绰号。当林冲在野猪林正要被杀时,碰巧鲁智深在野猪林,为救林冲而大闹野猪林。他甚至火烧瓦罐寺,也为老僧们打抱不平,他一直都是一位江湖侠者。
他也粗鲁莽撞,他也急性,好战,杀过人,放过火。“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是他,只打抱不平。面对幼、老,他也会露出温柔的一面。当金氏父女离开酒馆后,怕店小二再去追赶,便在店里掇了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饥肠辘辘到瓦罐寺,手捧着的一锅热粥吃,而看到老僧们三天未吃饭而为粥相争时,便撇下热粥,再也没吃一口。
梁山一百单八将聚齐后,排定座次,鲁智深为天孤星,位列十三,在战斗序列中为步军头领之首。不久,宋江在满江红词中流露出招安之意,武松、李逵不快。鲁智深说:“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宋江等受招安后,鲁智深陪同宋江,重上五台山,参礼智真长老。师父说:“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临别再赠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后来,宋江征方腊,大战乌龙岭。鲁智深追杀夏侯成,却迷路入深山;得一僧指点,从缘缠井中解脱,生擒方腊。宋江大喜,劝智深还俗为官,荫子封妻,光宗耀祖,智深说:“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宋江又劝他住持名山,光显宗风,报答父母,智深说:“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宋江等凯旋,夜宿杭州六和寺。智深听得钱塘江潮信,终于顿悟,于是沐浴更衣,圆寂涅槃。
自主探究二
1.探究任务
作者是如何展现这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的?
2.过程安排
(1)分享自己所写的人物,找出塑造人物时情节安排的共性和个性。
(2)根据找到的异同,试着总结小说叙事和塑造人物的特点。
(3)将要点整理成思维导图,形成自己的结论。
(4)举手发言,分享成果,全班一起总结、交流。
3.成果展示
(1)讲述个人传奇:“某十回”故事。
提示:《水浒传》前半部分写几个精彩的人物传记,中国学者习惯称为“某十回”,如“武十回”(武松)、“宋十回”(宋江)等。前35回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达、林冲、武松、宋江这几个重要的梁山人物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2)讲述多人协作的“梁山大事”。
提示:梁山团队集体协作,打响漂亮的第一枪,当属“智取生辰纲”。学生讲述时要注意讲清楚杨志押送生辰纲的前情提要,以及双方斗智的细节。
(3)个人故事和团体故事的衔接:
小说人物众多却又彼此关联,靠的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衔接。如高俅→王进→史进→少华山三雄及鲁智深→林冲→杨志→吴用、三阮→智取生辰纲→宋江→林冲大火并武松。
一般来说,写完个人传奇后,即穿插团队大事,再回到个人,直到写完主要人物上梁山之前的个人传奇。全书前半部分以个人传奇为主,后半部分则以众人协作的大事件为主。
4.活动小结
《水浒传》罗列人物采用独传、合传和群传的架构形式。前七十回采用独传、合传架构形式,叙述各个英雄人物从不同地方汇聚梁山的斗争经历,人物及其事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很多篇章都可以单独存在。作者将其有机组合,使各个环节衔接紧密、彼此呼应,达到了百川归海、波澜壮阔的艺术效果。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是从独传、合传到“群传”的过渡,开始了整体结构的叙事方式,从而使个体斗争组织化,从反贪官污吏的几次重大斗争到招安征辽、平方腊, 以至最终毁灭,完成了全篇的悲剧收尾。
课后作业
围绕你喜欢的人物,为他设计一个微信头像、微信名,想一想,他可能会发哪些朋友圈?谁会给他点赞?小组内分享“脑洞”,并选一到几位同学的内容,合作画出来。
第二课时
活动三:合作探究 深入思考
接上堂课留下的课后作业:
围绕你喜欢的人物,为他设计一个微信头像、微信名,想一想,他可能会发哪些朋友圈?谁会给他点赞?小组内分享“脑洞”,并选一到几位同学的内容,合作画出来。
顺势进入新的课时。
优秀展示:
宋江:微信名——忠义难两全
头像——头带官帽
朋友圈——背景(大宋江山背景图)
朋友圈前三条——
1.一杯酒的图片
点赞:李逵 吴用
评论:李逵:哥哥,我来陪你! 吴用:哥哥,这酒颜色不对,当心!
