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统编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7 10:5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
①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结合地图,了解秦灭六国的时空信息,叙述其基本过程,有理有据地论述秦的统一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知道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理解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了解秦朝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理解各项措施的作用;运用《秦朝形势图》说明秦朝疆域的四至,理解秦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②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视频《秦始皇》。
教师过渡:同学们,让我们通过一段精彩视频,走进秦始皇波澜壮阔又充满争议的一生,探寻这位 “千古一帝” 如何铸就影响深远的大秦帝国 。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吸引学生兴趣,聚焦关注点。)
二、讲授新课
(一)秦灭六国
1.背景
(1)教师活动
根据课本内容,并结合材料,分析秦能统一天下的原因?
材料一: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
——战国末年《吕氏春秋·观世》
材料二: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贾宜《过秦论》
材料三: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日:“嗟乎,寡人不得见此人于之游,死不恨矣。”
——《史记·韩飞列传》
(2)学生活动
①社会趋势: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广大民众期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生活;
②综合实力: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
③个人因素:秦王嬴政即位后,积极筹划统一大计。
2.统一
(1)教师活动
根据课本第一目第一段内容,完成秦统一的相关史事填写?
学生活动
时间 公元前221年
建立者 秦王嬴政(秦始皇)
都城 咸阳(今陕西咸阳)
过程 韩、赵、魏、楚、燕、齐(远交近攻)
教师强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是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中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是在战国时期,而不是秦朝时期。
3.影响
(1)教师活动
研读材料,概况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及其地位。
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
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
二、为中国民族之形成。
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
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钱穆
(2)学生活动
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教师补充: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秦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利于各民族交流和发展。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教师过渡: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秦朝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1.内容(政治措施)
(1)教师活动
阅读课本第二目的第二、三段内容,说说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教师补充:(1)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和官员都要遵从皇帝的指令。嬴政宣布自己为天下第一个皇帝,史称“秦始皇”。
(2)“三公九卿”:皇帝之下,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为“三公”,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三公之下,设置分别掌管财政、宫廷等事务的一些官员,称为“九卿”。
郡县制:①内容:在地方上,秦朝全面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全国分为 36 郡,后增至 40 多郡;在郡下设县。郡和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②作用:皇帝和朝廷就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③影响:县制的普遍推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教师补充:多媒体播放视频《郡县制》。
(2)学生活动
措施1:建立皇帝制度
措施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措施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教师补充: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再把权力集中到皇帝自己手里,这就是君主专制。这样就形成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造就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权是权力的中心。
【拓展探究】教师提问:阅读课本和相关资料,试比较周朝与秦朝的不同。
学生活动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王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统治地方的方式 分封制 郡县制
2.意义
(1)教师活动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何意义
(2)学生活动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
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
有着深远影响。
统一巩固措施
1.措施(文化、经济、交通、军事)
(1)教师活动
利用《统一文字示意图》《统一货币示意图》《铜量》《铜权》等相关图片及《材料研读》栏目,了解秦朝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内容及其影响,继续完成统一巩固措施。
(2)学生活动
措施 影响
政治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我国历史影响深远;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
经济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文化 统一文字 使政令在全国顺利推行,使不同地域的人民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交通 车同轨、修驰道;开凿灵渠 促进水陆交通的发展
军事 南征越族、北击匈奴;修长城 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师补充:这些措施促进了各地的文化、经济交流,便利了交通往来,巩固了国家统一。
【拓展探究】教师提问:说一说,相比其他货币,圆形方孔钱有什么优势?
学生活动
①相比于刀币、布币,圆形方空钱铸造用料要少;
②圆形的边缘不易磨损,有利于长期和频繁使用;
③方孔可用绳子穿起多枚钱币,便于携带。
2.疆域
(1)教师活动
观察课本P56《秦朝形势图》,描述秦朝疆域四至范围。
(2)学生活动
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教师补充: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它带给中华民族的不仅仅是疆域统一,扩大而产生的安定与荣耀,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融,给中国人带来强烈的认同感与凝聚力。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③总结反思
三、课堂总结
本课通过秦统一中国的史事,让学生了解到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巩固统一,进而认识到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秦统一中国是历来考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节课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秦始皇能够灭掉东方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意义等问题,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利用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