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习作:写信》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信》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强调“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交流的能力”,要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聚焦语言运用(规范表达)、思维能力(逻辑组织)、文化自信(传承书信礼仪文化)。其中的第二学段习作目标提出:能用简短的书信进行交流,注意行款格式和基本语用规范。
所以本课的整体设计先是认识书信,而后通过与留言条的对比了解书信的格式和内容需注意的地方,同时考虑到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四年级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需借助范例、口诀、图示等具象化工具掌握抽象格式,所以在格式这里会创编一个趣味小口诀帮助记忆,而后先练习说清楚再开始练写,整体设计思路以“真实情境驱动、格式与情感并重、文化与实践共生”为核心,通过“创设需求—搭建支架—实践表达—拓展延伸”四阶路径,实现“学格式、练表达、传文化”的融合目标。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通过传统文化、历史人物、革命圣地引导学生感受中华儿女对国家的热爱、责任与坚守。书信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见字如面”的情感纽带,所以本单元习作编排旨在以书信作为载体,可将家国情怀融入真实生活表达。同时也体现了语文要素的衔接,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通过阅读训练提炼信息的能力,迁移到习作中要求“明确写信目的,有条理地表达内容。”
从整册书来看,本单元习作《写信》是属于应用文的练习,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体现,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书信与别人互通消息、交流情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过写留言条,三年级学生也学习了如何写通知、启事,这为本单元的习作打下了基础,四年级《写信》是应用文写作的进阶。强调格式规范和情感表达。同时也为五年级学习倡议书、演讲稿等复杂的应用文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学习写留言条、通知、启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写应用文,也基本具备写人、叙事的能力,但缺乏真实交际情境中的表达训练,所以写出的内容容易空洞,难以写出真情实感。再者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有沟通需求都会打电话发视频,缺乏传统书信的体验,并且容易混淆不同应用文的格式要求(如书信和留言条的区别)。
【教学目标】
1.上课能在老师的带领下理清书信的基本格式,并归纳成小口诀,进行记忆后能正确书写。
2.能根据不同的收信对象,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情感,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晰。
3.借助示例支架,学会组织有针对性的书信内容。
4.感受书信背后的文化内涵,纸短情长,体会手写文字的仪式感和温度,愿意主动用书信和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掌握书信的正确格式:学生能够准确书写书信的五个基本要素(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包括格式细节(如称呼顶格加冒号、祝福语分行书写、署名日期居右等)。
2.引导学生理解要根据写信对象和目的组织针对性内容:学生能针对不同收信人(如家人、朋友、榜样人物)调整语言风格和内容重点,做到情感真挚、事例具体。
【教学难点】
1.在格式细节方面,学生无法准确应用:学生易混淆格式规则。
2.写信内容太过空洞,不具体。
【教学流程】
认识书信,激发兴趣——对比了解,理清格式——观察探究,丰富内容——赋能成长,完成片段——互相评价,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
一、认识书信
出示古人书信用途及方式,出示关于书信的诗句。
学生读读关于书信的诗句,欣赏古人家书,理解书信的意义及作用。
设计意图:了解书信的意义,为后面驱动习作任务奠基。
二、对比了解书信的格式
1.出示留言条和书信范例。
小组互相讨论两者不同,说说书信格式上的发现。
2.请同学们观察书信与平时的习作有什么不同?(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说说一封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怎样可以快速记住书信的格式?呢?
同学们一起归纳创编顺口溜:
称呼顶格加冒号,换行空两格问好。
正文换行空两格,事情谈完写祝福。
署名日期别漏掉,两行写在右下方。
三、观察探究书信的内容
1.出示书信范例和留言条作比较:这封信写了什么内容?与留言条的内容作比较,你还发现了什么?
同桌讨论回答。
2.出示小练习:给不同的人物选择合适的祝福语。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
3.出示两封书信:一封内容较为空洞,一封内容十分具体,请问哪封写得好?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出写得好的信是事例具体。
4.小结:书信的格式要写正确,不仅要注意写对位置,还要注意根据写信的对象使用贴切的语言。
四、写一封信
出示写作要求:以“给的一封信”或“,我想对你说”为题,给你的亲友或者你的榜样写一个最想分享的片段,格式得全班有所体现。
学生开始写信,学生自评,同桌互评。
【板书设计】
习作:写信
格式规范: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情感真挚:具体事例+得体话语
文化传承:见字如面,纸短情长
【作业设计】
1.理解并背诵书信小口诀,旨在进一步帮助学生准确记住书信的格式。
2.完成全篇书信的写作,并进行自评,再和同桌互相评一评:我的书信格式正确吗?我是在和对方交流吗?我为对方带去了问候和祝福了吗?旨在初步修改习作,并提醒学生写作时要注意评价标准,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进一步落实教学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