2.转发新闻:大宋快讯:《方腊被擒!》
3.转发新闻:来自梁山公众号:《旧貌换新颜:梁山喜迎重大变化》
同学们,从大家的作业中,我们窥见了英雄们多样的性格。对于这些英雄,我们该如何评价呢?作者又是如何将这些精彩纷呈的形象塑造得生动形象的呢?作者又为何要塑造这些形象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
合作探究一
1.探究任务
请以小组为单位,以关键词点评法,点评鲁智深、林冲这2个人物,要求有理有据。
2.过程安排
(1)自主选择关键词,分析人物形象。
(2)小组成员交流各自的结果和看法,一位成员负责记录和修改,得出小组结论,派代表在全班分享小组看法。
3.成果展示
(1)鲁智深:梁山第一好汉,不计个人安危、不顾个人得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挺然任事、一往无悔,救人救彻。
渭州:救金翠莲,打镇关西。
桃花村:救刘小姐,打小霸王。
瓦罐寺:救众僧侣,杀两强贼。
相国寺:义救豹子头,落草二龙山。
梳理前35回其主要活动地点和事件可见,鲁智深只要出场都在救人,王学泰认为“一百零八将中,能够‘为他的’,大约只有鲁智深一人”,鲁智深是“一百零八将中真正的侠客”。这是他身上最独特的烙印。
金圣叹曾这样评价鲁智深:“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萨、罗汉、佛。”也有人评价他是“粗鲁急躁,蛮横无礼,有着酒、色、财、气等种种缺陷”的人物。
(2)林冲:武艺高强,性格懦弱,委曲求全,逼到绝境则敢于反抗。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林冲这个人物,说他是个“狠角色”。也有人认为林冲“忍”字当头,性格懦弱。
4.活动小结
教师点拨:作者何以使得人物的性格如此突出?
(1)生动的细节描写。作者善于把握好每个英雄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身份,紧紧抓住人物自身的特点来塑造人物形象,其一言一行既表现出他们独特豪放的阶级、性格特征,又各具特色,使每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都得到最大化的充实。一句话就是一个人,关于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以及心理的描写细致入微。
(2)人物之间相互映照。让性格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人物自然映照。面对高衙内对林冲之妻的调戏,鲁智深的爽直性急对照出林冲的懦弱;陆谦的小人映衬林冲的正直,董超、薛霸的凶残反衬林冲的委曲求全。写此人物即是在写彼人物。
(3)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孙绍振教授说,情节的功能就是把人潜在的、不像他平时的那个人暴露出来。把人物打出常轨,则容易暴露人物的真实心态。所以设置两难的处境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来观照。如林冲不是命运步步紧逼,他的“忍”和“狠”均无法展现;武松若不是上景阳冈之前夸下海口,也就不会在进退两难之间被逼出生平潜力,成了打虎英雄。
合作探究二
林冲和武松,同是小说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又都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但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武松则是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而我们学习过的《智取生辰纲》中的杨志,则也是官宦之后,却也走上落草为寇的道路。
1.探究任务
比较三人的的命运轨迹,说一说,三人被逼上梁山,有什么共同性?
