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猜谜语
叫虎不是虎,
生来有四足,
爱在墙角住,
专吃蚊蝇虫。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壁 虎
壁虎
bì hǔ
借助连环画独立读课文。
1.遇到有注音的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猜猜它们的读音和意思,再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标出段落序号。
1
2
3
5
4
6
7
壁
墙
蚊
咬
断
您
拨
甩
赶
房
傻
转
bì
qiánɡ
wén
yǎo
bō
duàn
nín
shuǎi
ɡǎn
fánɡ
shǎ
zhuǎn
壁虎
墙壁
蚊子
咬住
折断
您好
拨水
甩掉
赶走
房子
傻瓜
转身
初读课文
借
jiè
借书
房
转
户字头
车字旁
多与房屋有关。
多与车辆有关。
一扇门
一辆车
户
初读课文
借助图片识记
利用形声字
说说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蚊、赶、房、转
墙壁
拨水
初读课文
壁
墙
蚊
咬
断
您
拨
甩
赶
房
傻
转
小壁虎捉蚊子
借
zhuō
tiáo
pá
xiànɡ
nín
cǎo
fánɡ
捉
条
爬
向
您
草
房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不要写成“木”
伸出户字头
初读课文
jiě
姐
形声字,意为“附着、黏着、匍匐”。
“爪”与“巴”联合起来表示“动物身体趴在地面上,用爪子贴着地面移动身体”。
20 小壁虎借尾巴
壁虎 借用 墙角 蚊子 咬住 挣断 您好
拨水 甩开 赶走 房子 傻孩子 转身
bì jiè qiáng wén yǎo duàn nín
bō shuǎi gǎn fáng shǎ zhuǎn
读词语
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为什么借?
向谁借?
结果如何?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zhènɡ
duàn
小壁虎用力挣脱危险。
挣
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掉的?
挣
zhènɡ ____
zhēnɡ ____
挣脱
挣扎
挣:用力使自己摆脱束缚。
品读课文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小壁虎一挣,挣 尾巴逃走了。
zhèng
duàn
断
断
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呢?
品读课文
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小壁虎想: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
nán
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小壁虎想: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
巴
小河边
大树上
房檐下
小壁虎爬到了哪里?向谁借了尾巴?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他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画出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小壁虎来到( ),向( )借尾巴,小鱼要用尾巴来( )。
小河边
小鱼
拨水
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拨水
小壁虎很有礼貌,读出恳求的语气。
不借尾巴的理由,读出为难的语气。
借助图片、联系上下文
拨
bō
拨钟表
拨琴弦
画出小壁虎和老牛的对话。
小壁虎爬到( ),向( )借尾巴,老牛要用尾巴( )。
大树上
老牛
赶蝇子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他看见老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小壁虎说:“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老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
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
加点词重读
恳求
有礼貌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他看见老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小壁虎说:“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老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苍蝇呢。”
甩
小壁虎爬到( ),向( )借尾巴,燕子要用尾巴( )。
房檐下
燕子
掌握方向
画出小壁虎和燕子的对话。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他看见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小壁虎说:“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加点词重读
恳求
有礼貌
读第3~5自然段,找到描写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动作的词语,再想一想他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拨水
摇着尾巴
甩着尾巴
摆着尾巴
赶蝇子
掌握方向
品读课文
他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小鱼
老牛
燕子
用尾巴
赶蝇子
拨水
掌握方向
( )不能借给小壁虎尾巴,因为( )。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动物们的尾巴作用都不一样,选择下面词语中任意一组,讲讲借尾巴的经过吧。
小河边 摇着尾巴 游来游去 拨水
大树上 甩着尾巴 吃草 赶蝇子
房檐下 摆着尾巴 飞来飞去 掌握方向
品读课文
用“先……然后……最后……”说话。
小壁虎先爬到 ,找 借尾巴。
然后小壁虎爬到 ,找 借尾巴。
最后小壁虎爬到 ,找 借尾巴。
小河边
小鱼
大树上
老牛
房檐下
燕子
最后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借助第五、六幅插图,读课文第6、7自然段,找出答案吧!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
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得叫了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长出新尾巴
没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心情怎么样?
难过
长出新尾巴的小壁虎心情又是怎样的?
高兴
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得叫了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新”的反义词是什么?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为什么可以长出新的尾巴?
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
新——旧
品读课文
为什么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呢?
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这是因为它们体内有一种激素,这种激素能再生尾巴,科学家一般称它为成长素。其实和我们的头发、指甲长出来是一样的。
品读课文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有类似的功能吗?
