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乘着想象的翅膀,
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
看花儿跳舞,
听星星歌唱。
童
话
阅读童话,构筑充满童心的精神乐园。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体会其中的真善美。
◎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第四单元
(节选)
张天翼(1906-1985)
现代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他发表了《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等童话。他想象力丰富,寓教育意义于生动活泼的童话之中,作品几十年来一直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任务一
走进童话世界
自读提示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这篇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普通 少先队员 规矩 脚丫 龙宫 掘地 希望 联系 向日葵
瘦小 罢工
pǔ
shào
yā
ɡōnɡ
jué
xī
lián xì
kuí
shòu
bà
jǔ
ju
少
shào
shǎo
表示数量小的意思。
表示年轻或次级的意思。
少年 少将
多少 减少
chōng
chòng
快速向前闯
对着,向
冲出、冲动
冲着
冲
系
jì
xì
联系、星系、维系、体系、系词等
系缆、系绳、系留、系泊、系带
少
普
掘
瘦
希
丫
矩
联系
宫
葵
罢
自我介绍
回忆奶奶讲
宝葫芦的故事
幻想得到宝葫芦
汇报:
课文写了___个方面的内容:第___到第___段,写了_____
王葆的奶奶给他讲了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王葆感到十分神奇,也想拥有一个宝葫芦。当他遇到了烦恼时,也希望宝葫芦能帮助他解决问题。
任务二
了解主人公形象
文中的主人公王葆是一位怎样的孩子呢?
自由朗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并把王葆的性格特点写在旁边。
我通过_______这句话感受到王葆是个_____的孩子。
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可是我先得介绍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我要讲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
你们也许要问:“什么?宝葫芦?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吗?”
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
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
普通平常
爱听故事
爱听故事
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王葆爱听故事?
淘气顽皮
爱听故事的王葆还会有哪些特点呢?
爱听故事的王葆还会有哪些特点呢?
充满幻想
(节选)
任务一
感受童话的神奇
默读15-17自然段,思考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奇妙的故事呢?根据图示,圈出人物,梳理宝物来历,以及得宝后的变化。
人物
宝物来历
得宝后变化
张三
赵六
王五
李四
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
李四游到龙宫,得了一个宝葫芦。
王五肯让奶奶换衣服,得了一个宝葫芦。
赵六的宝葫芦是掘地掘出来的。
获得宝葫芦后他们发生了什么
张三
赵六
王五
李四
人物
宝物来历
得宝后变化
想吃水蜜桃就马上有
遇神仙
游龙宫
换衣服
掘地
想要大花狗就马上有
要什么有什么,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通过梳理故事,大家认为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呢?
不管是谁,只要得到了宝葫芦,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这几个故事中的宝葫芦有何奇妙之处
来历奇
法力强
结局好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
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王葆希望得到一个宝葫芦帮助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任务二
创编宝葫芦故事
从奶奶讲的故事中选取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故事,发挥想象,把故事内容编得更丰富、更有趣。
人物
怎么得到“宝葫芦”的
得到宝葫芦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运用上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故事更形象、生动。
评价标准 星级
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
讲故事时表述清晰 ★★★
故事贴合课文内容 ★★★
任务三
假如我也有......
你想拥有这样的宝葫芦吗?假如你有一个宝葫芦,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展开想象,创编故事,与同学交流。
假如我有一个宝葫芦……
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同学
可以读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宝葫芦的秘密》教案
第一课时
【单元整体分析】
打开课本,让我们到童话王国去探险,童话教会了我们真、善、美,奠定了我们一生爱的基石,让我们在她的指引下,学着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学着践行善良、诚信、勤奋……。
本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3篇中外童话,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建立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因此,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教学时,可充分借助文本让学生建立对童话体裁的感性认识,由此引起他们阅读童话的兴趣,鼓励他们大量阅读,继而由读到写,进一步激发想象力和创作热情。
文本分析:
课文节选自作家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的开头部分,故事浅显易懂、生动有趣,让我们认识到王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也知晓了“宝葫芦的秘密”这个故事的缘由。故事中有较多的触发点,激发我们去想象,创编故事,也能激发我们阅读童话书籍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包括3个多音字),会写9个生字,重点理解“规矩、幸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王葆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知晓“宝葫芦的秘密”这个故事的缘由。
4.体会故事的生动有趣,激发想象和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步了解、认识童话,感受童话的奇妙。
教学难点:
1.默读课文,思考王葆渴望得到宝葫芦的理由,了解“宝葫芦的秘密”这个故事。
2.能根据文中的一些环节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引入课题,创设任务情境
1.同学们,大家都喜欢看童话故事吗?你都喜欢哪些童话故事呢?
2学生交流
看来同学们都喜欢童话故事,本节课开始我们进入第三单元,让我们你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歌唱。
谁来读读语文要素,指名读
那接下来咱们就走进奇妙的童话放映厅。
小女孩视频:同学们,我是童话放映厅的放映员,奇妙的童话放映机里,有许许多多童话故事,本次放映共有三个剧场,分别是想象剧场、友谊剧场和形象剧场,每一个放映剧场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童话世界。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第一站“想象剧场”吧!