2.过程安排
(1)根据自己了解的内容,填写表格。
好汉 出身地位 性格特点 落草过程 落草直接原因
林冲
杨志
武松
(2)小组讨论交流,完善表格,总结三人落草为寇的原因。
(3)找出三人的共性原因,形成小组结论,派代表在全班分享。
3.成果展示
(1)
好汉 出身地位 性格特点 落草过程 落草原因
林冲 八十万禁军教头 隐忍求全 衙内结仇——误入白虎堂——野猪林获救——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梁山大聚义——南征北战——病故 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
杨志 杨家将的后代 殿帅府制使 有勇有谋 粗暴蛮横 渴望建功立业 卖刀杀人——东郭斗武——中计失纲——被迫落草——梁山聚义——南征北战——病逝 为博取功名为梁中书押运生辰纲,中计失纲后无奈落草为寇。
武松 普通百姓 侠义心肠 爱憎分明 打虎遇兄——血溅鸳鸯楼——落草二龙山——梁山大聚义——南征北战——出家为僧 从为兄报仇杀西门庆潘金莲开始一步步反抗,最终血溅鸳鸯楼,然后落草二龙山。
(2)
共同特点:众人身份地位不同,落草原因不同:林冲是上层人士落草的典型,他被高衙内步步紧逼,被逼无奈之下杀人落草;武松是下层人士落草的典型,他虽有侠义之名,为兄报仇后亦被轻判,但最终依然受到权势之人逼迫,作为有仇必报的侠义之士,最终血溅鸳鸯楼;杨志作为武将之后,一直渴望“封妻荫子”,但屡屡被拒,即使为了前程投奔了梁中书麾下,依然不保前途,最后生辰纲失守,只得落草。杨志的落草,表面上看是因为中计失纲,但根本原因还是他本人仕途无门。虽空有一身本事,但前遭贪官拒用,为小人戏弄;后被贪官任用,依然不得重视,千般小心仍旧丢失前程。因此,众人落草的原因,归根到底都是“官逼民反”。
写作特色
1.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水浒传》的长处在于主要人物的刻画和市民生活的描写。其中梁山主要人物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物个性鲜明,角色语言各有特色。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2.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小说的结构很有特点,环环相扣,线索分明,作者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3.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小说的情节生动曲折,大小事件都写得腾挪跌宕,引人入胜。而每一组的情节又往往是人物的性格发展史,如“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使人自然想起武松。
语言上,采用古代白话,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
如写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既通俗,又生动。
课堂小结
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在作者的笔下,这些好汉大都有着自己的辛酸史,他们被逼无奈才铤而走险、“犯上作乱”,这恰好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道理。
一部伟大的著作,具有永恒的魅力,感动着不同时代的广大读者,《水浒传》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的英雄形象,这些人物超凡又平凡,甚至不完美,但是它告诉我们平凡的人也可以成为英雄,告诉我们,即使在泥里生活,也能在云里写诗!毛泽东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的,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英雄,需要平凡的英雄!我们不仅重温经典,致敬英雄!更要成为我们这个和平年代的英雄!
拓展延伸
刘义庆《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世说新语》虽然并不是全面记录一代史事的“正史”,然而读毕全书,“一代人物,百年风尚,历历如睹”,二这正是其作为一部优秀笔记小说的特殊价值。
蒲松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成书于康熙三年至康熙八年,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流传。
该书共收小说近500篇,以写花妖狐魅、畸人异行著称于世,包括民俗民习、奇谈异闻、世间万物的奇异变幻,在谈狐说鬼之书中,堪为第一。
该书在继承魏晋志怪和唐宋传奇传统的基础上,达到了中国文言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其故事情节奇特诡序,人物形象异彩独放,美学理想不同流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世界文学的明珠。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①同步测试:连一连,水浒英雄的绰号是什么?
