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氧气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D.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2.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
B.通常状况下,氧气是-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能和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
D.在压强为101kPa时,降低温度到-183℃时,氧气能变为淡蓝色液体,继续降温到218.8℃能变成淡蓝色固体
3.下列化学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
B.
C.
D.
4.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C.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D.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5.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和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6.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雾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持续发红,放出热量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如图是某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I的华用是将空气和CO2、H2O分离
B.装置Ⅱ中氢气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C.装置Ⅲ可以为座舱不断地提供氧气
D.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和H2O
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因此铝的抗腐蚀能力强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C.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雾
9.下列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鱼能在水中生存因为氧气极易溶于水 B.夏天食物变质与氧气有关
C.用于航天领域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D.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氧气
11.“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发热的原理是铁粉和氧气、水发生反应放热。用“暖宝宝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广口瓶容积为270mL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量筒中水的体积读数为45mL(实验前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00m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的锈蚀属于缓慢氧化过程
B.若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可能是铁粉不足
C.必须等温度恢复至室温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D.本次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6.7%
12.某密闭容器中有M、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M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反应前的质量/g 23 64 8 5
反应后的质量/g 0 16 52 待测x
A.待测x的值为27 B.M由碳、氢元素组成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M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二、课内填空
13.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
14.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 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的气体,具有 。
15.氧气与常见物质发生的反应
(1)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色火焰,并生成一种 的气体,同时放出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光,放出 ,生成 的气体。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应注意:
①铁丝要预先 ,盘成螺旋状。
②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
③集气瓶中先装入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 。
16.甲、乙、丙、丁是四个实验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
(2)请写出乙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 。
(3)请写出丙中铁丝在氧气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以上三个实验都要用到氧气,请你写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7.化学离不开实验,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很多问题,请回答:
(1)图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燃烧的现象为 。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集气瓶中预先加水的作用是 。
(2)如图,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 。实验结束,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原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 (答1条即可);若大于五分之一,原因可能为 (答1条即可)。
18.分组合作收集两瓶氧气,将木炭和铁丝分别放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木炭燃烧
①夹取木炭的仪器名称是 。
②现象:发出 ,放出热量。反应结束后,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 。
③文字表达式: 。
④符号表达式: 。
(2)实验二:铁丝燃烧
①现象: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 。
②文字表达式: 。
③符号表达式: 。
19.Ⅰ、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完成下列问题(填写相应的名称)。
(1)酥饼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2)为防止切开的水果缓慢氧化,可用保鲜膜密封,目的是隔绝 ;
Ⅱ、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3)根据我国环保部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属于监测范围的是______。
A.CO2 B.SO2 C.N2 D.PM2.5
20.以下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 火焰。
(2)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系火柴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实验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验证产物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4)实验四的实验目的是 实验时,将盛有红磷的燃烧匙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 ,放热待反应结束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 正确选择药品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中对药品的选择合理的是 。
A.可以用铁代替红磷实验
B.红磷要足量
C.产物不能为气体
(5)实验一、二、四中都要在集气瓶下面放少量的水,实验一中放水的作用是 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 。在实验一、二中,可以把水换成细沙的实验是 。
(6)从反应角度分析,以上四个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都是分解反应
B.都放出热量
C.产物常温下都是固体
D.都是化合反应
《2.2氧气》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D C B D A A B
题号 11 12
答案 D D
1.C
【详解】A、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其特征是“多变一”,而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两者并无直接的关系,例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蜡烛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但是不是化合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A项错误;
B、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例如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就不是氧化反应, B项错误;
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C项正确;;
D、氧化反应的定义: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氧气在此过程中提供氧,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中,生成物是氧气和水,D项错误;
故答案选C。
2.C
【详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选项正确;
B、通常状况下,氧气是-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选项正确;
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和许多的物质发生反应,选项错误;
D、在压强为101kPa时,降低温度到-183℃时,氧气能变为淡蓝色液体,继续降温到218.8℃能变成淡蓝色固体,选项正确;
故选C。
3.D
【详解】A、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石蜡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和水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硫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A、在常温常压(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A正确。
B、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如支持燃烧(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参与金属生锈(氧化反应)和生物呼吸作用,因此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正确。
C、氧气可通过降温加压实现物态变化,在低温、高压时可以变为液体或固体。C正确。
D、鱼在水中生存依赖于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但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属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并非极易溶于水。D错误。
故选D。
5.C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此选项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此选项错误;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持续发红,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选项正确;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选项正确;