3.准备好出发了吗?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宝葫芦的秘密吧。齐读课题。
4.发现课题有什么特别之处?(课文题目后“节选”二字,因为它仅仅是长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的开头一部分)
5.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这本书的作者。(学生读资料)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学生介绍搜集到的作者资料,同学们互相补充。
(2)教师补充。
6.接下来我们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接触王葆,看看宝葫芦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吧!
任务一:初读课文,走进童话世界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篇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带音自读 去音指名认读。
3.相机纠正错误。
正音:“矩”字单独念是第三声,在“规矩”这个词语中读轻声。“瘦”要读准翘舌音
4.学习3个多音字。
5.摘葫芦游戏,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6.(1)生字都会读了,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呢,谁来交流,交流时按照下来句式进行汇报。
课文写了___个方面的内容:第___到第___段,写了_____ 。
1-4段 王葆介绍自己
5-19段都 王葆回忆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
20-21段 王葆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了烦恼时幻想得到宝葫芦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2)接下来谁能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课文主要讲了王葆的奶奶给他讲了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王葆感到十分神奇,也想拥有一个宝葫芦。当他遇到了烦恼时,也希望宝葫芦能帮助他解决问题。
师总结:是呀,你概况的很准确。这篇课文就是讲了王葆因为小时候听奶奶讲了很多关于神奇的宝葫芦的故事,很羡慕,因为奶奶的故事里讲到了有了宝葫芦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王葆也很想要一个这样的宝葫芦。那王葆是位怎样的孩子呢?
任务二 了解主人公形象
1.出示要求:同学们,你们觉得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 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并把王葆的性格特点写在旁边。汇报时按以下句式进行。
句式:我通过_______这句话感受到王葆是个________的孩子。
预设1:我是从“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中感受到王葆是一个普通平常的孩子。
预设2:我是从“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中感受到王葆是一个爱听故事的孩子,
2.请大家继续往后读, 说说你从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王葆爱听故事?
预设1:我从“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句话中感受到王葆爱听故事。
预设2:我从“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爱洗就让你洗。你可得讲个故事’”和“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那,非得讲故事’”中,感受到了王葆特别爱听故事。
预设3: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感受到他特别爱听故事。
3.爱听故事的王葆还会有哪些特点呢?
预设1:当奶奶给王葆洗脚时,王葆说:“我不干,我怕烫。”水冷了一会儿之后,王葆又说:“那,我怕冷。”从这两句话中,我感受到了王葆是个淘气、顽皮的孩子。
预设2:当奶奶给王葆剪指甲时,我从“什么!剪脚指甲啊 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这句话中,感受到了王葆淘气、顽皮的特点
4.关于得到宝葫芦,王葆都想了些什么呢 请你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从中你感受到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预设:王葆是个爱幻想的孩子。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内容,并且感受到了王葆是一个爱听故事、爱幻想、淘气、的少先队员。那么奶奶究竟给王葆讲了哪些宝葫芦的秘密呢?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小男孩——王葆,他因为经常听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所以也希望自己有一个宝葫芦。究竟奶奶讲了哪些宝葫芦的故事呢?我们继续走进故事。
任务一:感受童话的奇妙
1默读15-17自然段,思考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奇妙的故事呢?根据图示,圈出人物,梳理宝物来历,以及得宝后的变化。
2.学生交流
(1)文中奶奶讲了几个关于宝葫芦的故事。人物分别是谁呢?
4个,张三 、李四、王五、赵六
(2)谁来说说这四个人物的得宝经历?
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李四出去远足旅行,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赵六掘地掘出来一个宝葫芦。
(3)获得宝葫芦后他们发生了什么
张三要吃水蜜桃,就有水蜜桃;李四要有大花狗就有大花狗;
王五和赵六呢?要什么有什么,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3.这几个故事中的宝葫芦有何奇妙之处
他们四个人得到宝葫芦的方式真奇妙啊!【来历奇】
宝葫芦可真神奇,拥有它的人生活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法力奇】
得到宝葫芦之后,三人的结局都很好。【结局好】
4.通过梳理故事,大家认为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呢?
不管是谁,只要得到了宝葫芦,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联系下文,还有什么原因?王葆希望得到一个宝葫芦帮助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5.奶奶故事中的宝葫芦好神奇,使得王葆也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惜奶奶的故事有点简单,我们一起来帮她把故事讲得生动一些。
任务二:创编宝葫芦故事
1.从奶奶讲的故事中选取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故事,发挥想象,把故事内容编得更丰富、更有趣。
教师提示:创编故事时要写清楚是谁、在什么地方、怎么得到宝葫芦的?得到宝葫芦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故事要具体完整,可以运用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
2.学生小组合作创编故事,教师巡视指导并根据学生讲述的情况适时点拨,启发学生想象。
3.学生汇报
小结:同学们讲的太好了,经过你们的想象宝葫芦的神奇有了更具体的表现。
任务三:假如我也有…
1.听到这里,你想拥有这样的宝葫芦吗?假如你有一个宝葫芦,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展开想象,与同学交流。
2.学生交流
看来同学们都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呀,本文节选了《宝葫芦的秘密》的开头部分,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王葆由听奶奶讲故事到幻想得到宝葫芦的情节,生动地刻画出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整本书。