浪子——燕青
豹子头——林冲
行者——武松
智多星——吴用
青面兽——杨志
九纹龙——史进
②请你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上联,用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故事情节对出下联。
参考示例: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刘皇叔托孤诸葛亮 猪八戒义激美猴王
2.课后作业
在上节课基础上,完善众人的朋友圈,用朋友圈的形式展现人物的人生轨迹。
【板书设计】
《水浒传》
人物安排:个人故事+团体故事
情节安排:百川归海
人物塑造:冲突推动
小说主旨:官逼民反(共46张PPT)
古典小说的阅读
水
浒
传
一百零八人物谱
新课导入
一群英雄豪杰,一个理想社会,一种反抗精神,一部英雄传奇,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的英雄形象,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致敬英雄!一起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新课导入
通过给重要人物列传、梁山大事记述等方式,梳理故事情节;选择重点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感知小说靠人物之间的衔接串联情节的构思艺术。(重点)
多角度评说人物与小说主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充分运用阅读成果,结合活动提示做展示,学习同伴互相启发,互为成果阅读者、评价者,提高阅读技能,培养阅读兴趣。(难点)
核心素养
壹
贰
叁
活动一:
第一课时
了解成书 夯实基础
今江苏兴化人,著名的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三十多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搜集并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水浒传》。
作者简介
名子安,字彦端,号耐庵
施耐庵
(生卒年不详)
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以宋江为首的这支武装有首领三十六人,一度“横行齐魏”,“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后在海州被张叔夜伏击而降。
《徽宗本纪》
《侯蒙传》
《张叔夜传》
记载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并在序中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著。”当时已有“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说话名目。杨志等押解花石纲、杨志卖刀,依次述及晁盖等智劫生辰纲、宋江私放晁盖、宋江杀阎婆惜、宋江九天玄女庙受天书、三十六将共反、张叔夜招降、宋江平方腊封节度使等情节。
民间故事:
《宋江三十六赞》
《醉翁谈录》
《宣和遗事》
有相当数量的水浒戏,今存剧目就有三十三种,剧本全存的有六种,它们于水浒故事有所发展,其中李逵、宋江、燕青的形象已相当生动了。
元杂剧
成书过程
自宋元之际始,水浒故事以说话、戏剧为主要形式,在民间愈演愈盛,它显然投合了老百姓的心理与爱好。这些故事虽然分别独立,而相互之间却有内在的联系。《水浒传》的作者,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创作出了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
《水浒传》究竟为何人所作,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目前通行的说法是,此书当是先由罗贯中将说书、戏剧中的水浒故事综合、加工而成,故曰“编次”;后由施耐庵对这种本子加以发展、提高。
成书过程
作者疑云
《水浒传》
版本
现在只作为研究资料来使用,现知较早的本子有明万历年间余象斗的《水浒志传评林》。
版本信息
简版
文字简略,描写细节少。
繁版
描绘细致生动,文学性较强。
《忠义水浒传》(一百回)
《忠义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
《忠义水浒全传》
第一至第四十回讲述的是各个好汉的故事,他们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
作品简介
1
2
3
全书可分为三段:
第一至第四十回讲述的是各个好汉的故事,他们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第四十一至第八十回讲述的是好汉们在梁山集合,形成了以宋江为寨主的梁山山寨,并发动一系列对官僚恶霸及附近城池的战争,直到接受北宋朝廷的招安;
第八十一回至第一百二十回讲述的是梁山好汉归顺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的战争,到最后鸟尽弓藏,悲壮死亡的故事。
