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用感官观察
认识感官
一、教学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是人体的感官,能说出每种感官对应的感知功能(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皮肤感知冷/热/痛/痒等);了解不同感官在感知周围世界、帮助我们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作用,知道感官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了解部分动物的特定感官(如鹰的眼睛、狗的鼻子等)具有特殊功能,且这些功能和它们的生存、生活需求相关。
2.科学思维:能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并总结出不同感官对应的功能和作用,建立“感官功能—生活应用”的关联;能通过“假设感官停止工作”的情境,推理出感官无法工作时对生活、学习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探究实践:能参与“闭眼摸盲文数字”“描述用餐时的气味和味道”“倾听周围声音”等实践活动,运用不同感官完成探究任务,提升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感知的实践能力。
4.态度责任:愿意主动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感知周围的世界,对运用感官开展的探究活动抱有好奇心和积极性;了解感官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树立爱护自己感官的意识(如不用手揉眼睛、不把异物塞耳朵等);能在小组讨论(如讨论感官停止工作的影响、动物感官的作用等)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观点,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识别眼、耳、鼻、舌、皮肤五种感官的位置,明确每种感官的基本功能;通过实践体验,理解“多种感官配合能更全面地认识事物”。
2.教学难点:准确区分皮肤的触摸、冷热、疼痛等不同感知功能;将感官体验与科学表达结合,清晰描述探究过程和结果。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感官器官示意图(或PPT)、眼罩(每人1个)、不同特征的物品(如苹果、柠檬、积木、沙纸、闹钟、香薰片等)、记录表(画有五种感官图标)、多媒体课件(包含感官作用的动画短片)。
2.学生准备:提前观察自己的身体,回忆平时用身体的哪些部位认识周围事物。
四、教学过程(40分钟)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1.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盒子”,提问:“同学们,老师的盒子里藏着一样东西,谁能不用打开盒子,就知道里面是什么呢?”
2.引导学生尝试用看(盒子外观)、听(摇一摇声音)、闻(靠近闻气味)等方式猜测,顺势引出“我们身体上有很多‘小帮手’,能帮我们认识世界,它们就是‘感官’”,揭示课题——《认识感官》。
(二)自主探究,认识感官(12分钟)
1.找一找:认识感官位置
引导学生摸一摸、指一指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教师结合示意图,讲解五种感官的名称和基本位置。
小结:我们的身体有五种重要的感官,分别是“眼、耳、鼻、舌、皮肤”。
2.说一说:猜想感官功能
提问:“这些感官分别能帮我们做什么呢?比如眼睛能帮我们看到什么?”
组织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如:眼睛→看颜色、形状;耳朵→听声音),初步梳理感官功能。
(三)实践体验,深化认知(15分钟)
1.分组实验:感官大闯关
将学生分成4-5人小组,每组发放实验材料(苹果、柠檬、沙纸、闹钟、眼罩),开展4个体验活动:
1.视觉关:观察苹果的颜色、形状,记录“眼睛看到了什么”。
2.听觉关:蒙眼听闹钟声音,记录“耳朵听到了什么”。
3.嗅觉+味觉关:闻柠檬的气味,尝一小块柠檬,记录“鼻子闻到了什么”“舌头尝到了什么”。
4.触觉关:蒙眼摸沙纸和积木,记录“皮肤感觉到了什么(光滑/粗糙、软/硬)”。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认真体验并填写记录表。
2.交流分享:我的发现
每组选1名代表,分享小组的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补充、完善感官功能(如:皮肤能感知冷热、软硬、光滑粗糙)。
小结:每种感官都有独特的作用,只有配合使用多种感官,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事物(如:认识苹果,要用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尝、手触摸)。
(四)总结提升,渗透责任(5分钟)
1.回顾梳理:和学生一起回顾五种感官的名称和功能,用“我用______(感官)______(做什么)”的句式集体发言,巩固认知。
2.爱护感官:播放“保护感官”的小短片,提问:“如果感官受伤了会怎么样?我们该如何保护它们呢?”
引导学生说出保护方法(如:不用手揉眼睛、不用尖锐物品掏耳朵、不吃过烫的食物),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3.课堂小结:我们的感官就像“小侦探”,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精彩,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们,用感官发现更多生活中的奥秘。
(五)课堂延伸(3分钟)
布置课后任务:回家后用五种感官观察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如玩具、水果),明天和同学分享“你用哪些感官认识了它”。
五、板书设计
2.4 认识感官
感 官 功 能
眼睛 看颜色、形状、大小
耳朵 听声音(大声/小声、清脆/低沉)
鼻子 闻气味(香/臭、浓/淡)
舌头 尝味道(酸、甜、苦、辣、咸)
皮肤 摸软硬、光滑/粗糙、冷热
小提示:多种感官配合,认识更全面!爱护感官,保护自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