故选B。
7.D
【详解】A.通过图可知,进入装置I的是空气和二氧化碳、水,从左侧出来的是空气,下侧出来的是水,缺少二氧化碳,由于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所以从右侧出来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这一装置的目的是将空气和CO2、H2O分离,该选项说法正确;
B.装置Ⅱ中进入的是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了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装置Ⅲ进入的是水,出来的是氢气和氧气,则可不断提供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可知,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的是水,二氧化碳最终转变为碳,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8.A
【详解】A、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氧气进一步与铝反应,因此铝的抗腐蚀能力强,故A正确;
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不是质量分数,故B错误;
C、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故D错误。
故选A。
9.A
【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B
【详解】 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并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A不正确;
B、夏天温度较高,食物中的细菌、真菌繁殖加快,进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发生缓慢氧化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所以夏天食物变质与氧气有关。B正确;
C、氧气用于航天领域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C不正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氧气。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11.D
【详解】A. 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发生的缓慢氧化反应,此选项正确;
B. 若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可能是铁粉不足,只消耗了部分氧气,此选项正确;
C. 必须等温度恢复至室温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以防温度较高时,气体体积发生膨胀而导致结果偏小,此选项正确;
D. 铁生锈消耗氧气,消耗氧气的体积等于进入烧杯内的水的体积,则本次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2%,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2.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则,解得x=32,则反应前后表中M、氧气、二氧化碳、水的质量变化量为-23g、-48g、+44g、+27g,该反应是M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A、根据分析,待测x的值为32,A选项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反应生成的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参与反应的氧气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8g,因此参与反应的M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则M一定含有氧元素,B选项错误;
C、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该反应是M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C选项错误;
D、反应生成的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的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反应物中氧气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因此生成物中的碳元素、氢元素来源于M,则M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D选项正确。
故选:D。
13.氧化反应
【详解】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14. 无 无 大 不易 比较活泼 氧化性
【详解】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雪花状固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故①填:无,②填:无,③填:大,④填:不易,⑤填:比较活泼,⑥填:氧化性。
15.(1) 淡蓝 蓝紫 有刺激性气味 热量 硫+氧气二氧化硫 吸收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2) 红 白 热量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3)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用砂纸打磨光亮 引燃铁丝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详解】(1)硫在空气中与氧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并生成二氧化硫,产生刺激性气味,放出热量,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因为二氧化硫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污染,所以集气瓶加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木炭在空气中与氧气燃烧发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在实验中要注意,铁丝要预先打磨光亮,防止表面的氧化物影响实验,下端系一根火柴是为了引燃铁丝,使温度达到铁丝的着火点,预先在集气瓶底放水或细沙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16.(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
(4)//
【详解】(1)由于硫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是对大气有污染的气体。所以,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为:;;。
17.(1)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化合反应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的物质 引燃铁丝 防止高温熔融物落集气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2)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装置气密性不好或红磷量不足或未等到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止水夹未夹紧或燃烧匙伸入过慢
【详解】(1)图中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燃烧的现象为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的物质;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实验时为防止铁丝燃烧时生成的熔融物炸裂集气瓶底,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的水或细沙。故答案: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的物质;引燃铁丝;防止高温熔融物落集气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实验结束,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原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原因可能是:是因为反应的红磷量不足导致氧气末被完全消耗或装置漏气或未等集气瓶彻底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等。若结果大于五分之一,原因可能是:止水夹未夹紧;燃烧匙伸入过慢导致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逸出。故答案:磷+氧气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装置气密性不好或红磷量不足或未等到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止水夹未夹紧或燃烧匙伸入过慢。
18.(1) 坩埚钳 白光 变浑浊
(2)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黑色固体
【解析】略
19.(1)(1)水蒸气
(2)氧气/空气
(3)BD
【详解】(1)酥饼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填:水蒸气。
(2)为防止切开的水果被空气中的氧气缓慢氧化,可用保鲜膜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或氧气,故填:氧气或空气。
(3)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指数项目的主要包括SO2、CO、NO2、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氮气、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成分,不属于污染物,故选:BD。
20.(1)蓝紫色
(2) 引燃铁丝
(3)把适量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观察是否变浑浊
(4)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白烟 五分之一 BC
(5) 吸收二氧化硫 能够溶于水 实验二
(6)BD
【详解】(1)实验一: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2)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系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实验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验证产物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适量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4)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待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产生压强差,烧杯中的水会倒吸,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实验四的实验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时:将盛有红磷的燃烧匙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待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因为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
实验中对药品的选择合理的是红磷需要足量(才能将氧气耗尽)、产物不能为气体,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铁代替红磷。
故选BC。
(5)实验一、二、四中都要在集气瓶下面放少量的水,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故实验一中放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能够溶于水;
二氧化硫不溶于细沙,故实验一不能换成细沙,实验二中,铁丝燃烧实验,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故可以换成细沙,故在实验一、二中,可以把水换成细沙的实验是实验二。
(6)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木炭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四个反应都放出热量、都是化合反应。
故选B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