活动二:
自主探究 整体感知
过程安排
选择你最喜欢的人物,为他写一个小传。
梳理人物出现的章节回目,总结主要情节/英雄事迹。
明确人物落草原因、最终结局。
分析总结人物性格、以及落草/最终结局必然性。
自主探究一
武松,清河县(今属河北省清河县)人。因排行第二,故人们又称为“武二郎”,三十六天罡星之第十四天伤星。武松在鸳鸯楼杀人后,为了逃跑,听从了母夜叉孙二娘的主意,剃掉头发,换上僧衣,脖子上挂一串佛珠,配两把戒刀,像个行脚的僧人,武松故而又被人称为“武行者”或“行者武松”。行者,即行脚僧。
成果展示
武松小传
武松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抚养成人,他回乡探兄过景阳冈时,借着酒劲打死猛虎,威震天下,做了阳谷县步兵都头。武松与哥哥武大郎在阳谷县团聚,原来武大郎已经与嫂子潘金莲搬到了阳谷县居住。武松去外地出差,结果哥哥武大郎被奸夫淫妇西门庆、潘金莲杀害。武松回来后,得知真相,于是杀了奸夫、淫妇并投案自首,遂被发配孟州牢城。武松在孟州安平寨牢营,结识了“金眼彪”施恩。为替施恩夺回店铺,武松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武松被蒋门神勾结张团练所陷害,又被发配恩州。
武松打虎
张团练、蒋门神等人还不放过武松,派杀手和押解公人要在半路结果其性命,但武松非常警觉,在飞云浦武松杀死公差和蒋门神的两个徒弟。武松返回孟州,找到鸳鸯楼,将张团练、蒋门神等人杀死。后武松在十字坡张青酒店改扮成行者,去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打青州”时一起投奔了梁山泊。
在飞云浦武松杀死公差和蒋门神的两个徒弟。武松返回孟州,找到鸳鸯楼,将张团练、蒋门神等人杀死。后武松在十字坡张青酒店改扮成行者,去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打青州”时一起投奔了梁山泊。
梁山排座次时,武松任步军十头领第二名,排梁山头领第十四位。后来,梁山在与朝廷的较量中,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武松屡立战功。招安后,武松参加了征讨辽国、平定田虎、王庆和方腊等的战争。武松随宋江平讨方腊攻打睦州时,被“灵应天师”包道乙用玄元混天剑,施以魔法砍去左臂。还军时武松留在六合寺照看林冲,后在六合寺出家,甘心做清闲道人,被朝廷封为清忠祖师。武松对封建统治阶级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当众兄弟欢呼胜利还朝受封时,他已视爵禄为粪土,看破红尘。武松活至八十,善终。
“手持玉蟒禅杖,身披皂直缀背双袖,青圆绦斜缩双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骆腮胡须。”看到这几句,每个人几乎都会想到他吧。
鲁智深小传
拳打镇关西
成果展示
鲁智深,原名鲁达,当提辖后,人们也经常称他为鲁提辖。他豪爽豁达,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一百单八将就数他行侠仗义。为了帮助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为了逃脱杀人罪便上了五台山,当了和尚,法号为“智深”。他自不是守规矩的人,很快就破了三戒,他借着酒劲,大闹五台山,便有了“花和尚”这个绰号。当林冲在野猪林正要被杀时,碰巧鲁智深在野猪林,为救林冲而大闹野猪林。他甚至火烧瓦罐寺,也为老僧们打抱不平,他一直都是一位江湖侠者。
他也粗鲁莽撞,他也急性,好战,杀过人,放过火。“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是他,只打抱不平。面对幼、老,他也会露出温柔的一面。当金氏父女离开酒馆后,怕店小二再去追赶,便在店里掇了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饥肠辘辘到瓦罐寺,手捧着的一锅热粥吃,而看到老僧们三天未吃饭而为粥相争时,便撇下热粥,再也没吃一口。
梁山一百单八将聚齐后,排定座次,鲁智深为天孤星,位列十三,在战斗序列中为步军头领之首。不久,宋江在满江红词中流露出招安之意,武松、李逵不快。鲁智深说:“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宋江等受招安后,鲁智深陪同宋江,重上五台山,参礼智真长老。师父说:“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临别再赠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后来,宋江征方腊,大战乌龙岭。鲁智深追杀夏侯成,却迷路入深山;得一僧指点,从缘缠井中解脱,生擒方腊。宋江大喜,劝智深还俗为官,荫子封妻,光宗耀祖,智深说:“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宋江又劝他住持名山,光显宗风,报答父母,智深说:“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宋江等凯旋,夜宿杭州六和寺。智深听得钱塘江潮信,终于顿悟,于是沐浴更衣,圆寂涅槃。
作者是如何展现这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的?