蚯蚓肢体
蜥蜴尾巴
返回
品读课文
自然界的再生现象
海星分身有术。若把海星撕成几块扔在海里,每一碎块都能很快长出失去的部分,从而长出几个完整的海星。
海参在遇到危险时,会抛出内脏给敌人,自己趁机逃命。过一段时间,海参体内又能长出新的内脏来。
长出新尾巴
本文主要讲述了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为了逃命而挣断了尾巴。小壁虎分别向小鱼、老牛、燕子去借尾巴,但是他们的尾巴都非常有用,不能借给小壁虎。小壁虎正在难过时,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长出了新尾巴。全文以生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小鱼、老牛、燕子等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以及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
课堂小结
选字填空,再读一读。
呢 吗 啦
我长出一条新尾巴( )!
小壁虎想:向谁去借一条尾巴( )?
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 )?
呢
啦
吗
选自《状元作业本》
“爬呀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说明了什么?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
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
四次
说明了小壁虎爬的时间久,爬的路程长。
借尾巴的艰辛
品读课文
仿编故事
假如小壁虎继续向其他动物借尾巴,他会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怎样借,能不能借到?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他看见( )在( )尾巴,在( )( )。小壁虎说:“( ),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 )。”
品读课文
想一想:小壁虎还有可能向哪些动物借尾巴?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呢?
松鼠
猴子
狐狸
品读课文
观察动物尾巴的特点。
翘
竖
松鼠的尾巴能起到平衡的作用,帮助松鼠平安落地。
猴子的尾巴可以让他挂在树枝上,还可以用来获取食物。
如果小壁虎找他们借尾巴,我们可以怎样写呢?
读第3~5自然段,找到描写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动作的词语,再想一想他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拨水
摇着尾巴
甩着尾巴
摆着尾巴
赶蝇子
掌握方向
品读课文
关于动物尾巴的作用:
孔雀的尾巴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会打开尾屏,暂时吓退或迷惑敌人,保护自己。
品读课文
啄木鸟的尾巴靠在树上支撑身体,帮助捉虫。
品读课文
鲨鱼的尾巴能控制游动的方向。
蝎子的尾巴是用来攻击敌人的。
鹿的尾巴又小又短,然而它却是重要的报警器。当危险接近鹿群时,首先发现敌人的鹿会竖起尾巴,向同伴发出警报。
兔子的短尾巴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帮助兔子逃命。当兔子被猛兽咬住时,兔子立刻使用“脱皮计”,将尾巴的“皮套”脱下,从而赢得逃命的时间。
鸟把尾巴当作飞行器。鸟的尾巴上,长着又长又宽的羽毛,这些羽毛展开时好像扇子,能够灵活转动,便于掌握飞行方向。鸟尾
在飞行时起着舵的作用。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他看见( ),小壁虎说:“( ),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 )。”
品读课文
请你当一个小小调查员,看看还有哪些动物的尾巴有特殊的作用。
动物名称 尾巴的作用
飞行器,掌握方向
报警器,向同伴发出警报
逃命,被猛兽咬住时脱皮逃命
小鸟
鹿
兔子
燕子用尾巴
鱼用尾巴
赶蝇子
掌握方向
( )用尾巴( )。
牛用尾巴
拨水
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和意思,再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猜读提示:
①借助图画→如“墙”可借助第一幅插图来猜读。
②利用形声字特点→如“蚊”可利用声旁猜来猜读读。
③根据词语意思→如多音字“转”要结合文中“转身”一词的意思来猜读。
④联系上下文→如“赶”可根据上文“老牛甩着尾巴”来猜读。
朗读课文。说说小壁虎都找谁借过尾巴,结果怎么样。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朗读提示:
读好反复出现的句子:
放慢语速读“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重读“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中的“借给我”。
朗读提示:
读好对话
小壁虎→恳求
老牛→低沉
壁虎妈妈→亲切
语气
重音→
重读“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等词语
参考答案:小壁虎找小鱼、老牛、燕子借过尾巴,可是小鱼要用尾巴拨水,老牛要用尾
巴赶蝇子,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他们的尾巴都不能借给小壁虎,最后小壁虎发现自己又长出了一条新尾巴。
选做:和同学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表演技巧:
分角色演故事:准备文中出现的小动物的头饰→表演时注意通过神态、动作、声音等来表现角色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如小壁虎→天真活泼,老牛→声音低沉。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和同学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