自主探究二
过程安排
分享自己所写的人物,找出塑造人物时情节安排的共性和个性。
根据找到的异同,试着总结小说叙事和塑造人物的特点。
将要点整理成思维导图,形成自己的结论。
举手发言,分享成果,全班一起总结、交流。
“某十回”故事,讲述个人传奇:如“武十回”“宋十回”等。
讲述多人协作的“梁山大事”:如“智取生辰纲”等。
成果展示
写人物
小说人物众多又彼此关联,靠的是人物之间的衔接。
一般来说,写完个人传奇后,即穿插团队大事,再回到个人,直到写完主要人物上梁山之前的个人传奇。
全书前半部分以个人传奇为主,后半部分则以众人协作的大事件为主。
叙述各个英雄人物从不同地方汇聚梁山的斗争经历,人物及其事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很多篇章都可以单独存在。
七十一回后:开始了整体结构的叙事方式。
《水浒传》人物安排
第七十一回:从独传、合传到“群传”的过渡。
成果展示
前七十回:独传、合传架构形式。
使个体斗争组织化,从反贪官污吏的几次重大斗争到招安征辽、平方腊, 以至最终毁灭,完成了全篇的悲剧收尾。
百川归海 波澜壮阔
每一个人物出场时,都是伴随着事件而来,有时一个人伴随着几个事件而来,有的时候一个人物的事件间隔开来,一个事件中展现了几个人物。
上一个人物故事结束时,由事件和场景的转换牵引出下一个人物,开始下一个故事。
以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
活动小结
《水浒传》
人与事交织在一起,形成小说结构安排的最大特色。
课后作业
围绕你喜欢的人物,为他设计一个微信头像、微信名,想一想,他可能会发哪些朋友圈?谁会给他点赞?小组内分享“脑洞”,并选一到几位同学的内容,合作画出来。
活动三: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深入思考
作业展示
4小时前 删除
详情
忠义难两全
李逵 4小时前
哥哥怎的自倒自喝,俺来陪你喝个痛快!
吴用 刚刚
哥哥,这酒颜色不对,当心!
请以小组为单位,以关键词点评法,点评鲁智深、林冲这2个人物,要求有理有据。
自主探究一
过程安排
自主选择关键词,分析人物形象。
小组成员交流各自的结果和看法,一位成员负责记录和修改,得出小组结论,派代表在全班分享小组看法。
梁山第一好汉,不计个人安危、不顾个人得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挺然任事、一往无悔,救人救彻。
渭州:救金翠莲,打镇关西。
桃花村:救刘小姐,打小霸王。
瓦罐寺:救众僧侣,杀两强贼。
相国寺:义救豹子头,落草二龙山。
金圣叹评鲁智深:“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萨、罗汉、佛。”
成果展示
鲁智深
武艺高强,性格懦弱,委曲求全,逼到绝境则敢于反抗。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林教头佩刺沧州道
林教头棒打洪教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勇猛?
成果展示
林冲
懦弱?
作者何以使得人物的性格如此突出?
生动的细节描写
活动小结
作者善于把握好每个英雄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身份,紧紧抓住人物自身的特点来塑造人物形象,其一言一行既表现出他们独特豪放的阶级、性格特征,又各具特色,使每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都得到最大化的充实。一句话就是一个人,关于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以及心理的描写细致入微。
让性格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人物自然映照。面对高衙内对林冲之妻的调戏,鲁智深的爽直性急对照出林冲的懦弱;陆谦的小人映衬林冲的正直,董超、薛霸的凶残反衬林冲的委曲求全。写此人物即是在写彼人物。
作者何以使得人物的性格如此突出?
活动小结
人物之间相互映照
孙绍振教授说,情节的功能就是把人潜在的、不像他平时的那个人暴露出来。把人物打出常轨,则容易暴露人物的真实心态。所以设置两难的处境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来观照。如林冲不是命运步步紧逼,他的“忍”和“狠”均无法展现;武松若不是上景阳冈之前夸下海口,也就不会在进退两难之间被逼出生平潜力,成了打虎英雄。
作者何以使得人物的性格如此突出?
活动小结
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
自主探究二
比较三人的的命运轨迹,说一说,三人被逼上梁山,有什么共同性?
林冲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武松
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杨志
官宦之后,一心求仕途,却也走上落草为寇的道路。
2.小组讨论交流,完善表格,总结三人落草为寇的原因。
3.找出三人的共性原因,形成小组结论,派代表在全班分享。
好汉 出身地位 性格特点 落草过程 落草原因
林冲
杨志
武松
过程安排
1.根据自己了解的内容,填写表格。
好汉 出身地位 性格特点 落草过程 落草原因
林冲
杨志
武松
八十万
禁军教头
杨家将后代
殿帅府制使
普通百姓
隐忍求全
有勇有谋
粗暴蛮横
渴望建功立业
侠义心肠
爱憎分明
衙内结仇→误入白虎堂→野猪林获救→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
卖刀杀人→东郭斗武→中计失纲→被迫落草
打虎遇兄→为兄报仇→血溅鸳鸯楼→落草二龙山
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
为博取功名为梁中书押运生辰纲,中计失纲后无奈落草为寇。
从为兄报仇杀西门庆潘金莲开始一步步反抗,最终血溅鸳鸯楼,然后落草二龙山。
成果展示
林冲——被高衙内步步紧逼,被逼无奈之下杀人落草。
武松——虽有侠义之名,为兄报仇后亦被轻判,但最终依然受到权势之人逼迫,作为有仇必报的侠义之士,最终血溅鸳鸯楼。
杨志——表面上看是因为中计失纲。
根本原因还是因他本人仕途无门。虽空有一身本事,但前遭贪官拒用,为小人戏弄;后被贪官任用,依然不得重视,千般小心仍旧丢失前程。
上层人士落草的典型
下层人士落草的典型
根本原因:官逼民反
共同特点
写作特色
《水浒传》的长处在于主要人物的刻画和市民生活的描写。其中梁山主要人物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物个性鲜明,角色语言各有特色。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1.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写作特色
2.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小说的结构很有特点,环环相扣,线索分明,作者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写作特色
3.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小说的情节生动曲折,大小事件都写得腾挪跌宕,引人入胜。而每一组的情节又往往是人物的性格发展史,如“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使人自然想起武松。
写作特色
4.语言上,采用古代白话,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
如写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既通俗,又生动。
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在作者的笔下,这些好汉大都有着自己的辛酸史,他们被逼无奈才铤而走险、“犯上作乱”,这恰好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道理。
课堂小结
一部伟大的著作,具有永恒的魅力,感动着不同时代的广大读者,《水浒传》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的英雄形象,这些人物超凡又平凡,甚至不完美,但是它告诉我们平凡的人也可以成为英雄,告诉我们,即使在泥里生活,也能在云里写诗!
毛泽东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的,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英雄,需要平凡的英雄!我们不仅重温经典,致敬英雄!更要成为我们这个和平年代的英雄!
课堂小结
刘义庆《世说新语》
拓展延伸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
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
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世说新语》虽然并不是全面记录一代史事的“正史”,然而读毕全书,“一代人物,百年风尚,历历如睹”,二这正是其作为一部优秀笔记小说的特殊价值。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成书于康熙三年至康熙八年,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流传。
拓展延伸
蒲松龄《聊斋志异》
该书共收小说近500篇,以写花妖狐魅、畸人异行著称于世,包括民俗民习、奇谈异闻、世间万物的奇异变幻,在谈狐说鬼之书中,堪为第一。
该书在继承魏晋志怪和唐宋传奇传统的基础上,达到了中国文言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其故事情节奇特诡序,人物形象异彩独放,美学理想不同流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世界文学的明珠。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连一连,水浒英雄的绰号是什么?
当堂练习
请你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上联,用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故事情节对出下联。
课堂作业
参考示例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刘皇叔托孤诸葛亮 猪八戒义激美猴王
在上节课基础上,
完善众人的朋友圈,
用朋友圈的形式展现人物的人生轨迹。
课后作业
人物安排:个人故事+团体故事
情节安排:百川归海
人物塑造:冲突推动
小说主旨:官逼民反
板书设计
《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